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惠州龙门南昆山遗址与南昆山造纸业

2016-02-02钟雪平

客家文博 2016年2期
关键词:县志作坊龙门

钟雪平

试论惠州龙门南昆山遗址与南昆山造纸业

钟雪平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南昆山发现多个面积庞大的造纸遗址,在南昆山三寨谷度假村、下坪水口和鹤坑河磨谷田、钟火墟等地均分布相关遗址及各类造纸生产构件,所见的造纸遗迹反映了古代造纸的一整套造纸工艺流程。特别在三寨谷造纸遗址作坊区,已揭示出水栅及渡槽、引渠、储水坑、碓房以及疑似抄纸用的作坊、居住区等与造纸相关的遗迹。该造纸遗址是目前广东省内发现规模最大、延续生产时间最长的造纸作坊遗址,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

2015年2月,龙门县南昆山三寨谷造纸遗址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尚未结束,惠州市政府及文物主管部门随即将该处遗址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此前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已邀请了国内诸多专家学者对这一遗址的勘探、保护工作进行研讨,为此,惠州市政府文物主管部门也主动邀请省内有关专家学者,开展多次调研和论证,积极为筹划整个南昆山造纸遗址的保护和规划工作献言建策,极力为今后的保护、展示和利用打下基础。本文借助于南昆山造纸遗址的发现,阐述南昆山造纸遗址概况、历史、工艺流程及其发展、兴盛、衰落等。

一、南昆山造纸遗址概况

2004年南昆山开发三寨谷度假村时,施工单位在景区内的瀑布边首先发现有古代遗址痕迹,经过文物部门鉴定并进行简单的清理,确定为古代造纸遗址,随后该遗址被龙门县人民政府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后,经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业调查,又陆续在南昆山一带发现多个面积庞大的造纸遗址,在南昆山的下坪水口和鹤坑河磨谷田、钟火墟等地均发现有相关遗址及各类造纸生产构件,所见的造纸遗迹反映了古代造纸从伐竹到沤料、煮料、腌料、舂料、配药制浆,直至抄造成纸的一整套造纸工艺流程。

(一)南昆山地理位置及资源特色

南昆山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境内,境内山峦起伏,群山重叠,纵横交错,构成“群山之地”。南昆山与广州增城、从化交界,有水东西分流,东连铁冈高明诸水源,水陆交通路线比较发达,向外输出货物十分方便。南昆山森林覆盖率达97%,境内重峦叠嶂,古树参天,青竹遍野,形成连绵竹海、广大幽深的奇秀景观。南昆山物产丰富,生态系统完整,各种资源独具特色,又因其位于东经114度38分,北纬23度38分,北回归线正好穿山而过,固有“北回归线上的绿洲”之誉。

清道光《龙门县志》卷二(兴地一)篇载:“蓝瀵山(旧名作南昆山,瀵一作糞)在城西南百余里……可望罗浮白云诸山……居民多采竹造纸为业……。”这里的蓝,泛指叶含蓝汁可制蓝靛作染料的植物,即制造蓝靛染料的蓝草;瀵,意即水由地下喷出漫溢,《列子•汤问》有水涌出,名曰神瀵之说。顾名思义,蓝瀵山就是一座水资源丰富、盛产蓝草的大山。民国《龙门县志》亦曾记载南昆遍山都是竹子,这为造纸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二)南昆山造纸遗址基本情况

2015年11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制了《龙门县三寨谷造纸遗址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报告》,按其地表踏查情况介绍及有关文献记载,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寨谷造纸遗址为核心的南昆山一带,现存有三寨谷造纸、磨谷田、钟火墟、下坪水口等多处造纸遗址及遗迹,同时根据有关媒体揭露,部分游客还先后在南昆山下坪水口、中坪尾、十字水等地的十多个旅游区,发现一些形制硕大的石制齿轮、石臼、石碓、碓马等造纸构件(同时也发现水渠、水坝、水池等配套设施),经地表踏查初步判断,这些均属于造纸所需构件。虽然这些遗存的作坊设施和造纸构件均已弃置不用,但从分布情况来看,相关遗迹和遗物多数分布在沿鹤坑河和三坑河两岸,可知其空间布局大体呈现河流——水碓、民居的分布特点。现将有关遗址基本情况简述如下:

1、磨谷田遗址。位于南昆山鹤坑河上游,西距鹤湖三坑遗址6.8公里,在地表踏查时发现有石碓杵、碓马、碓槽、石磨盘、房基等。保存较好,年代与鹤湖三坑遗址大体相当。

2、钟火墟遗址。位于南昆山鹤坑河中游,西距鹤湖三坑遗址3.2公里,考古工作者在地表踏查时发现了大量碓马、房基、道路等遗迹和遗物。保存较好,年代与鹤湖三坑遗址大体相当。当地居民称,该遗址曾为南昆山中较为繁荣的圩镇,解放前后废弃。

3、下坪水口造纸遗址。位于南昆山石河奇观石河里的下坪水口三河汇流处,现为一家“石河谷”农家乐。遗址表面存有石齿、石座、石槽、料塘,均得到保存,尤其是古老的纸厂房基、水池犹存,遗址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据当地村民介绍,该遗址为民国时期“张阳利纸厂”遗址。

4、三寨谷造纸遗址。位于南昆山三寨谷度假村内,依山而建,遗址中有3处水车舂碓的石基座、石碓(俗称碓咀)、碓房、柱洞、水槽等遗迹。发现的遗迹主要有房址、碓房、引水渠、灰坑。遗迹包括:房址2座、碓房3座、架槽遗迹1组、水栅遗迹1座、引水渠2条、灰砂小路1条、灰坑3座。另外还发现明清时期遗物若干。初步揭示出其遗迹分为水栅及渡槽区、引水渠分布区、作坊及居住区等三个功能区域。

为进一步揭示南昆山造纸遗址情况,2015年7月至11月,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对龙门南昆山三寨谷的造纸遗址进行了科学考古工作,勘查面积约10000平方米,通过全面调查、测绘、清理、现场保护及资料整理、考古学及保护利用综合研究等,揭示出了南昆山古代造纸的基本构造和分布情况。为理清南昆山三寨谷造纸遗址作坊分布特点,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邀请了国内诸多专家学者对这一遗址的勘探、保护工作进行现场勘察研讨,专家认为,三寨谷造纸遗址完整地保留和记录了清代早期至民国时期造纸的技术手段和各项技术资料,是我国造纸技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专家意见,可以看出,三寨谷造纸遗址是广东省目前已知唯一保存较好、整体布局较清晰的古代造纸作坊遗址,其建造水平、平面布局、结构手法与科技运用颇具特色,为研究明清时期南方先进的造纸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对探讨我国造纸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古代水利科学和环境科学利用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该遗址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而且有多方面的科学和艺术价值。由此看来,南昆山造纸遗址亦可称为“中国造纸术的活化石”。

二、从遗址看南昆山造纸历史及工艺流程

传统的造纸场所,多数位于山清水秀的丘陵地带、造纸原材料资源丰富的地方,因为山上可以提供造纸原料,而溪流可以提供造纸不可或缺的水源。清严如煜在《三省边防备览》卷十《山货》卷中谈到陕南纸厂时说:“厂择有树林、青石、近水处,方可开设。有树则有柴,有石方可烧(石)灰,有水方可能浸料,如树少,水远,即难做纸。”卷中所及纸厂地址的选择,应在盛产竹林,有青石且近水的地方。从地理位置和特有的物产资源分布情况来看,南昆山具备了造纸的天然优势。伴随着中国造纸业的兴起与发展,南昆山居民充分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将取竹造纸的历史延续了二百多年。

(一)南昆山古代造纸历史溯源

关于南昆山造纸的历史,得益于造纸原材料的不断改进以及造纸术发明后不断向全国的推广和应用,造纸技术在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发展,至唐代开始出现竹纸并在广东一带得到推广,明清时以制作竹纸而著名。此时,南昆山本身特有的资源优势,也使得手工造纸作坊在南昆山一带得到迅速发展并不断繁荣。清康熙《龙门县志》物产篇记载,早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南昆山已有纸竹,清道光《龙门县志》记载蓝瀵山(瀵一作糞),旧名作南昆山,在龙门城西南百余里,当地居民多数以采竹造纸为业;民国《龙门县志》卷六(县民志二)亦曾记载:南昆遍山皆竹,皆以制纸为业。得益于充沛的水资源和丰富的竹子资源,当地居民自己制造的蓝瀵纸在民间盛行了数百年。南昆山造纸业的真正出现,民国《龙门县志》亦有记载,原籍福建的严春霖,在清乾隆年间(1711-1799)迁居南昆山,“以其地宜竹,回闽携取苗竹归,教土人种之,竹渐繁植,设万兴纸厂于火烧谷,开槽造纸,自是南昆及铁岗、沙迳等处,咸食其利。今呼苗竹为闽竹,示不忘也。”这一记载,揭开了南昆山一带开槽造纸的历史。

