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管理学》课程创新型实践教学方法探析*

2016-02-03黄佐琛

黄河之声 2016年1期
关键词:艺术管理项目化创新型

黄佐琛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艺术管理学》课程创新型实践教学方法探析*

黄佐琛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摘 要:《艺术管理学》课程将应用性和理论性两大特性交叉结合起来,基础是艺术学,依托是管理学。艺术管理专业是以文化艺术市场需要为根据,以现代管理学理论为依托所设计的新型专业,有着极佳的就业机会和前景。教师使用创新型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艺术管理工作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如计划、决策、协调、控制、领导等能力。

关键词:艺术管理;创新型;实践教学;项目化

“艺术管理”专业起源于欧洲、美洲各个国家的艺术品经营、管理和研究机构对于艺术经营、管理人才所产生的需求。1946年,英国就组建了大不列颠艺术委员会(Arts Council of Great Britain),目的是促进和保护英国文化艺术的发展,美国的国家艺术基金会(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在大不列颠艺术委员会的影响下设立。但是,英国艺术管理专业的开设和发展却落在美国后面。1960年代期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与耶鲁大学戏剧学院相继设置了跟艺术经营、管理相关的专业方向,哥伦比亚大学、印第安纳大学等著名大学陆续开设了相似专业。与此同时,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芬兰、加拿大等国家开设艺术管理相关专业的时间也比较早。

中国的艺术管理专业的兴起和发展是伴随着艺术产业化市场进程的加速,随之衍生出来的对于艺术经营、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而产生的。2001年,中央戏剧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率先设立艺术管理系,此后十年时间内,国内有了100多所高校开设了艺术管理相关专业。相对于欧美国家50年以来成形的相当成熟的艺术管理专业教育体系,中国在此领域的人才培养方案就显得处在起步和探索期间。

一、《艺术管理学》课程内容介绍

艺术管理专业存在的时间只有三、四十年,而且是交叉学科,本身并不是特别的健全和规范,在美国至少有七十多所高校设置了艺术管理专业,教学层次覆盖本科、硕士、博士专业或方向。艺术管理专业在中国高校中兴起的时间只有十年左右,正处在起步、探索阶段。

(一)《艺术管理学》课程所用教材

《艺术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结合很强的交叉课程,它是以现代管理理论为依托,以文化艺术市场的需要为根据所设计的,有着极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开设本课程所选用的教材为法律出版社的《艺术管理学》,作者为谢大京。本书新版上下篇共十五章。上篇以艺术管理的宏观制度构架的研究为主,介绍了发达国家各具特点的艺术管理模式,中国文化体制的形成与演变历程,对近年正在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梳理,重点阐述了产权变革。下篇从第七章开始,以艺术管理的运行研究为主,有演艺团体的领导者、演艺团体和剧场产业化运作、舞台管理、旅游演出、音乐剧运营、观众拓展、演艺业投融资、艺术基金会、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艺术活动产业化运作等,置于宏观制度改革的框架内来分析。

(二)《艺术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的

通常理论课的教学仅限于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理论灌输,考试形式为死记硬背的笔试,而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忽视了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作为新兴学科,《艺术管理学》课程在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开设已有4年的时间,在教师的教学探索当中逐步成熟,实践技能是检验这门课程的重要方式。作为向市场、公众推介艺术作品、艺术家的桥梁,艺术管理能力已经成为文化艺术市场所要求的重要技能。

《艺术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创新型实践教学的授课形式,让学生领悟艺术管理的真谛——通过有创意、把握核心理念的方式推介艺术作品、推荐艺术家。教学方式不再是教师一味地在讲台上进行理论说教,而是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了学生参与的项目化教学方式,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小组成员配合进行角色扮演的形式,在特定的情景设定中去推介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此外,还有通过观摩课外教学实践基地、参与新闻发布会、演唱会现场执行工作、举办活动等方式来促进学生对于艺术管理能力的掌握。

二、《艺术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分析

中国的文化艺术产业正在经历着市场化的进程。文化艺术品市场方兴未艾,博物馆、美术馆等非赢利性公共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新型的创业机构陆续出现。如此种种导致文化产业、艺术市场对于艺术管理人才出现了相当大的需求量。为了满足文化艺术市场的人才需求,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性、跨越式发展,构建新型课程结构与教学方式,培养足够数量的专业化文化艺术管理人才已经变成文化艺术市场发展的关键一环。

(一)《艺术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基础

作为新兴课程,《艺术管理学》课程迄今在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开设已有4年的时间,在教师的教学探索当中逐步成熟,学生掌握的实践技能是检验这门课程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作为向市场、公众推介艺术作品、艺术家的桥梁,艺术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技能,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了学生参与为主体的项目化实践教学方式。

