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说的力量:黄大仙信仰的生成与盛行

2016-02-02邹明华

民间文化论坛 2016年6期
关键词:神仙信仰香港

邹明华

传说的力量:黄大仙信仰的生成与盛行

邹明华

黄大仙是在浙江、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普遍信奉的神仙。黄大仙祠是香港地区影响最大的庙宇之一,“黄大仙信俗”作为香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列入我国国家级保护的名录。黄大仙的事迹首见于东晋葛洪的《神仙传》, 黄大仙从一则成仙传说演变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信仰,其中的原因值得探索。各种类型的传说,是促使黄大仙信仰生成及其盛行的主要原因。

黄大仙;传说;信仰

黄大仙是在浙江、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普遍信奉的神仙。浙江金华建有赤松宫、黄大仙祖宫,广州和香港等地建有黄大仙祠。黄大仙甚至传播至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法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尤其是香港黄大仙祠,举世闻名,相传“有求必应”,信众摩肩接踵,香火鼎盛,成为香港地区影响最大的庙宇之一。黄大仙的事迹首见于东晋葛洪(284—364年)的《神仙传》,从一则成仙传说演变为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信俗,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各种类型的黄大仙传说无疑是促使其信仰生成及其盛行的主要原因。

一、传奇性:黄大仙事迹广为流传

《神仙传》卷二“皇初平”记载:

皇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忽然,不复念家。其兄初起,入山索初平,历年不能得见。后在市中,有道士善卜,乃问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令牧羊失之,今四十余年,不知死生所在,愿道君为占之。道士曰: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皇名初平,是卿弟非耶?初起闻之,惊喜,即随道士去寻求,果得相见。兄弟悲喜,因问弟曰:羊皆何在?初平曰:羊近在山东。初起往视,了不见羊,但见白石无数。还谓初平曰:山东无羊也。初平曰:羊在耳,兄但自不见之。初平乃俱往看之,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初起曰:弟独得神通如此,吾可学否?初平曰:唯好道,便得耳。初起便弃妻子,留就初平,共服松脂茯苓,至五千日,能坐在立亡,行于日中无影,而有童子之色。后乃俱还乡里,诸亲死亡略尽,乃复还去。临去,以方授南伯逢,易姓为赤,初平改字为赤松子,初起改字为鲁班。其后传服此药而得仙者,数十人焉。①《列仙传·神仙传》,其中《神仙传》据钦定四库全书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0页。

这则传说包括几个方面的信息:主人公皇初平,是得道成仙的高人;修炼地在金华山石室,即今天的浙江省金华市北山(又名赤松山);神迹是“叱石成羊”;能治病救人,还可度化众生。这些因素中人物专名、地名是传说真实性的体现,神迹是传说传奇性的体现,都是作为传说最重要的因素。其后,宋代道士倪守约的《金华赤松山志》、明正德《兰溪县志》、明万历《兰溪县志》、明万历《金华府志》、清康熙《兰溪县志》、清康熙《金华府志》、清光绪《浙江通志》等地方志书中都有大量记载。历代文人的诗词中也多有反映。应该说黄大仙成仙传说是在魏晋时期仙人信仰盛行的背景下发生的。

在中国,以长生不死为最终追求目标的仙人信仰,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独特的信仰现象。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指出:希腊的传统(欧洲所有其他传统都源于此)和中国的传统巨大和根本的区别,在于希腊或西方的传统仅有赝金和药金的概念,而长寿或长生不老的概念,或青春或永生的概念则只源于中国。①[英]李约瑟:《中国古代金丹术的医药化学特征及其方术的西传》,载《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3辑。日本著名学者漥德忠先生也指出:“神仙说的观点就是在地球上无限延长自己的生命。似乎可以认为现实的人使具有天生肉体的生命无限延长,并永远享受快乐的欲望导致了产生神仙说这一特异思想。这种思想在其他国家是没有的。”②[日]漥德忠:《道教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55—56页。

