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古代文献集成》编纂手记(代前言)
2016-02-02贾三强
贾三强
《陕西古代文献集成》编纂手记(代前言)
贾三强
“陕西古代文献集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省实施的最大的古籍整理项目。项目预期分成两个阶段,分别在“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期间启动并完成。课题的任务是,将历史遗留下来而又没有经今人整理过,或虽经今人整理但整理本有较多问题,并且具有很高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典籍,整理成为点校本或注释本,以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们阅读。工程浩大,任务繁重,时间紧迫,要求很高,需要课题组织者和参与者付出很大的努力,将这项世纪工程做好,不仅为当代也为后世贡献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
一、课题缘起
中国历史上凡是经济繁荣、民众富庶、社会安泰时,执政者往往把精力和财力投入到文化建设上来。宋初四部大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明初《永乐大典》,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的《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等,无不基于这种背景。这就是所谓“盛世修书”的传统。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长期在全国经济发展方面居于中游甚至偏下,上一辈学者欲整理陕西古代文献者不乏其人,但是都因所需巨资无法筹措而望洋兴叹。西北大学文学院的学者在21世纪初就曾提出过编纂《陕西乡贤文集丛书》和《陕西方志丛书》整理本的设想,但是由于投资巨大,耗时甚多而未能得到有关方面的回应,不得不暂时作罢。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提出将西安市建成国际性大都会的设想。陕西省政府根据古长安是十三朝古都,陕西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的地缘优势,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要将陕西省建设成我国的文化大省和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较之十几年前,陕西省的综合经济实力有了较大的提升。近年来陕西省在文化遗址修复和文物保护方面,采取了大力度的措施,恢复和整修了相当多的文物古迹,例如日前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以及汉昆明池遗址公园、汉城湖公园、唐芙蓉园、曲江遗址公园等;文物的修复保护也取得很大成就,如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彩绘保护、古代纸质文献的修复保护等。这些成就赢得了举世瞩目。但是这些成果,主要是从空间上展现文物和遗址的形貌,而这些文化遗产内在的精神支撑,也就是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存在、湮毁等丰富的文化信息,更要依靠文献的记述。正如笔者在一篇文章中所说:“历史上的文明,文物只是一端,而文献则构成另外一极。无文物则不睹其容,无文献则不知其故。文物为体,文献则为神,着此一睛,则飞龙在天。”更何况有些精神遗产是地面文物所无法负载的。例如,宋代以后,理学成为中国官方的主要意识形态,而陕西关中理学即关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关学的代表人物张载、马理、吕柟、冯从吾、康乃心、李颙、李因笃、王心敬等人的著作,不仅是陕西省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豪言壮语,成为世世代代立志为国捐躯的有志之士的座右铭。而这些遗产,也亟待抢救。如《康乃心全集》目前只有中国社科院图书馆收藏的一套手抄本,各种意外,都可能使其永远失去。
