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刑事图像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及改革思路解析

2016-02-03冯季英

法制博览 2016年15期
关键词:改革思路教学模式

冯季英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1



《刑事图像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及改革思路解析

冯季英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131

摘要:刑事图像技术是公安刑侦、刑事技术人员的一项重要警务能力。因此,在相关专业教学中,刑事图像技术已经成为其专业核心课程。尤其是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刑事图像技术已经成为案件侦破的一个关键环节。而当前的犯罪活动也日益呈现国际化、科技化与智能化的特点,使得案件侦破的过程中存在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针对刑事图像技术的运用现状,一些公安院校纷纷就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方案等多个方面来进行教学改革与教学优化,希望可以以更加完善的教学模式来引导该课程的学习,从而提高相关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更多专业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技术与知识共存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刑事图像技术;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科学技术都得到了较大的进步。然而科学技术的进步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一些不法分子将高科技作用犯罪的一种手段,为当前案件的侦破加大了难度,这也就对公安刑侦、刑事技术手段和诉讼证据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面对该种形式,传统的刑侦手段有效性降低,而科技对于案件侦破的重要性提高。因此,在公安教学中,需要加强科学技术的应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新型刑侦人才的培养。在该种形势之下,我国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强和改进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意见》等诸多文件,以服务公安工作为主旨,加强内涵质量建设为目标,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源动力,希望通过教学水平的提高,来实现公安队伍的技术化与职业化,满足当前打击犯罪活动的人才需求。

一、刑事图像技术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与深入,公安招录体重也有所改变。《刑事图像技术》作为刑侦人才的必修课程,其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与专业性。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制约以及社会发展背景下,犯罪者技术与设备的更新,我国当前的刑事图像技术教学存在多种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一)教学内容陈旧,知识更新进度不一致

当前的刑事图像技术还是由建国初期的刑事照相专业发展而来,以往的刑事照相专业主要是针对刑事处理中的相片搜集与保存,而当前的刑事图像技术则已经包涵了刑事照相、刑事数字图像处理以及刑事录像技术在内的公共安全图像技术的专门学科。且伴随着实践运用,该课程所包含的内容会越来越多,但是,当前的教材之中,却并没有涉及到这些内容,而是简单的对传统刑事照相的论述。这样的课程学习,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然而这门课程本身具有的实践性过强,这也就使得学生难以胜任其实际工作。

(二)教学实验理论化,难以适应实践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刑事图像技术课程也会设计一些实验环节。然而,在当前已有的实验当中,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实验内容设置局限性较强,与学科发展脱节。刑事图像技术实验项目相对较多,但是主要是围绕着刑事照相的相关内容,而数字图像、视频处理、编辑处理等应用性技术,实验课程的设置较少,基本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这使得学科实验设计严重不合理,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实用性较差;第二,当前实验室建设难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刑事图像技术实验包涵的内容较多,重要有光学、化学、电子、机械、计算机等学科,所以,要开展实验需要配备综合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除此之外,犯罪技术的更新需要教学设备的同步,这也是一大限制。

(三)没有充分利用新型教学方法与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多媒体幻灯片也已经基本取代了传统的粉笔叫黑板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当前幻灯片的使用中,主要是利用其展示图片。比如,针对一些新型的仪器,无法用语言来传递给学生,就利用幻灯片将其大概形状等表现出来。然而该种方式,实际上是无法让学生知道这种仪器的效果,而只是一种观摩式学习,这是对学习效率的降低。对于刑事图像技术来说,需要利用当前多种的科学技术手段,来实现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刺激,使得课堂深动化。加之课堂教学的地点与时间都具有一定的限制性,难以满足师生交流。

(四)现有考核方式的理论化严重

虽然我国在不断的提倡素质教育,然而在考核方面却还是沿用了应试教育的方式,也就是平时成绩+试卷的方式。不否认该种方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其理论性过于严重,使得刑事图像技术的学科特色难以凸显。刑事图像技术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如果只是使用单纯的试卷考核,根本难以评断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与综合运用能力。只有理论的考核也会让学生相对懒散,轻视实验操作,学生为了应付理论考试,都会在考试之前突击看书,去根据教师勾划的重点加以复习,由此可见其理论知识也未必扎实。

二、刑事图像技术教学改革思路

综合上文,可以看出当前刑事图像技术课程的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方向错误。教学方向错误是指课程的定性与其实际教学的内容不符合。就该门课程的应用可以看出,该门课程是属于应用型学科,所以在教学上,需要以实践为主,然而,在当前的教学中,无论是从教学实验还是从教学考核,其偏重的都是理论。虽然,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推进了该门课程的改进,其课程的教学理念也相对科学化,知识结构相对合理,培养模式也在不断的变更,然而,也暴露了许多问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解决。例如教学中忽视了该门课程的本质。该门课程虽然是技术应用性课程,但课程的学习意义是为了服务社会。很多时候,教学工作者与学生都过于重视该门学科的教学成绩,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的建设,使得一些学生学习成果好,却并没有服务于社会,反而成为了犯罪分子;在教学中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角色。这些都制约着该门学科的正常发展。

