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土壤生态理论发轫
——《管子·地员》浅探

2016-05-10周怀宇

管子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管子土地评估

周怀宇

(安徽大学 历史系,安徽 合肥 230039)



中国土壤生态理论发轫
——《管子·地员》浅探

周怀宇

(安徽大学 历史系,安徽 合肥 230039)

摘要:公元前7世纪,管子相齐,以土壤生态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个新鲜理论“地员论”,深刻揭示了土壤生态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土壤生态学概念,构建了专门评估土壤优劣的标准——“二十施指针”,辨认了全国90个土壤品种。地员论问世,实施于政治实践,转化为驱动社会发展的宝器,为制定新的土地、人口、赋税、城邑规划政策提供了理论引导和数据支撑,齐国国力迅猛提升。地员论的形成,继承了历史上积累的“辨土”知识,吸纳了同时期诸侯国“辨土”的经验,坚持了艰辛的土地研究与考查,其历史价值、学术地位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第一个土壤生态学理论,第一个生态文明理念的土壤标准,第一个生态文明治国的实践。

关键词:《管子》;地员;“二十施”;相地而衰征;土壤生态

《管子·地员》*《管子》版本为:唐房玄龄注《管子》、明刘绩《管子补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安徽大学图书馆藏。参阅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6月版;近现代方家如郭沫若、许维遹、马非百等校释《管子》。,是管子创建的地员论,是关于土壤学专论。管子举全国之力,考察全国土壤,取得系统的土壤学数据,完成了这篇宏论。

地员论提供了当时土壤生态学的新鲜理论,迅速转化到社会实践,为国家制定土地、人口、赋税、城邑规划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促进社会发展,提升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员论,继承了历史上“辨土”学术的丰富积累,汲取同时代各诸侯国“辨土”经验,成为中国最早的土壤生态学经典文献,在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其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不可低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

一、地员论的基本内容和学术成果

《管子·地员》提出了一个新的学术命题“地员”,其研究对象是土壤,内容涵盖土壤结构、草木植被、粮食作物、环境位置、水源水质、人体健康等要素;其主要任务是揭示土壤生态规律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其理论内涵十分丰富,有很多新的创造,提出了 “其施七尺”“地员”“立后”“手实”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学术新概念,阐述了崭新的土壤生态理论体系。

地员论最突出的学术成果有三:构建了“二十施”土壤指针,制定了五种特殊土壤指针,辨认“九州之土”90种。

《管子·地员》篇,全文2401言(不含标点),即是这三项重大学术成果的记录,这是中华文明史的宝贵结晶,值得认真探索。

1.“二十施”土壤指针

何谓“二十施”?以“施”为单位,确立20个标准型土壤,指示土壤优劣等级。每一“施”都有确定的土壤特性、含义,归纳起来,有五个要素:

其一,以“施”为单位,“其施七尺”,即每施7尺,测量地表土壤深度。“土壤”深度,以“至于泉”为界。换言之,地下泉水是界定土壤范围的标志。

其二,土壤所在地形、位置、环境。

其三,土壤性状、地表植被,含木本和草本类。

其四,五谷生长状况。

其五,水质、人寿状况。

每一施土壤,含有上述五要素的占比成分不同,构成了每一施土壤的定义和相互之间差异,形成了20施土壤优劣等级系列。

20施土壤,其采集土壤样本遍及全国(主要是齐国),适用于检测国内任何区域、地形、位置、环境的土壤,凡土壤符合上述20施指针之一,即可定性为某施土壤。这20施土壤指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测定土壤等级,判断土壤类别,获得土壤属性,认识其使用价值,有利于土地合理开发和使用。