南昆山古称蓝瀵山,现存咸丰元年刻本、咸丰六年(1856)《龙门县志》补刻本及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各本均对该地所产的“蓝瀵纸”有所记录,但所记之辞均大同小异。民国毓雯、张经赞所修《龙门县志(咸丰元年刻本)》亦有记载“蓝瀵纸,出蓝瀵山……近岁出纸,多于从化流溪运赴省城、佛山……”。另据光绪《广州府志》记载,南昆山山民除造纸,几乎没有别的谋生手段,是谓“男女终岁营营,取给篁箐,绝无外务”。从中可以窥见,清初至民国期间,南昆山居民多以采竹造纸为业,造纸显然已成为当地的一种手工作业和居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二)南昆山古代造纸工艺流程

通过对龙门南昆山三寨谷造纸遗址进行的科学考古发掘,根据遗址前后的现场状况、沿河中上游水系和水槽、三寨谷遗址地貌分布情况,考古单位获取了造纸作坊、柱洞、水渠及整体分布相关数据。基本理清了建筑遗址的分布范围、建筑布局、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其造纸设施如水碓、浆池、引水渠、渠板、柱洞宛然在目。按照现场遗址及遗留物情况,南昆山古代造纸技术工艺流程一目了然。

关于造纸工艺流程,古代文献多有记载,其中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最为详尽,该书杀青卷第十三记载(造竹纸):“凡造竹纸,事出南方,而闽省独专其盛,……截断(竹)五七尺长,就于本山开塘一口,注水其中漂浸,……加工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原注),……用上好石灰汁涂浆,……取出,入臼受春(山国皆有水碓,原注)舂至形同泥面,倾入槽内,凡抄纸槽上合斗方、尺寸阔狭……然后覆帘,落纸于板上,叠积千万张,数满则上以板压,……如榨酒法,使水气净尽流干,然后以轻细铜镊逐张揭起焙干……”。而有关南昆山造纸工艺流程,清咸丰《龙门县志》物产篇的“货品”条载:“蓝瀵纸,出蓝瀵山。造纸之竹曰纸竹,其法先斩竹投地窖中,渍以灰水,久之乃出。而椎练渍久,则纸洁而细,速则粗而渗……。”从中略知造纸过程:把竹子截断,剖成竹片,拌了石灰浸在水塘里,再取出来煮烂,制成纸浆,然后用绷在木架上的竹帘子从纸浆面上荡过。这样,竹帘上就留下一层纤维,把这层纤维揭下来烘干,纸就制成了。在南昆山石河里下坪水口三河汇流地的一处造纸遗址内,曾从事造纸业的村民张晃新描述了造纸过程的每一个细节。结合史料记载和现存遗迹及有关建筑构件来看,南昆山造纸技术基本上沿袭着明清做法,没有大的变化,工序大约有30多道,主要可分为备料、腌刷压腐、翻塘沤熟、煮料洗净、捣刷搅拌、捞纸压纸、最后是分纸、晒纸、拆纸、打捆、包装等。上述造纸工序与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所述大体相同。

三、从遗址看南昆山造纸业的兴盛与衰落

古代造纸业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及宋元明清的传承与发展,从兴盛到衰落延续了一千多年。自造纸术发明并推广后,纸的品种不断增加,有麻纸、皮纸、竹纸、宣纸等,其应用也十分广泛,大量用于日常生活、工作中。据记载,唐至两宋以后,直到民国,广东民间造纸极为繁盛,品类很多,各具特色。如龙门南昆山的蓝瀵纸,东莞蜜香纸,从化流溪纸,长乐谷纸,四会、汕头的火纸等等。以龙门南昆山造纸遗址为例,南昆纸从清初至民国,纸业曾作为当地颇具规模的产业,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并一度成为龙门地区的知名山货。清道光《龙门县志》(卷三物产篇)“货品”记载:“蓝瀵纸,出蓝瀵山……多于从化流溪运赴省城、佛山、石龙者不绝。”此则记载将“蓝瀵纸”在龙门货品中名列首位,且知从事纸业者络绎不绝,足见当时热闹场面。另,民国《龙门县志》也记载了南昆山出口货物每年计竹纸二十万,此可谓龙门的支柱产业之一,从中亦可见其规模。