2005年,笔者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见到山东大学古籍所所长郑杰文教授。郑教授建议说,山东和陕西堪称是中国古代文献的渊薮,山东省已决定整理出版《山东文献集成》,陕西省理应启动类似项目。确实如此,单就经典性的古代文献,山东有《论语》、《孟子》,陕西则有《周易》、《周礼》、《史记》、《汉书》,《诗经》和《尚书》中亦有相当篇目与陕西有关。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编纂一套能比较全面反映陕西省古代文化辉煌成就的大型丛书的时机已经成熟,并且刻不容缓。2011年初,我们通过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向省政府提出建议: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倾省内外可以利用的学术资源,尽速启动,用10年左右时间编纂一套全面反映陕西古代文献成就的大型丛书《陕西古代文献集成》。
陕西省人民政府主要领导迅速做出批示:“对我省历史上形成的,目前又没有被整理出版的典籍,应下力气投入,以传承历史文化和文明。”批准“陕西古代文献集成”项目为陕西省“十二五”规划重大古籍整理项目。
二、精心组织
项目获得立项后,下来是将项目面临的各种问题逐一研究,有条不紊地具体落到实处。
1.成立“陕西古代文献集成”编辑修纂工作班子。一是编修委员会,由陕西省省长任主任,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部长和主管文化的副省长任副组长,各主要参与单位的领导任成员;二是成立专家委员会,由陕西省古籍整理保护出版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省古籍整理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代行职责;三是成立编纂委员会,设在项目直接承担者西北大学,负责项目的编纂实施工作。由一批在国内享有盛誉的专家担任顾问,由一批以陕西省内年富力强的古代文献学者为主,担任委员会成员。项目的首席专家为西北大学文献中心主任、古典文献学学科带头人贾三强教授。编纂委员会还确定了一期工程的具体进展计划。并且提出,这一项目在省古籍整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实施开展,省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负责项目的总体协调和日常行政事务工作,负责协调各有关单位的协调沟通,督促检查项目的进展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西北大学为项目的第一承担单位,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和实施。为落实这些要求,省古籍整理领导小组于2012年9月下发文件,通知到了各相关单位。
西北大学还在项目主持人贾三强教授所在的文学院成立了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从办公场所、人员配备方面提供了必要条件,使项目顺利启动。
2.确定子课题。按照省政府文件精神,我们决定先整理一批没有经过今人整理,或虽有近人整理本但整理本存在较多问题的典籍。为了有利于今人阅读,特别是有利于省内各级官员阅读,以便使这些文化资源成为今天的经济建设、精神建设、社会建设和环境建设的有用信息,我们决定不采用国内某些省市采取的古籍影印的方式,而是采用古籍点校本,并用繁体字横排本的形式,这样既尊重了古代文献的原有形式,又便于今人的阅读。既然确定为目前只做尚未有今人整理本的陕西古代典籍,课题组经过反复研究论证,确定下来约304个子课题,依传统古籍分类法,分成经史子集四部。按前后两期实施,“十二五”期间先行完成151个子课题。在这些子课题的确定中,专家委员会意见得到了极大的重视。
3.开展项目的招标工作。根据专家委员会的建议,对于子课题的承担,我们决定采用招标制和委托制结合的办法,以招标制为主,而无人投标或投标者明显不合要求者,再采用委托专家承担的方法。省古籍整理小组在2012年9月下发文件,公开向省内征集一期工程的151个子课题的承担者。以省内高校和古籍整理部门为主的学者踊跃申报,经编纂委员会初审,决定将74位学者申报的117项子课题交付专家委员会审查。2013年元月,专家委员会审定107项子课题合格。入选者绝大多数是近年来从事文献研究已有成就的中青年学者,有一部分已对所申报的子课题有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对于无人申报或申报者不合要求的课题,还有专业性太强如中医药方面的子课题,我们采取了委托相关的具有高水平的专家承担的方式,现在已在着手进行的子课题有160余项。
