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期间中共对大后方的社团统战述论

2016-02-03洪富忠HongFuzhong

山西档案 2016年3期
关键词:大后方中国共产党

文/洪富忠 Hong Fu-zhong



抗战期间中共对大后方的社团统战述论

文/洪富忠 Hong Fu-zhong

摘要:抗战期间,中共在大后方的社团统战是维护、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一环。中共通过直接组建领导、间接推动成立、影响社团重要成员、掌控社团关键职位等方式与大后方代表性社团建立了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中共在大后方的社团统战不仅扩大了统战对象,改变了大后方部分民众对中共的错误认知,扩大了中共的政治影响,也为当下的社团统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大后方;社会团体;统战

随着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步伐的加快,各种抗日社团纷纷兴起。学术界关于中共的社团研究主要集中在根据地,在大后方仅局限在中共与个别社团的关系,对中共在大后方的社团统战策略、特点等尚未有总体的论述。

一、抗战期间中共对社团工作的重视

抗战之初,毛泽东就认为抵抗日本的方法之一就是全民的总动员,而总动员的重要举措就是要“承认现有爱国团体的合法地位,扩大爱国团体的组织于工农商学界”。[1](p346)为此,中共要求各地“普遍组织合法的统一战线的人民参战团体”,“利用一切机会组织工人、农民、学生、市民自己的合法的群众团体,或加入到已有的国民党所控制的机关中去工作”,[2](p467-468)以凝聚社会各界力量。

1938年初,王明起草的中共中央对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的提议中建议国民党“将工、农、军、商、学各界,根据其职业地位而组织各种职业联合团体”,“同时根据地域原则,在各地方组织统一的各界群众团体的领导机关,在全国范围内成立统一的全国性的领导机关”,“青年、妇女、文化界应根据其切身利益和特殊需要,而组织成各种统一的群众团体”。[3](p88)时人认为,领导这些民众团体,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而且适合民众切身要求的政治主张”,其次还需要“有一个健全的领导组织,和许多很坚强的工作干部,单靠党政机关发号施令,是不能动员民众,不能领导民众团体的”。[4](p74)随着抗战中后期国共摩擦的增加,毛泽东指出中共在大后方活动的重要方法就是广泛地打入“地方保甲团体、教育团体、经济团体、军事团体”。[1](p756)据国民党方面的情报,中共对四川工作指示之一即为“大量协助各种合法民众团体”。[5](p17)即便是诸如哥老会、清帮等秘密社团,中共也十分重视。

可见,中国在抗战期间对社团统战一直有持续的关注和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推动了中共大后方社团统战工作的开展。

二、中共对大后方社团统战的路径

第一,自己组建社团。如1938年8月,武汉卫戍总政治部以“迭经奉令取缔”、“继续考察”等理由取消民族解放先锋队、青年救国团、蚁社等中共领导的进步团体。《新华日报》为此发文表示抗议,认为“整理和登记民众团体应当是从积极指导和扶持出发”,才能使“中国广大无组织的民众,迅速的都组织起来”。[6]因此,这类团体在大后方并不占主流。

第二,影响团体重要成员。成立于1939年9月的西南实业协会即是代表之一,是大后方会员最广泛,社会影响最大的经济团体之一。通过这种渠道,中共从影响该社团代表性人物的政治倾向从而对该协会的其他成员产生影响,使部分会员从反共到不偏不倚直至同情中共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三,间接推动社团成立。成立于1938年3月27日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即属于这种形式,周恩来等中共党人在其成立过程中的作用为世人所熟知。中共通过文协这一团体,促进了大后方抗战文化的发展。除文协外,由中共倡导并支持成立的社团还有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中国妇女联谊会等社团。

第四,掌控社团关键职位。成立于1935年的中苏文化协会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中共首先是在中苏文化协会下设一个妇女工作部门,并邀请冯玉祥的夫人李德全任主任,傅学文、曹孟君任副主任,邓颖超、张晓梅、史良等人为委员,中共实际上主导了中苏文化协会妇女委员会。据统计,1938年至1945年,《新华日报》共刊发中苏文化协会相关文章485篇。[7]除中苏文化协会外,贵阳地区的筑光音乐研究会、沙驼业余话剧社等社团也属于这种形式。

三、中共对大后方社团统战的特点

国民党统治区域最有可能广泛发展及应该发展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就是抗日文化运动,在目前具有“头等重要性”。[8](p427)周恩来在1940年8月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也特别指出,中共对大后方文艺界、音乐界、戏剧界的抗敌协会“应无条件支持”。[9](p23)基于此,中共对大后方的文化社团统战着力颇多。

一是重视中心城市的文化社团。中共昆明文化支部在1939年的工作计划中就要求“组织各工厂学校商店等未成立的公开的文化团体来增强文化团体的力量”,“建立各县的文化团体的分会或支会,须取得密切的联系”,“促进组织云南文化界的统一组织”。[8](p27)在桂林,国民党社会部调查后认为中共在广西大力加强组织各种文化团体吸引青年。为此,谷正纲要求广西省党部对“此类左倾文化团体,应加注意,并设法限制其活动”。[8](p427)

