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师道尊严”现代价值的理论思考
2016-02-03周巧玲
周巧玲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淄博 255130)
古今论坛
对“师道尊严”现代价值的理论思考
周巧玲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淄博 255130)
摘要:通过对当前师生关系所面对的时代挑战进了行实践观察和梳理,并从“师道尊严”本来的涵义出发,对师道尊严在现代的核心价值及其功用作出分析,尝试以现代思维赋予“师道尊严”新的时代涵义。认为,“师道尊严”体现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反映着我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反映着中国自己的特色;在现代,重塑师道尊严,传承师道尊严的合理内核,有助于明晰社会伦理秩序;优化尊师重教之社会风尚;为师生关系铺垫中国文化底色;内在契合教育教学规律;以人为本关照教师职业情感。在构建现代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对师道尊严的本质精神和合理内核,予以积极的传承。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师职业;师道尊严;传统文化;民主课堂
“师道尊严”是反映我国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师生关系规范。作为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的一项道德要求,自古以来为民众所熟知、认同、遵守和践行,发挥了独具特色的社会教化作用。
“师道”即为师之“道”,是对教师职业提出的要求。自古以来,教师职业因有“师道”而为社会认可和尊崇:“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 又如荀子“师术有四,尊严而惮、耆艾而信、诵说而不陵不犯、知微而论”方“可以为师”(《荀子·致仕》)。先师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论语·卫灵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韩愈·师说》),都是强调为师者先修为师之“道”,即对教师自身的品德、学识、才能、言行提出要求。及至现代,“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方为人师表,强调教师从教育之爱出发,以高尚人格和德才修养、深厚学识和精湛业务能力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敬仰。习总书记在北师大提出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可以说体现的是现代教师的为师之道和职业追求。
“尊严”则是对教师身份地位的认同,含有尊贵庄严、使人敬畏的意味,体现出社会对教师职业劳动的敬重。“尊”字重在对学生的角色要求:学生受教,须当谦虚恭敬,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劳动付出;心理情感层面,爱戴教师,心怀感恩;行为层面,在事师受业、言谈举止中彬彬有礼,虚心聆听教诲,接受批评和指导。“严”字赋予教师在教育中的一种权威,使师者威严受到尊重,师者风范得到彰显。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严慈相济,从爱出发教育学生,既关爱学生,又严格要求、纠正学生品行、学习和认知中的偏差。
“师道尊严”包含着对师与生两个主体的角色定位和鲜明的道德行为规范,同时,从整体上对国家及其社会成员都提供了一项共同的道德价值观。“师道尊严”体现着我国社会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反映着我国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自古以来为民众所认同和践行。然而,对当下的实践观察使我们感到,“师道尊严”日渐衰落,我们正弱化乃至失去这一文化传统。那么,时代真的不需要“师道尊严”这一传统了吗?优化和构建新时期师生关系,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哪些价值?
本文意在从历史的、现实的视角出发,在实践中观察和审视当前师生关系面临的挑战,从“师道尊严”本来的涵义出发,整合师生关系的社会、教育、伦理、文化、心理等多个层面,对“师道尊严”在现代的核心价值功用作出理论思考和分析,寻找其合理内核,尝试以现代思维赋予“师道尊严”新的时代涵义,为新型师生关系的优化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一、实践观察:时代背景挑战现代师生关系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当下的成长环境,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师生关系。我们将师生关系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观察到以下主要的变化。
1.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认知功利化。当前,来自大众的强烈的教育功利化需求,正深刻地影响师生关系的心理基础。社会对于教师职业角色的认知,不再固守传统的教师道德形象的高期望,而是倾向于将教师职业庸俗化为谋生手段,而将教师工具化,对教师职业施以功利化的需求。育人成才的教育目的退位,降低至“让学生、家长满意”。高考作为社会阶层分化的指挥棒,引起公众对学校教学的强烈关注,逼迫教育更多地受到升学考试的影响。学校从功利化的应试教育目标出发,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而很少顾及人的内在修养、心灵成长和完善、认识世界等非功利性目标。来自外部的要求和期望,深层次地困扰教师的内心,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影响着教师的职业认知。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角色和受雇者的角色之间的冲突[1]3更为明显。
2.“民主”文化冲击传统师生关系。近代以来,我国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受到西方文化的较大冲击。教育领域各种新的理念、思潮纷至沓来,多种思潮在我国教育中都能找到呼应。当前,西方民主思潮正主导课堂教学及师生关系,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个性和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被不断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和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观,与“民主课堂”一起,构成了教育教学领域的现代语境。然而,与此同时,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远离了传统文化的哺育。最近英国的“中式课堂实验”中,课堂上的冲突其实更多地是中西文化差异在教育中的体现,然而当人们看到冲突时,往往忽视文化差异,而陷入有失偏颇的批判,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我们的教育缺乏自己的文化立场和文化自信。