4.多次召开相关会议,进行学术交流,互促互进,并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在项目规划时,我们就提出了课题进行中,每年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一次行政事务会设想。前者主要交流课题研究中的学术问题,后者主要针对项目进行中出现的各种事务性问题,及时加以解决。2013年3月,东亚汉学研究学会(秘书处设在日本长崎大学)、西北大学文学院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联合举办,西北大学文学院承办了“陕西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50余人,分别来自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共提交论文41篇。论文专业性强,水平高,围绕陕西古籍整理与校勘、古代文献编年、宗教文献的文学阐释、陕西地方方言、域外汉学的开拓与发展等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会议期间,还举行了“陕西古代文献”课题开题报告会。由贾三强教授介绍项目的立项和准备工作,省古籍办副主任吴敏霞研究员发表了讲话。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项目具有重大的文化意义,并且对项目的各方面问题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对于这次会议,《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3月4日曾专发消息《“陕西古代文献集成”项目启动》予以报道。会议论文由东亚汉学研究学会会刊《东亚汉学研究》出版特别号《“陕西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悉数发表。
2014年6月,西北大学文学院和陕西省社科院古籍所举办了“第二届陕西地方文献学术研讨会”,会议的参加者全部是项目的承担者,各位学者专家对自己承担课题中的学术问题做了归纳研究,发表的论文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于项目的深入开展和将项目做成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可谓是一次高调的“集结号”。
行政事务会议也力争开成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不务空谈的交流会。虽然我们已给各位课题承担者发了《工作手册》,专门规定了体例,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于是2013年10月召开的行政事务会议,专就体例不一展开了研讨。集思广益,将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分门别类做了梳理,又重新修订了《工作手册》,大家反映良好。此后,关于体例问题的意见已很少出现。
根据实际需要,从事编修编纂的单位建立了畅通的管道,问题一发生,就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沟通,及时解决。去年年末,省政府主管文化的副省长过问了项目的进展,明确表示,这个项目是省上亲自抓的重大文化项目,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最多的软文化工程,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关注,必须抓紧抓好。为此,陕西省社科院、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陕西省古籍整理委会员专家委员会、西北大学四家的领导和项目主持人开会,对当前面临的问题一一过滤,采取相应对策。如稿件完成后的审阅、成书的分集等具体问题均涉及,并且有了明确的应对之策。
5.利用电子信息时代的优势,建立随时应答的动态管理模式。项目日常的工作人员现有4人,其中3人为在校博士生等。他们利用年轻上进、电子信息技术较为精通的优势,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例如建立了全员的电子通信网,随时随地都可与各位项目承担者进行联系,实现无纸交流,无纸办公。并且建立了联络群,可以随时发布各种信息,对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应答。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还可由专门或专业人士进行解答。