《地员》篇,记录20施土壤指针的文字,有两种特殊表述形式需要解读。

其一,“缺载”项目,文中有一些应该记录而没有记录的项目,留下“空缺”。凡是“空缺”而未记录的项目,并非空白,并非没有调查和研究,而是某施土壤考察研究否定性“结论”。例如“谷物”,种类很多,20施土壤的谷物记录有稻、菽、粟、稷、麦等记载,具体到某一施,没有记录的某种谷物,即是这一施土壤不适宜某类谷物的生长。

其二,有一些共性记录。从第6施到第16施,其土壤性状记录为“庚泥”。所谓庚泥,是一种硬土。房玄龄注曰“沙泥”。《释名》注曰:“庚,坚强貌。”郭沫若《管子集校》释读为:“坚实之泥,故不可得泉。”[1]314又例如,从第六施到第二十施,关于草木类记录,用概括性记录方式,附记于20施文末。

下面制作简表,进一步认识管子这一项成果。

表1 二十施土壤生态简明指针

①庚泥,即硬土。房玄龄注曰“沙泥”。郭沫若注曰“硬土”。依据《释名》:“庚,坚实貌。”参见郭沫若等集校《管子》。

②《地员》曰:“草土之道,各有榖造。或高或下,各有草土。……凡彼草物,有十二衰,各有所归。”意为种草本植物生长的规律,按地势高下,有十二层次,即“十二衰”。

2.五种特殊土壤指针

20施土壤指针之外,还有5种特殊土壤。地员论关于这5种特殊土壤研究,内容简明扼要,但是具有重大的社会实践意义。

首先,这5种特殊土壤,农业谷物记录全部“空缺”,表明是没有开垦和种植的土地。

其次,这5种土壤的地理位置都是山区。有关生态环境,仅仅记录很少几种草木。说明不适宜居住,人烟稀少,大多是荒山秃岭。

再次,这5种土壤,在“地员论”中都有冠名,称之为:悬泉、复吕、泉英、山之材、山之侧。每一种土壤都提示了简明属性。

悬泉:位于山顶,土不干燥,生长苗草和蘑草,生长樠树,凿地2尺可见泉。

复吕:位于山顶,生长鱼肠竹和莸草,生长柳树,凿地3尺可见泉。

泉英:位于山顶,生长当归和菖蒲,生长杨树,凿地5尺可见泉。

山之材*房注:“材犹旁也。”:位于山麓或者山膀,生长兢和蔷草,生长格凿树,凿地14尺可见泉。

山侧面:位于山上侧面,生长葍和蒌蒿草,生长刺榆树,凿地21尺才可见泉水。

这5种土壤冠名,即是“地员论”研究结论,也是一种评估。制表如下。

表2 五种特殊土壤指针简表

“地员论”关于这“五种特殊土壤”的研究与记录,对于进一步认识未经开发的土地,哪怕是荒山秃岭,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揭示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加深认识国情。

3.辨认“九州之土”90种

管子运用土壤指针,在全国范围分析测定了90种土壤,称之为“九州之土”。

九州,取“禹分九州”之义(《禹贡》),泛指全国。即在全国辨认各州土壤生态属性。地员论用16个字概括其主要内容,即:“九州之土,为九十物。每州有常,而物有次。”意思是经过研究,划分九州土壤为90种。每州土壤有其常规特征,有很多等级。这是地员论的重大研究成果,也是重大贡献。

用现代“评估学”视角,认识地员论“九州之土”,有两层重要含义:一是辨认和论证了90种土壤的性状与生态属性;一是评估了90种土壤的优劣等次。

从评估的视角看,包含4个主要内容。

其一,划分“上中下”三类土壤。上中下三类土壤的划分,其意义在于宏观认识土壤的特性,衡量区域土壤资源。在上中下三类土壤中,选择“十二物”,即12种代表性草木,观察其生长状况及其相适宜的程度。依据土壤地形高下,“或高或低,各有草土”,12种草木分为“十二衰(等次)”,依次是“叶、郁、苋、蒲、苇、雚、蒌、荓、萧、薜、萑、茅”。这12种标识性草木,实际是12个草木系列。

