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档案与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在陕西汉中举行

2016-02-02孙启祥

陕西档案 2016年3期
关键词:汉中市档案局研讨会

文/孙启祥

历史档案与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在陕西汉中举行

文/孙启祥

2016年4月23日至24日,“历史档案与文化传承——纪念文同知洋州9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省汉中市举行。此次研讨会由汉中市档案馆和陕西理工学院主办。汉中市委常委、秘书长牟晓非,汉中市副市长周景祥等参加会议并讲话。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文博单位、档案界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80多篇。不乏新理念、新成果和有益的探索。陕西省档案局局长王建领、副局长解华波和汉中市市长王建军等提交了档案方面的文章。王建军的《建设与文化名市地位相适应的档案事业》,以自己管理和支持档案工作的体会,论述了档案工作在一个地区应有的地位及建设发展的重点,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陕西省档案局解华波《档案的历史价值和档案工作者的时代使命》、甘肃陇南市档案局甘宏《试论档案工作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独特作用》两篇文章,讨论了档案的历史价值、档案文化的重要性和档案工作者的时代使命。汉中市档案局孙启祥、冯甜《新形势下档案工作走向社会化的思考》一文,认为档案工作“走出”机关,走向社会化已为大势所趋,树立服务观念、扩大征集内容、创新档案载体、拓展管理方式、应用先进技术是档案走向社会化必不可少的路径。陇南市档案局甘宏《试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必备条件》认为思想重视、责任明确、制度健全、预警防范措施到位是档案安全的保障。陕西师范大学档案馆问宪莉、韩春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加强高校档案队伍建设》和汉中市档案局沙建国、邹存雨《汉中地域历史和社会档案资料收集征集工作之我见》两文,论述了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和资源建设的意义及方法。陕西省档案局王小正提交的《陕西省各级综合档案馆地域文化档案馆藏调查报告》,对本省各级综合档案馆所藏地域文化档案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陕西省档案局缪平均《对档案信息化网站档案史料集群系统工程建设的思考》和汉中市档案局张洪涛、郭金光、赵显锋《档案管理中电子档案归档管理与发展方向》两篇文章,讨论了电子档案管理和档案网站集群系统建设的现状和前景,认为档案电子化、信息化是档案及档案管理的必经之路,档案信息化是档案规范化的基础,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正本”、“副本”位置相互调换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历史档案资料的整理、研究和实物档案的收集、利用,既是长期以来档案工作者肩负的任务,又是一项亟待加强的工作。这次研讨会有多篇文章进行了理论尝试和探讨。陕西理工学院王使臻《对一卷敦煌所出北宋历史档案的解读》,对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1年)一件官方档案认真研究,加以系年,对宋代敦煌地区的“打颙”等民俗文化进行解读,颇有新意。四川盐亭县档案局廖中南《盐亭县清代王大坤分关契约档案价值考略》,通过对盐亭县清代52件契约中的5件房屋田产契约的细致爬梳,分析了契约演变历史和清末民初土地流转过程。汉中市文管会左汤泉《从一方摩崖石刻看宋代的茶马互市》,汉中市博物馆冯岁平、何健《南宋〈乾明寺记〉考察与研究》,汉中市文化广电局黄建中《南郑真身洞宋代摩崖石刻》,陕西南郑县政协秦越雄《南宋吴忠嗣墓考察纪实》和陕西省档案局王六《陕西地名中的羌秘密》几篇文章,通过对宋代碑石资料和其他历史资料的研究,还原了一些历史真相。澳大利亚学者David Japp的《严如熤地图在1718年康熙地图中的位置》和汉中市检察院熊黎明《周炳垣与〈汉南杂咏〉》两篇文章,是对现存清代历史资料的钩沉,前者披露了清康熙、嘉庆年间几帧地图在国外的保存和利用信息,后者介绍了一部珍贵的太平天国时期著作的发现过程和研究所得。而汉中市档案局刘默《抗战时期西北儿童教养院的儿童教养特点》,柏建新、祝国艳《汉中市档案馆藏黄埔军校档案的特点及价值》,郭金光《国立一中城固办学始末及其意义》和陕西理工学院张显锋《论地域科技史料挖掘与新时期方志编修》等文章,对民国时期和上世纪50年代之前档案资料做了细致研究,提高了档案的利用价值和档案工作的社会认知度。

这次研讨会,既是地方综合档案馆与高等院校联合举办全国范围内历史文化活动的成功范例,也是档案工作与学术研究工作相互结合、共同推进的有益尝试,必将对拓宽档案工作视野、活跃档案工作形式、推进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产生影响。

(作者单位:汉中市档案局)

猜你喜欢

汉中市档案局研讨会
雷厉风行 立即落实已蔚然成风
——省档案局馆及时传达省直机关作风建设推进会精神
阿来长篇小说《云中记》研讨会实录
汉中市人民医院
国 宝
看图识字
王国钦《知时斋说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山东省档案专家名单
“李元洛《诗美学》研讨会”在京召开
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0个)
2015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发行先进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