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常见问题

2016-02-01吴继柏

文理导航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学问题解决对策小学语文

吴继柏

【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教育领域的新课程改革逐渐发展起来,并迅速的在全国各地开始普及,小学语文作为学生教育的基础环节被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改变过去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就成为摆在语文教师面前一个十分突出的难题。纵观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还存在很多不尽如意的地方,教学模式、方法和理念已经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解决对策

语文是重要的语言沟通和交流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是工具性和学生性高度统一的学科。汉语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应该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门学科,但是实际教学却并非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不能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了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低下。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语文课融入到学生的心里去,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学习氛围中,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更加具备人文性和灵活性。

1.小学语文教学常见问题分析

1.1某些教学内容脱离教学实际需求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多数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语文教材,这个系列的教材虽然几经改版,但是教材文章在选取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尤其是很多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与小学生年龄段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例如教材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其主要内容讲述的是在新年的前夜,一个小女孩因为没有卖掉火柴而被冻死在大街上的故事,通过小女孩的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贫富差距之大,像这种深刻内涵的文章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只会体会到小女孩在新年前夜被冻死的可怜情感,进一步理解教材中所要讲述的深刻内涵可能会存在偏差,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主要的兴趣点还是在文章的故事性和可读性,因此,在我看来,既然教材安排了这样的文章,教师可以将文章作为一个悲剧故事去学习,其中深刻的内涵等到学生学习更多知识后引导学生去体会。

1.2传统教学模式教育理念没有得到改观

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教师角色发生改变,由过去课堂的支配者变为课堂的引导者,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上,教师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还未及时摆脱应试教育理念,问题还是强调标准答案。很多语文教师授课过程中,都是按照参考书中给出的所谓标准答案要求学生进行记忆和理解,而经常会忽视学生提出的具有创造性的答案,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被消耗,创新意识培养不足。

1.3学生主体地位未全面凸显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应用到教学实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很多教师在理解学生主体性时出现了偏差,过于夸大学生主体作用,放任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导致了语文教学课堂热闹而效率不高的现状。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充分,存在以偏概全的现象,没有完全顾及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小组讨论学习成为学生聊天的途径,课外学习未能从根本上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2.小学语文教学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分析

2.1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质

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质是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教师精通本专业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必须具备高超的教师职业能力,要热爱教育事业,具备终身从教的专业奉献精。只有具备了这些专业的素质和全新的要求,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才能保证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2不断丰富教学手段

小学阶段学生好奇心很高,很容易对一项事物产生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不断变换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因材施教,结合教学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对策,通过趣味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又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一个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环境,实现教和学的高效结合,同时,教师还应该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善于把握教学时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也是丰富教学手段的一种方法。

2.3合理增加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和互动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关注教与学的关系,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互动和沟通。成功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和教师课堂互动的成果。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应用语文教材内容的广泛性,通过教师精妙的加工和处理,将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引导学生体验教材中的情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影响,从而达到情境交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财经.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04)

[2]庞光辉,秦锡纯.识读结合识写一体——新编小学语文第一册《影子》教学述评[J].黑龙江教育,2010(09)

[3]胡荣裕.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艺术素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猜你喜欢

教学问题解决对策小学语文
硬笔书法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几点思考
国有企业人才招聘模式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