为什么在中国会产生仙人信仰,主要是与生存环境与农耕生产方式有关。自殷商后期始,我国的主要经济生产方式转向农业,一般来说农业民族比较重实际、重视人的作用。《孟子·梁惠王》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不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虽稍有理想化,但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古人的生活:只要按时耕种收割,经过辛勤劳动后的成果,能满足生活所需。在这种情况下,人的作用就能充分体现,人们的着眼点是现实而不是来生。由于农业是以土地为对象的,定居成为可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自身的繁殖也快速增长,到周朝宗法家族制度基本确立。这种制度以同居共财为主要特点,夫妻子女、全家老少居住一堂,过着男耕女织的和谐生活。人们能充分享受到天伦之乐,容易使人满足现状、重视现世享受、重视人的寿命。《尚书·洪范》中就说:“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把“寿”列为首位,可见当时人对生命价值的看法。长寿当然越长越好,于是便有了《诗经》和周代彝器铭文中“万寿无疆”的祝语。寿的极致是不死,于是《山海经》中就有了不死民、不死国。而不死民之所以能不死,就是因为吃了不死药。《海外南经》中记载:“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郭璞注云:“有员丘山,上有不死树,食之乃寿;亦有赤泉,饮之不老。”③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海外南经》,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第182—183页。《大荒南经》中也记载“有不死之国,阿姓,甘木是食。”④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大荒南经》,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第314页。随后,不死民又有了不同的专名,如《庄子》中的真人、神人、至人。翦伯赞先生曾说:“神仙之说……在战国时,就已经发生了。庄子所谓‘真人’就是仙人。因为他所说的真人‘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于四海之外’,不居在中国本土,并是餐风饮露,不必吃饭就可以活,入水不湿,入火不热,任何刑罚也不得死。”⑤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98页。直到战国后期,这个想象性、充满期待的特殊群体——“仙”的名称才被最后固定下来。此后,追求长生不死成仙的信仰就在中国大地上不断蔓延。《史记·封禅书》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求仙活动:“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①(汉)司马迁撰:《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369—1370页。经过秦始皇的倡导,仙人信仰至汉代达到第一个高潮:“汉代是一个神仙思想、方士势力最盛的时代,上至帝王,下至愚民,莫不沉溺其中”,“神仙故事弥漫整个朝野,造成了这样一个富丽的神仙故事时代。”②郭箴一:《中国小说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3月影印本,第40、72页。至魏晋六朝时期,仙人信仰仍然非常盛行。如一代枭雄曹操“好养性法,亦解方药”,遍招天下方术之士。张华《博物志》卷七记载,曹操共招纳方士16人,其中有“能辟谷,饵茯苓”的郗俭、“善行气,老有少容”的甘始、“知补导之术”的左慈以及封君达、鲁女生、苏子训等,还封郗俭、甘始、左慈为军吏,让“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又能结气不息,身不动摇,状若死人,可至百日半年”的上党人郝孟节统领诸方士。③(宋)范晔撰:《后汉书·方术列传》,(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50—2751页。张华、郭璞、殷仲堪、郗愔、嵇康、王羲之、许迈、王嘉、葛洪等文人士大夫都相信神仙可成、仙术可行。由于仙人信仰盛行,新的“仙人”不断出现。如葛洪《神仙传》中所载84位(一说96位)仙人事迹,都是当时社会上广为流传的,除容成公和彭祖两人与汉代刘向《列仙传》重复外,其他皆新出。“叱石成羊”的黄初平便是其中之一。

然而,无论是汉代刘向《列仙传》记载的仙人(70余人),还是葛洪《神仙传》记载的仙人,如安期生、修羊公、刘安、黄石公、王子乔、壶公、左慈等, 大多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湮没、被人遗忘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仙人大多是唐宋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产生的,如八仙等。而黄大仙的事迹却代代相传,甚至形成了一种香火旺盛的信仰,究其原因,应该与其传说的“传奇性”密切相关。