三、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调整教学内容的原则

在开展该课程教学时,需要充分的认识到该课程的社会地位,并就其日后可能会涉及到的应用岗位加以揣测,针对岗位性质进行分析,岗位的工作内容也需要进一步了解,从而来确定教学内容。刑事图像技术最终是为公安刑侦服务,且该岗位的技术性要求较高。因此,在课程内容上,需要以实践为主,理论也需要合理的设置,占有比例不宜过大。同时,该门课程涉及内容较多,不能依靠课堂的讲解来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因此,需要开设对应的辅助课程,来巩固该门学科所需要的多种知识内容。

(二)教学理念的变化

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之下,要进行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就必须要进一步改善教学理念。针对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其教学理念应该变更为以网络、图片、角色扮演等多种渠道,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各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从而使得其在该门学科的实践中,可以更加的严谨,且灵活。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是为了提高其社会实用性,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需要对其思想进行建设,尤其是该种学科所使用的部门,具有公共服务性质,因此,需要巩固学习者的服务思想。

(三)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当前的刑事图像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普通照相、刑事照相、数字图像处理、视频影像技术四个部分,其中一些内容的设计时间相对较早,可能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在当前的背景下,已经没有应用价值。因此,要进行教学改革,也必须要对内容进行取舍。比如普通照相中,可以适当的删除光学技术的知识,将其散入物证照相、特种照相之中。针对教学内容的调整,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四)实验教学的改革

在上文中已经针对当前刑事图像技术教学中实验教学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如果要进行教学改革就必须针对其不足加以修改。第一,调整实验内容并且建立以案件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来实施刑事图像技术教学,其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公安刑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添入案件,案件的代入能够让学生有一定的新鲜感,且代入案件后可以让学生适应日后的技术使用,提前了解该门课程的价值;同时案件具有的故事性能够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第二,创新实验教学方式。综合上文可以看出,该门课程实验需要综合性专业技能较高的教师来进行指导,然而在实践中该种人才的数量不多,因此,其师资必然会存在问题。面对该种状态,优化实验教学方式,对其加以创新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五)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在我国当前的刑事图像技术课程学习上,学生的学习态度将会直接影响该门课程的教学开展与教学质量。就目前来说,学生在选择刑侦相关的专业,一般都是出于自身的兴趣或者想要日后从事相关工作。首先,如果学生是出于兴趣选择相关专业,那么在后期的学习中会出现两种状况,要么就是积极性较高,学习态度好,学习效率也较为理想;要么就是认为学习与想象的课程不同,从而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学习效率逐渐降低。其次,学生是为了日后就业所选择的专业。无论是上述的哪种状况,学生在学习时,都可能会具有一定的排斥心理,而排斥心理的存在,会让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下降。因此,笔者认为,在开展该门学科教学时,应该先了解学生选择专业的目的,然后就目的引导教学,从而使得教学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

四、结语

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去构建一个更加适合当前教育需求与社会需求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得新的教学理念能够融入教学之中,教学设计与教学方式得到合理的优化。在传统的教学中,过于重视理论的灌输,然而公安刑侦的相关专业都有一定的技术性要求。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改革,才能更加适应当前的人才需求。在教学改革时,需要注重基础实践与综合训练的结合,注重场景模式的设计,这些对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能力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教学改革时,必须以当前的用人需求为准,适应公安招录培养体制改革下的课程教学需求,使得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更为扎实,专业技能熟练化,能够充分应用于实践之中,满足公安部门对于社会稳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昭.刑事图像技术本科实验教学分级改革之思考[J].净月学刊,2014,01:124-128.

[2]蔡竞.刑事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05:188-189.

[3]李博.刑事图像技术课程多模态化教学模式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4,25:215-217.

[4]姚园园.刑事图像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鄂州大学学报,2013,S1:120-122.

[5]王文,皮建华,代勇.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综合实验实训的构建[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3,01:98-104.

[6]张大治.政法院校招录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刑事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内容构建[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3,02:97-100.

[7]张颖.谈公安院校刑事图像学的教学改革[J].辽宁警专学报,2012,02:99-101.

[8]王蓉.以实战需求为导向加强刑事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06:72-76.

[9]刘卉.警察教育新模式下的法学课程建设思路[J].河南社会科学,2009,04:165-169.

中图分类号:D918.2-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5-0283-02

作者简介:冯季英(1972-),女,湖南浏阳人,中共党员,湖南师范大学法学理论方向,硕士研究生,现任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司法系教师,法学副教授。

猜你喜欢

改革思路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看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论改革思路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与改革思路
基于新课程理念分析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改革思路
试论戏曲的改革与发展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