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美学性质探析

2016-02-03向玮玮

黄河之声 2016年4期
关键词:音乐审美音乐美学

向玮玮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1)



音乐美学性质探析

向玮玮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1)

摘 要:音乐美学是一门具有哲学性的音乐基础学科。它将音乐学和美学相结合。从音乐总体的高度研究音乐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音乐美学具有丰富的知识体系同哲学、历史学、人类学、传统音乐学、民族音乐学、音乐形态学等都有密切的内在联系。音乐美学的理论成果帮助我们认识音乐艺术基本规律并且建立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

关键词:音乐美学;音乐本质;音乐审美

音乐美学的学科性质具有双重性。音乐美学既是美学的一个分支,也是音乐学的一个分支。音乐美学作为一个系统,不仅仅是美学与音乐相加的结果,它的本质特点是音乐的特殊性与美学思考的相互渗透。美学与音乐处于这样一种关系:美学是从音乐现象中抽象出来的美学,音乐是在美学眼光中审视的音乐。所谓音乐美学不能离开美学属性,指的是要求这种研究必须上升到哲学美学的高度,即达到对本质和规律的掌握,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具体的音乐现象上。

一、美学学科的诞生

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是1750年鲍姆加登提出的。鲍姆加登的基本观点是美学(Aesthetic),直译就是感性学。鲍姆加登称之为广义的逻辑学,意思是研究形象思维形式和规律的学科。对文学艺术认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靠理性,而是靠感性。感性认识中普遍意义上的美大致包括其一各种思想的一致性;其二次序和安排的美;其三表达的美其中包概内容的真和善;形式的美布局结构的美;写作技巧的美,这就是鲍姆加登所称之的“和谐”。衡量美学的可燃性的标准。所谓可燃性指的不是生活的真实,但比生活真实更加感人的艺术真实。可燃性还可以理解为独特性或一个性,也即艺术所具有的不可复制重复性,这其中的核心是能否保持真善美的统一。认识世界的方式有三种:科学方式、哲学方式、艺术方式。人与任何对象之间都可能构成三种关系:即反映关系(真)、利害关系(善)、审美关系(美)。人的心理活动也有三个领域:知、情、意,知是认知、情是情感、意是意志,研究认知的学科是逻辑学,研究意志的学科是伦理学,研究情感的学科是美学,这应该就是鲍姆加登创立美学学科的最初动和想法。真善美与知情意之间的关系,真与知相关,它们构成真和假的矛盾;善与意相关,它们构成有利与有害的矛盾;美与情相关,它们构成了美与丑的矛盾。真善美之间构成的是一种交叉关系,真善美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也是为什么美学研究从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讨论真善美的原因所在。

二、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

音乐美学研究音乐艺术的特殊本质和特殊规律。包括历史上存在的音乐美学理论和思想,现实中具体存在的各种音乐现象以及他们的具体实践活动。用通俗的话来说其研究对象是人类所有的音乐现象、艺术音乐现象从创作到表演以及鉴赏。音乐美学研究的指导思想,从哲学研究来看涉及五个方面: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实践论、价值论。音乐美学研究的内容:音乐美学学科性质包括音乐的存在方式,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音乐美学的历史发展有音乐语言,音乐体裁,音乐形式,音乐题材,音乐风格,音乐的内容,音乐与时代,音乐与社会(人生),音乐实践活动(创作、表演、欣赏、评论及大量民间音乐实践活动),音乐的形式美,音乐与其它艺术之比较,中西音乐美学之比较等具体问题。音乐美学的研究范畴:如美与审美,内容与形式,自然性与社会性,反映与创作,需要与价值,时间性与空间性,有限性与无限性,感性表象与理性内涵,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主观性与客观性,音乐思维的具体性与概括性,音乐联想与联想的的联想,自律性与他律性等等。20世纪40年代以来出现的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老三论),60年代以来出现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新三论),这些横向性研究方法都有跨学科的有效性,也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所借鉴。

