APP下载

浅析陕北信天游的艺术特征

2016-02-03童欣雨

黄河之声 2016年11期
关键词:信天游唱词黄土高原

童欣雨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浅析陕北信天游的艺术特征

童欣雨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信天游,汉族民歌的一种形式,也称“顺天游”,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等广大西北地区。正如其名,信天游的演唱是在空旷寂寥露天的黄土高原上。它的形成往往与其独特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从信天游形成的特殊环境出发,着重探讨信天游的艺术特征。

陕北;信天游;唱词

黄土高原上生长着这样一朵靓丽的奇葩,它是千千万万的陕北人在劳动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奇迹,它在记录陕北地区社会历史的变迁的同时传递着陕北儿女争取自由追求幸福的满腔热情。它是历史上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融合后留下的珍宝,见证着一代代陕北人的成长的同时用其美丽的身影阐释着黄土高原文化中川流不息的精髓。

一、信天游形成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提到信天游,自然使人联想到陕北。陕北,是指陕西省北部地区,包括今延安、榆林等地,属于黄土高原中部地区。陕北东临黄河北接内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基本地貌类型是黄土塬、梁、沟等,是黄土高原经过现代沟壑分割后留存下来的高原面。飞沙走石、兵荒马乱、秃山深沟、土地干旱,受自古以来恶劣艰苦的自然环境与人民穷苦的生活状况影响,人们常通过一些歌曲来抒发内心情感,渐渐形成反映民众生活的陕北民歌,信天游则成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山歌之一。

(二)人文因素。陕北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多民族的征战使各民族血统发生融合,文化也随之出现融合。汉文化与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中,使当地的民歌也打上了多民族融合的烙印。如有的陕北信天游在节奏与旋律线上或多或少地会出现蒙古长调的悠扬、宽广。

二、信天游的艺术特征

(一)曲调。信天游的曲调一般有两类,一类为常见的“山歌”,其曲调高亢凄凉、节奏自由、深沉、具有空间感。旋律起伏较大,常有七、八度的大跳或直线上下进行。上句情绪高昂开放,下句细腻收拢。如《蓝花花》。另一类为不常见的小调类信天游,比较细腻、节奏节拍规整、旋律起伏较小。如《媳妇受折磨》。

信天游的曲调结束音一般有三种,其中两种为收拢性,一种为开放性。收拢性的往往比较常见,具体包括:A.上下两句结束于同音,如《蓝花花》。B.上句的结束音是下句结束音的高八度、上四度、上五度或其他音。开放性的较为少见,其上句结束音低于下句结束音,给人一种上句结束于主音,下句结束于四度音的感觉。

信天游的调式一般为五声商、徵、羽调式,也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六声七声调式。其最典型的音调结构就是以四度音调为特色的“五度三音列”,即五度范围内的四度——二度或二度——四度关系的三音列。这种有时为单一四度,但多数是以“双四度”的音调框架出现的。如sol-do-re的双四度框架为sol-do-re-sol。这种两次跳进间加入一个大二度,使曲调充满浓郁的西北黄土高原风格。如《脚夫调》。

(二)唱词唱腔。信天游的唱词跟《诗经》有一定渊源。其唱词内容以诉说生活苦难或表达爱情为主,多为即兴的口语化诗句,通俗易懂不失意境,很具感染。如《脚夫调》、《蓝花花》。信天游一般由上下两乐段组成,唱词为七字一句(也有少数十字一句),上下句变文体,句尾押韵。这是对《诗经》四言四句体的发展。创作手法也有对《诗经》中赋、比、兴的继承发展的方面。上句运用比、兴手法,描写事物渲染气氛,下句点题,揭示真实情感。词为即兴创作。如《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的上句描述的三道道蓝,使人想到永不相交的三道平行线,这便是起兴。下句两个人见面容易拉话难的状态,正好符合上句营造的意境,这便是点题。

信天游的唱词语言中陕北方言重叠词的使用,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与乐句的节奏美感,强化了歌曲的地方特色。如《蓝花花》中的“青线线”、“蓝格莹莹”,《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中的“见个面面”、“拉话话”。信天游的唱词还较多用到衬词衬腔。歌者会即兴加入“哎吆吆”、“那个”、“啊呀”之类的衬词,以更充分强烈的表达情感。这些衬词衬腔打破歌曲原有的死板与拘泥,使歌词变得更口语化、更具地方特色,音节变得更加和谐。信天游中也存在一曲多词。同样的曲调在不同的场合、不同人演唱时即兴的填词以作变化。

信天游的唱腔以平腔为主,个别音用假声,演唱粗犷豪放。根据演唱风格与地域大概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绥德米脂、神木府谷、靖边、定边。其中绥德、米脂两地的陕北风格最浓。神木、府谷离山西内蒙较近,受其周边地区爬山调与二人台的影响曲调节奏变得欢快。靖边、定边地区则由于与甘肃、宁夏、内蒙相近,受当地花儿、蒙古长调影响发生一定变化。

三、当前的处境与发展

信天游自世纪30-40年代被一批音乐家发现在陕北,对其进行采录、传播后初步受到外界关注。到40-80年代学者们对其进行更深入的采录、普查,并掀起一场民间音乐搜集整理运动。后来随着老艺人的作古,现代社会的冲击使当地人审美价值改变,信天游被边缘化。有人在努力挽救,但仍处下滑状态。

欣慰的是,当前有关部门开始重视信天游的保护传承,同时涌现出一批歌手。一场场定期举办的民歌大赛给许多民间歌手提供了一个平台,信天游被重新拾起。但仅靠这些远远不够,民族文化遗产要想走得更远除了继承,最重要的还是发展。为了信天游能更好地发展,又必须顺应时代,在保留其精髓骨架的基础上注入一些新的元素。在传承方式上原生态传承与次生态传承相结合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四、结语

作为黄土高原这座瑰丽艺术宝库中一颗闪亮的珍珠,陕北信天游有着其独特的价值,它是千百年来千千万万高原儿女生活与生产中智慧的结晶,是陕北人精神生活中不可替代的支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更是一部反映数代陕北人生活的大型纪录片!

[1] 张智斌.陕北民歌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 乔建忠.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地理历史背景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3] 江明惇.汉族民歌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信天游唱词黄土高原
唱词(外一首)
信天游故里靖边的《信天游》
信天游唱给亲爱的党
咏退休族
那唱词本上,满是回忆
赵红云的国画——黄土高原系列(二)
赵红云的国画——黄土高原系列(一)
广西文场的曲词艺术特征研究
洒向黄土高原的爱
视频公开课唱词制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