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师音乐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

2016-02-03宋柏汶

黄河之声 2016年18期
关键词:音乐史文化课专业课

宋柏汶

(邵阳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

谈高师音乐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

宋柏汶

(邵阳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

如今,我国高师音乐专业的招生办学规模和学科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教学过程及成果方面却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主要表现为:学生技能单一、不能将所学知识创造性的运用等等,而这些问题在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便会对他们的教学工作造成很大的障碍,本文就这些问题将做简要的分析,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艺术类;大学生;创新精神

一、高师艺术类大学生概况

(一)专业门类及培养目标。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中音乐院、系大多下设音乐学、音乐表演两个方向,在这两个方向之下又细分为声乐演唱、器乐演奏、音乐理论几个专业类别。声乐演唱专业主要有美声、民族、流行唱法及原生态。器乐演奏专业又分为民族乐器类和西洋乐器类,民族乐器主要有古筝、二胡、扬琴、琵琶、笛子等;西洋乐器则包含钢琴、手风琴、小提琴、单簧管、萨克斯等。音乐理论专业包含音乐美学、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中国民族音乐、理论作曲、指挥等。

音乐学方向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能够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实践及教学能力,能在中小学、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和文化机关、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音乐表演方向主要学习音乐表演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接受严格的技能训练,具有较高的指挥或演奏演唱能力,能够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机构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

(二)高考选拔方式。音乐类专业高考选拔考试分文化课和艺术课两大部分,几乎所有的省份艺术类专业课都要比文化课的考试时间早,一般都在每年元旦前后。专业课的考试分以下几个内容:主项(声乐演唱或器乐演奏或理论笔试)、乐理、视唱、练耳、加试几个部分。不同的省区、年份,考试内容会在这几项所占比重及内容上有所调整。专业课的考试又分省级联考和单招考试两种形式,省联考的考试成绩一般来说在全省通用(部分外省院校也依照省联考成绩录取);而单招院校的考试成绩都只能用在所报院校。

专业考试完毕后,考生还需要参加当年六月的文化课高考,各个院校录取学生都会不同程度的参考文化课成绩,大都会按照专业课和文化课各占比例算出最终成绩,择优录取。

(三)主要课程设置。高师音乐专业大都开设以下专业相关课程:主项、基本乐理、视唱练耳、芭蕾基础训练、舞蹈编排基础、复调、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民族乐器选修、西洋乐器选修、合唱与指挥、普通话正音、歌曲写作基础、钢琴基础、钢琴即兴伴奏、声乐基础、民歌演唱等。

音乐学和音乐表演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各有异同。相同的是都有主项专业,如:钢琴、声乐、古筝等等,还有大部分相关专业课程的设置都类似(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基础和声、曲式分析、乐器选修、舞蹈基础课等)。不同之处在于音乐表演更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专业课的课时也安排较多;而音乐学专业在学好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则还需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书法、音乐课程教学法、论文写作等课程。

二、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技能单一。通过笔者调查发现,目前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的学生大多存在着技能单一的问题,诸如晚会的策划、组织、编排,富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等工作,他们往往不能很好的胜任。这表明了他们在受教育过程当中没有很好的注重知识结构和技能的扩充,也没有去进行大量的实践,最终才会导致在工作中受到种种阻碍。

(二)重技能、轻理论。很大一部分音乐类的学生有重技能、轻理论的不正确观念,而这种观念终将会对其长远的学习造成很大的阻碍。作为一个音乐人,对于艺术作品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但要具备演奏演唱的能力,还要能够了解与作品相关的知识,比如:作曲家及作词家相关信息、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的曲式和声、作品的作曲技法等等。只有全面了解与作品相关的知识,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才能更好的欣赏和诠释艺术作品。

(三)知识储备量有限。整体来看,音乐专业的学生大都富有朝气、性格开朗、活泼大方,能够良好的完成专业课的学习,但也存在着知识储备量有限的问题,这对于长期进行学习、表演及教学来说有很大不利之处。古今中外,如:嵇康、姜夔、达.芬奇、牛顿、爱因斯坦等众多科学巨匠和艺术大师都与音乐结缘,这便是知识之间相关联很好的例证。广而深的知识储备会帮助大家在艺术作品的处理及教学过程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三、创新精神的培育

(一)调整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理论性课程与实践类课程的紧密结合,比如:基础和声与钢琴即兴伴奏、合唱与指挥、乐队与重奏等课程的结合。将理论课程与实践类课程融合在一起,会激发学生们学理论课程的兴趣,从而在实践中总结理论,然后用理论更好的指导实践,长此以往学生们会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更有思想,更有活力的创造力。

(二)高校院系之间资源共享。目前很多高师院校存在着师资短缺并且引进困难的问题,这就造成教学过程中难以“精耕细作”,粗放式教学使得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这就需要各高校之间联合教学,共享教师资源,采用聘请的方式,合理安排时间与教学人数,进行小班化,“精耕细作”因材施教的教育,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个性更容易被发现和培养。

(三)激发学生潜能。在教学之余,还应引导学生组建社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举办多种有意义的活动,发散思维,接触不同专业的人,吸收不同的知识,这样他们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加健全,眼界才能够更加宽广,也才能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更有创新意识。

四、结语

高师院校音乐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即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当然,这必须要依靠老师与学生的紧密配合、相互交流才能更好的完成。■

[1] 刘学忠.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J].教育研究,2008,01.

[2] 李玲,张志忠.论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J].福州大学学报,2007,05.

猜你喜欢

音乐史文化课专业课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中职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体育舞蹈中等专业院校学生文化课兴趣程度调查与对策研究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研究
——评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对跨文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
浅析音乐考古学在音乐史研究的作用
高校民乐专业西方音乐史教学研究
艺考生如何“逆袭”
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阵地不容"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