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下及山洞档案库建设要务分析

2016-02-03

浙江档案 2016年2期
关键词:档案库山洞库房

当前,发达国家积极开展地下及山洞档案库建设,如美国盐湖城档案馆建在花岗岩石山洞里,法国枫丹白露档案城、日本东京档案馆、梵蒂冈图书馆的档案库建在地下,等等。近年来,我国地下及山洞档案库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浙江省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在利用洞库保存档案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预见,在大中型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探索建设地下及山洞档案库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1 地下及山洞档案库的优点

地下及山洞档案库指建筑在地面以下、半地面中或山洞里的档案库房,可以是一层也可以是多层。地下及山洞档案库的优点是:第一,档案库建在地下或山洞里,不占用地面与山体,不仅节约了有限的土地资源,还有效保护了地表自然风貌与名胜古迹。第二,档案库建筑成本虽然比地上同面积的档案库房要高,但建筑结构稳定且库房或洞库与地壳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第三,地下与山洞档案库与外界隔绝,受晴雨变化、昼夜更迭、四季交替等的影响很小,同时具有恒温的特性,库温稳定性相对较好。具体来说,南方档案库年平均温度保持在17℃左右,东北地区的档案库年平均温度保持在7℃,且波动范围极小,大约在±1℃左右。这样的恒温环境不利于有害昆虫及霉菌生长繁殖,可确保档案库的档案不受虫害袭扰;加之库体密闭性良好,能避免阳光中紫外线对档案的伤害,也便于防火防盗,从而确保档案的安全。

2 地下及山洞档案库的缺点

地下及山洞档案库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以南方地区的地下及山洞档案库为例,其最大缺点是库房不透气、不通风、易潮湿,这是因为库房以混凝土为材料,不利于吸湿,加之档案库处于地下,通风不易,库房除湿也比较困难。南方年平均气温为15℃到18℃,年平均降水量为1400到1600毫米,这样的气候条件使得库房内水气难以散发,保存在档案库中的纸质档案易长斑、发霉,纸张会发软、发酥,甚至出现字迹褪色、模糊等现象;声像档案也极易受到损伤,如胶片片基发生粘连、光盘的物理性质发生改变,等等。

3 地下及山洞档案库建设要点

3.1 选择合适的建筑地址

建筑选址尽量避免低洼潮湿地区,宜选择地势较高、渗水性能较差的地表(如黄土层等)或硬度高密度大的山岩体(如花岗岩等)进行建造,以减少地下水对库房的影响。如果利用或改造原有地下及山洞作为档案库房,必须选择无渗漏的建筑。

3.2 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

档案库体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档案保管的难易、能耗及档案质量与寿命等。选择库房建筑材料时,可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与方法。如,可参考美国盐湖城档案馆的经验,库体建筑材料使用三层混凝土、三层防水塑料、一层涂漆厚钢板;可参考上海档案馆的经验,使用多层再生橡胶和乳化沥青,并在库房内壁喷涂7414涂料;还可参考浙江省档案馆的经验,库体直接使用高标号的混凝土。

3.3 采用离壁式的库房结构

地下及山洞档案库的结构一般分为贴壁式与离壁式。贴壁式指档案库的库体、库房直接与墙体相连,这种结构的优点为建筑工程简单便捷且造价低、库房容积大;缺点是一旦库体渗水、漏水,则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综合考量认为此结构弊大于利,不建议采用。离壁式指档案库的库体、库房不直接与墙体相连,可规避地下或山洞出现渗水、漏水、泉涌等严重威胁档案安全的情况。一般来说,离壁式的库房应距离地下墙柱约50厘米左右,这一距离可根据场地、面积大小进行调整,但必须确保可容纳一名维修人员进出;壁底应开凿排水沟,确保岩壁的渗漏水与库体隔绝,以便库房防潮除湿。

3.4 加强库房除湿工作

档案库的库体如果是长廊式或者回廊式的,可在各进出口处增设空气交换间,并安放便携式小型除湿机。交换间的长度约在3.5米左右,前后各装一道密闭门。理论上,密闭门越小越好,但一般都装成标准门,以便于安装和搬运档案。对于大型地下库或洞库而言,需做引墙或隔墙安装交换间。如有条件,每一出入口间隔5米左右还可增设空气缓冲间。如果除湿效果仍不理想,还可考虑在库内安装降湿除湿空调机组。

猜你喜欢

档案库山洞库房
石化某库房建设项目的全要素管理要点
我绝对绝对不离开山洞
化学品库房施工组织设计分析
电影胶片档案库的消防自动灭火系统
新形势下加强党务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地下暗河
山洞治妖
典当行库房被盗案
福州某档案库恒温恒湿空调设计
谈“瑰宝”档案库——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及保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