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研究*
2016-02-02常晓敏刘明霞
常晓敏 刘明霞
1.福建农林大学文法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2.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研究*
常晓敏1刘明霞2
1.福建农林大学文法学院,福建福州350002;2.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针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困境和大学生口语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在口语教学中开展形成性评价是外语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形成性评价应用于口语教学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法,对后续的实验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口语教学;形成性评价
随着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较之二十多年前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英语课堂不再以传统的翻译-写作-阅读为主,转而设计了多种丰富的课堂任务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口语能力。但是,国内大学生大都是在英语文化和环境缺失的二语环境下学习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收效甚微,学生的口语学习积极性也不高。目前,如何高效地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口语能力是英语教育界关注的一大热点。然而,我国大学生口语能力偏低,口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够重视口语学习是普遍的现象。在改革创新英语口语教学方法的同时,广大英语教育者和研究者们开始关注评价体系对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促进作用。
一、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教育评价是开展外语教学,反证学生学习情况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推动因素。教育评价不仅包括采用学期标准化考试的终结性评价,也包括以学习为目的,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评价学家斯克里芬在其《评价方法论》中率先提出的,指在活动运行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其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形成性评价是为了教学过程服务的,是为了改进教学,获得反馈和信息的一种系统性评价。基于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和多元认知理论的形成性评价,主要任务是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习效果、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状况做出评价。当运用到口语课堂教学中,它提供了即时的调整教与学的必要信息。在这个意义上说,形成性评价可使教师和学生了解学习情况,及时做出调整,以确保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实现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并逐步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
与目前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以期末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相比,形成性评价在评价目的,时间,侧重点,教学反馈等诸多方面有其优势。形成性评价的目的不是用于测试学生的水平,而是在过程评价中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其评价的侧重点是每个教学环节和整个教学过程。相应地,形成性评价的教学反馈效果是非常大的。随着网络技术引入教学中,教师可以每周,每节课,甚至实时向学生反馈其学习情况,学生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并向老师反馈教学方法的优劣,师生之间可以及时调整,最大程度的优化教与学。
二、形成性评价与外语教学
从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看,形成性评价的研究已经在外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Black和William进行了课堂学习和评价的研究,Brown与Yule合著了《英语口语教学》,文中详细的论述了形成性口语评价的理论与实践。Torrance和Pryor的研究揭示教师们对于学习评价的方法和理论知之甚少。Sadler也指出,尽管对于形成性评价的研究已历经几十年,仍然有很多疑惑和问题亟待后续研究。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研究的重点,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兴趣。
在国内,对外语教学测试的研究历来有之。然而,对很多教师和学校而言,把评价体系应用于日常教学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推进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目前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如郭茜,杨华,文秋芳等。马蔚、何培芬(2006年)认为形成性评价能够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性评价呈多元态势,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等。评价手段也因人而异、因课而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发展需求通过课堂和课外活动的记录、自主学习表现、日常观察、阶段测试、课后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估,提升学习效果。近年来,国内外语教师和研究人员在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推介和实践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对160个中小学学生和319个教师所做的形成性评价报告,此实验为如何实施形成性评价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指导。刘晓晖,冯敏(2012)将形成性评价体系引入英语听力教学中,构建以其为主的评价模式。他们研究发现这种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有利于及时反思和调节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内容及方法,并将其不断发展和完善.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三、形成性评价的实施
关于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国内外学者如Weir和Roberts(1994)、郭茜(2004)、周娉绨、秦秀白(2005)等进行了研究。袁树厚(2009年)将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作为形成性评价方式引入到外语写作评价中,探讨写作评价的功能、主体、过程以及运用形成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给外语写作带来的变化,并具体讨论如何实施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分析引入所面临的问题。曹荣平(2013)探讨了形成性评估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发现形成性评价提高了学习任务的互动性和生动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有所提升。洪民(2011)等将形成性评价中的一种方式——复合型档案袋评价运用到了外语阅读教学中,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此种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文中设计了详细的阅读档案袋材料表,包括阅读日志,阅读报告,合作阅读,阅读效率考试成绩等,给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虽然形成性评价可以运用到外教教学的很多具体环节中,但其内容大多包涵对课堂出勤、学习态度、兴趣、策略使用、课堂参与、作业测验、学习档案(主题报告、角色扮演等材料)等的评价,形式有课堂观察、学习日记(周记)、访谈、问卷调查等,评价方法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在评价的时间上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每两周,期中,期末必评,其他时间灵活机动地开展评价。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把形成性评价应用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并对大学生进行形成性口语评价的研究还处于探索和总结的阶段。国内大学现行的口语评价大都以期末口语考试这种终结性评价为主,不太重视口语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和研究。今后的研究可以在形成性评价理论基础上尝试性地对大学生的口语测试和评估进行历时的实验研究,探讨形成性口语评价的具体实施模式,充实形成性评价在口语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最终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和大学生的口语能力。
四、结语
本文在综述了形成性评价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口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学生的口语能力不是期末口语测试这样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可以客观反映的,应当结合其学习过程开展全方位的评价。应对国内口语教学成效不佳,学生学习口语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及时优化口语教学的评价体系是必要的。今后的研究可以细化形成性评价的模式和具体实施方案,通过实验研究验证新的评价体系对大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是否有影响,以及会有怎样的影响。
[1]Black P,William D.Assessment and classroom learning[J].Assessment in Education,1998,5(1):7-73.
[2]Bloom B.S.,Hastings,T.and Madaus,G.Handbook of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 of student learning[M].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71.
[3]Brown,G,Yule,G.Teaching the spoken Language[M].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4]criven,M.The Methodology of Evaluation[M]Chicago:IL Rand McNally,1967.
[5]曹荣平,陈亚平.形成性评估及其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翻译教学,2013(1):45-50.
[6]郭茜.利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中学习者自主性的培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66-68.
[7]洪民,詹先君,赵景梅.复合型档案袋评价对外语阅读能力的影响[J].外语界,2011(2):82-89.
[8]马蔚,何培芬.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6(1):102-103.
[9]刘晓晖,冯敏.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专业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7):99-100.
[10]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11]王华,富长洪.形成性评估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外语界,2006(4):67-72.
[12]杨华,文秋芳.目标在外语课堂即时形成性评估中动态变化的规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3):83-95.
[13]袁树厚.论形成性评价理论在外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1).
H319
A
2095-4379-(2016)28-0046-02
常晓敏(1981-),女,河南安阳人,硕士研究生,福建农林大学文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外语教学;刘明霞(1980-),女,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1141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