最近,我们正在建设“陕西古代文献集成”信息终端,逐步将一些共享的资源录入,建成课题组的大资料库、大信息库。这个终端的建成,必将为课题的开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成果怡人
现在,我们一方面督促课题承担者尽快交稿,一方面要组织审稿。经陕西省古籍办协调,决定由省古籍整理领导小组的专家委员会组成审稿小组。下一步的审稿工作将是紧张繁重的。
从目前提交的稿件看,质量大都令人满意。有些整理成果,还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
1.精心撰写点校前言和凡例。我们要求,点校前言要交代作者、著述及版本、学术或文学成就、点校特点等,不拘一格,但必须包括以上主要信息。试举李廷训《醯鸡吟》中整理者关于李庭训生平的考证:
《醯鸡吟》是晚明人李廷训创作的一部诗集。有关李廷训的生平资料甚少,《明史》等正史上无传,虽于地方志上有一些记载,但都语焉不详,倒是在其诗集中留存了不少的原始材料,将外证与内证结合起来进行考察,还是可以大致勾勒出李廷训的主要事迹。
明隆庆五年刻万历三十五年增修本《保定府志》卷八记载:“李廷训,固原州人,由进士升南京户部主事。”乾隆《甘肃通志》卷三二所载“乙酉科”举人有:“李廷训,固原人。”按,“乙酉”即万历十三年(1585)。又卷三三所载“乙未科”进士有:“李廷训,固原人。”按,“乙未”即万历二十三年(1595)。《醯鸡吟》卷首《醯鸡吟自叙》自署:“关中六盘山人”云云。按,“六盘山”位于明代平凉府固原境。卷二《经金佛峡》题下自注:“余幼时赴平凉”云云,《济泾行》题下自注:“时余以忧归也。丙午”按,“忧”即指丁忧,在任官员回乡为父母守丧。“丙午”即万历三十四年(1606)。诗中有句曰:“溯泾流兮望崆峒”云云。按“泾流”指源出于六盘山的泾水,“崆峒”即崆峒山,为六盘山的古称,均处于明代平凉府固原州境。据此种种可知,李廷训原籍为明代固原人,即今宁夏固原人。按,“李廷训”一作“李庭训”,见《雍正河南通志》卷九“归德府•宁陵县”条所载,乾隆三十四年抄本《庄浪志略》卷二十所收《署篆静宁州别驾王公德政碑记》一文的署名。以及下文所引者。又据《乾隆西安府志》卷四二《选举志》载“万历二十三年乙未朱之蕃榜”进士有:“李廷训,三原人。”又卷四三《选举志》载“万历十三年乙酉科”举人有:“李廷训,三原人。”《雍正陕西通志》卷三一、卷三二所载者亦同。《雍正河南通志》卷三三记载:“李廷训,陕西三原人,进士。”乾隆四十八年刻本《三原县志》卷六记载:“乙酉科,李庭训。”“乙未科,李庭训。”而《醯鸡吟》卷八《壬辰银夏之乱周将军手刃刘酋功居其首》题下自注:“戊午,偶访余于三原,故有赠别之句,以志余意焉。”按,“戊午”,即万历四十六年(1618)。同卷《渭原道中》首联曰:“家山西万里,匹马向三原。”卷十三《陈幼白学使校士三原》首联曰:“三辅人文挟策来,代天哲匠持闳裁。”可知李廷训晚年又移家定居于三原,即今陕西三原。而据卷十三《瓮园记》诗序曰:“癸丑夏,余卜郊西南隅隙地,构筑一室,题曰‘瓮园’,以艰于水也。……区区五亩之宅,亭榭外所植花卉几何,窃取陶公涉园成趣之意,故谬以八景题之。”按,“癸丑”,即万历四十一年(1613)。知其定居三原当在此前后。
整理者主要根据地方志和作品内证等有限资料,将李廷训的生平做了最大限度的勾勒复原,使我们对这位极少为人所知的四百年前乡先贤的生平事迹,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
毕沅是乾嘉学派中的领军人物之一,且位高权重,其言颇为世人所重。《关中金石记》是其呕心沥血之作,清人评价甚高。钱大昕《序》谓:“斯记自关内、山南、河西、陇右,悉著于录,而且征引之博,辨析之精,沿波而讨源,推十以合一,虽曰尝鼎一脔,而经史之实学寓焉。大昕于兹事,笃嗜有年,尝恨见闻浅尟,读公新制,如获异珍。”然其中亦有一些讹误。整理者据实考之正之,如《芮定公碑》条:
永徽元年六月立,李义府撰文,正书,无姓名,在醴泉西谷村。
芮定公者,豆卢宽也。《唐书•钦望传》,祖宽,高祖初擢殿中监。子怀让,尚万春公主。贞观中迁礼部尚书、左卫大将军、芮国公,卒赠特进、并州都督,谥曰定。此碑额题曰“唐故特进芮国公”,与史所称正合。文甚泐,赵氏《金石目录》以为义府所撰,当无误也。
豆卢氏,本慕容之后,有名苌者,于魏封北地王,始赐此姓。《元和姓纂》云,慕容连,北地王之后。
整理者对此做了考辨:
首先,此条节引《旧唐书》不当,致文意不清。《旧唐书•豆卢钦望传》原文为:“祖宽……高祖定关中……累授殿中监,仍诏其子怀让尚万春公主……贞观中历迁礼部尚书、左卫大将军,封芮国公。永徽元年卒,赠特进、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曰定。”“贞观中”云云乃指豆卢宽,非其子怀让。
