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员档案精细化管理探索
2016-02-03JiangZhuoZhaoZhen
文/蒋 茁 赵 桢 Jiang Zhuo Zhao Zhen
高校党员档案精细化管理探索
文/蒋 茁 赵 桢 Jiang Zhuo Zhao Zhen
The Fine Management of the Party Members' Fil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精细化管理,是党和国家选拔干部的必然要求,是党员自身发展成长的主观需要,是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在高校党员档案管理工作复杂程度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应将精细化管理思想运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通过党员档案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党员档案管理思路的系统化,党员档案管理过程的规范化和党员档案管理方式的信息化,提升高校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高校;党员档案;精细化管理
高校党员档案是党员身份确认的根本依据,也是各级组织部门考察干部和就业单位了解学生情况的重要依据。[1]近年来,高校教师人事代理比例上升,学生就业选择日益丰富,部分师生对档案重视程度不足等现象,都对高校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积极探索党员档案精细化管理模式,提升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是高校党务工作者和档案管理部门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党员档案管理现状
(一)高校党员档案类别划分
按照管理对象划分,高校党员档案可分为教工党员档案和学生党员档案两类;按照发展过程划分,党员档案包括积极分子档案、预备党员档案和正式党员档案;按照档案内容划分,包括党员材料、奖励材料、处分材料和其他材料;[2]按照党员毕业去向,高校党员档案可分为就业党员档案、出国党员档案、创业党员档案三类。
(二)高校党员档案管理体系
高校党员档案管理实行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学院档案管理部门、党支部三级管理机制。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包括校党委组织部和档案馆,党委组织部的主要工作在于宏观指导和整体协调,档案馆的工作重点在于党员档案的终审及归档;学院档案管理部门一般为学院党委办公室,由党委秘书和党建辅导员进行学院党员档案材料的审查,承担把关基层党支部党员档案材料规范性,以及档案材料上交归档的衔接和桥梁作用;党支部书记及入党联系人是党员档案材料的直接收集整理人,工作重点在于党员档案材料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是党员档案精细化管理的直接践行者。
(三)党员档案管理存在问题
党员档案管理思路较粗放,党委秘书责任心不一,党支部书记思想重视程度不足,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细致度、规范度、创新度不够;党员档案管理队伍流动性强,学生党支部书记、学院党委秘书更换频繁,前后任工作缺少交接,部分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熟悉程度不高;党员档案管理标准较粗放,各高校党员档案要求标准不统一,部分档案管理人员要求不严,党员档案材料填写要求不一致,归档材料内容不一致现象普遍存在;党员档案流转过程较粗放,学生党员毕业去向日益丰富,预备党员档案一般由学生自行携带,转入单位是否接收到位跟踪落实不足,自主创业党员档案暂留学校死档现象时而发生。粗放型的党员档案管理机制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发展的需要,高校党员档案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二、高校党员档案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由随意化向规范化转变,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转变,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由机会型发展向战略性发展的转变,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3](p32)
(一)党和国家选拔干部的必然要求
高校党员档案精细化管理,可以确保党员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党员档案客观记载了党员的成长经历,详实地记录党员从一名少先队员成长为共青团员,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力求真实反映党员思想政治素养和全方面综合素质水平,是党员领导干部提拔和大学生就业政审的直接依据,是从根源上把好用人关口的重要途径,为干部选拔工作提供了第一手参考资料,高校党员档案精细化管理是党和国家选拔干部的必然要求。
(二)党员自身发展成长的主观需要
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过程和预备党员的考察过程是神圣而严肃的,是党员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高校党员档案的精细化管理对入党材料的质量要求更高,无形中督促党员认真严肃地对待入党过程,强化党的教育效果,帮助党员形成对党组织和党员党性的深刻认同感,自觉用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在行动上和思想上真正入党,提升党员思想政治素养,是党员自身发展成长的主观需要。
(三)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高校党员档案精细化管理,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的工作技能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有助于提高党支部书记、党务秘书、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入党材料规范、完整、严谨,有助于提高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效筛选出入党动机纯正、用心整理材料的优秀同志;要求档案内容清晰可查,有助于分析整理党员信息,从中选树先进典型,寻找高校党建工作发展规律,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高校实际党建工作需要的党建活动,提高党员档案使用效率。党员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有提高,发展党员质量有保证,党建活动有的放矢,是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三、党员档案精细化管理路径
