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散—互动”型第三方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研究

2016-02-03钟立群方岚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6期
关键词:第三方互动校企合作

钟立群+方岚

摘要:引入第三方机构主动参与校企合作是改善传统校企合作效率不高的重要途径。本文探索研究凸显校方、企业与第三方机构“聚散-互动”型的合作育人模式,对构建模式及聚散-互动行为进行剖析,总结出该合作模式所呈现的协同性、市场性及稳固性的特征属性,研究对校企三元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增添了新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聚散-互动;第三方;校企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033-02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立高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以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践已经证明校企合作对推进产学人才对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校、企参与合作各方的社会目的、社会职能不尽相同,得利不均,致使合作出现了表面化、形式化、短视性等问题。对此,基于我国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固有特性,结合美国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日本的“产学官合作”等模式[1],应在我国的产学结合实践中引入第三方机构作为联系产学二元主体的桥梁纽带,实现以学生为载体的知识流、技能流、信息流在产、学双向主体间聚散-互动,从而将产学二元制推向引入第三方的三元结构。

本文从校企合作模式出发,探讨引入第三方机构后三者合作过程中的聚散-互动行为,以此明晰“聚散-互动”型第三方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是一次新的尝试,对促进引入第三方的三元合作实践行为必将产生新的理论意义。

一、第三方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构建

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仅有学校、企业二元主体,主体利益与功能在育人模式层面存在严重错位,这也是校企合作效率不尽理想的重要原因。对此,应依靠市场经济行为来解决,通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功能和作用,调节各主体相互的利益关系。在原有的校企二元结构中引入第三方机构是弥补学校、企业社会职能短板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服务型组织。由于校企合作中引入的第三方机构既熟悉企业生产运营,又了解职业教育特点和教学规律,还能保持独立立场,是联系企业、学校和社会的桥梁。则要充分发挥其自身在招生、实习、就业、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信息与资源优势,依靠其拥有的专业技术力量和网络体系,通过提供业务外包、顶岗培训、就业招聘、服务沟通、组织协调、信息发布等工作,为企业和职业院校在人才供求对接方面提供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的高效优质服务,使高校、企业能够集中精力,专注各自擅长领域的发展。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学校与企业的寻找及接触,协商与谈判,甚至潜在就业者的实习管理与实施等工作,均由第三方来承担[2]。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如上图所示,突破了传统的校企仅仅限于专业建设与企业需求的单项松散式对接模式,通过市场行为中第三方机构的主动探索以顶岗实训、岗前培训、就业推荐为内容建立与校方的合作关系;再通过需求导向的捕捉,借助企业实训支撑为企业输送专门人才。但这与订单培养模式也存在不同之处,它更加充分地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第三方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通过为高职院校的招生就业、专业教学、实习实训和企业的人才招聘培训提供精准化、渗透式服务外包,获得经济利益,符合国家大力发展服务业政策导向

二、第三方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聚散-互动”行为

第三方组织在校企合作利益链中具有独特的利益枢纽作用,这就提升了第三方组织的主动性,使其在校企之间形成活跃的聚散互动效应,更加有利于构建具有典型行业特色的“岗位点”聚散互动育人模式,一方面它利用自身优势,汇聚了相关行业、企业众多的“岗位点”人才需求信息,能够与高职专业招生、就业产生密切互动,为学生也就是潜在就业者提供精细化的未来职业定位;另一方面,依托自身的专业特色课程及专业化师资队伍,与分散的岗位点产生密切互动,为企业提供技能熟练的精准化人才。总之,以第三方组织为主导在三元校企合作模式中,以在校、企之间的聚散-互动为动力,方可建立富有行业特色的双角色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和全程就业指导体系,对推动产教有效融合、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聚散 第三方机构能够掌握大量的行业企业与院校信息,在三方合作模式下其作为一座桥梁,主要起到搜集各方信息、提供信息、互通有无、打破校企合作信息隔阂的作用。具体讲聚散的过程就是,学校和企业把自己的“产品”供需信息提供给第三方机构,由其将这些分散于学校与企业的信息收集汇总起来,进行整理[3]。聚散行为能够达到校企合作信息对称的目的,以此提升合作的精准性。

互动 第三方机构不仅能够快捷、有效地知晓合作实施过程中各主体的具体问题和要求,而且能够形成信息交流分享机制反馈给校企双方,同时也可不断调整自身的培训、指导行为。这种互动不仅体现在企业、培训机构、学校共同参与课程教学标准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以及工学结合教材编写工作和学生顶岗实习中,还能为政府提供进行宏观调控和决策的参考信息,指导成员进行微观实践,明确职业院校的市场方向、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方向[3]。

三、“聚散—互动”型第三方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特性

协同性 以第三方为纽带破解了校企合作难以匹配的难题,提升了产学互动的协同性。这一模式有利于学校和企业双方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三方有较丰富的企业及学校信息,能够准确把握潜在就业岗位的供求信息,以此根据双方需求配置相应的合作对象,实现在不同企业中对部分稀缺的岗位进行配置,还可对不合适的生源重新配置,从而提升人才输送的效率。因此,对校企双方而言,依托第三方的合作模式相对其他形式更能提升资源配置的协同性。

市场性 引入第三方的三元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利益驱动激发了第三方达成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第三方与校方和企业方的聚散互动中,强大的利益驱动力必然能提升信息的匹配度,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成本,为潜在就业者获得合适的就业岗位节约寻找时间。同时,第三方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的市场主体,有充分的时间来为学校或企业寻找适宜的合作对象;同时也有足够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及动用相应的社会关系来达成、实施合作[2],而这均源自市场的驱动理论。

稳固性 三角结构是最为稳固的构造格局,处于高校和企业之间的第三方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汇聚了行业内大量的人才需求信息、优秀的专技人员和过硬的实习实训条件,能够富有针对性地协助高校进行招生宣传、实习实训、就业指导等工作,为企业提供具有行业特色、相对成熟的高技能人才。第三方参与校企合作,延伸了高校与企业的部分职能,较好地契合了高校、企业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使得教学主体多元化,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提升了专业建设的灵活性,实现合作各方共赢目标,有利于形成校企长效稳固的合作机制。

四、结束语

通过第三方机构依托行业、企业背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可大大加强学校、企业之间的合作效益,提升合作的规范性和持久性。以此模式强化合作主体的优势互补、信息共享,促进学校在人才培养输送模式上与企业实行“零散订单式培养”,力促“零距离上岗”的实现,不断提升现代职业教育综合实力,达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生产效益“双赢”。因此,各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培育和扶持第三方校企合作机构,优化其信息优势,挖掘其业务发展潜质,着力构建类型丰富、功能齐全、面向市场的校企中介服务机构[4],推动聚散-互动型第三方校企合作模式在实践中的深化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尹金金.德、美、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07):86-89.

[2]艾育红.酒店管理专业第三方参与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13):51-53.

[3]王永莲.非营利性职业教育中介研究[J].教育评论,2011,(4):25-27.

[4]李霞.结构洞视角下校企合作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与培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27-29.

猜你喜欢

第三方互动校企合作
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郑州市冷链物流建设可行性分析
用“第三方”检验政务公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