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化”的先锋派音乐
——以谭盾的大型交响乐《地图》为例
2016-02-03张孜
张 孜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试论“中国化”的先锋派音乐
——以谭盾的大型交响乐《地图》为例
张 孜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先锋派音乐,主张标新立异、打破传统。在先锋派音乐的发展中,总是存在或多或少的争议。谭盾就是先锋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文以谭盾的《地图》为例,通过音乐材料、音乐形式、音响感受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地图》是先锋派音乐“中国化”的一个典型代表。
【关键词】先锋派;谭盾;《地图》;交响乐
先锋派音乐,泛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兴起并延续至今的一种音乐思潮。它主张标新立异、竭力打破一切传统准则,并具有革新性和实验性两大特点。
先锋派音乐的出现,使音乐创作、音乐表演以及音乐美学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先锋派作曲家的观念中,任何一种存在的声音,都可能是“音乐”。这种变革,主要体现在音乐的审美观念与创作技法的革新上。作曲家们追求新音源、新音响、新技法。在音乐材料方面,作曲家把自然界的音响、经过计算机处理后的电子音响、器乐化写作的旋律、打击乐器作为音乐创作的基本材料;另一些则大量运用东方音乐的素材。谭盾就是这样一位先锋派作曲家。
谭盾,湖南人,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笔者最初了解到谭盾,是从他的“武侠三部曲”之一——《卧虎藏龙》的配乐中知道的,在《卧虎藏龙》中,大提琴拉出的主旋律优美动人,让人不知不觉陷入无尽的感伤,却又有几丝凄美。
正是由于在声音、技术上坚持不断探索,他被认为是中国先锋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在谭盾的音乐道路上,质疑声不断,“一切声音都是音乐”的观念受到挑战,最为突出的就是后来的“谭卞之争”。
就笔者看来,这种音乐观念在西方国家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到约翰·凯奇的《4′33″》那里,算是先锋派音乐的一个里程碑,也成了不可复制的绝响。而在中国,在人们不同程度的审美惯性下,鉴于大众接受新鲜事物能力的有限性进而产生了大批质疑声的。笔者认为,事物总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总是新事物不断的取代旧事物,如果总是停滞不前,还怎么能谈进步呢?我们何必纠结于“一切声音都是音乐”这种观念是否正确。音乐终究是拿来欣赏的,用耳朵听,用心去感受的。总是拿观念做文章似乎不太适合于音乐,因此,与其花时间和心思去研究“潭卞之争”谁对谁错,还不如多听听音乐,根据个人的接受能力,你可以选择接受也可以不接受,这都是没有问题的。没有人会强迫谁喜欢,也没有人能够阻止谁喜欢。所以说,音乐是自由且无限的。以下笔者将以谭盾所作的《地图》为例,通过音乐材料、音乐形式、音响感受三个方面来谈一下对该作品的粗略认识:
一、音乐材料上,就地取材,推陈出新
《地图》是谭盾于2004年写作的一部作品。谭盾根据自己于1999年和2001年两次深入湘西土家族、苗族、侗族采集的原始声像素材创作出来的。
《地图》一共分为九个乐章,分别为“傩戏与哭唱”、“吹木叶”、“ 打溜子” 、“苗唢呐”、“飞歌”、“间奏曲:听音寻路”、“石鼓”、“舌歌”、“芦笙”。在这九个乐章中,几乎所有的音乐材料都来源于谭盾的采风中,谭盾对于湘楚文化的了解加上自身的音乐敏感度,使原本只是一些“角落”里的传统音乐得到发扬,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不仅发扬了民族音乐,还开辟了音乐创作的新路子。
从《地图》九个乐章的取材来看,通过民间特有的音乐素材与现代交响乐队形成对话,尤其是在“飞歌”这一乐章里,通过采风时记录的影像,与现场的交响乐队以对话的方式,一唱一和,一场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对话在沱江上就此展开。
民族民间音乐向来就是作曲家创作灵感的一个重要来源。而在谭盾这里,似乎表现得更加强烈,在取材上的大胆与突破,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争议,先不论谁对谁错,值得肯定的时,他的作品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人民的关注,西方国家的受众很喜欢谭盾的音乐,并愿意买票走进音乐厅听他的音乐,中国特有的民族调调得到了宣传和推广,这种东方因素让西方人耳目一新,充满了新鲜感。而在国内,人们总是高举复兴民族音乐的口号,可又有谁去具体实践,去做点复兴民族音乐并卓有成效的事呢?可是谭盾这样做了,他的音乐充满浓厚的湘土味道,可以说谭盾在复兴民族音乐方面是做的相当好的。
