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利盖蒂作品《音乐探索》探讨钢琴演奏的处理方式
2016-02-03刘洁
刘 洁
(合肥师范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从利盖蒂作品《音乐探索》探讨钢琴演奏的处理方式
刘 洁
(合肥师范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利盖帝是20世纪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匈牙利杰出的音乐家,也是一位独具特色的作曲家。在作曲技术观念方面,有很多创新之处,他的作品不受前人传统作曲技法束缚,其“微型复调”被广泛应用到早期的乐队作品中,影响很多后人的创作。《音乐探索》是利盖蒂在1951-1953年创作的,是早期带有“探索”意味的作品范例,影响着他后期的创作。本文作者在分析利盖蒂作品《音乐探索》的基础上,探讨了钢琴演奏的处理方法。
利盖蒂 《音乐探索》;钢琴演奏;处理方式;探索
就音乐而言,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能够给听众带来时空上的享受,而钢琴演奏能够呈现出钢琴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本质内涵,要借助演奏者的二度创作,才能更好地呈现出来,使听众产生心理共鸣[1]。为此,全面而客观地分析钢琴演奏的各种处理方法,尤其是一些现代演奏技法,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对比分析,比如,表现手法、作品形式,更好地呈现不同类型的曲目,达到富有创造力的音响效果。
一、 利盖蒂简介
利盖蒂(1923-2006),为匈牙利非常著名的作曲家,二战时期,社会认可的公众人物。1923年,利盖蒂在一个犹太人家中诞生。自小就接受到了父母的深刻教育,而对音乐是由衷的喜爱。他对其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六岁的时候,全家迁居到罗马尼亚的克罗日,第一看了歌剧,听了音乐会,逐渐迷恋上音乐。青年时期,利盖蒂在劳克斯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声、对位。二战之后,他重新考入达佩斯音乐学院,恢复了他的作曲学业。1950年,利盖蒂毕业,1951-1956年,都留在学校任教。在此期间,利盖蒂是一名十分优秀的理论家,其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学术氛围,同时还针对一些民间音乐开展了深入性的探究,其中包含有韦伯恩列主义方面的音乐。从1956年开始,在国家政治因素的影响下,利盖蒂潜逃到了西方国家,在此期间认识了很多先锋派的领袖代表人物,譬如:艾默特、施托克豪森,其中,艾默特对他的才华非常的欣赏,同时特邀其参加到科隆电子实验室中进行工作。那个时期,现场电子音乐演奏家是其一个十分重要的身份[2]。在演奏电子音乐进行音乐创作的基本前提下,利盖蒂的音乐处理方式产生了飞跃性的改变。1971年,利盖蒂为奥地利“国际现代音乐协会”副会长;1975年,获得汉堡室巴赫奖;1986年,获得格文美尔奖;1996年,获得国际音乐会议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利盖蒂在西方现代乐坛中一直非常活跃,是其中耀眼的巨星。
二、作品《音乐探索》
《音乐是探索》是“Ricercata”的音译,在意大利语中,是“探索”的意思,在中文中,被叫做“里切卡尔”,又被叫做《莱切卡组曲》。它是16-18世纪期间,古老的音乐体裁,具有鲜明的赋格、卡农风格”,调性、技巧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探索功能。随之,利盖蒂便根据这些特点,命名为“音乐探索”,在敬意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该”作品”。《音乐作品》有着鲜明的试验气息,由11首小曲做成,有12个音系,第一首需要用两个音来开始,随后,每首逐一增加一个音,也就是每首都会有相关的音。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与解析,我们能够了解到,利盖蒂在作品初期创作的过程当中,有着独具特色的音高构成思想观念,能够非常精准地将音乐作品中的音高构造法在作曲过程中进行把握。
三、利盖蒂作品《音乐探索》探讨钢琴演奏处理方法
利盖蒂对音乐忠实度的展现方面,要求广大演奏者能够非常精准地将乐谱分辨出来,这样才能够准确地获得作曲家在音乐中向世人传输的数据信息,准确掌握作曲家内心的音乐诉求。演奏者在运用各种处理钢琴演奏方法的过程中,也能不断提升自身各方面能力,更好地去诠释作品。因此,本文作者以利盖蒂《音乐探索》十一首小曲中的某些为基点,对钢琴演奏处理方法予以了探讨。
(一)动机划分、动机语气
