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中民族音乐的回归

2016-02-03康晓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417000

黄河之声 2016年10期
关键词:声色调色民族音乐

康晓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浅谈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中民族音乐的回归

康晓丹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本文主要针对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中民族音乐的回归做了简要分析。首先介绍了民族音乐的回归对于高校音乐的教育改革意义,提出了需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和认识,明确自身肩负的关于民族音乐传承的重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中回归的具体内容。

高校;音乐教学;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不止是帮助人们陶冶情操以及高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的成果和瑰宝。但是经过了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在这个处处讲究中西结合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的民族音乐现状并不乐观。传统的民族音乐中渐渐掺杂了西方的乐理和文化以及表现手法和形式,正宗的民族音乐逐渐走向没落。

一、民族音乐的回归对于高校音乐的教育改革意义

对于高校音乐教育来说,民族音乐在整体艺术感官上来讲,意义是非常重大的。首先,学生能够在被民族音乐熏陶以及对民族音乐的学习、了解后,培养和提高属于自己独特的艺术素养并开阔视野。自从新文化运动过后,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大多数的核心都在于国外音乐,包括各种音乐形式都趋于外国化,但是对于我国的民族音乐教学方面却非常少。学生渐渐掌握了欧美和流行音乐,对我国民族乐的了解却仅限于只言片语,仅有的几个高校教授民族乐也无法改变民族音乐日益没落的现状。而民族音乐的大面积回归却可以让我国的音乐教育内涵变得更加完善,也可以使得在音乐方面产生更多的音乐形式。

其次,高校学生应该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对我国的音乐文化和历史更加了解。在完善以及使音乐知识结构变得更加合理的同时还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民族音乐的回归可以让学生们明白自己作为学生,身上肩负的关于民族文化传播和继承的重要责任,也明白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就是少数民族音乐。

最后,从来都被看作是一种媒介的民族音乐也可以拉近学生和传统文化的距离,使其更加亲近。而学生也需要学习更多的民族音乐知识,知晓民族音乐表达出来的涵义与美感。学会对音乐的品味,通过对音乐历史背景的学习和了解,达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并形成保护历史的观念目标。

二、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中回归的具体内容

(一)关于乐器色彩回归高校音乐

经过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西方和中方的许多文化都开始互相融合。在现代音乐中也是一样,器乐在器色上渐渐被西方的表现形式所创新。为了实现与西方音乐的统一和融合,笙类乐器渐渐开始了键盘化。鼓类乐器和吹管乐器都开始实现了与西方乐器对应的定音和加键化,连弓弦类的乐器都开始了提琴化。这些变化不仅没有表现出我国民族乐器的独特音色魅力,还失去了我国民族音乐的艺术感和美感。因此我国相关学者和专家应该在研究民族音乐回归时首先将民族音乐的乐器色彩矫正和传播。

在我国,所有的民族音乐使用的乐器中都含有自身独特的乐器色彩,每一种乐器的音色和特点都是独特的。而乐器色彩在人们身上充当的角色通常是代表人们对某一种乐器的音高变化或者音质变化而形成的感知。现今,民族音乐的民资心理就体现在对器乐的追求上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对这种器乐的追求也在进步。久而久之渐渐表现在了改良乐器、选择和制造乐器以及对乐器的演奏等行为方式里面。古时候曾经有过“八音齐鸣”,不同的音色利用不同的演奏手法融合在一起,非常的令人震撼。器乐有本身的独特音色,但是要将这些音色演奏出不同的感情和动人心弦的声音却需要复杂高超的演奏手法。在演奏过程中,除了将乐器的本身音色表现出来之外,还能够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性能。利用民族乐器合奏出来的音乐体现出来的音色是民族经过时间积累、沉淀下来的美,也是民族心理所追求的美。