二、音乐形式上,中西结合,不破不立;
在以往的交响曲中,作品通常为四个乐章,而在谭盾的《地图》里,则用了九个乐章,这是对交响曲结构的一种突破。
而在演出中,原生态民间音乐的“声像记录”影片作为一个独立的声部,被置于舞台的中心部分。演出过程中,影像中的本土音乐与现场交响乐融为一体,并借用民间音乐"飞歌"的形式让大提琴的演奏与苗族姑娘进行对唱。对于这种新形式的演出,谭盾本人将其称之为“多媒体实验音乐会”。《地图》不仅在体裁结构上突破以往,在表现形式上也是独树一帜的,通过在沱江上建立舞台,在舞台上通过乐队与录像的对话,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这种立体的多媒体环绕式的音乐会相较于以往的中国音乐,让人在欣赏音乐是不仅是耳朵享受,眼睛也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再加上露天演出时,风声、水流声、音乐声、人身的交错,感觉与大自然真的交融在一起。
《地图》是典型的中西结合的作品,这里的中西结合不仅仅是在取材上,还有舞台表现上,这是以往所没有的,这种大胆的尝试正是“不破不立”思想的一个演绎。不破不立的结果是新事物的
诞生,笔者认为这是创新,当然,被“破”掉的老传统总是让一部分人不习惯甚至不舒服,所以质疑的声音接踵而来。但是就目前看来,谭盾似乎仍然坚持着自己的音乐创作方式,而且通过他自己的努力,赞同支持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三、音响感受上,贴合主题,根深蒂固;
《地图》,全名为《地图---寻回消失中的根籁(湘西日记十篇)》。通过九个乐章的名字,我们可以看到,全是以湘楚一地苗族、土家组等少数民族的音乐为主题的,这与“寻找消失中的根籁”的初衷是很是贴切。
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音乐遭受着强大的冲击。谭盾虽然已经是一位国际上知名的作曲家,但他也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湖南人,这个事实是根深蒂固的,他深知自己肩负着责任——发扬民族民间音乐,于是他的音乐总是充满了东方味道。
完整的欣赏了一遍《地图》,笔者感觉《地图》内容丰富,可以说成是一场视听盛宴。虽然不能亲临现场,却仍能通过视频感受到那种风声、水声、人声、音乐声相交融的场景,觉得音乐还可以这样,很新奇也很新鲜。
《地图》这部作品不仅仅只是音乐方面的表现,在思想方面,谭盾这种“寻根”的概念从一至终的融汇到了作品当中。这种责任感有些时候比作品本身更加重要。谭盾被称为“东方的凯奇”,的确,他的作品深受到约翰·凯奇的影响,在他采风时的影响记录中,就能看出,“一切声音都是音乐”的观念根深蒂固。如,河边妇女们洗衣时揉搓衣服的声音,他觉得充满了节奏感,还煞有介事的比划起节奏,可见在谭盾的世界,音乐是无处不在的。
《地图》虽然是中西结合之作,却又是有所侧重的。笔者认为它是以民族民间音乐的表现为主体,交响乐队的伴奏为辅助。之所以这样说,有三个原因:一是在演奏中,用乐器的音色去模仿人声,如第一乐章“傩戏与哭戏”。二是演奏的配合上,以“飞歌”为例,因为民歌手经常是即兴歌唱,所以,乐队必须去配合民歌手。三是在调性上,也以“飞歌”为例,乐队的调性与民歌保持一致,包括在伴奏织体上,也是为民歌手的表现“量身定做”的。
听完《地图》,笔者认为《地图》不仅仅是一部音乐作品的名字,真像是一张地图,一张湘楚文化的地图,在这张地图上面,我们能够清晰的看见很多特色的“景点”,并有一种亲临实地的迫切心情。我能感受到一位游学多年的游子回到那朴实的小山村时的心情,这是一种身体的回归,也是一种心灵的返璞。
结语
谭盾,是中国先锋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之所谓“先锋”,总是有着打头阵的味道。头阵不是那么好打的,总会有或多或少的“牺牲”。尽管如此,谭盾还是一往如前的坚持着自己的风格,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地图》只是其中之一。笔者希望在我们的音乐世界里不仅仅只有湘楚地图,还能有有更多的“中国地图”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综上所述,谭盾的《地图》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条条框框,为民族音乐的发展开启了新道路,也为乡里乡亲们送来了包含自己声音的“新音乐”。 《地图》是先锋派音乐“中国化”的一次尝试。我觉得这就是《地图》的意义所在,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
作者简介:张孜(1988年11月)女,汉,四川巴中,硕士研究生、毕业院校:天津音乐学院,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工作单位:四川文轩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