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剧的生存状况及传承与发展*

2016-02-03

黄河之声 2016年1期
关键词:生存粤剧传承

江 琳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粤剧的生存状况及传承与发展*

江 琳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 要:现阶段在随着我国社会科学技术水平全面的提高,从而促进了一些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为我国一些传统的民间艺术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针对粤剧来说,由于一些电子产品的发展,从而使得一些年轻人员已经是摒弃了对粤剧的观赏,导致粤剧的生存已经是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在本文当中主要是针对了粤剧的生存情况以及传承发展做出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了下文中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给与同行业人员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粤剧;生存;传承;发展;分析

针对粤剧来说也称之为大戏或者是广东大戏,自从明朝之后便开始在广东以及广地地区出现,主要是糅合了唱作念打以及戏台服饰等元素的表演艺术,被称之为南国红豆。

一、关于粤剧的生存现状分析

对于粤剧来说,主要是作为岭南文化的一个象征所在,并且是具有着独特的地域性以及民间性,同时也具有着历史性以及艺术性等方面的特点,在粤剧长期发展的时候,经过了融汇以及创新等方式不断的实践以及演化,根据其坚实的历史沉淀以及丰富的文化基础从而构成了文化的优势。并且粤剧是具有着一个相对于稳定的演出市场,在一批海内外的热心人士以及粤剧的一些“发烧友”的支持帮助之下,从而使其粤剧的繁荣依然是其他剧中没有办法比拟的。粤剧是具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然而能够在风雨当中得到生存并且发展到现如今,主要是粤剧人员不断的苦心经营,同时也是不断的革新的成果。然而现阶段在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现阶段娱乐多元化已经是形成,使其粤剧已经是成为了在如今文化风格中出现劣势,并且粤剧的生存已经是令人感到堪忧,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对其给与高度的重视。

(一)关于艺术生存的问题分析

自从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社会已经是日新月异千姿百态,同时网络以及电视等媒体快速的走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们现阶段的精神生活已经是表现出快节奏丰富多彩,同时也是一种节奏比较慢的传统艺术,对于这种特点自然会被一些追求时尚的年轻人被抛弃,从而使其粤剧已经是成为了一些老年人的“专利”所在,并且现阶段粤剧舞台已经是渐渐的出现了被冷落的现象,曾经以往的粤剧辉煌已经是成为了逐渐衰落。不仅仅粤剧存在着这种情况,还存在着剧目老套以及演绎方式老套,在曲牌方面也缺少着创新,演员自身的功力也存在着不足,观念以及关观众逐渐的老化,在市场经营方面也存在着固化的弊端等,从而使其粤剧的内容以及形式并不能够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在最近的几年来,粤剧虽然是在艺术上面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并且已经是能够创造出一批具有着时代感以及能够满足都市人们观看的剧目,并且已经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依然是无法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文化产品方面的需要,必须要进一步的对实际创造进行结合,从而使其能够扭转现阶段的困局。

(二)关于人才的匮乏以及观众的断层存在着问题分析

针对粤剧来说,将会面临着观众以及市场方面的萎缩以及存在着后继人才匮乏等方面的问题,现阶段粤剧的人才已经是存在着断档的情况,在演员方面已经是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特别是在一些老一辈的艺人不断的凋零,多数的优秀角色以及传统的功架已经是逐渐的失传。与此同时现阶段也缺少着一些新的观众群,并没有新鲜的血液注入到粤剧之中。根据有关的了解,以往在我国广东省存在着几间粤剧的学校,然而现阶段仅仅只是剩下了广东省舞蹈戏剧学校这么一个系了,并且在该系当中,在招生的过程中已经是面临着困境。然而随着现阶段院团方面所出现的改革,原来几个较为活跃的院团现阶段基本上以及很少演出,甚至是出现了停止演出。因为在外部的环境以及内部的弊端方面存在着的相互冲击,进而导致了粤剧现阶段已经是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生存危机。

(三)关于粤剧市场存在着的萎缩问题分析

现阶段针对粤剧的城市市场来说,基本上已经是丢失了,根据有关的业内人士分析后可以知道,现阶段在广东省之内的铁杆粤剧观众基本上是在三千人左右,并且多数都是老年人,当今在抛除一些南方的剧院和江南大戏院基本上存在着一些粤剧的演出,其他的地方基本上是看不到了粤剧的演出,由于在现阶段的城市的演出基本上都是演出一场亏损一场,就算是在一些大剧院以及友谊剧院等,在进行粤剧演出的过程中基本上也是受到了政府部门的指令或者是存在着一些特殊的情况,并且已经是并不是常态化的演出。在农村市场已经是从过去的东莞以及中山等地区逐渐的向着湛江以及广西地区,然而粤剧以及广西的市场基本上也是当地政府以及一些发家的老板来进行扶持。在一些城市以及农村当中,基本上都存在着一个问题那便是存在着青年观众眼中流失。

(四)关于经费存在着不足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随着粤剧院团不断的出现改革,从而使其粤剧已经是成为了带有和商品属性的艺术品逐渐的推向了市场,并且已经是很艰难的从市场当中寻找着生存之路。因为现阶段每一项的配套政策并不由被制定出来,然而政府部门当中各个职能存在着协调不到位,进而将其粤剧院团当做成为了纯企业来进行对待,虽然是存在着五年的过渡期,从而使其让院团能够逐渐的适应市场,但是,院团的产品主要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之中的,现阶段的政策并不能够有利于对院团带来发展,与此同时也导致了院团的经费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导致一些列的问题出现,比如人才方面的培养以及艺术生产等方面的问题,因为在人头经费方面存在着不足以及创作剧目存在着青黄不接,导致存在着深层次方面的危机出现。