其二,辨认“六土”。在上中下三类土壤中,各辨认6个类型土壤,作为标志,作进一步分类。

其三,辨认“五土”。在六土之中,依据土壤的性状差异,细分5种,称之为“五土”。五土,仅仅是外表性状不同,其优劣等次相同。

其四,设置很多细目,藉以辨认“六土”与“五土”性状和评估土壤等次。有些土壤缺少相应的细目记载,留下“缺项”。这也是一种研究结论。例如“五粟”土,种植谷物“无不宜”;“五凫”土及其以下的土壤,则缺少这样的记载,即是否定。

上述“九州之土”的辨认,无疑是艰辛的研究,是细致的工程。上中下三类土壤,各有“六土”,六土各有“五土”,累计为90种。

这90种土壤,涵盖地区广,类别丰富。每一种土壤不仅辨认其性状与特点,而且评估优劣等次。其中,精华部分,即是“六土”研究。今依据地员论,分别“上中下”三类,制作“六土”简表,便于认识90种土壤的核心内容。

表3 上类“六土”性状评估表

注:表格中的“三土”,指五粟、五沃、五位3种优质土壤。

表4 中类“六土”性状评估表

表5 下类“六土”性状评估表

由上而知,管子地员论研究,在辨认九州之土90种方面,不仅揭示了土壤生态方面很多规律性问题,也记录了那个时代生态文明的客观面貌。

4.“三土”辨认与评估

地员论辨认“九州之土”90种,其中,辨认最详细的是“三土”,即地员论称之为粟、沃、位三土。这是三个优良的土壤,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地员论重点揭示了三土的性状、结构、特点、地形分布、功能等,并予以客观评估。三土之中,又依据微小差别,细分5种,称之为五粟、五沃、五位。三土评估的细目很多,总计16项:结构、性状、地理位置、水源、水质、适宜谷物、草、树、药、渔、蓄、殖、果、木、人寿、人情等。评估内容丰富,充分体现出优质土壤及其环境特性。

下面以“五粟”土为例,概述其辨认与评估的基本内容,以窥其研究方法与意义。

“五粟”土外表,有5种颜色,“或赤、或青、或白、或黑、或黄”,称之为“五章”。粟土,正是依据五章之别,而分为五粟。五粟有较为详细的性状、功能、特点以及地理分布。

“五粟”土性状:“淖而不肕(湿而不黏),刚而不觳(干燥而不瘠薄),不泞(沾)车轮,不污(沾)手足。”“五粟”土,无论高地低地,都常保持水分,评谓“干而不格,湛而不泽,无高下,葆泽以处”。

“五粟”土功能,适宜种植“大重、细重、白茎、白秀”类作物;“其泽则多鱼,牧则宜牛羊。其地其樊,俱宜竹、箭、藻、龟、楢、檀。五臭生之:薜荔、白芷,麋芜、椒、连。五臭所校。”

“五粟”土,适宜人居,“寡疾难老,士女皆好,其民工巧”。

“五粟”土,水质很好,“其泉黄白(色),其人夷姤(容颜润嫩)”。

“五粟”土分布:位于丘陵、山地、水边、平原等地形,所谓“在陵、在山,在隫、在衍”。

“五粟”土,“其阴(背阴)、其阳(向阳)”,种植作物“尽宜”。种植“桐柞,莫不秀长”;其他各种树木,“其榆其柳,其檿其桑,其柘其栎,其槐其杨”,都生长良好,“群木蕃滋数大,条直以长”。

地员论详细论述了“三土”优质特性,其他种类土壤,都参照“三土”加以比较,衡量等级,排列次序。这是一项特殊的评估模式,也是“九州之土”评估系统中极具特色的研究方法。