伴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民主理念往往被异化,人们对于民主概念的理解常常简单化,有失偏颇,有时可能还有些偏激。认识上的混乱也带来了师生关系主体的道德困惑。实践中,学生与教师情感疏离,师爱生尊不复从前;教师群体职业热情减弱,降低了对教育质量的追求;个别教师师道缺失,尊严不再;校园内外敬师行为缺失;公众不再尊崇教师职业;家庭对于孩子过度爱护,过分强调学生个性与自由,甚至无原则地对待孩子的行为偏差;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有时反而引致指责,常陷入要不要管、要不要严的困境;学生拒绝教师的严格管理,不接受批评,甚至发生师生冲突的极端事件,相关报道频繁不断,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3.传统的教师专业权威减弱。其一,多元媒体的发展、教师知识的老化速度加快,从专业层面减弱了教师的权威。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课程、图书等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将实现网上共享;学生可以从更多的知识提供者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形式。在可比较的知识和教育领域,将带来“教学合法化”的危机[2]。其二,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教育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教育内容都处于改革和变动之中。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教学方式的出现,改变了师生交往交流的方式,在带来高效和便利的同时,也冲淡了师生面对面心灵和情感交流的机会。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力弱化。数字技术扩大了师生之间的代际鸿沟,师生之间比以往更难以深入地理解和沟通。
二、深入分析:师生关系的优化需要传统文化支撑
民主化教育在现代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下有其先进性,亦有其局限性。
其一,追求课堂民主化精神,是基于自由主义原则的西方思想、个人主义文化特性的教育理念,民主化教育的基本特质与西方文化传统一脉相承。西方教育哲学是从关注生命个体的活动为逻辑起点的,目标是个体的自我实现。教育的目的是个体的发展。课堂上的“民主”主要是针对知识的传承提出的,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面对知识时的态度。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是站在学习者终身学习的角度上看待教和学,前提是学生以建构有用知识为目的自主开展的个性化学习。面对知识,探究科学,的确需要“民主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然而,正如内尔·诺丁思对杜威哲学提出的批评,“‘科学探究’过程没有对科学文化以外的价值进行关注;杜威头脑中呈现出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小科学家”。
其二,我国的历史文化条件,与孕育产生这些教育理论的时空环境相去甚远。在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中,需要充分考虑我国的教育教学实际和文化背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受教育的人数多,班额大,学生的来源背景多样,在我国的中小学课堂上,一味强调民主,完全采取民主化的课堂方式,淡化教师应有的权威,片面强调学生的个性和天赋潜能,或过高估计青少年行为的自控力和学习的自觉性,不仅是不现实的,而且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育教学效果的实现。大量的教学实践观察也有力地指向这一结论。
其三,师生关系内涵丰富,只提“民主与平等”,远远不能涵盖师生关系的全部。相对于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只能是“必要而不充分”的一个方面。
相比于西方国家对教师“知识提供者”的职业定位,我们的教师从事的更是一项终身的事业。我国社会传统上对于教师职业角色的认知,包含着对教师道德形象的高期望。从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到现代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们,其教育理念中无不盈溢着朴素诚挚的职业情感意蕴,对学生的关爱体现在他们的日常行为中,“师道”浸透在他们的灵魂中。自古至今,我们的教育教学从未停留在知识传授上,而是指向学生人性完善和人文精神的养成。学校既是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殿堂[3]206。
三、理性思考:“师道尊严”的现代价值
对于师生关系这一命题的探讨,大部分的文献出现在教育学领域,很少跳出教育学范畴看待这一问题,其他学科也很少关注。本文从“师道尊严”的内涵出发,尝试对“师道尊严”的现代价值做出理论思考和分析。
1.师道尊严的伦理价值:明晰社会伦理秩序。从社会的发展来看,不论东西方,秩序是社会健康发展必不可缺的要素,也是个人成长的必要环境。在西方文化中,宗教在社会秩序的建立上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个体的自由平等要建立在服从上帝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我国古代“天、地、君、亲、师”,作为一种伦理要求,其合理性也是指向社会秩序安排。与西方社会相比较而言,儒学是以家、国为单位的社群主义,以种族社群的共同利益为起点,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个体化的而是集体性的,如《论语》中对个人服从集体的行为规范的具体指引[4]。在我国,儒家文化特别强调“孝”的伦理道德意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学生在家不尊敬父母,在学校没有学会尊敬老师,叛逆不羁,在社会上就不会尊敬他人;学生在家尊敬父母长辈,在校尊重教师,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师道尊严”作为一项道德规范,发挥着个体自律和协调人际的功能。汲取儒家伦理道德理论,倡导重塑师道尊严,有助于明确个体角色要求,解决道德主体的道德困惑;明晰合理的师生伦理秩序,促进社会关系和谐;改善社会道德风气,养成健全的公民人格,教师恪守师道,社会尊重师道,学生尊师爱学,这是“师道尊严”的本质要求,也应该成为我们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所遵循的基本价值。
2.师道尊严的社会功用:优化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师道尊严的内涵是丰富的,其伦理思想和规范是对整个社会的要求,是面向教师、学生、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媒体等多个主体提出的,对于多个道德主体的道德要求是明确的:国家通过完善的立法和法治来保障教师的收入、地位和权益;社会舆论弘扬提倡尊师重教的价值观;家庭教育中,在尊师重道方面传递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学校教育中,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可以作为学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对社会文明和伦理风尚的建设发挥示范作用。