“叱石成羊”是黄大仙传说最具传奇性的情节。它作为一个典故在后世文人的诗文中反复出现,最后固定为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仙家追求一种超越人体生理限制和社会限制的“自由”,过上自由逍遥的生活,于是想象出了诸如招厨术、役使鬼神术、飞行术等仙术,以满足自由生活的需要。“叱石成羊”是仙家变形术的运用,就如八仙之一的张果老的毛驴,不骑时是一张纸剪的驴,出行时吹口仙气就变成活蹦乱跳的毛驴。作为传说,“叱石成羊”无疑具有极大的“传奇性”,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理,很快被广泛传播,并且不断演绎出新的神奇传说。如《黄大仙出世》④《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金华市故事卷》,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42—45页。就说玉皇大帝认为人间风气不正,派绿毛仙龟下凡,挑选一户善良人家,赠个仙胎,为凡间做个“好有好报”的榜样。通过种种考验,最后降生于黄九丐家,“刚把门打开,一道忽闪射在九丐老婆的肚皮上,九丐老婆只觉得肚里发胀,就关上大门回房里去了……到了第二年,就是晋咸和三年(公元328年)八月里,黄九丐的老婆生了一对双胞胎,第一个叫黄初起,第二个叫黄初平”。黄大仙成仙传说的这种“传奇性”,是导致他进入信仰领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惩恶扬善:黄大仙信仰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

在浙江金华、兰溪乃至港澳、东南亚,一直流传着大量有关黄大仙的传说,涉及黄大仙的生平事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风民俗、土特产等。其中,尤以惩恶助善、为民除恶的传说最多、影响最大。表现惩恶主题的如《惩贪官》⑤金华市双龙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编《黄大仙传说》,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1年。:

有一年,金华三个月无雨,老百姓求雨接龙脚膝踝①脚膝踝,金华方言,指膝盖。跪掉皮。县官却十分贪财,百姓死活他不管,一年到头不是东边挖古坟,就是西边寻宝贝,老百姓恨死了他。有一日,他寻到北山脚下,听讲“放生塘”底有个古坟,坟头里有三节金藕,就叫手下人挖。横挖直挖,古坟挖着了,但坟墓里没有金藕,只有几块死人的脚骨。他想:三节金藕一定让古坟的主人取走了。就命手下人把古坟的主人抓来,问他三节金藕现在放哪里。主人讲:“大概你贪财,金藕变成死人骨头啰。”县官见他顶撞,就命手下人把他绑起来,扔进塘底那个古坟洞里,准备活葬。这时节,只见一位白胡须老人走上前来对县官讲:“大老爷,你只要饶了这位古坟主人,我赔你比三节金藕还要值钱的一样东西。”县官问:“你是什么人?比金藕值钱的东西在哪里?”老人讲:“我是徽州人,专门找宝的。宝在哪里我自然晓得,但这里这么多人……”老人讲到这里,故意看了县官一眼。县官会意,就对白胡须老人讲:“好好好,我相信你,但你要跟我一起去县衙做个人质。”白胡须老人满口答应。县官放了古坟主人,就带着老人回衙门去了。

夜里,县官请白胡须老人来到房里,问他宝贝在哪里。白胡须老人讲:“宝在金华北山的‘活龙潭’里,是个全身镶金的乌龟。”县官又问:“乌龟身上怎么会镶金?”白胡须老人讲:“喏,这个乌龟就是龙。只要把他抓住,就会下一场大雨,下一次雨,百姓就在乌龟甲上穿一个金戒指。由于它显灵的次数多,所以通身都穿了金戒指,就好比镶过金一样。大老爷如果得了它,再献给皇上,不但能落一场大雨救百姓,而且皇上还要升你三级呢!”县官听了,高兴得一夜困不着。第二天天未亮,就坐上大轿,叫白胡须老人带路,到北山的“活龙潭”里去抓金乌龟了。

