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认知的心脑机理新探索

2016-02-01刘昌

心理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主客体工作记忆本体

刘昌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京 210097)

审美认知的心脑机理新探索

刘昌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京 210097)

人脑是当代科学研究的顶级黑箱之一,人类的心智世界更是当代多学科研究的顶级黑箱之一。有关审美认知机制的研究,作为美学和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实现学科交叉、视域贯通及共轭系统融合的前沿性创新研究范式之一,业已成为当代交叉学科研究的顶级黑箱之一。要言之,美是难的,大脑充满未解之谜,心智依然是半清晰半模糊的待开发地带。三者归一,不胜其难!然而,《心脑奥秘》(崔宁著,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版)一书专门针对上述的三难命题,进行了新颖深刻和深入浅出的独到释说(为方便计,以下简称之“本书”)。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著名美学家凌继尧指出:“本书研究的问题具有前沿性和很大难度。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进行了严密的理论旁证和间接实证,对不同学科的会通与融合做出了可贵的探索。”认知科学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谢地坤认为:“将审美文化认知与人的自我世界创构相贯通,可以说是沟通生活世界与美学世界的内在之道,是该书的创新之处。”

笔者认为,《心脑奥秘》一书深刻体现了下列突出特点,具有独到的学术思想启示及社会应用价值。

(一)揭示了审美价值得以创生的主客体认知科学原理

本书认为,审美活动的本质特征即在于人对主客观对象进行个性化的感性创造、情感体验、意象发现和价值外现,其间经历了主客体的多重相互作用情形,主体借助一系列的中介体渐进实现审美认知的价值目标。

1.主客交互投射观。借助主客体的交互投射——情感映射,主体的价值特征方能呈现于对象之中,对象世界的深层特征也会投射到主体的心理世界。上述情形同时造成主客体世界的结构重组与功能嬗变,使人的潜能特质和价值理想得以内在实现。

2.主客虚拟互动观。审美活动的本质在于主客体互为镜像、相互映射、协同增益。

3.虚真价值预演观。精神象征具有多重维度和无限自由的时空。借助意象体验,主体可以将审美对象与自我的情感特征及价值内容进行虚拟完善、深层契通、理性升华与具象预演。

(二)提出了“审美间体”的认知加工模型

本书作者指出,审美活动的实质,在于主体借助客观形式来创构、完善、体验并实现自我与对象世界的完满的感性价值,从而形成了主客合一的“审美间体”新时空;换言之,审美活动中实际上还存在着主客体之外的“第三体”——审美间体。它与主客体处于共时空境遇,能够同时表征主客体双方的某些价值属性,同时又能分别与主体或客体一方展开交互性的价值映射。

1.审美认知的思想产物及其认知表征形式

本书指出,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主要依据自己所构建的心理模型来理解自然形象或艺术符号的审美意蕴;这种心理模型分别呈现为审美表象、审美概象和审美意象等多层级形态的“审美间体(时空)”。它既是主体在感性、知性和理性层面所创构的分立式审美心理模型,也是其在历时空、共时空和超时空维度表征形而下、形而中和形而上价值的思想境遇。

审美间体不同于主体间性,它同时具有主客体的双重特性以及不同于主客体的第三性特征。主体借此使主客观价值分别在感性时空、知性时空和理性时空获得了对立统一,进而方能超越审美的主客体世界!对审美主体而言,其创建审美对象、完善自我与客体的系列过程,实质上是将审美的客观形式逐步改造为主客观合一的“间体意象”形态。

2.审美“镜像时空”的中介性质和价值功能

本书认为,人的心灵在审美活动中实际上衍生了一个虚拟的镜像时空。该虚拟时空由三大要素——审美主体、审美间体和审美客体所构成,彼此能够进行交互性的对象表征与价值映射,且与镜外的现实世界发生坐标转换与兼容混成。可以说,审美间体是审美价值的内在表征体,而审美的镜像时空则是审美主客体及间体相互作用的自由平台。

从根本上来看,审美的“间体世界”具有价值中介与结构表征性质。其所衍生的审美“镜像时空”则具有价值映像的独特功能:一是它与主体心灵之间能够展开交互性情感映射,包括主体的对象化情感投射,还包括间体世界对主体心灵的“逆向映射”情形;二是审美的“镜像时空”还能象征性呈现主体的情感理想、自由想象的本质力量和合乎主客观规律的价值创造理念;三是呈现主体与客体、客体与间体的双向价值映射情形。

其思想机理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例如创造“间体世界”、形成“镜像时空”)既能导致对象世界的审美变构与价值特性完善,也能引起主体本质力量的充实发展与价值理想的内在实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主体能够将创造性想象之全新景象及其所激发的全新情感状态投射到对象世界 (“间体世界”),同时直观“镜像时空”所呈现的自己的本质力量及其产物。从这种直观中,主体方能真正发现自己的内在创造物——双重完善体 (新对象与新自我),方能亲身确证、体验和享受自己的本质力量、核心价值与生命意义!