地员论确立了明确的“比较”项目,即“蓄、殖、果、木”四项生态状况。经过比较,量化为数据。例如“三土”之下,有一种土壤曰“五蘟”,亦称“蔭土”。“以蓄殖果木”四项对比,其结论是“不若三土以十分之二”。含义是土壤质量大约比“三土”弱“五分之一”,这是数据化的评估结论。房玄龄注释曰:“言于三土十分,已不如其二分。余仿此。”[2]含义是差距是十分之二。依此类推,“三土”之下,其余15级土壤,评估的数据分别是“不若三土以十分之三”“不若三土以十分之四”,依次直至最后三级土壤“五怷”“五纑”“五壏”,“不若三土以十分之七”。

二、驱动社会发展之宝器

地员论诞生以后,齐国公布于世,学术成果为社会各界所应用,成为国家以及各个部门制定各种政策的理论依据。在土地分配、调整赋税、规划封国、城邑建置、开发山海、乃至调整经济结构等社会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土地改革、城邑建设、新的经济开发,即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举其要者,考论于次。

1.“相地而衰征”

“相地而衰征”,是《管子》提出的赋税制度。核心内容是区别土地美恶,实施有差别的土地分配和征收赋税。

这是一项新的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始于齐国,乃管仲顺时应变的土地改革举措。

实施“相地而衰征”,其关键是“相地”,即区分土壤优劣,实施公正的土地分配。地员论完成了“相地”的学术研究,初步解决了这一关键性问题,推动这一政策顺利实施。

第一,指导“相壤宜”。

所谓“相壤宜”,即因地制宜开垦、种植或开发。《管子·山国轨》篇,列举了多种土壤加以说明,“有莞蒲之壤,有竹箭檀柘之壤,有汜下渐泽之壤,有水潦鱼鳖之壤”。这“四壤”各有不同的特性,有适宜生长莞蒲的藻泽地,有适宜生长竹箭檀柘的山地,有低下可以蓄水的涝洼地,有适宜生长鱼鳖的池塘,结合土地资源的特点,分别加以利用,深化经济开发。

管子地员论确立了“相壤宜”的土地开发战略,这是尊重土地特点和自然规律的进步思想。

第二,支撑“地均”政策。

“地均以实数”,这是《管子·乘马》篇记载的一项土地改革政策。何谓“地均”?何谓“实数”?先说明实数。就是核实可耕地的数量、瘠沃等,包含生态状况。在“实数”的基础上,根据土壤级别折算。经过折算,分配耕种土地。这才是“地均”。如何折算,这同样是一件难事,地员论解决了这一疑难。

第三,“轻征”赋税。

“相地而衰征”,是普遍性的赋税政策,对于特殊土壤,需要减轻赋税,称之为“轻征”,是相应的惠民政策。《乘马》篇曰:“十仞见水不大潦,五尺见水不大旱。十一仞见水轻征,十分去二三,二则去三四,四则去四,五则去半,比之于山。”由上而知,地下十一仞见水的田地易旱,应减轻租税十分之二三,十二仞见水的减轻十分之三四,十四仞见水的减轻十分之四,十五仞见水的减去一半。征税减免细则,其理论依据即是地员论,增强了赋税的公正性。

2.引领城邑建置

“地之守在城”,这是管子的战略思想。其核心内容,建置城邑,构建经济文化中心,推进土地开发。其实质是推进城镇化。

春秋时代,衡量国力大小,往往考量城池多少。两国交兵,胜负也以攻城夺邑多少为标志。管子依据地员论,制定一系列土地政策,推进城邑建置。

其一,“均地”引领城邑建置。

《权修》篇阐述了建置城邑的思想,曰:“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故地不辟,则城不固。”精辟论述了“土地”“人口”和“城池”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在这一思想支配下,制定了相关的土地、人口政策,推进城邑建置。其中关于城邑建置的土地划分,《乘马》篇提出了具体政策,曰:“上地方八十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中地方百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下地方百二十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以上地方八十里,与下地方百二十里,通于中地方百里。”

