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健食品存违法添加夸大宣传现象

2016-02-02何鹏程

中国防伪报道 2016年1期
关键词:标称保健食品保健品

文 何鹏程



保健食品存违法添加夸大宣传现象

文 何鹏程

近年来,铺天盖地的虚假广告不断打破社会公义的边界,侵害消费者的权益。其中,保健品、化妆品、药品广告堪称“重灾区”。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对2012年全年和2013年1月至3月期间全国118个省级电视频道、171个地市级电视频道和101份报刊的监测数据,保健食品广告90%以上属于虚假违法广告。这些广告涉及的保健食品不仅没有保健功能,甚至还会使一些公众轻信功效、贻误病情。

保健食品一直是非法添加行为的易发领域,且主要是添加化学药品。毋庸置疑,由于大量违规添加化学药品,这些保健食品非但不能补身体,反而可能夺命。比如,在减肥类产品中出现的麻黄素,可以令中枢神经兴奋,提高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从而促进减肥功效。但它是制造冰毒的原料之一,属于国家管制药品,长期使用会影响心率,甚至危害生命。

保健食品也有药物成分是药三分毒

过度服用保健品患上严重肝炎

孙先生是一名退休职工,每月的退休金基本上全部用来购买保健品。本以为身体能越来越硬朗,结果老人却住进了医院。检查显示,他的胆红素超过正常人的30多倍,转氨酶也达到正常人的40余倍,患上了严重肝炎。

女律师狂吃保健品患上乳腺癌

33岁的程女士是一名职业律师,她担心年纪大了人老珠黄,便开始服用多种保健品。没想到因常年服用含有雌性激素的保健品,她被查出乳腺癌晚期。

严重胃溃疡因为保健品吃多了

21岁的广西女孩小丽为了美丽,平时常吃一些具有美颜、瘦身等功效的产品,还经常多个保健产品一起吃,2年多从未间断。但最近胃部不适到医院就诊,做胃镜时,显示屏上清晰显示着小丽的胃部有几十个小白点,而这些小白点正是胃溃疡,有的创面还很大。显示屏上的胃部景象惊呆了在场所有医护人员,就连从事消化内科工作二十几年的老医生也称从没见如此严重的胃溃疡。

“服用保健品造成胃溃疡的病例,临床上不多见。”专家说,但是也不排除这位患者保健品混着吃得太多,其中也有一些药品的成分,长期服用对胃粘膜造成刺激。“也可能有这样的原因,就是因为患者过于依赖保健品,平时也不好好吃饭了,三餐不定,同样也是造成胃溃疡的诱因。”专家表示,保健品只有保健功效,而且各有禁忌,服用时也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想保持美丽,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是最重要的。”

专家提醒

不要盲目听信一些保健品的广告,盲目跟风。吃之前最好咨询一下专业的医生,谨遵医嘱。

保健食品也有药物的成分,不宜多吃,更不能多达数十种一起吃。药物一般都有副作用,不要长期食用。

应加大整治力度

因此,对保健食品违规非法添加行为必须严管,给保健品来一次彻底的整顿,让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行为消弭于无形。

一方面,要树立“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敦促企业严格按照核准生产工艺和配方组织生产,按照标准规定限量使用品添加剂,切实加强产品质量管理,进行保健食品安全危害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同时严格落实责任制,明确关键岗位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书。

另一方面,加大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违法添加等行为的查处力度,重点加强对易发生违法添加行为的减肥、抗疲劳、调节血脂、调节血糖、调节血压等保健品种类的监督抽验。加强对委托生产保健品行为的检查,重点检查生产企业所用原料、生产工艺以及标签标识、说明书是否与批准的内容一致。严厉打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非申报成分和滥用品添加剂行为,清查原料及品添加剂购进渠道、进货查验、检验记录和索证索票情况等。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各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行为按照法定幅度规定的上限实施处罚。对故意非法添加非用物质的,一律吊销相关许可证,依法没收其非法所得和用于违法经营的相关物品,构成违法犯罪的立即移送公安机关。

监管部门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善保健食品中添加化学药品的检验检测手段,加强保健食品质量检测机构建设,扶持一批保健食品质检中心,并加快质检中心队伍建设。建立保健食品安全信息网,选择几种典型保健食品开展安全状况调查,建立保健食品安全信息监测系统和信息通报网络,强化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

此外,还应严格规范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品添加剂使用和管理。重点加强对保健食品添加剂、辅料贮存、使用等的监管,同时,建立保健食品生产使用添加剂申报备案制度,所有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使用添加剂申报备案制度。建立并完善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进一步强化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促进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链接1:仅27种保健食品功效获国家批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布了保健食品的功能,共有27项:增强免疫、辅助降血糖、辅助降血脂、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缓解视疲劳、促进排铅、清咽、辅助降血压、改善睡眠、促进泌乳、缓解体力疲劳、提高耐缺氧能力、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减肥、改善生长发育、增加骨密度、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祛痤疮、祛黄褐斑、改善皮肤水分、改善皮肤油分、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通便、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则涉嫌夸大、虚假宣传。

链接2:31种假冒保健食品并涉嫌违法添加药物成分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组织保健食品监督检查中,查获31种假冒保健食品,并涉嫌违法添加药物成分,现将有关情况通告如下:

一、标注虚假生产企业名称生产的产品17种,分别为:标称“北京仁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糖舒安尼达忠瓦胶囊,检出苯乙双胍、格列苯脲、罗格列酮;标称“北京福顺康科贸有限公司”生产的降压100不凡牌银菊珍珠胶囊,检出硝苯地平;标称“北京济坤中医药研究所”“沈阳中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生产的衍宗牌保元胶囊,检出西地那非;标称“天津欧阳纯天然营养保健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群康牌红景天益康丸,检出西地那非;标称“吉林永辉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肾起点,检出西地那非;标称“福州创新正分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丹参苦瓜胶囊,检出苯乙双胍、格列苯脲、吡格列酮;标称“河南省泷鑫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金鑫玉铬桑胶囊,检出盐酸二甲双胍、盐酸苯乙双胍、格列本脲、马来酸罗格列酮;标称“广东广济堂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广济堂牌清清胶囊,检出N-单去甲基西布曲明;标称“广东广济堂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广州艾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广济堂牌清清胶囊,检出酚酞;标称“广州广济堂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纤纤减肥胶囊,检出酚酞;标称“海南海口得意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九味参茸丸,检出西地那非;未标示生产企业,经销商为大理见喜商贸有限公司的丫头瘦身丸,检出N-单去甲基西布曲明、N,N-双去甲基西布曲明;标称“云南省昆明市静心堂”生产的我们的小丸子,检出酚酞;标称“西藏拉萨雪域神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蟲草鹿鞭丸,检出西地那非;标称“西宁华高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广州宜而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绿瘦左旋肉碱(挺靓牌减肥胶囊),检出西布曲明、酚酞;标称“美国(香港)基因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西宁华高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左旋肉碱减肥胶囊,检出酚酞;标称“贵州苗家医药保健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蜂胶活胰素苗特R葛灵胶囊,检出苯乙双胍、格列苯脲、吡格列酮。

二、假冒他人企业名称生产的产品8种,分别为:假冒北京美迪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堂恒牌好康舒胶囊,检出盐酸二甲双胍、格列本脲、格列吡嗪;假冒北京典奥中卫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蚁力神牌依欣胶囊,检出尼群地平;假冒北京妙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男不倒妙然牌参芪回力胶囊,检出西地那非、他达那非;假冒大兴安岭兴安鹿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兴安健鹿牌参鹿胶囊,检出西地那非;假冒济南天增润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含康牌葡灵胶囊,检出盐酸二甲双胍、格列本脲、马来酸罗格列酮;假冒广州艾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万杰朗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生产的数字牌减肥胶囊,检出西布曲明、N-单去甲基西布曲明、N,N-双去甲基西布曲明、酚酞;假冒深圳田大田实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幸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生产的粒可瘦TM田田雪清减润肠胶囊(海洋调脂瘦身),检出西布曲明;假冒深圳田大田实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幸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生产的粒可瘦TM田田雪清减润肠胶囊(水果配方瘦身),检出酚酞。

三、假冒他人产品名称生产的产品6批次,分别为:假冒北京圣天方医药科技研究院生产的净宝牌圣健元胶囊(批次:131008),检出苯乙双胍、格列苯脲;假冒北京中高海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天农海普牌硒蚕蛹胶囊(批次:20140402),检出格列本脲;假冒铁岭市云欣虫草生物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云欣牌蛹虫草丝芪胶囊(批次:140506),检出他达拉非;假冒深圳市宝和堂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御和坊牌海狗胶囊(批次:2014/06/05),检出他达拉非;假冒甘肃省玛曲县黄河首曲药源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百治亚牌香巴拉珍宝胶囊(批次:20140116)和石氏免疫增强胶囊(批次:20140408),均检出西地那非。

四、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在食品、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药物成分行为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各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联合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上述涉嫌违法添加的假冒保健食品,深挖违法生产源头,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对生产加工的“黑窝点”,要依法取缔,并追究制假售假者的刑事责任;对发现持证企业制假售假的,要查清违法事实,锁定违法证据,对涉嫌犯罪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质量负责人、生产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不能提供假冒产品来源的经营者(含网络经营者),要依法从重处罚。各地查处情况,请于12 月15日前报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五、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所有保健食品经营者应进行全面自查,发现上述产品一律立即停止经营,下架封存,并向所在地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对继续销售的,将依法严惩。凡是企业或产品名称被冒用的合法企业,应立即发表声明,告知社会本企业产品生产、销售有关信息,公布电话供消费者咨询,并积极配合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开展案件调查。

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醒消费者发现上述产品后,应当及时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12331投诉举报热线举报。

猜你喜欢

标称保健食品保健品
保健品知识ABC
浅论保健食品与健康养生的关系和解决途径
保健品“网上忽悠术”揭秘
五等量块快速测量方法
一次吃10种保健品,真的没问题吗?
减肥类保健食品中25种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UPLC-DAD快速筛查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
柒牌、贵人鸟等标称商标服装商品上不合格名单
保健食品或可探索“审批+备案”模式
HPLC法快速筛查抗风湿类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24种非法添加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