二、粤剧要在社会改革中不断的传承以及发展

对于粤剧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岭南文化的奇葩,同时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自身所具有的文化一直都在影响南南岭人民,但是现阶段,粤剧文化在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存在着问题,所以,要加强粤剧在传承和发展。

(一)粤剧申遗成功进一步促进粤剧的传承以及发展

在二零零九年粤剧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继昆曲后的第二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促使政府以及社会团体对粤剧艺术,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越剧院团学会在市场中发展,不仅促进粤剧的传承,同时也会促进粤剧的发展。针对人们的理想信念以及思想道德,能够具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可以建议要提高政府部门的投入以及采购等方面的整体力度,从而使其能够让他老百姓真真正正的去对粤剧进行欣赏,并且也需要粤剧能够走入到社区以及校园当中,从而使其能够走入到小学生的教材之中,使其能够全面的促进粤剧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以及发展。

(二)必须要根据以人才培养作为核心来对从业者素质进行提高

针对粤剧的从业者来说,其自身的艺术素质将会对粤剧的命运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通过提高对人才培养力度进行提高,主要是粤剧的传承和发展关键所在。在以往的粤剧会直接的面临着市场,演员在练功过程中比较勤奋,能够做到曲不离口,然而现阶段的一些演员中,所具有着的功夫仅仅只是花架子,存在着唱念做打方面的演员也较为少,在现阶段,一些青年演员之中,很少具有着能够创造出自己的独特唱腔,并且粤剧演员已经是存在着青黄不接,粤剧的从业者自身的浮躁状态已经是严重的对粤剧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影响。

在最近的几年以来,我国文化部门已经是通过了各种形式来对一些青年演员进行培养,从而使其为粤剧增添了一些新生力量。在每隔三年左右的时间便举办了一次青年演绎大赛,从而为培养新人颇费心机,然而现阶段所存在着的体制中,能够使其青年成为人才的机会已经是越来越少了,通常情况下,在各个社团中的生旦如果不是到了不能演出的过程中,多数的都不愿意推出演绎的舞台,然而年轻人仅仅只是能够等到等的份上,通常情况下仅仅只是一代人又一代人等下去的局面。通过对其建立起一个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从而使其对竞争机制进行引入,这样能够取得一定程度的良好效果。

通过对最近的几年来广东粤剧元在对人才培养方面所获得的体会,必须要对以下方面的重点内容进行掌控:第一是要提高专业方面的实践;第二是要在文化方面进行不断的提高。通过聘请一些指导老师来对演员的排戏以及练功进行指导,同时也需要提供一些省和市的一些比赛,不断的对新人进行培养推出,使其能够让一些优秀的青年演员能够挑大梁,同时也能够担任长剧的主演。通过积极的为担纲主演培养出一些精品作品,鼓励一些演职人员能够在职进行学习,现阶段在广州粤剧院当中已经是存在着一般的从业人员具有着大专以上方面的学习,从而为我国能够培养出一大批的人才,与此同时也能够全面的对粤剧的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进行提高。

(三)必须要积极的对演出市场进行开拓以及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制度

自从广东的粤剧院经过原来的广州市文化新居的直属企业改变才成为现阶段的国有企业,进而在根本上对就的产权关系进行改变,通过对新的生产经营机制进行引入,使其对市场进行重新塑造。在改革之前,基本上都是等着别人来上门请演出,现阶段要能够做到主动出击,自己对舞台进行寻找,对其质量进行严抓,从而使其能够全面的提高演出的质量。通过对农村市场进行巩固,因为农村主要是我国戏曲关注的主体所在,同时农村也是我国戏曲的广大市场的大后方所在,因此必须要全面的对其农村戏曲市场进行重视,使其能够全面的引入新的机制,使其能够促进农村粤剧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三、结语

通过对上述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可以知道,在我国粤剧之中,所存在着的问题已经是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粤剧的发展,同时现阶段的粤剧发展情况并不是很乐观,我国粤剧当中所存在着的问题也导致粤剧现阶段的生存越来越艰难,因此必须要对其存在着的问题进行克服,从而能够不断的带动粤剧的生存发展,促进粤剧能够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得到快速的发展,带动我国人类精神文明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勇.明清时期粤剧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D ] .暨南大学,2006,12(24):142-144.

[2] 蒋书红.论粤剧的危机与粤剧语言艺术的创新[J].文化遗产,2010,12(24):163-166.

[3] 康保成.从“戏棚官话”到粤白到韵白——关于粤剧历史与未来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6,12(24):185-188.

[4] 李日星.粤剧概念与粤剧史关系辨析[ J ] .学术研究,2007,12(24):108-112.

[5] 傅谨.民国前期粤剧的转型[ J ]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4,12(24):147-151.

[6] 罗嘉慧.审视粤剧——现代经济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J].艺术百家,2003,12(24):109-114.

[7] 易红霞.空间·场合·形态——粤剧在城市、乡村和海外唐人街的基本生存格局[J].文化遗产,2010,12(24):142-144.

[8] 居地希.20世纪30年代广州的戏院、茶楼和民间乐社——粤剧、粤曲、粤乐在广州的传播研究[J].音乐传播,2014,12(24):108-114.

作者简介:江琳(1979-),江西南昌人,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音乐学。

*基金项目:穗港澳高校粤剧传承教育比较研究(1201451279)

猜你喜欢

生存粤剧传承
SINGING THE CHANGES
粤剧排场与粤剧传承
1949—1951年粤剧“戏改”
粤剧传承中的“变”与“不变”
浅析当下国内类型电影的现状及对策
在劳动中获得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