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鼓在演奏中的风格把握探究
2016-02-03刘南阳
刘南阳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32000)
架子鼓在演奏中的风格把握探究
刘南阳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32000)
【摘要】架子鼓在乐队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其演奏基本都是服务于通俗音乐。通过对架子鼓节奏、旋律、风格等演奏要素的分析,探索其演奏风格。本文基于架子鼓在演奏中的风格把握,努力促进架子鼓的发展。体现其演奏的强烈和现代风格特色,对于促进架子鼓在我国音乐体系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架子鼓;演奏;风格;把握
架子鼓又称爵士鼓,是当下十分流行的电声乐队中非常重要的乐器之一。雏形起源于中国并且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时期,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众多打击乐器中的一员,促进架子鼓在我国音乐体系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架子鼓集合了多种打击乐器的融合,是爵士乐队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无高音打击乐器。对于爵士乐的演奏而言,鼓音色的控制力度以及速度都体现了鼓手的演奏技巧。所演奏音乐的节奏快慢完全取决于鼓手的作用,掌握着乐曲的演奏风格等重要的环节。
一、关于架子鼓在演奏中的风格概述
中国习惯上将爵士鼓成为架子鼓,架子鼓的多用于中国春节庙会中助兴使用。因此引起了很多喜欢音乐者的注意,在清朝后期时传入欧美国家并被加以改造。对于爵士鼓而言,作为爵士乐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无音高打击乐器,架子鼓的外形很特殊。好像是一排架子上挂着许多小鼓,因此鼓手的干净利落对于演奏过程的顺利就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架子鼓的演奏艺术,主要研究对于架子鼓音色、力度以及节奏的把握。有时演奏过程也需要一些其他器件的参与,共同发出时而抑扬顿挫、时而铿锵有力的音乐。比如沙锤、牛铃、木鱼等,提升鼓手的个人素质和创作能力。但不管同时有多少器件协助演奏,架子鼓也决定了演奏的强烈程度和风格特色。不仅对于专业的架子鼓鼓手,总结出在演奏不同风格的作品时应注意的技巧和音色的变化。对于广大架子鼓的爱好者与学习者,通过架子鼓的演奏也可以充分地、准确地表现出乐曲的风格。
架子鼓在我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其演奏艺术内容及其丰富、层次比较深。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鼓手演奏能力的高低,以及对架子鼓演奏的音色、力度以及速度的把控是否恰到好处。对架子鼓鼓谱的教学探究还不够,在不同的演奏中还有很多连音的技巧。音响多变,色彩丰富。架子鼓并非标准演奏过程都必须而且只能由一人独自完成,最重要的是在演奏中与乐队的配合。在电声乐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一个乐队中如果拥有一个优秀的鼓手,成功的几率会很大。
二、架子鼓相关演奏艺术要素
架子鼓是当下十分流行的电声乐队中的重要乐器之一,是年轻人最喜欢的乐器。演奏的方法有很多种且层次鲜明,爵士乐的演奏鼓手尤其需要掌握良好的合作状态。乐队规模不大,需要做到张弛有度。在演奏流行音乐时鼓手特别需要与其他的乐手保持良好的配合状态,要求力度和节奏的妥善配合。对鼓的节奏控制、旋律控制、以及演奏风格的控制,直接影响架子鼓相关演奏艺术形式。
从架子鼓的节奏上看大多都是采用2/4拍或者是4/4拍的,是架子鼓最基本的表演手段。产生摇摆和强烈的刺激,是架子鼓的首要功能。在选择鼓棒上应选择稍重的鼓棒来演奏,因为直接关乎到架子鼓演奏的打节奏。而且架子鼓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节奏类型,将音律的长短、强弱、轻重和快慢等进行有规律地组合。节奏气氛强烈、节奏鲜明,是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一个鼓手技巧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乐曲结构的主要因素。在当下的社会是运用最多最常见的一种音乐形式,可以体现所奏乐曲的情感波动。
架子鼓的旋律是作品之间相互区分的重要标志,是将高低不同、长短不一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和节拍以及调式、调性等关系组织起来。由于旋律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灵魂所在,可以表现出特定的音乐内容和情感。进而创作出不同的音乐内容、音乐形象,是音乐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虽然架子鼓无法直接演奏音乐的主要旋律,但也反映了不同地域的不同风土人情。根据不同的地域风格进行不同旋律的演奏,让自身的演奏实现画龙点睛的妙用。注意与节奏相结合,从而增强乐曲的舞台表现力和感染力。
架子鼓的演奏风格反映了演奏者内心的不同感受,是歌者与听者共同关注的演奏乐器。按照一定的节拍、节奏将高低不同的音乐组合起来,决定了架子鼓演奏的强烈现代风格特点。在长期演奏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不同的风格,例如以探戈舞节奏闻名的《昨夜星辰》。鼓棒的重量也可以影响到音色与演奏风格,有时配以适当的伴舞加上现代化的舞美灯光使舞台气氛缤纷热烈。时而节奏明快,时而舒缓,风格各异。
三、架子鼓在演奏中的风格把握探析
在整个演奏过程中,加强对于声部的节奏以及理清声部的节奏特征的培养。时刻保持腿部及脚部肌肉的放松,有助于套鼓中各乐器的声部组合的统一。槌头弹击鼓面的动作应瞬间完成,增强演奏的感染力。保证踏击动作的高效高质,增强演奏的韵律感。遇到强烈的节奏时,加强对于力量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将脚抬起用脚尖轻击踏板,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这样可以保证踏击的速度,并形成记忆。实现预期的演奏效果,赢得观众的喜爱。
架子鼓的演奏过程需要保持用脚踩大鼓和踩钗时的一致性,并将复杂的演奏技术化繁为简。这类演奏一般选用坐姿,需要鼓手大脑和四肢的协调。演奏的过程必须保证坐姿的端正,这就要求鼓手聚精会神、高度集中。保证胸、肩以及大臂的自然放松,养成好的习惯。击奏前自然向上弯曲双臂并放于鼓面之上,这样才能在演奏中做到应对自如。保持双手握槌,使演奏时候的气息得到调整和改善。
掌握有效的击奏法也是不可或缺的,对于立体多声部组合的架子鼓声部分解最为合适。击奏的要领在于“速度”二字,对于任何水平程度的鼓手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当鼓槌接触到鼓面后立刻恢复原始的击打预备状态,在乐队平时的练习中鼓手自身也要多加练习。刚接触架子鼓的鼓手还必须注意击奏的位置把握,需要一边演奏一边数小节。应击在小鼓中心点的三至五厘米处,做到心中有数、收放自如。
参考文献
[1]刘晨.爵士乐现代风格演奏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