上述关于封邑占有土地的分配数据和土地级别之间的比例,即是一项规划城邑建置的“均地”政策。

这一政策中,有“上地”“中地”“下地”,依据土地级别,授予土地,建置封国国都、都邑、卿大夫士的采邑等等。国家授予土地,必然会遇到土地优劣,实施“均地”政策,用加减土地面积来调节土地优劣,趋于相对公平,鼓励封国、采邑的积极性,加速城邑建置的进程。

其二,优化城邑选址。

建置城邑,如何选址?地员论为选择城邑建置的地理位置,提供了很多值得参考的指标,启迪和普及了居住环境与人寿关系的认识。在“三土”分类和“二十施”指针中,即有生态环境与人寿关系的论断。依据上表,略择几例如下:

五施之地,“其水仓,其民强”;

四施之地,“其水白而甘,其民寿”;

五粟土,“寡疾难老,士女皆好。其民工巧,其泉黄白,其人夷姤”。

五沃土,“其人坚劲,寡有疥骚,终无痟酲(头痛眩晕)”。

五位土,“其人轻直,省事少食”。

上述记载,体现了对于环境与人寿关系的认识,启迪了人的“生态”意识,指导人们选择居住环境;这一意识,也转化为各级封邑主选址的自觉行为。《立国》篇记载了一份城邑选址的文件,其文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其含义是凡营建都城,应该注意选址。一般建在大山下,或者大河旁。城址高度不可高到遭受干旱,要有充足的水源;低不可低到太接近河流,这样可以节省防水沟堤的费用。构建城郭,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资源,凭借地势,不必拘于方圆规矩,道路也不必拘于平直。以上三言两语,表述了关注生态环境的选址思想。《度地》篇,又有进一步论述,曰:“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之写,因大川而注焉。乃以其天材、地之所生,利养其人,以育六畜。”上述城邑选址的思路,鲜明体现了重视生态环境的观念,而这正是地员论在社会实践的深刻影响。

其三,加速了城邑建置进程。

燕昭王时期,乐毅“攻齐,下七十余城”(《战国策》卷30),反映了齐国拥有城邑的数量,这在诸侯国中,名列前茅。这虽然是战国时期的历史,这一历史事件,透露了一个信息,海岱之间,这70多座城池的建置,正是管仲推行城邑建置思想路线的结果。管仲时代,齐国城邑建置,“国”之下有“都”“州”“术”等,《管子·度地》篇,曰:“百家为里,里十为术,术十为州,州十为都,都十为霸国。”

各级城邑建置,不仅加快城邑发育发展的速度,客观上也扩大了土地开垦与开发,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引导经济结构调整

地员论指示了很多土地不适宜农业生产,辩证启迪了其他经济开发的用途。

“官天财”,这是管子独创的学术命题,提出了开发天然资源的新思路,如山林、海洋、河流、湖泊、矿藏等。

《管子·山国轨》篇论曰:“轨守其时,有官天财。”春秋时期,社会变革,经济转型,开发新的经济资源,对于不能够生产粮食的土地,制定“官天财”“官山海”的开发政策,组织百姓投入山海经济的宏大事业,这是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山至数》篇论曰:“君有山,山有金,以立币。”含义是国家有山,山中产铜,可用铜铸造钱币。《地数》篇论曰:“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此山之见荣者也。苟山之见其荣者,君谨封而祭之。”《地数》篇又论曰:出铜之山467,出铁之山3609。这些信息和数据,正是来源于地员论“五种特殊土壤”的开发和利用。

三、《地员》诞生的背景与条件

地员论之所以诞生,有多方面历史条件。从学术源流看,继承了周王朝长期积累的辨土之术;吸纳了同时期诸侯国的土壤资料;从社会背景看,土地制度变革成为历史潮流。

1.继承前人的学术成就

地员论问世之前,关于土壤的研究与考查,已经有了较为丰厚的积累。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历史上长期土壤研究的积累,二借鉴同时期各诸侯国土壤资料。

