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骗子盯上孩子成绩单

2016-02-02刘玉丽

中国防伪报道 2016年5期
关键词:木马病毒事主短信

文 刘玉丽



骗子盯上孩子成绩单

文 刘玉丽

突然收到“老师”短信称孩子成绩下降,并提供链接称点击可看详情,遇到这类短信的家长可要千万留意,如今骗子又盯上了关心孩子成绩的家长。警方提醒,遇到此类可疑的短信链接千万不要随意点击,可通过与校方联系核实确认。

案例:以查孩子成绩为名植入病毒

2016年4月初,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冯女士报警称,一天傍晚,她突然收到一条短信,短信发送者自称是学校的老师,短信内容是说冯女士家的孩子近期学习成绩下降,短信结尾处提供了链接点击查看详情。由于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冯女士未加思索就点开了这个链接。

点开链接后,冯女士的手机便进入了一个网站,页面提示要求点击注册。冯女士按照要求点击注册后,却显示注册并未成功。原本她没当回事,但随后的10分钟时间里,冯女士绑定在这部手机上的银行卡就被人分5次转走了4122元。

据警方介绍,冯女士遭遇的其实是一起特别典型的利用短信链接向手机植入木马病毒为手段的电信诈骗案件。嫌疑人将事先制作好的木马病毒植入链接之中,诱骗不知情的家长点击,木马病毒被植入手机后便可获取手机绑定的银行卡相关信息,进而实施盗刷获利的行为。

案例:北京警方打掉短信链接诈骗团伙

近日,北京警方历时40多天,打掉一个利用短信链接实施电信诈骗的新型犯罪团伙,抓获涉案嫌疑人9名。警方表示,从今年2月底开始,警方陆续接到了数起报警,都是因为报警人不慎点击短信链接后银行卡被盗刷的案件。

事主许先生因为点击了冒充朋友要求帮忙辨认照片的短信链接,被盗刷了11万元。嫌疑人主要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以红包转账的方式转走大部分钱款,还有一小部分钱款通过网上购物被消费转移。随即,警方根据这一线索,最终锁定利用第三方平台转账的实际操作者胡某。民警赶往武汉,将胡某抓获。

随后,警方锁定了胡某所指认的网友是海口市人王某等,专案组民警迅速赶往海口将王某等5人抓获。王某供述,他以帮人盗刷银行卡提现手段牟取不法利益,每次获取提现金额的30%回扣。不过,诈骗短信不是他们发出的,他们只是通过网络与上家联系。

专案组顺藤摸瓜,在广西将涉案的赵某等3人抓获。据犯罪嫌疑人赵某交代,他从网上购买用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向事主手机发送带有木马程序的短信。事主一旦点击短信中的网址,木马程序便会植入手机,获取事主通讯录、关联的银行卡等信息轻而易举。随后,他们通过拦截获取银行支付验证码,在网上购物消费变现或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红包转账提现。

赵某进一步交代,若事主点击链接,该木马病毒会再次向事主通讯录联系人发送木马程序短信;若再有事主点击,含有木马病毒的链接就会被继续发送下去,爆发式蔓延。

警方提示

与校方联系确认前不要点击可疑链接

骗子一般在11时和16时前后异常活跃,因为受害人在这两个时间段相对有独处时间,防范意识比较差,不容易向他人求证。

170、171等号段的手机号被不法分子利用的几率较大;给手机加装杀毒软件,可以降低手机被植入木马的风险。

这种依靠短信链接植入木马实施电信诈骗的手段,近期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手段,需要民众加强防范。

收到网址链接不要轻易点击,这是避免事主被骗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木马病毒链接只有在被点击的情况下才能植入事主手机,如果不点击就不会植入。即使是银行等机构发来的安全链接,也不要轻易点击,要跟银行官方客服电话核实后,再决定是否操作,避免被骗。

警方表示,当下因为170、171号段的手机号是虚拟运营商经营的,使用成本较低,被不法分子利用的几率较大,事主收到这些号段发送的短信链接千万不要点击。民警也提醒手机用户,最好给手机加装安全可靠的杀毒软件,可以降低手机被植入此类木马程序的风险。

猜你喜欢

木马病毒事主短信
道歉短信
代发短信
三男女涉勒索禁錮就逮
港男賭敗搶80萬籌碼被捕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措施
大盘鸡 等
內地男子遇債主遭毆攬警求救
偷渡客呃賭客30萬
“八一”节日短信之一
病毒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