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咬字、吐字在歌唱中的重要性与训练方法研究

2016-02-03周振惠

黄河之声 2016年7期
关键词:吐字咬字训练

周振惠

(泰州学院音乐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咬字、吐字在歌唱中的重要性与训练方法研究

周振惠

(泰州学院音乐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摘 要:语言是歌唱艺术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歌唱艺术的前提和基础。歌唱的语言艺术从古至今都是音乐人孜孜不倦研究的课题之一。歌唱的吐字、咬字是否清晰直接决定一部音乐作品的好坏。因此,正确掌握歌唱的咬字、吐字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别论述了咬字、吐字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歌唱时正确训练咬字、吐字的方法。

关键词:歌唱;咬字;吐字;训练

【引言】歌唱是集旋律、人声和语言于一体的一种特殊的音乐艺术,是音乐与语言的结合,这是其他器乐所不能比拟的。有些人即使声音条件很好,响亮且高昂,却不一定能够使人听了身心愉悦。歌唱既要抒情达意,又要将抽象的声乐给人以具体的感受。而语言是歌唱的基础,优美的旋律根据语言而产生,同时通过咬字发音与音乐旋律相结合。歌唱要想刻画出一个丰富且深刻的音乐形象就必须正确掌握咬字、吐字的技巧问题。

一、咬字吐字对歌唱的影响

(一)语言是歌唱的基础

古往今来,我国声乐家无不对咬字吐字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无论是我国的传统民族声乐艺术,还是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对语言的学习都尤为重视。这不是把音乐美孤立起来,而是从掌握语言的规律开始入手,对于声乐学习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声乐教学不能脱离语言基础而存在,声乐训练只有与语言相结合才不会在歌唱中将声音与语言割裂开来。在当代,很多学习者对歌唱的认识都不甚科学,而一味追求歌唱上一些硬性技巧问题如气息问题等,只是把音高、音量作为他们歌唱的标准,忽视歌唱上言语的表达,歌词吐字不清,难以使观众感同身受。有些学习者甚至认为咬字、吐字只是学习民乐的人才应该注意的问题,通俗唱法和美声唱法要求不必如此严格。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实际上,很多优秀的国际歌唱家咬字反而始终字正腔圆[1]。

(二)清晰的咬字吐字能够更好地传情达意

声乐艺术之所以与其他音乐形式不同就在于它能通过语言来传递歌曲中所言表达的思想内容,相比较其他音乐形式,这更能够与听众产生交流和共鸣。声音之美在于蕴含丰富的情感,而丰富的感情只用通过语言才能生动传达。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曾经这样说过:“咬字吐字清楚不清楚,干净不干净是歌唱的重要问题,光有声音,没有好的咬字吐字的功夫是不可能完美地表达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我们经常可以听见,有些人唱歌时声音从喉咙出,有人从鼻腔出,还有人从门牙出,这些问题都与咬字吐字不标准有着莫大的关系,歌声的质量与咬字吐字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晰准确的咬字吐字使歌唱的声音音色圆润,松弛有度。在歌唱时,如果咬字不清,声音嗡嗡作响,则会沉闷;吐字不明,歌词意思难以表达,观众难以感同身受;咬字过紧,声音紧绷,则会尖锐刺耳。如何在歌唱中准确把握咬字吐字,使歌唱取得更大程度上的成功我们将从下文一一讨论[2]。

二、歌唱中咬字、吐字技巧训练

歌唱学习者应培养一个良好的语言习惯并对说话给予高度的关注,这样能够在发声时使发声器官的到最大程度的放松从而形成一种自然反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我们把发音技巧分为子音和母音两大块,再分别从咬字吐字不同的情境下进行实际的发声训练。

(一)子音发声训练技巧

子音,也叫辅音,一般指b、p、m、f、d、t、n、l、g、k、h、j、q、x、z、c、s、zh、ch、sh、r等,是字的声母部分。子音在字音中起引导作用,是一个字的开头。相较于母音来说,子音是相对不那么响亮的声音。读子音时形状是可以外在表现出来的,对于一般的歌唱学习者来说,子音的位置相较于母音更好把握。发子音时需要让喉咙自然活动,只需要使用口腔的前半部分的前半部。我们所说的歌唱的咬字,一般来说主要指子音。子音发声是气流突破屏障的过程,重复地进行这一过程,子音发声时通常是很短促的它需要一触而发斩断或拦截气流运行。发子音时,先通过唇、齿、舌、喉等部位往上同时进行阻气,然后突然打开口腔同时送气发声,各个声音的最终都是由喉部发出。需要注意的是,子音发音时舌部和口盖拱度应活动自如。训练子音发声,平时应多注意大声朗读歌词,尤其强调各个字音的子音,培养读清子音的习惯。读字清晰在声乐训练中占重要地位,养成良好的读字习惯让子音发声更为清晰,形成自然,从而能够像说话般毫不费力。