二是注意争取广大知名文化人。1941年,上海和香港部分知名文化人及新闻界人士急需撤退。蒋介石指示,由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主持办理,设法全部安置在重庆。[10](p238)中共方面在周恩来的部署下,也紧锣密鼓地开展了相关工作。张文彬就报告,“港九失陷以后,因集中力量营救干部与文化人,故本身发展与补充颇受影响”。[8](p11)国共双方高层对此均予以相当的关注。

三是注意争取国民党要人参与。在文协的97名发起人中,就包括邵力子、曾虚白、张道藩等国民党要人。国民党要人的参加使其易得到国民党方面的认可和赞助,便于开展各项工作。如文协经费紧张,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会费收入无几,主要靠国民党理事捐款才使“筹备会欠帐赖以清偿,急需之件赖以购备”[11](p30)。

四、中共对大后方社团统战的成效

一是扩大了中共的统战对象,维护和发展了大后方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据中统统计,中共在重庆的基本外围团体和普通外围团体数十个,如中国学生救国联合会、自强读书会、七七宣传队等。[10](p213)蒋介石要求三青团对学校较多的四川陕西各大中小学校密查中共组织“随时取缔”,[12]防止中共动员学生参加各种文化团体。由此足见中共社团统战的成效。再如宪政运动期间,中共就与各地的宪政团体建立了密切联系。中共曾专门发出指示,要求“积极参加国民参政会宪政期成会的各种宪政运动”。[3](p328)据国民党方面统计,重庆、成都、昆明、贵阳、广西等地宪政团体大都有中共参与或“操纵”。[13]

二是使大后方部分人士对中共的认知发生积极的转变,扩大了中共的影响。1941年,邹韬奋、矛盾等文化名人公开发表对于国事的主张,其中第七条即为“解除抗战文化的压迫与封锁”,要求“应即启封无故的书店、报馆、通讯社等文化团体”。[8](p190)1945 年2月,数百名知名文化人公开发表《对时局进言》,要求国民政府“立即召集全国各党派所推选之公正人士组织一临时会议,商讨应付目前时局的战时政治纲领”,并由临时会议推选干练人士组织“战时全国一致政府,以推行战时政治纲领”。[14]这个主张与中共要求先召开各党各派组成的国事会议以商讨联合政府事宜是基本一致的,大大推动了大后方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三是有力地促进了中共在大后方秘密与公开工作的开展。毛泽东认为,中国虽不是民主的法治的国家,“但是政府的法律、社会的习惯,依然有很多地方可以利用,有很多矛盾、间隙、漏洞是可以被我们利用的。必须采取合法的能够公开的各种各色的斗争形式,才有人来,才能一般地避免政府的逮捕与解散,才能保全力量与积蓄力量”。[15](p798)中共对大后方的社团统战正是这一方针的贯彻。1939年初,国民党制定的《防制异党活动办法》总结中共在国民党控制地区长足发展的主要原因为“本党组织工作之不健全而予人以可乘之机”,对付中共的方法即为“以组织对付组织”,特别是要加强对各种社会团体的控制,在登记、审核、领导、检查等方面的工作。[16]这从侧面说明中共对大后方的社团统战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总之,中共对大后方的社团统战是中共在大后方巩固、维护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内容,对大后方社团统战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教训也为我们新时期的社团统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本文系重庆市2013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共产党抗战大后方活动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ZDZX10)

(责任编辑:元 木)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下)[G].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

[4]薛暮桥.薛暮桥文集(第2卷)[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5]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G].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5.

[6]社论.抗议解散三团体——民族解放先锋队、青年救国会、蚁社[N].新华日报,1938-08-21.

[7]王锦辉.中共与中苏文化协会关系浅析[J].北京党史,2011,(6).

[8]南方局党史资料编辑小组.南方局党史资料.文化工作[G].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文化文选[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0]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G].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11]文天行,王大明,廖全京编.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资料汇编[G].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

[12]蒋中正电青年团速定取缔各大中小学校异党组织活动办法[B].台北:“国史馆”馆藏蒋档,馆藏号:002-010300-00031-032.

[13]中国共产党活动概况调查报告[B].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馆,馆藏号:一般581/400.

[14]对时局进言[N].新华日报,1945-02-22.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6]防制异党活动办法[B].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馆,馆藏号:特5/25.3.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652(2016)03-0177-03

作者简介:

洪富忠(1977—),男,四川宜宾人,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西南大学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博士。

The CPC’s United Front Work on the Social Groups in the Great Rear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Invasion War

猜你喜欢

大后方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大后方民众抗日救亡掠影展开幕
内迁作家与中国抗战文学创作的转变
台忧东部“大后方”已“无险可仗”
纪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