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崆峒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2016-02-03朱克雄史华丽

华夏文化 2016年3期
关键词:文化

□ 朱克雄 史华丽

崆峒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朱克雄史华丽

崆峒一词在古代无山字偏旁,它本是一个氏族部落民族语言的音译,表达的是一个方位或一个区域所有部落的总概念。崆峒山最早载于中国第一部辞书《尔雅》中,形入《山海西经》,《庄子》《穆天子传》《史记》《汉书》《水经注》《淮南子》《魏书》《通典》《五经正义》《括地志》等古籍中有过“空同”、“鈃山”、“空桐”、“鸡头山”、“笄头山”、“薄落山”、“牵屯山”等异名,定名“崆峒山”,始于唐代。在数千年文化衍进、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崆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概括起来讲,崆峒文化有以下八个主要特征:

一、崆峒文化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崆峒文化的地域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时空的地域性。崆峒文化的地域背景,最初局限在崆峒地区。随着历史遗迹的不断发现和全国至少5-7处崆峒山的出现,崆峒文化逐渐放大到平凉地区,之后又延伸扩大到同属陇东的庆阳地区(西峰小崆峒山,因与平凉崆峒山有渊源关系,并称“姊妹山”而得名),甚至于扩展到天津(天津崆峒山,位于天津市蓟县城区北)、河南(河南汝州崆峒山)、广东(广东阳春崆峒山,位于广东阳春市城西3公里处)、江西(江西赣州赣县“崆峒山”又名峰山,在赣州市东)、浙江(浙江武义县大红岩崆峒山)等省市。随着道教的迅速传播和发展,崆峒文化的地域背景拓展到了平凉周边地区和天津、河南、广东、江西、浙江等广大地区。至于崆峒山的真假,除《尔雅》、《庄子·在宥》和《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外,清代张伯魁在《崆峒山辨》中对属于平凉作了不容质疑的回答,其中有“崆峒无可考,地之东西可考也;崆峒可假借,笄头、萧关不可假借也”之语。“今考史相方,则黄帝、广成之迹其为平凉崆峒也必矣。蓟与汝俱不可得而冒,其余四崆峒又乌容冒也。”另一方面表现为内容和风格的地域性。首先是民情风俗的地域性。崆峒文化反映的都是崆峒古代地域所发生的事情,都是西北边陲多民族聚集区、中西方经济文化汇集地特有的社会生活及其民俗风情。其次是自然环境的地域性。崆峒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崆峒山为载体,崆峒胜景以山峰为主体,危崖突兀,幽壑纵横,林海浩瀚,洞窟相连,奇秀相乘。关中文化古迹遍布于层峦叠翠之间,寺观梵刹以及众多的碑碣石刻,砖塔摩崖,多达七十余处。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崆峒文化既张扬自然景观的魅力,又保有深厚的人文景观底蕴,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历代文人骚客以崆峒特定的地理环境为背景,赋陇上、萧关之雄伟,写边地景物之苍凉,发戍边壮士之悲壮,逼真生动地展示了崆峒地域的壮丽景色、人文环境。再其次是方言词汇的地域性。崆峒文化中,拥有大量崆峒及其周边地区独特的方言词汇。这种独特的地域性语言,是崆峒人民社会心理的长久积淀,是民间思想最朴素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承载了崆峒人民对生活、社会、自然的独特感悟,反映了崆峒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乡情乡俗、经验教训和喜怒哀乐等情感,体现着地域认同感和地域凝聚力,构成了崆峒文化的语言特色。

二、崆峒文化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

崆峒文化因地气丰沛而千秋兴盛。南北走向的陇山(六盘山脉)是古都长安和关中大地的西大门和屏障,崆峒山周围自然也具有这种不可替代的、特殊的作用。《尔雅·释地》说:“空桐之人武”,晋郭璞注云:“地气使之然也”。崆峒文化因美景机缘而充满活力。崆峒文化是在其典型的生态环境中发轫、发展的。崆峒山特殊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为植物、动物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明赵时春著述的《平凉府志》、明李应奇和清张春溪撰写的《崆峒山志》,都对崆峒山“物产”有记述。高维衡的《崆峒山植物志》认定崆峒山植物有1000余种,其植被有鲜明的古老性和过渡性特点。赵明星的《崆峒山动物》中详细记述的动物有270种,种类、数量繁多的动物资源是崆峒山的重要生态资源。千百年来,人们格外珍爱、关注崆峒生态文化。