管理的目的在于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能,强调专业化;管理是需要一系列的、有机组合的、朝向总体目标的、协调一致的动作来完成的系统工程,强调系统化;工作标准是管理中的硬性要求,管理强调规范化;信息化技术可以提高管理的准确度和管理效率,管理强调信息化。[3](p57-125)高校党员档案精细化管理应从专业化、系统化、数据化和信息化四个方面把握。
(一)党员档案管理队伍专业化
党员从入党积极分子到正式党员,其档案要经过入党联系人、党支部书记、党建辅导员、学院党委秘书、学校档案馆等诸多环节,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党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化党员档案管理队伍是做好高校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
首先,要选配优秀共产党员加入高校党员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确保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工作有耐心、有要求、有追求;第二,要加强党员档案管理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党务工作者的档案管理水平,实现业务素养专业化;第三,应加强党支部、学院党委和学校档案管理监督部门的沟通协调,各级档案管理人员之间既相互理解,又相互帮助,同时相互督促,打造一个高执行力、高战斗力工作集体;第四,应强化工作责任意识,明确各级档案管理人员权责,建设一个权责清晰、方便监督的党员档案管理体系;第五,高校党支部书记和党建辅导员多由学生担任,应优先选择稳定性较好的学生担任党建骨干,实现基层档案整理队伍的稳定化和专业化。
(二)党员档案管理思路系统化
高校党员档案管理是一项系统化工作,既需要党员本身强化意识,也需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断努力,既需要科学严谨的档案管理方法,也需要加强考核监督指导。
加强党员档案意识教育,在档案整理过程中向党员强调党员档案和档案材料的重要性,通过校园网、宣传栏、宣传册等多种途径强化宣传,让档案意识深入党员内心,自觉认真撰写档案材料;加强管理人员责任心感召,建设一支责任感强、爱岗敬业的党员档案管理队伍,培养党员档案管理人员严谨细致把关档案材料的好习惯;加强分类管理意识培养,不同类型的党员档案区别管理,教工档案和学生档案由不同科室分别管理,积极分子档案、预备党员档案和正式党员档案分别由党支部、学院党委和学校档案馆管理,根据党员毕业后的不同去向采用转到就业单位、转至人才服务中心、转至留学人员服务中心、暂留学校等不同方式处理档案;加强考核监督,强化党委组织部对党员档案形成过程的指导监督作用,不定期抽查党员档案,将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作为考核学院党委和党支部工作成效的标准之一。
(三)党员档案管理过程规范化
管理规范化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最直接方法与途径,高校党员档案规范化管理应加强过程管理和特殊情况管理。
党员档案操作流程规范化,加强规章建设,制作统一的入党材料填写模板,编制统一的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发放标准的党支部书记工作手册,规定统一的党员档案管理、借阅、转移手续,实现党员档案管理各个步骤的规范化;党员档案形成过程规范化,强化细节管理,严格按照材料填写要求把好党组织的入口关,加强党支部书记和党建辅导员工作考核,发挥学院党委秘书和学院党委会的检查监督作用,档案材料填写不认真的坚决不予发展;党员档案转移过程规范化,档案形成有密封,档案移交有登记,档案收到有回执,档案借阅有手续。
实现特殊党员档案处置规范化。近年来高校教师人事代理人员数量增加,应与人才服务中心密切配合将教师在校期间产生的档案材料及时归档;大学生党员创业人数剧增,应及时建立创业党员档案,明确规定创业大学生党员档案去向,规范创业党员档案管理方式;[4]为出国学生党员开通专门档案管理渠道,公派出国党员档案暂存在高校,因私出国党员档案转至教育部留学人员服务中心;预备党员毕业自带档案时有丢失,可考虑合并预备党员档案与学籍档案,与学籍档案统一寄送;对于组织关系暂留学院的党员档案,应及时与党员沟通联系转寄事宜,避免死档现象。
(四)党员档案管理方式信息化
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中组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各高校都加强了党员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开发的北京市党员管理系统互联网云平台,集成了党员数据库、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党员信息统计等各项功能,提高了党员信息准确度和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将党员由入党积极分子到预备党员及其转正过程,全部纳入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现了入党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北航档案馆毕业生档案流向查询系统,可清晰跟踪每一位党员毕业后的档案去向。信息化管理方式在高校党员档案管理工作中收到了积极成效。
(责任编辑:仝建平)
[1] 张学昌,张春和.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再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0).
[2] 刘玉芹.浅谈如何做好党员档案管理工作[J].黑龙江档案,2013,(2).
[3] 汪中求,吴宏彪,刘兴旺.精细化管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4] 沈茹.创业大学生档案的建立与管理[J]. 山西档案,2015,(2).
G271
A
1005-9652(2016)04-0090-03
蒋 茁(1986—),女,辽宁锦州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
赵 桢(1985—),女,山西太原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档案馆馆员,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