中国具有悠久的农业史,土壤的考查和研究起源很早。《尚书·禹贡》,划分全国为九州,记录了各个区域的土壤。《禹贡》冀州之域,“厥土惟白壤”,扬州之域,“厥土惟涂泥”,即是关于今河北和江淮一带土壤的记载。《周礼》,亦称《周官》等文献亦有很多记载。《周官·职方》和《周官·地官·大司徒》等篇,记载了管理土地的官员:

大司徒,佐王管理全国土地、地图和人口。

大司徒之下,建置四个部门:即土会、土宜、土均、土圭之官,各有职责。

土会之官,掌“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其中“五地”,指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五种土地。需要统计土地多少和生物生长的特性。

土宜之官,掌“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即管理人民居住的生活环境,辨明12种土壤,考察12种土壤上的生物,包含动植物。

土均之官,掌“土均之法,辨五物九等制天下之地征,以作民职,以令地贡,以敛财赋,以均齐天下之政”。郑玄注:“均,平也;地贡,贡地所生,谓九谷。”

土圭之官,掌“土圭之法,测土深”。

《周官·职方》篇记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

周王朝建立了“朝觐”和“贡赋”制度,为全国土壤和生态信息提供了交流的渠道。各个诸侯国,每年春秋两次入京述职。春曰“朝”,秋曰“觐”。《礼记·乐记》记载:“朝觐,然后诸侯知所以臣。”贡赋制度,是诸侯国向天子进贡本地物产。这两项制度,包含各地土壤的重要信息。为地员论收集“九州之土”的土壤、生态、作物,人寿等信息提供了学术来源。

周王朝的土会、土宜、土均、土圭四官,专门负责“统计土地”“记录物产”“调查粮食作物”“制定贡赋”“丈量土地”等,留有宝贵的档案,为管子地员论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地员论正是在相关资料丰厚积累的基础上,向前大大跨越了一步,提出“地员”的新概念,这是超越“土壤学”,跨越“生态学”的概念。虽然当时尚没有“生态”的名词,其内涵已经迈入“生态学”了。

明代学人评价:“《管子·地员》之篇,百谷草木果蔬之属,无微不具,所以辨水土之性,观万货之原,以为斯民衣食之基本也。”[3]清代学人曰:“《管子·地员》篇有赤垆、黄唐、黑埴、青商、白壤之名,皆祖述禹贡之遗意也。”[4]明清学者的评价,梳理了“地员论”的学术源流,也评价了“地员论”理论的突破与进步。

2.“聘享”各国,广泛交流

朝觐,是诸侯朝拜天子制度;聘享,是诸侯互相访问的制度。诸侯国相互之间的访问,有很多主题,如诸侯之丧,士吊,大夫送葬、诞辰庆贺等(《左传·昭公三十年》),形式多样,或国君会盟,或相互派遣使节。这一制度有利于互相交流,互通有无,互惠互助。

管子相齐,充分利用这一制度,促进诸侯国联盟,加强相互交流。据《小匡》篇记载,管子任用贤臣隰朋为“行人”,主管外交事务,积极通使各诸侯国。他们派遣曹孙宿通使楚国,商容通使宋国,季友通使鲁国,徐开封通使卫国,匽尚通使燕国,审友通使晋国。又派出“游士八千人”,遍访各诸侯国,供给他们车马衣裘,多带物资粮食,多带财币,交结四方。

“游士八千人”的使节队伍,历史上绝无仅有,仅见于管子执政的大规模使节访问。《管子·小匡》记载,齐国使节,主要使命有三:其一,“收求天下之贤士”,为齐国招聘贤才;其二,“鬻之诸侯”,加强友好往来与贸易,甚至直接签约贸易;其三,所到之国,需“观其上下之所贵好,择其沈乱者而先政之”,亦即考察各国国情,为齐国提供外交决策。所谓“观其上下”,包罗内容广泛,包括考察各国土地资源,采集土壤资料,为地员论提供情报。