(二)关于声色回归高校音乐

在我国而今的民族音乐现状上来看,由于一味的追求中西乐相结合,导致原本民族音乐上的声色被忽视,当需要利用民族乐器进行合奏表演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作为单个乐音本体中具有的色彩,在感知声色的时候,人们可以在听觉方面感受到音高以及音质的变化。声色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而这种特性存在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让音质变得更加悦耳以及追求音高定量中存在的色彩感。而声色具有的心理性存在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音高的变异性,以及追求音高定量中存在的色彩感。在我国的民族音乐中心理性和物理性都包含在了其中,但是由于不同地方的民族不同,因此他们也具有不同的心理声色。具有变异性以及定性的民族音乐发出来的声会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最后出现不同的变化。例如腔音的变化,不论是高音变强还是变弱,对声色的影响变化都是非常多的。在传统的民族声乐和民族器乐中腔音的表现都是不同的,在声乐中包含了抖音、滑音等,在器乐中包含了注、吟、绰等。当一首民族音乐采用了多种不一样的心理声色的时候,音乐的表现形式以及整体音乐的表现力都会显得格外的饱满和强烈。将心理声色运用得当,不止可以将音乐的审美需求完美的表达出现,还可以将音乐本身的语调和声调仔细的诠释出来。而这些,都是我国民族音乐中最重要的色彩元素以及基础。在一些稀少的地域地方,仍有一部分在努力保存原生态的音乐,这些音乐中就存在有非常多的带腔声色。在显示出民族文化和音乐标识的同时,他们作为能够展现出我国声色音乐独特美的稀少存在,也成为了我国音乐文化的重点保护对象。

(三)关于五声变化调色回归高校音乐

在中国,所有的民族音乐中都具有相应的民族调色。调色指的是对其本身以及变化产生的色彩进行调试,其实是音乐的声音在一定的音高环境中产生出来的一种心理反应,通常有徵和羽两个种类。其主要特征是针对羽和徵多宫多调的色彩体系,由小三度、小二度组成的三音列是调色的主要核心。经过偏音和正音互相变化可以达成转调的多变,在其中可以用偏音来代替正音,在这里要感受到音乐调色的变化可以从首调工尺谱字命名的调色变化着手。另外,人们由听觉生理调节对音乐的调高渐变构成的调色变化,是调色变化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地域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民族,而不同的民族也代表了会有代表各民族独特的不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旋律结构。这些旋律结构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划分成了许多种色块,这些色块就是组成我国民族音乐色彩的主要构成部分。民族音乐中形成的调色美是因为我国不同民族之间不断的在进行音乐调色交替而形成的,而五声性变化的调色作为我国民族音乐中一直以来最夺目的一部分势必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意义,因此应该将其继续传承、传播下去。

(四)关于多线并进回归高校音乐

在现今的高校音乐教学中,若是希望让我国的民族音乐回归到原本的地位、散发属于我国民族音乐独特的美,就必须追求多线并进的乐色。将许多种不同的音色结合在一起,追求合奏时音乐音色的饱满以及美感是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特质。受西方音乐观念和科学化理念影响,我国的很多传统民族乐器的制作工艺以及制作材料已经和曾经有了巨大差异,导致乐器的共鸣腔体受到影响的同时也令乐器再也发不出传统民族乐器的个性音色。在曾经,我国民族音乐的色彩表现形式和特性都是非常多样和特别的,除了追求柔美和刺激感,还有一定的紧张感。对于经过千年沉淀后的乐色,更加强调的是多线条的旋律色彩组合而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不同地域独特的民族音乐。要让多线并进的乐色回归民族音乐,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将西方乐理和中国乐理进行区分,被掺杂了西方文化的中国民族音乐始终不是正宗的民族音乐。

三、结语

融合了西方文化和乐理的中国民族音乐并算不上是正宗的传统民族音乐。在我国的民族音乐中,具有丰富饱满的音色、具有耀眼动人的特质,可以表现的领域也渗透在了方方面面中,具有强烈的艺术精髓。可是这些都逐渐被人们丢弃在了历史长河中,许多学生对中国自身的音乐不感兴趣,却对西方的音乐大力吹捧。这些情况都是需要民族音乐回归来解决的,有了纯正的民族音乐才能够培养出纯正的民族之魂。

[1]韩东.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中民族音乐的回归[J].黄河之声,2015,08:19.

[2]刘爱雪.浅谈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J].北方音乐,2015,17:181.

[3]胡宝心.浅谈高校音乐教学改革[J].大众文艺,2013,23:221-222.

康晓丹(1971-),湖南新化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声乐。

猜你喜欢

声色调色民族音乐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蝶恋花·秋宵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两位画家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声色”盛宴
亮度调色多面手
4种复古调色法
报纸秒变纸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