(二)母音的发声方法

母音,也被称为元音,一般指a、o、e、i、u、ǘ、e等,是字的韵母部分。相较于子音而言,母音发音受影响的条件更多,如发音时的唇形、位置、口型开闭等,这都会直接影响到母音的发音状况、歌唱的音色、质量等。母音发音与发声同时产生,在歌唱的起音之前就要做好母音的准备,以防止在歌唱时出现含混不清的情况。在训练母音时要保证母音不变,必须稳定咽腔、口腔的形状稳定,要进行母音的延长则必须保持气流的延绵不断。一般在歌唱时,咬字吐字应该是在口腔内调节母音的情况下进行。要想母音在发音时音色显得圆润柔滑,则需要把基音部分扩大到口腔,这样的发声对于一般歌唱练习者而言都是十分困难的,同时又十分费劲,声音也远达不到理想状态。为了使读字清晰,在歌唱时音和字应同时发出。在歌唱时,读字比说话时显得更慢、更长,尤其是母音的长度,这里必须要求学习者严格按照乐谱说写的时值去歌唱。把整首歌都按照母音来进行训练能够很好的改善歌唱时的发声技巧,学习者们可以用单独的一个母音来代替歌词练习整首歌曲,如”a”、”o”等。保持母音的流畅在歌唱中极为重要,在歌声中两个母音之间的过度要像丝绸一样顺滑,让声音在两个母音之间的流动毫无障碍。同时保持口型的不变,纠正母音发音的音准问题,让母音在各个声区都能容易地发声,歌唱的效果便会大大改观[3]。

(三)咬字吐字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歌唱时,每个字都不能离开呼吸支点,即使每个字的着力点和部位会有所差异,这样唱出来才能使每个字都恰到好处的发声,从而显得圆润动听。虽然歌唱的咬字吐字要清晰明了,但也不能把字咬得太紧,产生紧绷感,这要求歌唱学习者们应该把训练清晰的吐字咬字建立在保持平稳呼吸和松弛有度的喉腔基础上。其次,咬字吐字时还应注意方言的影响。我国南方话中通常平翘舌音部分,例如经常把zh、ch、sh发为z、c、s,很容易将一些字音念错,从而歌唱时发音模糊不清。所以在训练咬字吐字过程中,一定要纠正一些错误的方言发音,把字音念对。最后,训练咬字吐字是为了更好地长达歌词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清晰的语言更能够刻画出一个生动人物形象,表达音乐的内在情感。对于不同风格的歌曲,它所要表达的情感也是不尽相同的,这就要求歌唱练习者们演唱不同歌曲时,既要把握运用咬字吐字的规律,又要深度挖掘歌曲内涵。例如,有些歌曲高昂嘹亮,则要求我们演唱时字与字之间咬字连贯,一气呵成。又如某些歌曲柔美细腻,则要求我们咬字婉转灵活。对应不同的歌曲,不同的情感表达,咬字吐字也应该相应变化[4]。

三、结语

意大利歌唱界有一句流行的名言:“谁朗诵的好,就能唱的好”可见咬字吐字的重要性。离开语言,歌曲也就失去了意义。清晰的语言是塑造歌曲艺术形象的基本要素之一。无论是传统民族声乐,还是美声唱法或通俗唱法,咬字吐字都是每个歌唱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它是歌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一些咬字吐字的训练能够更好地将语言和声音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歌唱的魅力,传递歌曲的情感,真正做到让观众感同身受。

[参考文献]

[1] 闫如玉.歌唱语言在声乐演唱中的训练与运用[D].天津音乐学院,2013.

[2] 李媛.歌唱的咬字、吐字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52-53.

[3] 赵晓曦.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十三辙在演唱实践中的应用[D].燕山大学,2012.

[4] 赖凤腾.论高师声乐教学中咬字吐字的训练[J].北方音乐,2013,08: 109-112.

作者简介:周振惠(1975-),女,江苏沭阳人,泰州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演唱。

猜你喜欢

吐字咬字训练
流行演唱中的咬字问题剖析与正确运用
绕口令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高校声乐教学中声音“气”、“点”结合与咬字关系研究
声乐演唱中的吐字技巧浅析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歌唱的咬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