3.地员论在土地矛盾的风口上诞生

春秋初期的齐国,面临重大的社会变革问题,土地制度出现深刻矛盾。这不仅仅是齐国,而是全社会的问题,是那个时代的问题,经济基础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管子执政,积极应对土地矛盾的风口,举全国之力,开展地员论研究,正是顺应时代为迎接齐国土地制度的复杂变革作出积极准备。

早在周厉王时期,就已经遇到了土地制度的尖锐矛盾。厉王变革,《国语·周语》云:“厉始革典。”革典,就是革“籍田”之典,质言之,废除公田。

厉王“革典”,遭遇保守势力激烈反对,发生了“国人暴动”,以失败而告终。

宣王继位,坚持厉王改革路线,推行“不籍千亩”“料民于太原”等重大土地改革。同样遇到阻力,宣王不惜动用武力,平息了矛盾冲突,稍稍前进一步。

宣王之后,一直到东周襄王,不断发生土地问题争端,土地所有制的矛盾日趋尖锐。齐桓公、管仲正处于周襄王时期,管仲历时19年,完成地员论,施之于政。齐桓公十九年(公元前668年)采纳管仲建议,推行“相地而衰征”的土地政策,重新分配土地,平稳实施土地改革(《国语·齐语》)。其后,晋国于晋惠公六年(公元前645年)“作爰田”(《左传》僖公十五年),“案田而税”;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施“初税亩”“履亩而税”。此后,楚、秦、郑等国也实施类似改革。楚国“量入修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秦国“为户籍”(《史记·六国年表》),形成了历史大势。

四、地员论的历史地位

在中国生态文明史上,地员论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不可低估,它揭橥生态文明,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

1.第一个提出土壤生态理论

地员论是一个新理论,是历史上首次阐述土壤生态理论。

“地员”一词,始出《管子》,也仅见于《管子》,体现了学术上的独创性。“地员论”之前,反映土壤研究的历史,在《禹贡》《周官》等文献有一些记载,没有上升为理论。《禹贡》九州之土及其物产记载,旨在“随山刋木”,明确九州分界和贡赋;《周礼·大司徒》有一些土壤记载,旨在建置管理机构和规定官员职责。继之乃是《地员》,系统论述了土壤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很多专有学术概念,总结了土壤与生物环境的内在规律,界定了土壤标准,评估了土壤等级,尤其是90种“九州之土”和“二十施”指针,不仅收获重大成果,而且为转化社会实践,成为治国之利器。

地员论在历史上同类文献中,被视为“辨水土之性”的土壤学里程碑。历代农学、尔雅类百科、政书、类书、丛书中被广泛收录、摘引。晋郭璞注《尔雅》、宋邢昺疏《尔雅》、宋王应麟《困学纪闻》、《玉海》、宋李昉《太平御览》、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明人编纂《古微书》、明方以智撰《通雅》、明唐顺之撰《稗编》、明陈士元《论语类考》乃至《四库全书》等,均收入或者引论《地员》。

地员论学术概念清晰,扩展了土壤研究领域。以“土壤”为主体,凡土壤相关联的问题,结合社会实践需要,都纳入研究对象。其研究范围含有地表土壤,规定了土壤层的范围,即以见到地下泉水为标志,最深20施,即140尺。土壤环境、覆盖土壤表层的草本植被、木本植被、“九谷”作物、水资源状况、质量等;最重要的是环境与人寿、人情之间联系的剖析,体现了人物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深刻揭示,凡此等等,其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远远超出了土壤的概念,涵盖了各种生态学意义,不仅惠及当时的社会历史,也为人类生态文明历史留下了宝贵的学术遗产。

2.第一个测试生态文明的土壤标准

地员论在土壤研究方面,构建了土壤评估的多种模式,制定了系统的土壤标准;依据数据,评估土壤优劣,排列土壤等次。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研究性评估,创造了中国土壤评估的开端。