来到“活龙潭”。县官一看,这个潭只有面盆大,里面根本没有镶金乌龟。就命手下人把白胡须老人抓起来。可是老人勿见了。县官气死啦,牙齿痒痒说:“哼!什么活龙潭,明明是个牛屙井。”话未讲完,只见活龙潭的水泛了起来,浑水铺天盖地向他涌过来。县官吓得连忙钻进轿中,叫四个轿夫抬着逃命。逃了三四里,四个轿夫歇下轿子一看,县官早已断气了。后来,百姓们才晓得,惩罚贪官的那个白胡须老人就是黄大仙。

其他如《仗义取银》②《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金华市故事卷》,第49—51页。讲述黄大仙凭智慧惩罚了蛮不讲理的“蛮话先生”,为教书先生讨回了二十两银子;《二仙造桥》③《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金华市故事卷》,第57—59页。讲述黄大仙兄弟俩除恶龙为民造桥的故事。

表现行善、扬善、劝善主题的传说,如《引虎救人》④《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金华市故事卷》,第47—48页中讲述黄初平小时候放羊,为了救同伴和羊群,不顾自身安危,将猛虎引向自身,最后机智脱险。《剑劈珠宝山》⑤金华市双龙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编:《黄大仙传说》,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则通过正反两个人物来表达劝善的内涵:

黄初平祖上九代讨饭,从来未拿过别人一根稻草,未偷过别人一个番芋。到了黄初平手上,仍旧勿贪色,勿爱财。王母娘娘晓得黄初平可靠,度他升仙后,就叫他掌管北山一座珠宝山。这座珠宝山里面样样都有,但从来没有人晓得这里面有铜钿银子、粮食还好出借。

有一年大旱,山上的青柴蓬晒死了,地里的庄稼晒干了。盘前村有个章老汉,他的萝卜种在珠宝山上,也让日头晒死了。老汉一年的吃用全靠这块萝卜地,看着萝卜晒死,就伤心得坐在地上哭。他哭了三日三夜,眼泪哭干,肚皮饿瘪,昏过去啦。那天半夜光景,一阵凉风吹过,一个老神仙走到章老汉身边,手上还拿着两只喷香的麦饼。那个神仙对章老汉讲:“老伯伯,我晓得你一个人过日子不容易。萝卜晒死不要伤心过度,你三日三夜没吃过东西,我这里有两个麦饼分你吃。如果日子过不下去,就写个借条到这里来,你要借什么都有。记住,三年后一定要归还。”神仙讲完,就把两个麦饼塞到章老汉手里。章老汉感激地流出眼泪,正想讲声“谢谢”,那个神仙已勿见了。

章老汉“忽”一下醒来,原来是个梦。章老汉感到奇怪,吃完麦饼,就回家写借条去借粮食了。他背了两只箩筐,放在珠宝山上,借条上写明借谷一担,明年归还。第二日五更,箩里当真装满了谷,章老汉就高高兴兴把谷挑回家去。村上人见章老汉清早五更挑回一担谷,问他是哪里来的。章老汉把经过一讲,村里人都去借了。有的借铜钿银子,有的借粮食,结果户户人家都借到了自己缺少的东西。

珠宝山好借银借粮的消息,七传八传传到山下一个财主耳朵里。这个财主叫田伯满,是个贪心不足的家伙。他看看今年大旱,粮食歉收,估计下半年粮食一定能卖好价钱。就写了一张借三百担谷的条子,带着几百伙计,到珠宝山来。他自己呢,身上披着只破麻袋,装作个无米落镬的穷人,坐在山上哭。到了半夜,那个老神仙来了,他问田伯满:“你一个人要借这么多谷做啥?”田伯满讲:“我是帮乡亲们借的,求老神仙勿要让我空手回去。”老神仙讲:“这可以,但三年内一定要由你归还。”田伯满见老神仙同意借谷,连忙点头哈腰,讲:“对对对!俗话讲‘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我一定归还,一定归还。”

原来这个老神仙就是掌管珠宝山的黄大仙。

《黄大仙写“劝善戏”》①《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金华市故事卷》,第63—65页。的传说则更直接地叙述黄大仙通过劝善戏来达到教化的目的:

黄初平在赤松山得道成仙后,一直乐善好施。被当地黎民奉为黄大仙。可也有人说:“黄大仙住在赤松宫,只会看病救命,村里兄弟分家、婆媳吵架,还有杀人放火、谋财害命的事一点也管不了,只能算‘半仙’。”黄大仙听了之后感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黎民的话蛮有道理。于是,上天启奏玉皇大帝:“玉帝,我看‘人病好医,心病难医’,为了使人心变善,克服恶心,我看光用草药不行!”玉帝笑笑说:“依你看,用什么办法能使人心变善?”黄大仙说:“我整整想了三十六天,觉得天上人间只有歌舞不行,要是能‘人演人,教化人’,天下岂不太平!”玉皇大帝说:“你这个办法可以试一试,最好同‘八仙’商量商量。”黄大仙请八仙来到赤松宫,把此事原原本本地告诉大家……于是,他就编了“劝贪”“劝懒”“劝馋”“劝占”“劝赌”“劝淫”“劝骂”“劝盗”“劝杀”九本。赤松宫门外搭了戏台演出,看的人多得数不清,九本戏演好后,赤松山下太太平平。黄大仙请八仙、王母娘娘、二郎神,再到别的村子里去演,年复一年,所有村子都演过,做好事的人多起来,做坏事的人少下去。(讲述者:方永林、周锦标;记录整理者:洪波)

在葛洪《神仙传》中记载,皇初平“临去以方授南伯逢……其后传服此药而得仙者数十人”。这应该是黄大仙惩恶扬善劝善传说的源头,也是黄大仙传说得以在魏晋时期流行的原因。魏晋六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动乱的时代。三百多年时间,三十个朝代和小国像走马灯似地相继更替,整个社会陷入分裂混乱的局面。各统治集团争权夺利,互相残杀,征战不已。广大人民蒙受兵荒马乱的巨大灾难,“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王粲《七哀诗》),“千里绝烟,人迹罕至,白骨成聚,如丘陇焉”(《梁书·侯景传》)。在这种险恶的社会现实面前,人们哀告无门,悲观绝望。当时正在盛行的仙人信仰能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仙人的仙术能够帮民众做到想做而无法做的事。

黄大仙传说中大量表现惩恶扬善主题的故事,正好契合了民众的这种诉求,因此很快在社会底层传播。也正是这些传说的广泛流传,使得黄大仙逐渐从传说中的仙人走向神坛,率先在黄初平修炼成仙的金华山兴建了二仙祠、赤松宫等祭祀场所。随着传说的流传,黄大仙信仰也以金华为中心逐渐向四周辐射,甚至随着华人的步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三、灵验传说:黄大仙信仰经久不衰

在民间信仰领域存在着“灵验”的法则和“从众”的心理。“灵验”的法则即民众在信仰活动中,往往忽略信仰对象在神界的“地位”。不是神灵的“地位”高信众就多、香火就旺,而是以是否“灵验”作为是否信仰的标准;常常发生土地庙香火超过玉皇大帝庙的情况。“从众”的心理即个体对信仰对象的选择通常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理性的选择,社区内大多数人相信某座庙、某位神,个体也会随大流。因此,灵验传说的流传,对于庙宇的香火、信众的多寡、信仰的持续性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在金华的黄大仙祖宫、香港的黄大仙祠以及各地的黄大仙庙观,香火都相当兴旺,究其原因,也与黄大仙的灵验传说密切相关。最为典型的是香港黄大仙祠。

有关黄大仙信仰如何传到香港的,史料基本已经清楚。但在民间传说中却另有说法,如流传于金华的《偷大仙》①《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金华市故事卷》,第66—67页。传说:

黄大仙是金华北山人,生在北山,升仙也在北山,后来怎么会到香港去呢?