“师道尊严”的理念和行为规范,体现出社会对教师职业劳动的敬重,符合我国大众的文化心理基础。当师道尊严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以尊师为荣,以不尊师为耻,民众对师道尊严的践履,有助于降低教育功利化的不良影响,强化教师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同时激发师生双方的主体责任感,形成更强的教育合力。
3.师道尊严的文化价值:为师生关系铺垫中国文化底色。教育及其改革只有根植于自己的文化,与我国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建立密切联系,才能汲取源源不断的养分,支撑长久发展。“师道尊严”反映着我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发挥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教化作用。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文化的传承从学校开始,人与人之间基本的伦理观念、礼仪始于师生关系。儿童和青少年,从这里遵循尊师礼仪,养成尊师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这里学会与他人交往,学会更好地律己和敬人;因而看似一对简单关系,实则影响深远。为师不尊、为生不敬,会成为不良社会风气的源头,师爱生尊,则能育化人性。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的一项道德要求,“师道尊严”体现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反映着我国传统师生关系的典型特点。通过对“师道尊严”的强调和重塑,将为师生关系铺垫中国文化底色,塑造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体现国家文明、礼仪之邦风范、特色鲜明的、和谐的新时代师生关系。
4.师道尊严的教育价值:内在契合教育教学规律。在所有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必须首先定位“关系”,才能在情感和心理建立起联接,这一关系是一切教学活动得以展开的心理背景,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从教育过程本身出发,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各自承担的不同任务,处于不同地位。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促进者、组织者和研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自身特点和规律决定了教师在控制和保证有秩序的课堂方面的权力。纪律和威严带来的课堂秩序,是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教师“闻道在先”且“术业有专攻”(韩愈《师说》),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得到尊重,是达到最佳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即使是在信息时代,在所从事的学科领域,教师作为主导者的角色也不能减弱和改变,不能作屈意讨好学生、“让学生满意”的权益之计,而应掌握教育方向、教学内容和进程,立足人才成长的规律实施教学。从学生这个角度来看,“亲其师则信其道”(《学记》),学生带着对知识的敬畏、对教师的敬意学习,身心处于接受的状态,才能够取得最好的受教育效果。
“师道尊严”赋予教师制度化的权威,构成良好教学效果实现的心理基础,内在地契合教育规律对师生关系的要求。
5.师道尊严的情感价值:以人为本关照教师职业情感。师生共同面对的教学任务是在一定的情感氛围和体验中完成的。在教育中,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5]151。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精湛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有丰富的职业情感。如果没有对教育教学的深厚的情感,听从内心召唤,就很难在长久的职业生涯中保持工作激情,不断学习、反思、进取。
现实中,人们对教师职业提出多种要求的同时,很少关注到教师的心灵和职业情感层面的困惑。如果学生表现出对老师的感情淡漠,不尊重教师的辛勤付出,必然会深刻地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热情,进而影响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韩愈《师说》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正是站在无数为师者的肩膀上,学生才得以成长。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贡献得到认可,是这种奉献得以持续的动力。
师道尊严关注师生情感维度的价值,把教师和学生都看做人的存在,赋予师生关系情感的色彩和温度。将滋育积极的教师职业情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激发出更大的职业热情。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提倡师道尊严,应注意避免形式主义地传承一些不符合现代生活的行为方式,更要特别防范道德伦理的负面价值。我们提倡师道尊严,不是否定民主教育思想,更不是片面突出教师本位,而是要把现代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入其中,保护学生的独立个性和创新思维,建立符合现代伦理精神特点和教育价值取向的师生行为规范,真正增进师生互尊互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范兆雄.论教学合法化危机[J].教育发展研究,2013,(2).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张红霞,吕林海.杜威教育哲学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J] .教育发展研究,2013,(17).
[5]菲利普·W·杰克森.什么是教育[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王珏)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3828(2016)01-0060-04
作者简介:周巧玲(1973—),女,山东潍坊人,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教育学博士,山东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教师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课题“中小学教师职业情感研究”(2013GZ066)。
收稿日期:201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