三、崆峒文化是一种高度理性的精神文化

佛教文化的传入增添了崆峒文化的无限魅力。崆峒文化自始至终受佛道文化影响。崆峒文化更加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和描述,更加注重人的思想、意识的开掘和心灵的塑造。这种超然物外的空灵之美,让崆峒文化充满魅力。活灵活现的道文化印记也增添了崆峒文化的神奇色彩。从崆峒山的两个生态徽记来看,站立在招鹤堂“紫果云杉”,千年古树,阅尽岁月春秋,松身柏叶,果实金黄,形似孔雀开屏,又称孔雀柏,山上仅存此一株,树高16米,胸径近80厘米,在广袤的大西北是非常罕见的。玄鹤是崆峒文化中非常耀眼、亮丽的意象。东台绝壁,有玄鹤洞,距地面百米,洞口呈椭圆形,径口约5米,传说玄鹤栖息其中。崆峒玄鹤,是大地的宠儿,与天地同生长,这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生动注解。它象征高洁、吉祥、美丽,也是道所涵盖的境界。人们登临崆峒,显性的是在视角层面上以希冀看到玄鹤为幸;而隐性的则是在精神层面上发自心灵深处的悟道、得道。

四、崆峒文化是一种崇高唯美的艺术文化

走进崆峒山,仿佛进入一个美妙的世界,对人心灵的震撼、洗涤和提升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崆峒文化是典型的自然与人文完美契合的艺术。崆峒文化既有大自然的造化,也有人文胜迹,二者相契合,共融于一体。崆峒山名胜有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七十二处石府洞天,其中碑碣、石刻、雕塑、彩绘不可胜数,都是人们长期心灵创造与文化积累的结果。崆峒文化非常凸显的特征是,一座道佛儒共荣同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神山,一座天造地设人为的宏大建筑。文有文眼,而崆峒文化有“化人”之眼,“上天梯”侧面崖壁刻有“黄帝问道处”大字,古朴遒劲有力,人们攀援此处,观之思之,踩碎疑惑、阻遏,宇宙之道何谓?人生之道何为?这种朴实的求索是美,无形中传递一种力量。跨过皇城正门,上面“峻极于天”门楣匾额深刻清晰,驻足凝神,拨开繁琐、平庸,云起云落,山里山外,这种高峻行至是美,无意中展示一种境界。崆峒地区作为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倍受历朝历代帝胄王室和文人学士的青睐,《山海经》、《史记》等古籍多有记载,“秦始皇西巡崆峒登笄头山”、“魏征梦斩泾河龙”、“姜子牙钓鱼渭河上”、“柳毅传书”等故事已成为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千古美谈。无论是道学、道教发祥的古遗址,千古人物游踪以及保留下来的诗词文赋,都形成了一种极其典型的自然与文化契合的审美艺术。崆峒壁画艺术造诣高超。崆峒山老君楼壁画特别是“八十一化图”之所以至今仍然光彩照人,被人们普遍赞赏,主要原因是其在壁画艺术上达到了空前的境界。

五、崆峒文化是一种包容开放的多元文化

崆峒文化的多元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量的北方各民族文化元素。《尔雅·释地》中“北戴斗极为空桐”的记载,说明北斗星下面的一大片地方应当是崆峒。《汲冢周书》进一步将大夏、莎车、戎翟、月氏、空同等十部族统归空同。众多北方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各领风骚。先秦时期的戎族,如乌氏戎、卢人、犬戎、义渠戎、混夷等;汉魏时期的羌族、氐族;唐宋时期的吐蕃、党项;元明清以来的回族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历史上这里生活过许多少数民族群落,但汉民族一直是崆峒地区人口的主体,汉文化一直在崆峒地区经济社会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众多北方民族在这里交错杂居,长期共处。各民族文化在崆峒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反复碰撞,最终走向融合。最典型的是全国最大的“完颜部落”——泾川县王村镇完颜村,金兀术的后裔们早已结束了马背上的生涯,与当地的汉民族相融合,从事着农耕生活。从马背到窑洞,从窑洞到瓦房,女真族的后裔们在当地汉族人的接纳下,经历了一个历史性的大跨越。二是大量的中原文化元素。崆峒文化的基因来源于中原文化。崆峒山周围数百里是中华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伏羲、炎帝、轩辕都在这片热土上诞生、驻足或埋葬。崆峒文化的源头在中原,崆峒文化是中原文化在崆峒本土文化的土壤中发育、成长起来的。崆峒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中原文化的营养,使各个时期的崆峒文化,都融入了大量中原先进文化的元素。三是大量的宗教文化元素。崆峒山道释儒三教合一的三教洞就是最好的例证。“三教洞”里老子、释迦牟尼和孔子并列供奉,道佛儒兼容并蓄,显示了一种包纳一切、雍容大度的和谐气氛。这是崆峒山有别于其他名山的独特现象。这种“集大成”文化充分反映了“和谐”思想,这种道佛儒并存,人与自然的融合,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是崆峒文化的灵魂所在。