从现存史料及相关遗迹来看,南昆山造纸业从清代的发展、兴盛、繁荣直到民国逐渐衰落,是古代造纸业发展过程的缩影。随着纸在日常生活中需求越来越大,自清代起,南昆山一带居住的山民便利用当地资源优势,采竹造纸为业。民国《龙门县志》卷六(县民志二)篇记载:南昆遍山皆竹,人皆以制纸为业,最盛时纸厂百余家,今则仅存数十家。由此可知,在南昆山从事造纸行业者曾一度有上百家,极其繁荣,到民国时逐渐衰落。至民国后期,随着“蓝瀵山”改名为“南昆山”,蓝瀵纸也改称为“南昆纸”。此时,手工纸逐渐为机械纸取代,造纸原材料的改变和机制纸大量生产,南昆山周边其它地区产纸量已经有了大幅提高。随着运输途径的改变及社会的不断前进、发展,而南昆纸工艺陈旧、产品形象和质量、数量却没有进一步提高。这时,南昆山用纸订单减少,居民靠造纸的收入也仅能维持基本生计,没有发展前景,当地居民开始向外迁徙或外出谋生,传统手工造纸业开始萧条、衰落,此时市场上出售的纸也被其他新型优质美观而廉价的现代纸逐渐取代。至此,南昆纸停止生产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四、结语

中国古代造纸技艺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从起步推广到繁荣兴盛,再到衰落和退出历史舞台,其间延续了一千多年,是我国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惠州龙门南昆山造纸遗址群作为清至民国造纸作坊遗址,是目前广东省发现年代最早、延续生产时间最长,也是目前广东省内发现遗迹最多、最全的造纸类遗址,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对其保护与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南昆山造纸遗址的科学调查、勘探及总结,可以了解到造纸遗址作坊设置设施及制作工具情况,从现存的遗迹和设施也可看出遗址功能区域划分的多样性。同时,南昆山造纸遗址群遗留下来的造纸石质构件,保持了历史原状,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反映了原有的用途和功能,为我们复原造纸遗址作坊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传统手工纸及传统造纸技艺在传承文化遗产、表达民族韵味等诸多方面有其不可代替之处,传统造纸技术也是中华文明中璀璨的一页。南昆山造纸遗址是广东地区重要的造纸遗址,同样是以手工制作技艺为主体的手工作坊类遗址,它的存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展现古代手工制作技艺高度智慧的体现,其制作技艺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继承和发扬。

[1](清)毓雯、张经赞修编.张维屏纂.龙门县志[M].(据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本影印,龙门县地方志重印本),2015.

[2](民国)招念慈修.郭庆时纂.龙门县志[M].(据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本影印,龙门县地方志重印本),2015.

[3]潘吉星.中国造纸史[M].上海人民出版,2009.

[4]金江莲.中国传统造纸技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初探[J].学理论•下,2015(2).

[5]刘长撰写.龙门县三寨谷造纸遗址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报告[R].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5-11.

[6]王意乐、刘金成、肖发标执笔.江西高安市华林造纸作坊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10(8).

[7]王进.瑞安芳庄水碓造纸作坊群调查[J].东方博物,2005(3).

[8]韦丹芳.广西壮、汉、瑶族民间造纸技术的调查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9]朱霞等.云南少数民族造纸技术的调查和研究[J].民族研究,1999(1).

2016-4-25

钟雪平,男,广东龙川人,惠州市博物馆副馆长,文博馆员。

猜你喜欢

县志作坊龙门
假鸡蛋作坊开工啦
汾酒老作坊
龙门石篆联
县志里的乡贤
龙门里的白居易
人大代表的“女子作坊”
龙门这边(71)
缠访者入县志
县志
龙门有个“程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