音乐美学研究的参照很多哲学、文艺学、地理学、历史学、逻辑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传统音乐学、民族音乐学、民俗学、音乐形态学。再加上音乐创作与表演的技术理论,音乐史学、老三论、新三论等的研究成果,这些都是有助于音乐美学研究的。音乐美学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改善主体的思维能力和修养,以提高音乐实践的质量。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主客体双方的条件。就主体方面而言,就是动脑和动手的问题,动脑需要的是思维能力,动手需要的是技术操作能力,二者不可缺一。而手是听从脑的指挥的。音乐美学的研究目的还是表述人对音乐现象的看法,态度和理解,掌握音乐现象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以及更有效地发挥音乐现象对人和社会的作用。对音乐美学学科也会有一些质疑,这种质疑表现在用抽象的逻辑思维取代音乐的真实体验,理论不能为实践所用。对学科研究对象的质疑,现在的音乐美学研究对象是“艺术音乐”,对其它音乐现象,目前的音乐美学理论无话可说。对学科性质的质疑,即音乐美学是感性学科还是理性学科的问题,对上述质疑的基本看法,是学科本身出了问题还是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出了问题?这是两个根本不同的问题。音乐美学作为学科存在,就是要通过对音乐现象的分析和理解,掌握其本质和规律。本质是现象背后的东西,仅凭经验是不可能掌握本质的,扬弃感性经验是进入抽象,深入本质的必由之路。抽象固然是对具体感性的扬弃,但是,扬弃是以占有为前提的,不能扬弃他所没有的东西。感性、实践,是音乐美学研究,不论美学分析还是技术分析,首先要以对音乐的感性体为基础,抽象也还要被再次扬弃,再回到感性的实践,这是和理论不断往复的螺旋型上升的过程。

三、研究音乐美学的启示

艺术也是意识形态,音乐情感是活人身上才有的心理状态,但往往要到作品里去找,这是“移情理论”。通过音乐美学的学习和研究,在以理性思维为基础的层面上,以思维统领技术学习,培养个人的艺术创造力,让理论充分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警惕只要技术不要理论的现象,成功的道路一定是技术与理论相互支撑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社会的人,要顺应社会适应社会。以歌剧为例,作为“音乐戏剧作品”,包括两种内容,即戏剧的音乐性以及音乐的戏剧性。所谓“戏剧的音乐性”主要指歌剧在刻画角色的思想感情和性格,表现矛盾冲突和剧情的发展过程中。而“音乐的戏剧性”则意味着歌剧的音乐要适宜于再现有着视觉具体感的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的意志、感情变化深度、广度和强度。歌剧来源于情节,从属于情节,同时又在不断推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确定了情切。我国戏曲界有句话叫“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歌唱者在舞台上要表达“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西方的美学是哲学性的,中国的审美观念则是历史的。在音乐美学研究方面有效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牢固、扎实的专业知识,包括作曲理论、音乐史论、音乐学专门知识。文史哲的相关知识,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的专门知识。艺术理论的知识,包括舞蹈、美术、戏剧(曲)、影视等姊妹艺术的知识。所谓合理的知识结构,并不是要求样样精通,有的学问必须精通,有的只要基本能,还有的应该了解常识。知识结构的一个整体决定局部,局部也决定整体的关系。要真正做到历史、逻辑和技术三者的统一,就必须在历史和逻辑之间,建立起符合事物本来面目的逻辑存在关系,技术能力就足以完成两者统一的中介。音乐美学将音乐学和美学相结合帮助我们认识音乐艺术基本规律并且建立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探析音乐美学的过程中得以提高美学修养丰富理论基础。反复研读中领悟美学的规律并运用它指导音乐实践。

[参考文献]

[1] 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8.

[2] 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3.

作者简介:向玮玮(1980-),女,安徽艺术职业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学,音乐理论。

猜你喜欢

音乐审美音乐美学
感性的体悟 理性的传达
简析高中音乐的审美教学
论音乐教学品德培育的渗透
不可复制的贝多芬
紧抓音乐课堂教学,突显审美之心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其价值的解读分析
浅谈混响器在后期缩混中的应用
艺术与现代主义音乐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