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改革发展 建设和谐稳定社区
2016-02-03本刊评论员
□ 本刊评论员
统筹改革发展 建设和谐稳定社区
□本刊评论员
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让国有企业瘦身健体,增强核心竞争力。这表明国有企业社区改革经过几十年努力,已经进入关键期和攻关期。
国企社区问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就是一个政企不分的社会系统,不仅管生产,而且管员工的生活,承担了本应由社会化经营主体或公共资源承接的员工社区建设服务管理职能。这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保障了企业的发展和稳定。
但时移世易,到了市场经济时代,社区服务业务成为国有企业的沉重包袱,严重影响企业的活力和效率提升。推进社区服务改革,分离移交企业办社会职能,成为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1995年,原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原劳动部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若干城市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分流富余人员的意见》。20余年来,国企办社会改革进程缓慢,困难重重。这一方面是因为社区建设业务需要财力的投入,各地政府和社会运营主体缺乏承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一些社区服务人员形成“背靠大树好乘凉”的传统意识,不愿脱离国企的“怀抱”,缺乏改革的积极性。
潮水退去才能发现裸泳的人。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深化央企改革的大背景下,国企社区依靠主业输血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加快深化改革,提质增效,走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发展之路,成为社区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三五”时期是集团公司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窗口期和机遇期,社区业务板块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上,加快推进改革,提高经营效益和服务质量,推动社区发展迈上新台阶。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分离移交“四供一业”及其他企业办社会职能,是深化社区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贯穿“十三五”的改革主线。各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国家改革政策,解放思想,抓住时机,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推进改革,实现2020年基本完成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的目标。这不仅能使企业减轻负担,“轻装上阵”,而且能利用公共资源提升社区发展水平,让社区走上社会化、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
对于暂不具备移交条件的社区业务,要抓住良好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建立内部基地后勤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开拓外部服务市场,实行社区服务市场化收费,提升市场竞争力,为逐步实现社区业务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创造有利条件。
社区还有一部分经营性资产,必须以改革的方法推进资源优化,结构调整,提质增效。对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和空间的业务给予扶持,对可以社会化的经营性业务实行社会化运作,对扭亏无望的业务坚决清理退出,做精做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服务和保障居民生活,是社区工作的根本职责。无论是改革移交办社会职能,还是推进市场化经营管理,国企社区工作都必须围绕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这个目标来展开。要继续实施民生工程,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深入开展“五型社区”建设,创新社区治理模式,继续关注员工群众的新期盼、新需求,解决好居民的新诉求,增强居民的幸福感,不断提高保障和服务质量。只有这样,社区才能成为企业和谐稳定的“大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