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国内外大宗饲料原料市场分析
2016-02-02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大宗饲料原料
2016年11月国内外大宗饲料原料市场分析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一、玉米市场
11月份,北方玉米产区雾霾天气和雨雪天气较多,日照偏少。东北产区大部气温偏低,利于玉米“上冻”及脱粒烘干;华北产区水分下降仍然缓慢,不利于用粮企业储存。国家粮食局统计显示,截至11月30日,东北三省一区累计收购玉米2074万t。其中:内蒙古收购246万t,辽宁564万t,吉林396万t,黑龙江868万t。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截至11月30日,东北农户售粮进度为28%,比月初提高20个百分点,同比偏慢6个百分点。华北农户售粮进度为27%,比月初提高14个百分点,同比偏慢1个百分点。
11月份,国内玉米需求增加。国内深加工企业加工利润较高,再考虑到东北地区对深加工企业收购玉米的补贴,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加工利润创下近年来新高。11月底,淀粉行业开工率达到79%,比月初提高6个百分点,同比持平;酒精行业开工率为69%,与月初持平,同比持平。饲料方面,生猪存栏仍缓慢恢复,进口替代品数量继续下降,玉米饲用需求增长。
11月份,主产区玉米价格走势仍然分化。东北产区玉米上市量逐渐增加,尽管玉米价格受到物流紧张、采购需求增加的支撑,整体仍弱势运行。华北产区11月中上旬在不利天气、农户惜售和运费上涨共振的影响下,玉米价格持续反弹,11月下旬天气好转后,随着基层玉米上市量增加,玉米价格回落,但全月华北价格仍表现为上涨。此外,南北港口玉米价格一度受到物流紧张支撑,全月价格表现为冲高回落。
11月份,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预计,2016/17年度美国玉米产量为3.8675亿t,比上年产量提高11.9%,比10月预测高427万t。美国玉米产量和单产均创下最高历史纪录。2016/17年度美国玉米期末库存为6105万t,比上年提高1691万t,比10月预测高211万t。2016/17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为10.3053亿t,期末库存为2.1819亿t。美国和全球玉米市场仍然显著供大于求。由于美国农业部继续上调玉米产量,加之11月美国玉米基本完成收割,季节性供应压力下,11月CBOT玉米市场价格仍以下跌为主。11月底CBOT玉米12月合约报收于336.75美分/蒲式耳,比11月初下降17美分/蒲式耳,降幅4.8%。
二、小麦市场
11月份,全国主产区冬小麦播种基本完成,陆续进入生长期。截至11月下旬,华北、黄淮等地零星冬小麦进入越冬期,其余大部处于出苗分蘖期,发育期接近常年同期。主产区作物长势总体良好,北方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99%。11月下旬的前期,我国中东部出现了大范围寒潮天气过程,华北、黄淮和西北地区东部麦区气温下降了8~12度,最低气温降至零下8度至零下4度,但由于低温持续时间较短,且大部墒情适宜,总体对冬小麦生长影响不大,无明显冻害,反而利于小麦进行抗寒锻炼和麦田增墒蓄墒。
11月份,在市场价格整体涨至接近甚至高于政策性小麦采购成本的情况下,政策性小麦竞价交易成交出现爆发式增长。汇总数据显示,11月份临储小麦拍卖周平均成交31.74万t,远高于10月份的4.6万t和9月份的0.2万t,连续第4个月环比增长;分季度看,1~3季度的周平均成交量分别为0.75万、5.6万和0.25万t,4季度以来大幅增长至21.56万t。河北、山东两省2015年产临储小麦自11月初投放以来,成交维持活跃局面,其中11月最后一周河北投放的5.06万t全部成交,前一周成交率98.6%。
11月份,随着政策性拍卖与市场价格基本接轨,政策性拍卖开始主导市场供应,市场预期逐渐趋于稳定,主产区小麦市场价格整体出现止涨趋稳迹象,全月累计涨幅40~60元/t,远小于10月份100~150元/t的涨幅。11月底,山东济南地区制粉企业收购普通中等小麦进厂价2540~2600元/t,河北石家庄地区进厂价2560~2640元/t,河南郑州地区进厂价2440~2520元/t,江苏徐州地进厂价2460~2540元/t,安徽宿州地区进厂价2460~2540元/t。8月份以来,主产区普通小麦价格累计涨幅普遍达到或超过240元/t。
11月份,受小麦价格涨势趋缓、面粉麸皮价格继续走强共同推动,主产区制粉加工理论效益整体逐渐改善,并初步扭亏。测算显示,11月底河北石家庄地区面粉加工企业理论加工亏损26元/t左右,山东济南地区基本盈亏平衡,河南郑州地区盈利51元/t左右,三地平均盈利约8元/t,好于上月同期(亏损45元/t左右),差于去年同期(盈利39元/t左右)。
11月份,小麦价格维持坚挺,玉米市场价格在10月份大幅反弹之后呈现稳中小幅波动走势,小麦玉米价差高位小幅扩大。11月底,华北黄淮地区小麦玉米价差整体超过700元/t,其中山东地区价差为764元/t,较11月初扩大45元/t左右,同比扩大近330元/t。在今年产区超标小麦增多、多数将转为饲用的情况下,本年度饲用小麦消费量总体将增长,预计达到800万t,较上年度增加150万t。
三、大豆市场