近年来各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大数据的影响,其中大数据会计行业的财务工作影响颇深,使其迎来巨大的变革。财务工作的数字化为会计人员带来便利的同时又给企业带来了确保企业信息、资产安全等困扰,不同程度上增加了会计职业风险。

黄大仙升仙以后,经常回北山为百姓消灾除难。百姓非常感激,所以村村都造了黄大仙庙,塑了黄大仙像。听讲北山人有什么三病四痛,只要烧香拜拜大仙,毛病就会好。

有一年,香港发瘟病,有个住在香港的北山人害怕,就从香港逃回老家避难。这个人回北山后,就在鹿田村住了下来。这人身上已经有了瘟病,只是开始自己未晓得,到了鹿田,瘟病就犯了,结果没几日,瘟病传染了全村。

有一日夜里,一个叫刘福的鹿田人,染上瘟病后,肚皮痛得勿得了,就吩咐老婆替他到村前水口的大仙庙里烧烧香。老婆替他烧了香,当日夜里,刘福做了一梦。他梦见黄大仙对他讲:“刘福,你想要毛病好,只要在我庙前的水井里舀一碗水,然后再捡粒白石子,用水吞下就行了。不过,那个‘瘟煞鬼’,要吃你家十只鸡才肯走掉,你就给他十只鸡吧!”第二日五更,刘福真的到大仙庙前用水吞了三粒白石子,肚皮里“咕噜咕噜”一阵响,拉了一堆屙,毛病就好啦。等他回家一看,刚孵出的十只小鸡勿知到哪里去了。

刘福吞服石子,医好瘟病的事一传开。村里人和那个香港逃回来的北山人也去吞石子了,一记吞,大家的毛病都断了根。那个住在香港的北山人,见黄大仙真会显灵,心里想:我在香港的亲戚朋友都得了瘟病,如果能把大仙接到香港就好了。他直忖横忖,忖了各办法:请人作了一顶漂亮的轿,轿里做了个和鹿田水口一样的“小大仙庙”,又摆了一碗从大仙庙前舀来的水,扒了一袋白石子。准备停当后,雇了八个轿夫,把大仙的塑像放在轿里偷偷抬到香港去。

黄大仙被扛到香港,香港人听说黄大仙能显灵医瘟病,就连日连夜为大仙造了个“黄大仙祠”,祠里仿造了整个金华北山。祠造好后,又把大仙塑像悄悄放到祠里。这时节,那些生了瘟病的人都来烧香了,结果,连白石子也不要吞,瘟病就好了。这样一来,香港人对黄大仙相信极了,三日两头烧香,黄大仙祠的香火危险①危险:金华方言,非常的意思。兴旺。(讲述者:楼樟禄;记录整理者:马骏)

据学者研究,香港黄大仙信仰的兴起与盛行,的确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在岭南的鼠疫有关。1894年广州发生鼠疫,许多人逃至香港,香港也成了鼠疫的重灾区。1902年,陈天申在香港太平山街建新孖庙,“庙内黄大仙有灵验药方,凡大小男妇科、眼科、外科,诚比求应。如有求者,祈向庙内司祝人取签筒,祈祷自然应验。惟眼科一款,先祈三杯,如有一胜杯者则赐灵丹;若无胜杯,要待来日虔诚再求,便得灵丹矣……本庙有黄大仙圣茶,每包一仙,仅收回药资,利便于人而已。”②《太平山新孖庙进伙》,载《香港华字日报》,1902年1月29日。1903年,又有人从花埭请来了黄大仙,在上环必列街建黄大仙庙。最著名的啬色园——黄大仙庙由梁仁庵从广州传入。由于得到黄大仙降乩“广州必有动乱”的谕示,梁仁庵至家乡南海稔岗创设普庆坛;后因局势不稳,于1915年携黄大仙画像至香港开坛阐教,1921年兴建啬色园。③参见游子安主编:《香江显迹——啬色园历史与黄大仙信仰》,香港:啬色园,2006年,第51页。