这是《音乐探索》十一首小曲中的第一首,高声部是主要动机出现的部分,可以用强音记号“>”、休止符作为关键性的参考依据,动机的开头可以用那些标注有强音记号的音符进行表示,而动机的结束则可以用休止符号来表示。其中的主要动机可非常精准地代表、概括出乐曲具有的艺术特征,其与乐曲之间存在密切的情感沟通,从首篇乐曲的角度进行分析,展现出的主体早已将乐曲作品的艺术形象非常直观的展现出来[3]。也就是说,能够更加准确地强调记号具有的音响冲击力,休止符号可在动机之间创造出短时间的一种寂静的氛围,以实现动静结合的目的,同时能够另首次动机的出现变得更加完美。整首乐曲的动机同时伴随着accent、圆点staccato、锥形staccato,在此过程中,有些还会被多次使用,借助微观很好地挖掘单一高音呈现出来的不同可能性。对于这些记号来说,都属于传统类型的音乐标记,彼此相互存在。断奏可以用圆点以及锥形的staccato进行表示,但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前者侧重于和后面的音分开,而后者侧重于“短促有力”。连奏可以用accent、tenuto进行表示,它们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前者侧重于“语气的强调”,而后者侧重于“时值强调”。在实际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必须明确不同标记各自对应的用力层次,要让触键盘更加简单、流畅,音色却更加干净、明亮。而在安排力度层次方面,要准确而客观地表述宏观布局,要全面而客观地分析不同标记组合,认真揣摩可能存在的某种逻辑关系。在揣摩过程中,会发现其中的第十四小节可以准确理解为是语气上的减弱。
在乐曲的核心主题中,会出现小连线再套叠二连音连线。从某种角度来说,连线在代表也连奏的过程当中,可展现出一种特有的语气情况,在现实演奏的时候,演奏者必须做到连奏不间断弹奏,充分利用手腕呼吸加语气进行适当的处理,使演奏更具魅力,更能感染听众,产生心理碰撞。在实际演奏过程中,对于演奏者来说,需要借助钢琴准确地演奏G音,尽最大可能让听众产生共鸣,需要更好地完成G音在开头第一个Sff极强重音之后,迅速切换到音响方面上,确保pp的准确实现。而在演奏技术方面,演奏者要充分利用肩膀和背部的发力,而手指的各个关节必须保持稳定支撑,触动键盘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干脆而果断,达到一种完美的音响效果,具有其打击性,却又不粗暴[4]。此外,在实际演奏中,演奏者还需要充分利用肩背,迅速转换为手指用力层次,确保音响在力度方面的果断切换能够顺利实现,但这并不能彻底消除已经爆发还处于震动中的G音余音。还需要在强音之后,要稍作停顿,但又不能停顿太久,彻底消耗存在的音响,促使音量不断降低,确保听觉能够更好地适应这种快速的转换,不会和新的音响相冲突。想要做到“不易觉察”,并不容易,其指的是最大限度上将听力有效地利用起来,对“空隙”的实际长度进行科学系统性的有效掌控,唯有如此,才能够促使音响在干净的状态下得到短时间的切换处理,以免给音乐创作思路带来任何不利的影响,并且能够非常自然地步入到连续音减弱的一种状态,并且需在挑选G音的持续音指法选择引起高度的重视。在练习过程中,演奏者需要根据自身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多次尝试不同类型的指法,但同指、轮指这两种演奏方法应用的最多。就同指而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演奏更好地呈现出统一的音质,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高频率的不间断的快速演奏,其难度相当大,演奏者也很难正确把握。就轮指而言,需要不断交替手指,难度不会太大,还能进一步强化对手指的精细控制。为此,在练习的时候,可以尝试1-3指之间的交替使用,间隔的两个手指能够在快速交替过程中更具灵活性、松弛度。
(二)“碎踏板”控制
在进入高声部的木管乐器般歌唱性主题的时候,需要从开头标注的“几乎不需要踏板”开始进行转换,更好地呈现出整体音响效果。对于演奏者来说,必须灵活运用踏板,要巧妙地烘托出高声部的舒展饱满,又要保证低声部不会受到踏板的影响,能够处于持续而极速的循环中,做到精确力度控制。在日常练习中,演奏者要多次练习“碎踏板”,才能踩得浅,还能多次频繁切换。就利盖蒂来说,在使用踏板的时候,他只使用了模糊化的概括性提示,并没有提出具体化的要求,演奏者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自由进行发挥。在此过程中,演奏者在控制、切换踏板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乐曲旋律中存在的音高、音长两大要素,演奏场地产生的音效共鸣效果,准确判断是否需要更换踏板,是否需要对踏板的深度进行调整,达到更好的音响效果。
在这里需要加以注意的问题是,乐曲中会有很多2/4、3/4节拍之间的转化,在本首舞曲当中,三拍子是最为根本性的节奏,旋转感十分明确,所以,在音乐以三拍子的情况下猛然间将两拍子加入进来,就可以完全打破整个舞曲的原有动力感。
四、结语
从《音乐探索》的角度来看,其具备显著的多元化特征,具体的创作结构形式非常的新颖,并且有着独特性的语言特色。像十一音乐段作为一个有机性的统一整体,鲜明的独特风格,乐曲作品形成明显的层次对比,音色在不断变化过程中显得十分的丰富,在演奏技巧方面既全面又新颖。结合利盖蒂的《音乐探索》,要灵活运用钢琴演奏处理方法,准确而客观地分析钢琴作品的内在音乐诉求以及发展逻辑关系。在准确理解作品内容,准确把握作品脉络的基础上,进行长期而有针对性地练习,不断规范自身动作,更加严谨地表达音乐意图,使其更具感染力、说服力。
[1]胡扬吉.探幽析微、索新求变——《音乐探索》“而立”之年随感[J].音乐探索,2013,(04).
[2]王自东.利盖蒂《音乐探索》及“十二音全集”音高构造法研究(上)[J].音乐研究,2011,(03).
[3]何轶.从利盖蒂作品《音乐探索》探讨钢琴演奏的处理方式[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03).
[4]许晴.论里盖蒂的钢琴套曲《音乐探索》之演奏技术[D].西安音乐学院,2015.
刘洁(1981—),女,安徽合肥,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