2016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预计将达710万公顷,较上年增加64.4万公顷,预计总产量达到1310万t,较上年增加131万t,目前大豆收割工作已全部结束。截至11月30日,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大豆66万t,同比增加26万t。国内产量增加、油厂入市收购积极及贸易商补充库存是收购进度快于去年的主因。进口方面,美国新季大豆上市后,中国企业采购十分积极,预计11~12月份我国进口大豆到港1600万t,略低于去年同期的1651万t,为历史同期次高水平,2016/17年度我国大豆进口量预计为8500万t,高于上年度的8323万t,增幅为2.1%,低于上年度的6.2%。
国内需求方面,10月份我国生猪存栏环比与上月持平,同比下滑3.4%,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滑0.2%,同比减少3.9%,母猪存栏迟迟不能恢复将制约未来生猪存栏恢复进度,但由于养殖收益较好,养殖企业并没有下调配方中的豆粕占比,且养殖进入旺季,豆粕消费需求较好,而由于上游豆粕库存较低及大豆到港延误,在饲料企业补充库存的过程中出现了豆粕供应紧张的局面,11月份豆粕价格普遍上涨150~200元/t。当前进口大豆压榨利润十分可观,油厂开工率保持较高水平,预计11月份大豆压榨量达到700万t,较上月增长9.4%,但由于下游需求强劲,且饲料企业增加库存,导致油厂豆粕库存维持在47万t的较低水平。预计豆粕供应紧张的格局还将延续到12月下旬。当前豆油库存一直维持在120万t的偏高水平,但随着其他油脂上涨的带动,豆油价格亦水涨船高,临储菜油继续拍卖还将压制豆油消费需求,预计2016/17年我国豆油消费仅增加40万t至1350万t。
国际市场方面,11月份美国农业部继续上调新季大豆单产至创纪录的52.5蒲/英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美国大豆收割已结束,预计总产量将达创纪录的43.61亿蒲,远高于上年度的42.69亿蒲,但强劲的出口销售需求对价格带来支撑。截至11月24日当周,2016/17年度美国大豆累计出口销售4177万t,较上年同期的3279万t提高27.4%,也高于2014/15年度同期的3965万t。目前巴西大豆播种进度超过90%,阿根廷也已过半,后期市场关注南美天气状况以及巴西早熟大豆在2月份的出口是否会挤占美国大豆出口份额。
国内价格方面,目前黑龙江地区食用大豆收购价格在3600~3800元/t,油用大豆收购价格在3300~3400元/t,较上月普遍上涨50~80元/t。今年4月份之后大豆价格快速上涨,使得今年农户惜售心理较重,加上期货价格走高对现货也带来提振。预计春节前国产大豆价格维持当前水平,但长期来看价格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四、市场展望
(一)玉米市场12月份预计,2016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626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86万公顷,减幅4.9%;预计2016年全国玉米单产为6.054t/公顷,比上年增加161千克/公顷,增幅2.7%;2016年全国玉米产量为21950万t,比上年下降513万t,降幅2.3%。生产数据均与上月预测数据持平。
12月份预计,2016/17年度全国玉米进口量为200万t,2016/17年度国内玉米总供给量为22150万t,均与上月预测数据持平。
12月份预计,2016/17年度国内总消费量为19711万t,比上月下调200万t。其中玉米食用消费量为1830万t,种用消费量为138万t,均与上月预测持平;玉米饲料消费为11400万t,比上月预测下调200万t,主要是考虑到高粱和大麦等替代品进口订单继续增长,预计进口量比上月预测值增加,以及全年度饲料消费增长预期放慢;玉米工业消费为6340万t,与上月预测持平,国内深加工行业产能持续扩张,在东北的深加工补贴政策支持下,部分前几年持续停机的企业也有望重新开工,深加工行业开工率将继续提高,刺激玉米工业消费增长;玉米出口量预计为3万t,与上月预测持平。
12月份预计,2016/17年度玉米结余量为2439万t,比上月上调200万t。
(二)小麦市场11月底,12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758元/t,较10月底下降约30元/t,较国产红麦价格低了约882元/t,国内外价差继续处于较高水平。在2015/16年度(去年6月至今年5月)进口小麦330.5万t,同比增长121%的基础上,预计2016/17年度我国小麦进口总量300万t,保持相对高位。
(三)大豆市场2016/17年度,我国大豆新增供给量预计为9810万t,其中国产大豆产量预计1310万t,大豆进口量预计8500万t。该年度大豆榨油消费量预计为8300万t,较上年度增加400万t和5.1%,其中包含400万t国产大豆及7900万t进口大豆;食用大豆消费量预计为1230万t,饲料大豆消费量预计为400万t,年度大豆供需缺口预计为195万t。
2016/17年度,我国豆粕新增供给量为6529万t,较上年度增加317万t,其中豆粕产量预计为6526万t。该年度饲用豆粕消费量预计为6150万t,较上年度增加300万t,年度国内总消费量预计为6305万t,较上年度增加305万t。该年度豆粕出口量预计为200万t,年度国内豆粕供需结余量预计为24万t。
2016/17年度,我国豆油新增供给量预计为1568万t,较上年度增加60万t。其中豆油产量预计为1518万t,豆油进口量预计为50万t。该年度豆油食用消费量预计为1350万t,工业及其他消费量预计为150万t,年度国内豆油供需结余预计为58万t。■
10.15906/j.cnki.cn11-2975/s.2016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