伴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进程加速,文化艺术市场对于艺术管理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数量是大于对专业艺术表演和创作人才的需求。艺术管理人才要掌握艺术品生产和创作的规律;具备足够的策划、组织能力,掌握项目管理应该包括的流程、规则;了解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受众独特的审美心理,才能去满足受众的审美心理需要;还要能全面理解、把握党和国家有关文艺发展的方针、政策,能够遵守和娴熟运用文化艺术的相关法律、法规;熟悉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素质和内涵;熟悉必备的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掌握西方经济学与市场营销的基本规律,懂得艺术作品的传播与营销的执行手法。

(二)《艺术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环境分析

《艺术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不再是教师一味地在讲台上进行说教和理论灌输,而是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设定的情景下,通过小组配合的形式,去推介艺术作品。让学生掌握包装、推介艺术作品、艺术家的各种方式,让学生能够学到艺术管理所囊括的创意、策划、包装、推广、组织、领导等技能。通过把握广西艺术学院“课堂教学质量建设年”的良好契机,秉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核心理念,积极践行“学以致用”。

校内有若干个实习基地,如: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电视台、学院网站、604摄影工作室、演艺策划与管理实验室、“梦飞扬”创意工作室、策划创意协会。这些实习基地或实验室将艺术管理人才的所需的专业知识在特定情景中进行模拟,让学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从而达到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目的,让大学生在毕业迈向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前就能够掌握所需的专业能力。

同时,要通过校企合作构建课外教学实践基地,从而改变艺术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脱节的情况。把学生在校学习时参加的校内外各种专业实践活动一并囊括到专业教学的框架里进行强化和规范,持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进行连接与融通,充分实现课外实践活动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检验,使得艺术管理人才的课外实践在教学进程中的持续开展。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东省深圳市聚橙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事业单位或企业签订课外教学实践基地协议,通过向事业单位或企业提供实习生的形式锻炼了学生的艺术管理实践能力。

三、《艺术管理学》课程创新型实践教学方式与教学成果

当前,中国高校设置有相当多的艺术类专业与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出一批批艺术创作者与营销、管理人才。中国不缺少艺术创作人才也不缺少营销、管理精英,缺的是同时懂得艺术和营销、管理知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因此,自2001年开始,中国的艺术类高校与一些综合性高校相继设立艺术管理专业(方向),为发展文化产业和艺术市场的需要培养艺术管理人才。艺术管理人才的作用是在艺术与市场之间担任中介来实现艺术的市场价值,通过满足人民持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来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艺术管理学》课程创新型实践教学方法介绍

创新型实践教学方法的意义在于通过项目化、实践教学的授课形式,让学生领悟艺术管理的真谛——通过有创意、把握核心理念的方式推介艺术作品、推荐艺术家。研究如何让学生掌握艺术管理需要具备的能力,如计划、决策、协调、控制、领导等能力。以艺术管理的运行研究为主,涉及演艺团体的领导者、舞台管理、旅游演出、音乐剧运营、观众拓展等内容的实践教学改革。

(二)《艺术管理学》课程创新型实践教学方法成果

以学生作为课程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团队协作和创意,让学生能够掌握如下项目的运作:(1)、一个画展的开幕式;(2)、一名歌手的新专辑新闻发布会;(3)、一次电影节(音乐节)的颁奖典礼策划;(4)、一种产品的明星代言活动;(5)、一个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的开幕式。(6)、举办明星演唱会之前的造势新闻发布会;(7)、明星演唱会的庆功宴仪式;(8)、艺人回应负面新闻的新闻记者会。通过创新型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推荐艺术作品、推介艺术家的操作能力。

(三)艺术管理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特征

1.艺术鉴赏能力

艺术鉴赏能力表现为欣赏艺术作品时产生的审美评价、精神享受过程,是观者通过艺术形象和作品意境去感受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艺术管理人才的工作是艺术领域的创意、策划、组织、经营等管理过程,当然要具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2.经营管理能力

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对各种资源起着优化配置的作用。艺术管理人才要相当看重市场对艺术发展与推广的关键影响,密切关注艺术市场动态。艺术管理人才要拥有娴熟的经营、管理知识与市场运作技能。

3.交流和沟通技巧

面对市场的艺术管理人员的交流和沟通技巧是很重要的。他们要主动与艺术营销过程中的人交流,例如:艺术家、艺术收藏者、广大的艺术爱好者,从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持续推出新的作品,逐渐拓宽市场销售的渠道。

4.广阔的文化视野

现代社会是开放、多元化的,允许不同价值取向的文化艺术作品存在。在信息时代,多媒体的兴起、网络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与广泛使用,极大地拓宽了观众的眼界,让人们足不出户也能实时掌握世界的各种信息。

