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声乐教学脱节的原因及其融入策略

2016-02-03辜小飞

黄河之声 2016年9期
关键词:声乐传统音乐

辜小飞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重庆 401524)

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声乐教学脱节的原因及其融入策略

辜小飞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重庆 401524)

传统音乐涉及范围广阔、内容繁多、题材丰富,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逐渐多元的音乐文化冲击下,长时间以来,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是困扰我国众多学者以及声乐教育工作者的难题。高校声乐教学是促进我国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不仅有利于促进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实现,在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声乐教学,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在深入分析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声乐教学脱节的原因的基础上,针对如何促进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传统音乐;高校;声乐教学;融合

传统音乐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声乐教学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然而,多数高校音乐教育者在实际声乐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欧式歌唱及发声的技巧的教学,忽视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传统音乐文化如何融入高校声乐教学一直以来是困扰我国众多高校声乐教学工作者的难题。笔者认为,要通过高校声乐教学促进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必须将传统音乐文化较好地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然而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声乐教学脱节现象突出,为此,应深入探索传统音乐与高校声乐教学脱节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探索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对策。

一、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声乐教学脱节的原因

(一)推崇欧洲音乐的浪潮冲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对音乐文化的需求特征在不断的变化。19世纪以来,随着欧洲经济飞速发展,欧洲音乐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大量的音乐家,如:贝多芬、巴赫等。这些音乐家创作的很多优秀音乐作品引起了乐坛的轰动,至今仍旧受到全球范围内音乐爱好者的推崇,致使欧洲音乐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在乐坛拥有至高的话语权。受欧洲音乐盛行浪潮的影响,我国高校声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教学目标都逐步向西方音乐靠拢,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对欧式歌唱技巧以及发声技巧的运用,忽视了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由此可知,推崇欧洲音乐的浪潮冲击,是致使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声乐教学脱节的重要因素。

(二)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国际范围内处于弱势地位

20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三大音乐体系逐渐呈现出汇合的态势。然而,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国际范围内处于弱势地位,从国际角度来说,世人对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的认可度相对较低,进而导致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在乐坛的话语权不足。久而久之,不少高校声乐教育者逐渐形成“传统音乐文化难登大雅之堂”的错误认知,加上欧洲音乐盛行,人们推崇欧洲音乐浪潮冲击逐步增加,让这一错误认知逐步在内心扎根,影响了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选用,以及教学内容侧重点的选择。也正是因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国际范围内处于弱势地位,让更多的高校声乐教学者忽视了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进而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高校教育体系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力度不足

高校教育体系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力度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高校声乐教学目标设置中难以体现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声乐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通过教师对优秀音乐作品的讲解、疏导,使学生的内心情感与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发生共鸣,从而达到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情趣和品行修养的目的。通过声乐教学让学生掌握歌唱、发声等基本技巧,为促进学习者者未来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音乐作品奠定一定基础。基于这声乐教学目标,教师在教授音乐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乐坛影响力较大的音乐作品的选择,而对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相关素材的运用力度相对较低。其二,课程设置中难以体现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高校的声乐教学课程设置中传统音乐文化相关知识的教学课程设置占比较小,传统音乐文化仅仅是作为一项选修课,而不是高校声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对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等教学内容设置份额占比低,致使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学习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减少了学生接触传统音乐文化的机会,也影响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传统音乐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对策

(一)改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传统音乐文化

虽然目前已有一些高校增设了传统音乐文化相关课程,但在实际传统音乐文化教学过程中太过于形式化,无法帮助学生真正掌握传统音乐文化相关知识。其根本原因主要是音乐教学体系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不重视以及声乐教育工作者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错误认知。致使声乐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对西方音乐的教育,而忽略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相关知识的教学。因此,笔者认为,要真正促进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首先就优化高校声乐教学体系,提升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力度,改变声乐教师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增设传统音乐文化教学课程,创新教学方法。增进学生与传统音乐文化相关知识的接触和了解,从内心本质上认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并对其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

(二)提升高校声乐教师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教学能力

声乐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建立在其自身音乐素养以及专业能力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声乐教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力及良好的专业素养,才能使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展现出较强的教学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笔者认为,要促进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声乐教学的融合,首先就要求声乐教师必须对传统音乐文化有一个深入、全面地认识、了解。而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声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及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对传统音乐文化展开更深入更细化的研究和分析,逐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升自身的文化、音乐修养,从而,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传统音乐文化提供指导、参考。

(三)创新声乐教学模式,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高校声乐教师在实际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传统音乐文化的实际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教学资源及资料,并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一些科技产品逐步运用于高校各科教学。如:多媒体。多媒体教学能使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更直观、形象。因此将多媒体运用于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多媒体集成性、交互性和多维性的特点,能使声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实现个性化教学,对促进学生在声乐方面的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实际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合理地将现代技术运用于传统音乐文化教学,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寻找到学校传统音乐文化的乐趣和意义,提升学生音乐修养以及专业知识,同时也有效促进了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体验

情感是音乐作品的灵魂,也是声乐教学的精髓。如何让学生深入领会到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也是声乐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声乐教师要让学生能充分领悟到作品中蕴含的情感,首先,声乐教师自身对传统声乐作品的情感能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在自身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才能引导学生对作品形成正确的认识,并给予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进而提升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感知。因此,在学习一首声乐作品时,声乐教师应先对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者的情感经历等做细致地研究及详细介绍,让学生能充分融入到作品所描绘的景象中,领悟创作者创作意图,感受创作者赋予音乐作品的情感,以促进学生对作品的了解,提升其学习传统音乐文化的积极性,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1] 刘明一.高校声乐教学课程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高教学刊,2015,21.

[2] 张永全.高校声乐教学与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与发展[J].艺术科技,2015,07.

[3] 梁金平.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5,24.

[4] 赵清永.高校声乐教学中如何融入传统音乐文化[J].通俗歌曲,2015,09.

辜小飞(1976-),女,重庆巫山人,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声乐教育。

猜你喜欢

声乐传统音乐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圣诞音乐路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声乐诊疗室
音乐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