而1937年香港九龙城爆发的霍乱,黄大仙“仙方”灵验的传闻,更加剧了黄大仙信仰在香港社会的传播。1937年香港九龙城爆发霍乱,后因从广东等地大量进入香港的难民而疫情加剧。啬色园赠医施药,贫病交加的难民争相传颂黄大仙的“仙方”灵验,因为人数实在太多,啬色园担心参拜者的安全,不得不将“第一洞天”的大闸锁上。④吴丽珍:《香港黄大仙信仰》,香港:三联书店,1997年,第54页。然而,人们继续齐集庙门的竹树坡上参拜以祈求“仙方”。

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香港流传着许多黄大仙“显灵”的传说,如:1942年,日军进入啬色园,想将鸾台外的“飞鸾台”匾额据为己有。在强行拆取时,日本兵失足跌倒,只好作罢。时人都称这是黄大仙“显灵”,教训了无所不用其极的日本侵略军。1944年5月某夜,日军突然闯入啬色园搜查,逼迫园内的所有人集合,出示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当时有一名员工因受惊逃遁,另一名未带证件。正在担心日军追究之际,盂香亭突然闪现红光,令日军大惊失色,放弃追查。1945年,日军要征用啬色园及附近数十个乡村。梁氏和乡民请愿后,在啬色园大殿问卜,求得上签。果然征地的危机不久化解。①《啬色园大事回顾》中关于战时黄大仙“显灵”的故事详见吴丽珍:《香港黄大仙信仰》,香港:三联书店,1997年,第58页。香港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时,这些传说,被华人视为非神力不能为之的“神迹”。加之啬色园的道长们在应付日本侵略军的过程中始终不卑不亢,以及啬色园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巍然屹立等事实,都令人不得不更加相信黄大仙的神力。“灵验”、“显圣”传说的功能是不断强化信仰的“神圣性”和“确定性”。此类传说的动力源在于那些虔诚的信众,一旦产生往往具有很强的诱惑力和生命力,一方面通过口耳相传,不断向四周扩散,让一部分原本“动摇者”乃至不信者也逐渐加入到信仰者的行列;另一方面,通过历时性的传播和不断新生成的“灵验”传说,源源不断地给信仰输入生命的能量,香港黄大仙信仰就是如此。

综上所述,黄大仙信仰从东晋葛洪《神仙传》中记载的一则成仙传说,发展成为一项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信俗,其中传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是传说促进了黄大仙信仰的生成与盛行,是传说促使黄大仙信仰得到了民众的认同。传说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力量,主要是因为“传说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总是与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历史上的名字之类的事物粘着在一起”②Ward,Donald,1981,trans.And ed.,The German Legends of the Brothers Grimm,2vols.,p.1,Philadelpha:Institutef or the Study of Human lssues.。因为有了真实的人名和地名,也就赋予了传说“真实性”③邹明华:《专名与传说的真实性问题》,《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这种“真实性”,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一是作为客观的事实;一是作为主观的反应或评判,表现为相信。而让人“相信”则是通过传说特有的叙述方式达到的,正如德语民俗学家兰克(Friedrich Ranke)在1925年的一篇文章中所说:“传说在实质上要求讲述者和听众都相信:它想呈现现实,讲述已经真正发生的事情……按照其本意来说,传说属于现实世界,属于民间的知识……民间传说是富于幻想、包含客观上不真实的内容的流行故事,却是以直接报告的形式而作为真实的事件来讲述的。”④转引自邹明华:《专名与传说的真实性问题》,《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传说的“真实性”特征促使了许多传说中的人物进入了信仰的领域,黄大仙传说也是如此。而黄大仙传说的类型多样,尤其是惩恶扬善类传说、灵验类传说因为契合人们的信仰心理和信仰诉求,促使了黄大仙信仰的经久不衰和生命力。

[责任编辑:王素珍]

I207.7

A

1008-7214(2016)06-0055-08

邹明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神仙信仰香港
神仙也要自力更生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自主
铁的信仰
遇见老神仙
老神仙变魔术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