5.开拓创新精神

区别于衣食住行,艺术是人类高级层面的精神价值追求。因此,艺术经营、管理者更需要具备开拓创新精神,做到不断推陈出新,让受众持续感受创新、创意更新所带来的精神愉悦。美国大片能够做到风靡全球,正因为在其强大的资金运作过程中,吸收多元文化价值,改进创作技术,持续拍出优秀的电影作品来满足世界不同国家观众的欣赏偏好。

四、《艺术管理学》课程创新型实践教学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1960年代期间,英国、美国预见文化产业的大好发展前景及其在将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地位,于是在高校中设立艺术管理专业来培养专业人才,遂形成学位教育和职业培训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涵盖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多样化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中国的艺术管理专业开始较迟。2001年,中央戏剧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率先设置艺术管理系来招收本科生。许多艺术类院校、综合性高校陆续设置相似专业,这些大学利用综合学科优势,培养对艺术和市场营销兼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打造一套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对教育优秀的艺术管理人才十分必要,要充分思考艺术管理人才所需拥有的素质特点。因为艺术形式的多元化与管理过程的复杂性,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体系应该讲究多样化。

(一)讲究灵活多元的教学手法

管理技能与交流技巧是艺术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这需要教师设置多元化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来进行培养,例如,通过专题讨论、课程报告、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市场调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环节中进行创意策划、交流沟通、团队协作、组织管理等技能的培训。

(二)强化课程体系建设与充实教学内容

艺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上要兼顾艺术与管理两大学科领域,在教学内容上,要把艺术与管理两大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例如:要结合艺术市场来进行有关管理学的案例分析,以强化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应用价值。

(三)强化实践教学训练

实践教学是夯实专业基本功的关键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步骤,是检验学生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方式。

实践教学能够检验学生所学知识,增强其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知,强化学习成就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查缺补漏,达到综合运用学到的各种知识来解决问题,改善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操作能力。

(四)拓宽产学研合作渠道

近年来,文化产业、艺术市场不断繁荣发展,文化艺术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给学生带来了很多实习、实践的岗位。大学应该主动出击,到社会上去拓宽产学研合作渠道,加强与文化艺术公司与公共事业单位等用人单位的联系,构建合作办学基地。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实习、实践基地,这是完善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步骤。

学生可以将学到的艺术管理知识结合企业的实际工作需要,运用到各个文化产业项目当中去,通过学以致用参与到文化艺术公司的经营、管理流程中去,切身体验把所学知识转化到文化艺术作品的经营、管理工作中。高校可以聘请文化公司与文化事业单位中拥有实战管理经验的人员成为兼职教师,或邀请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艺术市场的现实运营情况,实时掌握实际的文化艺术市场的用人要求。

五、结语

现代社会,电视剧、电影、演唱会、画展、晚会、唱片等形式多样的艺术种类成为受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对节目制作人、文化经纪人、剧目管理者、策划师等高素质的艺术管理人才需求日益增加。艺术管理学的应用性很强,囊括艺术鉴赏学、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等多学科,艺术管理学的这些特性反映出21世纪学科交叉融合与知识分化的两大趋势。以表演艺术管理为例,近年来,随着各大城市剧场、音乐厅、酒吧、相声馆乃至社区艺术馆的兴起,艺术管理人才的缺乏越发明显。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某个产业的繁荣不能只靠一个环节,要靠全套有机衔接的产业链。具体到发展文化产业来说,要依赖包括创意策划人员、生产制作人员、文化经纪人、市场营销人员等诸多的艺术管理人才的共襄盛举。毫无疑问,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会是21世纪全球竞争的支柱产业,其发展、繁荣需要有一批批既有较高艺术鉴赏能力又有创意、策划、组织、交流、协调能力,同时掌握市场经营方法的艺术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迎刚.欧美国家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借鉴意义[J].艺术百家,2014,03.

[2] 马峰,陈凌.浅析综合类艺术院校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构建[J].齐鲁艺苑,2012,05.

[3] 郑新文.艺术管理概论---香港地区经验及国内外案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8.

[4] 薛志良.关于艺术管理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若干探讨[J].艺术教育,2006,06:12-13.

[5] 蔡美娟.论艺术管理专业学科体系的构建[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71-73.

[6] 孙燕.艺术管理人才素质特征及培养模式探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05.

作者简介:黄佐琛(1985-),男,壮族,广西南宁人,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经济学。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艺术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研究成果(2014JGY59)

猜你喜欢

艺术管理项目化创新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论艺术管理中的文化资源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浅谈项目化教学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提升的影响
基于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生产过程在电动汽车专业的项目化教学研究
周星 艺术管理学科三个层面问题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