用当代评估学的视野考察,地员论的土壤评估,有很多特色,也其很多积极意义。

其一,评估形式多样性。构建了多种评估模式,架构庞大而又内涵清晰。“九州之土”90种,分门别类,品种有梯级。其中,“上中下”“十八级”“三土”等框架性分类,学术概念明晰;“蓄殖果木”四项分类比较,自“无不宜”至“不宜”等7个梯度评估,形式叠加,从不同的视角,确认土壤属性,减少了误差。

其二,自成评估系统。“九州之土”90种,基本上包含全国土壤类型,依据地形、特性、生态环境、人土关系等,细化土壤鉴别标准,排列优劣等次。制定了评估指标16项,90种土壤,累计完成1440项评估标准。上述各种列表,可窥评估系统之一斑。有些列表有很多栏目是“空缺”,这是评估的终端形式,是评估之后的一种结论。

其三,指标明确操作简便。地员论制定土壤标准的终端成果简明扼要,检测土壤十分方便。例如“二十施”和“五种特殊土壤”指针,指标清晰,逐项对照,即可获得结论。在社会实践中,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土地资源,各方面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不一样,需求土地的种类也不一样。在当时土地国有制的背景下,土地使用权的分配越公正,越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越有利于充分开发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繁荣。

地员论的评估系统,代表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评估理念,这在那个时代,是空谷足音。

3.第一个重视生态文明的治国实践

地员论,是体现生态文明的理论文献。管子举全国之力,完成了这一理论创造,并且依据这一理论制定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深化国家政治、经济改革,推动社会发展,也推进了历史上生态文明的进程。从科学发展观看,这也标志了历史上唯物论的思想路线取得了重大进步。

考察《管子》对于“天”的认识,即可见一斑。

《管子》记述的“天”与殷周以来的“天”相比,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表现了很多新的含义。其一,强调自然之天,就是与地对应的天,包含日、月、星辰的天。《形势》篇论曰:“日月不明,天不易也。”日月有不明的时候,但天仍然存在。其二,强调时令之天。《七法》篇论曰:“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主张顺应规律,抓紧农时。《牧民》篇论曰:“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其三,生态之天。自然界有山河、湖泊,海洋、森林、草原等万象。《立政》篇论曰:“天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山国轨》篇提出“官天财”,就是主张开发山海之利,推行盐铁官营政策。其四,天下之天,即指社会之义。《牧民》篇论曰:“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主张积极进取以求社会进步。

《管子》也有“天子”的记载,这是顺应历史习惯的称谓,管子推行“尊王攘夷”路线,扶持周襄王继位,是襄助桓公建立霸业,非天命观念所支配。

《管子》在《牧民》《立政》《乘马》《四时》《禁藏》《度地》《水地》《地员》《五行》等篇,所有关于“天”的论述,都是自然或者生态方面的内涵。尤其是《五行》篇,提出“人与天调”,表明了以人为本,顺应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思想,地员论正是这一思想认识在学术上的开花结果。地员论诞生,不仅直接支撑了各种改革,其生态文明的最新理念成为支配社会改革的治国思想。

参考文献:

[1]郭沫若.管子集校[M]//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房玄龄.管子注·卷19地员[Z]//文渊阁本《四库全书》.

[3]畿辅通志(雍正十三年)·卷56.土产[Z]//文渊阁本《四库全书》.

[4]徐文靖.禹贡会笺·卷一[Z]//文渊阁本《四库全书》.

(责任编辑:谷玉梅)

中图分类号:B2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3828(2016)01-0010-09

作者简介:周怀宇(1946-),男,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文献学。

收稿日期:2015-05-18

猜你喜欢

管子土地评估
我爱这土地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评估依据
滚球游戏
搞不定的水管子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
分土地
《管子》的边防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