六、崆峒文化是一种以道家文化为主导的和谐文化

崆峒山是三教合一共尊共荣的宗教摇篮。它以道教为主,传说容成公、赤松子与广成子一起修炼,在西周有长桑子、韦震修炼。《史记》《庄子·在宥》都记载黄帝在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的传说,阐述“道”乃无形无象,无为而无不为,达到无欲之境,回归生命的本体,从而树立“抱神以静”的人生观。并指出养生是“至道”的根本,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进行“外丹”和“内丹”的修炼,做到人体生理、心理与精神的和谐统一,从而树立“以处其和”的生命价值观。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在《禅宗与道家》中指出:“黄帝曾经拜过七十二位老师,遍学各种学问,最后西上甘肃的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他介绍说:“名号是代表一种内容的,那么广成子,便是集其中国文化大成的意思。”可见广成子和崆峒山都是独特的文化元素。秦汉时期黄老盛行,秦始皇、汉武帝曾造访崆峒。唐代已有问道宫,北宋建真武殿,天圣七年,道士陈宗秀与铜匠陈训铸天圣铜钟,后有披云真人游居并著书。明代道士张三丰在此修道五年,清初龙门洞道士苗清阳前来住持重修皇城,将崆峒列为全国道教十二大常驻之一。

七、崆峒文化是一种向善守正的正道文化

在历史上崆峒地区属于边疆要地,它所处的拱卫帝京和边关战场的特殊地理位置,一方面使其成为各种军事力量争夺的焦点,另一方面使人民养成了崇尚勇武、英勇善战的传统习惯,正如《汉书·地理志》所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西方的宗教绘画中,不乏痛苦、邪恶、血腥等悲剧性题材;西方的世俗绘画中也有很多消极主题。但在崆峒山和其附近的南、北石窟寺的塑像壁画中却很少看到这些东西。其实在崆峒文化的发育过程中,社会变迁十分复杂,也有过战争、杀戮、贫穷、饥饿等,但是崆峒文化的基调和内容永远是健康向善、从容乐观、积极向上的。无论崆峒山外的自然环境怎么变换、何等严酷,崆峒山总是色彩万千、活力无限。崆峒文化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其道教、佛教活动中,道教注重早晚诵经功课,保持斋戒清律。《礼记·祭统》说:“斋者,精明之至也,然后可以交于神明也。”讲究养生修炼,体现了道源深厚、玄风广被的风采。佛教仪规庄严殊胜,庙会尤为精彩。“四月八”佛诞节,天南海北数万僧众云集,同唱佛宝赞佛偈,“九龙口吐香水”洗浴佛像。“七月十五”盂兰盆会,佛教徒为超度祖先亡灵所举行的仪式。崆峒武术也是用于健体防身,《尔雅·释地》所说的“空桐之人武”,是以广成子“抱神以静”、“阴阳有藏”为魂魄,擅长“雌雄剑”、“落魂钟”,善使“番天印”,山上宫观悬挂“混元鞭”、“蛟龙鞭”、“镇山鞭”等等,透示一种神武之气,给人以阳刚和力量。千百年来,崆峒人民就是这样自始至终惊人一致地坚守着崆峒文化的正面性价值,崆峒文化所积累的永远是向善守正的正能量。

八、崆峒文化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动态文化

之所以说崆峒文化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与时俱进的动态文化,这是因为崆峒文化的地域背景是动态的。它由最初的崆峒山周围,逐渐放大到东起河南汝阳,西至甘肃河西地区,后又拓展到全国六七个省市。崆峒文化的时限是动态的。其时限延续,已经延伸到远古时期。不仅有三皇女娲夸父诞生地之传说,而且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崆峒山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1984年崆峒山管理所在崾岘至中台修建所址时,曾挖掘出属于新石器晚期仰韶文化的墓葬,并出土了当时人们使用的陶器。由于崆峒文化地域背景和时限延续的不断变化,决定了对崆峒文化的体系结构无法一次性定型,只能在不断发现、挖掘、研究的动态行为中使之逐步充实和完善起来,这种动态性,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将继续,这也是崆峒文化的无限魅力和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作者:甘肃省平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平凉市农业学校,邮编744000)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