其次关于北地王的考述有误。其一,关于北地王,据《晋书》、《北史》、《隋书》等先后有后燕慕容精和南燕慕容钟,豆卢氏为何者之后,史书记载多有抵牾之处,无从确考,岑仲勉《元和姓纂四校记》豆卢条有详细辨析,可参看。另,史书记载尚有一北地王后汉刘谌,与豆卢氏无关。其二,据《北史•豆卢宁传》,豆卢宁“父苌,魏柔玄镇将,有威重,见称于时。武成中,以宁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少保、涪郡公”。无封北地王事。其三,据史书记载,后燕亡后,公卿多归北魏。而豆卢氏来源,据《北史•豆卢宁传》,豆卢宁“高祖胜,以燕皇始初归魏,授长乐郡守,赐姓豆卢氏。或云北人谓归义为豆卢,因氏焉。又云避难改焉,未详孰是”。三种说法各异,但都与燕灭于魏这一历史背景有关,当非毕沅所说始于“有名苌者,于魏封北地王”。其四,说“慕容连,北地王之后”亦为舛讹。考《元和姓纂》“慕容”、“豆卢”条,无慕容连其人。而“豆卢”条云:“本姓慕容,燕王廆弟、西平王慕容运孙北地王精之后。入魏,北人谓‘归义’为‘豆卢’,道武因赐姓豆卢氏。精生犹丑,犹丑曾孙苌、永思、宁。宁生绩……永思生通,通生宽,唐礼部尚书芮定公。宽生承业、怀让。”与“連”字形近者只有“運”字,然“運”非北地王之后,却是始封北地王者慕容精的祖父,“連”或为“運”之讹。
而这类点校前言,不啻是精严的学术论文。也确有整理者在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将其作为论文发表,引发了学界的关注和兴趣。
2.标点要一再推敲,力争不出错误。有些甚至经整理者与审稿者的多次往复商量,方才最后确定。康海《对山集》的整理者是位青年学者,其点校整理颇具功力,但偶有不妥之处。如《明故承事郎辉县知县李君墓志铭》之铭文曰:“华山之麓,其坟穹然。是惟君宅,行义不爽。俾艰厥嗣,天亦允惑。子德孔庄,子行弗长。子名则扬,视履罔斁。天乎何忌?永茲千世。”审稿者改为:“华山之麓,其坟穹然,是惟君宅。行义不爽,俾艰厥嗣,天亦允惑。子德孔庄,子行弗长,子名则扬。视履罔斁,天乎何忌?永兹千世。”整理者始则表示不解,审稿者说明,不要机械地认为这种四言之文必是两两成句,而还要看文义,特别是此类文字通常有韵,故还要看其韵脚。这就使得整理者心服口服,并且从中学到了古籍整理的一些知识。
3.采用按语形式说明难点和纠正谬误。有的课题承担者提出,有些原著中有明显讹误,但限于主要做点校整理本的体例,无法用笺注的方式加以纠正。但若不予指出改正,会影响读者阅读,甚至以讹传讹。我们认为,这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工作,首先就是要让今天的大专毕业水平以上的读者能读懂理解,因此建议,采用变通方式,可以在校记中用加按语的方式解决。而且古人著作中亦有此例。《对山集•奉直大夫通州知州张君墓志铭》,整理者句读为:“若审编之公惟醴泉解理常与君不避豪右”,句意殊为难解。故审稿者建议改为:“若审编之公,惟醴泉解理常与君不避豪右”,并在校记中加按语:“解理常,按《乾隆醴泉县志》卷八《闻人》:‘解经,字履常,成化十六年乡试第一……历官户部郎中、盐运司运同。’当系此人。然未详‘理’‘履’孰是。”既以他书校勘,指出“理”或作“履”,同时又说明了墓主与解氏在审核编制人丁赋役等方面不畏豪强之事,使文义豁然开朗。
毕沅《关中金石记•绎山碑》条云:“李斯篆,在西安府学。”指北宋徐铉摹本刻石在西安府学(今西安碑林)。此条对碑中的“”字做了考证:
文义相当佶屈古奥,故需略加说明。整理者的校记为:
【一】“人”,此前脱一“从”字。见(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12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以下引《说文解字》俱出此书。
【二】“水省”,按段注曰:“《卫风》传:‘浟浟,流貌是也。作浟者,俗变也。’”据此,“攸”字亦写作“浟”。许慎所谓“水省”,即谓省去“氵”字边。此则与毕沅所谓用“攸”代“”是“用水省”之意,并谓此用法优于许慎之意有异。
经过校记【二】的说明,文义就相当明白了。
4.对少数校注本要求重在笺证。这类整理本很少,主要是一些博硕士生的论文。既然已经做成校注本,我们也择其善者采入丛书。其花费的精力与学术之水准也达到相当的程度。王庭《松门稿校注》是一篇硕士论文,作者在读博期间又用了很多精力加以修订,几乎对每一篇诗文中的典故都做了笺证。可见其用心之勤之苦。《送理斋徐公参藩河南序(代)》,整理者“解题”谓:
由此可见,中壮年文献学专家学者在课题进行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而在收获课题成果的同时,我们又看到陕西省新一代文献学人才的茁壮成长,还有什么比这样的事更让人高兴的呢?
《陕西古代文献研究》是“陕西古代文献集成”项目在进行过程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将不定期结集出版,以期成为展现陕西古代文献独特文化内涵的一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