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鼓的历史复兴
2016-02-03兰青
兰 青
(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东北大鼓的历史复兴
兰青
(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东北大鼓是中国曲艺说唱种类之一,流行于中国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的东北地区的说唱艺术。东北大鼓受到了东北地区民间音乐的陶染,在弦子书的基础之上,借鉴京韵大鼓、乐亭大鼓等相关姊妹艺术的成熟唱腔和艺术经验,经过不断的实践演出逐渐形成的具有北方特色的说唱曲种。从东北大鼓的产生至今,经历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沧桑岁月,在这漫长的年代中,东北大鼓经历了它的鼎盛与衰微,时代、背景、地域等等因素与东北大鼓的命运息息相关,纵观历史,东北大鼓经历了两次兴衰。
东北大鼓的第一次兴衰从清末民初时期到“九一八事变”止。清朝末年,中国逐步由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对清政府的统治愈发的感到不满,社会矛盾极具爆发,开始了清政府镇压人民起义反抗的斗争,一些人民被政府发配到中国的东北部地区生活定居,于此同时,在中国出现了历史上规模庞大的一次人类大迁徙--闯关东,人类的迁徙伴随着文化的迁移,关东地区的生活习惯、文化审美习惯等经过多年的不断杂糅,终于形成了东北地区人们共有的习惯,当然,一些民歌、小调也随着文化的不断熏陶,形成了独有风格特点的音乐形式。其中“屯大鼓”的雏形就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因地而生。到了十九世纪末期,工商业有了迅速的发展:铁路在东北地区通车,新的交通方式的出现使人口交换更加频繁,农村的居民开始大量的涌入城市,“屯大鼓”也因涌入了城市有了新的生机;印刷业的发展也为东北大鼓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人民可以将唱本通过印刷得以传诵,更多的人有了接触曲艺艺术的机会,同时为东北大鼓的产生和日后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屯大鼓在流入城市之后,便根据城市人民的审美情趣做出了一些调整,以便使屯大鼓这样在农村生根的民间艺术能够在大城市中有一席之地。在演唱内容上,将过去的俗段更换为唱本中的内容,在获取方式上唱本的形式比口口相传更容易一些,唱本也就是当时的“清音子弟书”的说唱形式文本,是一些满族闲士阶层自娱自乐时创作的文学色彩鲜明的文本。子弟书作品不属本名,通过字纸的方式进行传播,从印刷的角度来说没有署名的作品方便降低成本,因此出售廉价。子弟书的传播对屯大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在演唱内容上更加优雅脱俗而且在咬字方面有所改进,伴奏乐器的使用和技巧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至此屯大鼓蜕变成一种全新的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说唱形式——东北大鼓。
从清末民初到九一八事件,东北大鼓在二十多年的时间内经历了他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同时进入了成熟阶段,书曲茶社蓬勃发展,一大批优秀的东北大鼓演员脱颖而出,如刘问霞、霍树棠、朱玺珍等。大批优秀演员的献艺竞争如花团般紧蹙,不断丰富着东北大鼓,观众的热情不断高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建立了伪满洲国,在这十四年中东北地区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百业待兴,民不聊生,千疮百孔,侵略者侵入了我国大东北的江山,昔日繁华的景象已不复存在,文化更是遭到了践踏,东北大鼓也难逃其截。许多演艺人员,流离失所,奔走他乡,至此东北大鼓经历了第一回合的兴衰。
从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的十年动乱为止,东北大鼓经历了第二次由兴盛到衰微的历史转变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前,东北地区解放,东北大鼓在解放战争宣传活动中起到了媒介作用,用文艺形式宣传解放战争。新的中国百业待兴,人们开始逐步恢复没有战火的生活,东北大鼓已重新回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再次燃起了生机,一大批演员重振雄风,在各地区活跃了起来。他们创作出了不少反应现实生活中的优秀作品,题材涉及到激励出征战士,揭露美帝国主义的丑恶嘴脸,鼓励农民翻身做主等。东北大鼓进入了第二个兴旺发达时期,然而十年动乱又让东北大鼓再次跌入谷底,这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惨烈的打击,东北大鼓在此段时间经历了第二个兴衰的回合。
历史告诉我们,东北大鼓的兴衰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主客观因素都息息相关: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提供东北大鼓发展的客观条件,政治,经济,社会的不稳定给东北大鼓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打击;具有较多数量的观众群体是东北大鼓发展的根基,观众群体的壮大鞭策着东北大鼓向前发展;一定规模的从业人员是东北大鼓赖以生存的条件,他们用高水平,高视角,高专业的从业态度推动着东北大鼓的发展。上诉三种条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若失去其中一方,就会打破东北大鼓发展的生态平衡。东北大鼓历史的兴衰让我们得以反思,在东北大鼓衰微的原因中除了日后清华和十年动乱这样的重大社会因素外,我们仍要思考东北大鼓在自身方面的因素,在同样的社会条件下,仍有一些优秀的文艺形式留存下来,活跃在当今的文化生活中,而东北大鼓却几近响绝。
在生活节奏十分紧凑的当今社会,快餐式文化顺应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在人们的娱乐生活中更倾向于快节奏的体验,然而在东北大鼓的唱腔中大口慢板是东北大鼓的核心唱腔,在节奏上冗长拖沓,现代人难以接受这样的慢节奏,加之东北大鼓段落较长,停留在农耕生产活动时的生活习惯和节奏上,松散悠闲的形式体现在东北大鼓艺术本身上,速度的徐缓和行腔的冗长成为了东北大鼓最为突出的音乐特色,同时也是东北大鼓的弊端,大鼓的革新燃眉在即;观众群体的大量流失也是东北大鼓至今难以兴盛的原因之一,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人们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在音乐培养方面,仍停留在崇洋媚外的状态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有所缺失,在培养青少年受众群体上应更加关注,培养青年群体对东北大鼓的发展和传承上意义重大。人们常说,观众是演员的衣食父母,观众群体的壮大可以让东北大鼓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东北大鼓经历了几度兴衰,终于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东北大鼓是我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是东北地区这片肥沃的土地孕育出的音乐文化的果实,是百年来流传下了民族音乐文化的经典,以史为鉴方能知兴替,铭记历史,让东北大鼓这样中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得以流传百代。■
[1] 金俨.东北大鼓艺术论辑.春风文艺出版社,2008,2.
[2] 张玉梅.东北大鼓音乐探寻.春风文艺出版社,2008,3.
[3] 耿瑛.东北大鼓漫谈.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