(三)深入细致地论述了审美认知的心脑机制

审美活动之所以具有显着强烈久远的心理变构作用,其根本原因即在于它对人脑所具有的结构功能重塑效应。在这方面,本书做出了深入细致的独到论述,予以读者诸多启示。

第一,审美经验对人脑神经网络之结构、功能和信息容量的显著重塑效应。科学实验证明,与缺乏音乐经验的人相比,音乐家的两侧颞叶、顶叶、运动皮层和辅助运动区、前额叶的细胞密度明显提高,皮层表面积扩大,尤其是增加了很多精细连通的神经回路。例如,当音乐家在聆听音乐、内心想象音乐、默唱或在内心练习弹奏音乐时,其大脑的上述区域会次第激活并形成多种动态转换的神经网络独特模式。这些现象在缺乏音乐经验的人的大脑中很难见到。

第二,审美经验对感觉皮层特殊模块的创构功能。在人类大脑的颞叶,其初级听觉皮层含有三种“时间信息频率柱”:一是“言语声音频率柱”(其频率带从100赫兹到300赫兹、由后到前排列),二是“音乐乐音频率柱”(从后到前依次为500赫兹至800赫兹),三是“自然声响频率柱”(由后到前依次为50赫兹到25000赫兹);其次级听觉皮层则含有若干个频率范围更宽泛、其单元构成更多频的特殊“声音频率柱”。因而可以认为,人在儿童阶段启动并持续较长时期的音乐审美活动(音乐演奏、音乐欣赏、音乐演唱等),有助于其大脑形成“音乐乐音频率柱”,从而有效重塑自己的大脑听觉皮层,据此拥有和提高自己感知音乐的能力、表达自我情感与思想的能力,等等。

第三,审美活动能够优化大脑的生物电节律。近年来认知科学家们一致认为,大脑的高频同步振荡波是人脑高阶认知功能的信息标志,也是认知复杂事物和创造性思维的神经活动之核心表征。音乐认知科学家乔伊迪普等发现,音乐家和音乐批评家在进入音乐欣赏或音乐演奏的高峰时刻,其外侧前额叶都会出现40~50赫兹的高频同步振荡波,继而该波自上而下广泛扩散至海马、杏仁核、联合皮层和感觉皮层的相应部位。本书作者据此认为,这种特殊的脑电波能够表征审美主体的大脑高峰反应状态。由于前额叶存在着向上述结构发出下行投射的输出纤维,因而这种高频同步振荡波的形成及下行扩散意味着:一是前额叶形成了全新的审美意象,二是它将这种理念信息送到低位皮层等处,旨在对感觉、记忆、情绪和想象活动进行定向调节。

(四)精微辨析了审美与自我认知的主客体工作记忆原理

“本体审美工作记忆系统”是本书所呈现的最具始创性意义的认知美学新的概念—范畴系统之一,其对应于“客体审美工作记忆系统”——即指审美主体有关审美对象的视听体觉表象工作记忆、语义符号工作记忆和理念意识工作记忆等多重内容。

1.自传体审美记忆

本书所讨论的自传体审美记忆包括审美性的个人语义记忆、个人身心情景记忆及个人情感记忆等系列内容。

2.本体审美工作记忆

本书指出,审美认知有助于改善与提高人的元认知能力。主体需要借助本体审美工作记忆的方式实现审美认知目标。主体的本体审美工作记忆主要包括下列内容:审美身体工作记忆、审美情绪工作记忆、审美思维工作记忆、审美表达工作记忆,等等。

具体而言,本体审美工作记忆的形成过程包括下列的多层级环节:一是主体将对象性审美经验通过自己的 “感觉—运动系统”的镜像神经元系统和“神经—肌肉”装置而转化为本体审美经验(包括审美体象记忆、审美动作记忆、审美本体空间记忆、审美本体时间记忆、审美有关审美视听觉经验—味觉经验—触觉经验等的本体性记忆、审美情感记忆等,这些本体性记忆主要属于陈述性工作记忆之列);二是主体将抽象的审美符号形式及相关的间接性知觉经验(通过自己大脑的沃尼克区)转化为自己的本体性审美符号记忆、自我概象记忆、象征性情感记忆和本体审美想象性记忆等,这些本体性记忆主要属于程序性工作记忆之列。主体借此实现对对象与自我的符号体验与意义理解,进而借助布罗卡区将自己的知觉图式转化为规范性和通约性的符号表达图式(诸如符合词法—句法—语法规则的言语图式,符合字法—章法—修辞文法的写作图式,符合和声—对位—转调—配器法则的作曲图式与声乐、器乐表演图式,符合点线面体—色彩—肌理—体量—光影造型法则的美术表达图式,等等);三是主体将内在形成的审美意象逐步转化为可操作的身体意象、身体概象、身体表象、本体符号表象和客体符号表象—客体物化表象,其间衍生了主体相关的本体审美工作记忆产物:审美身体工作记忆、审美情绪工作记忆、审美思维工作记忆、审美表达工作记忆,等等。

3.本体审美知识

本书作者认为,人的本体知识包括本体道德性知识、本体科学性知识、本体审美性知识、本体社会性知识、本体宗教性知识、本体生产性知识、本体生活性知识等诸多内容。其中,本体审美知识的文化构成包括三大基本内容:一是感性化的本体艺术知识,二是知性化的本体艺术知识,三是理性化的本体艺术知识。

本体知识的审美建构涉及下列基本内容:第一,本体知识的具身化审美建构;第二,本体知识的象征化审美建构。

4.审美认知价值的心脑表征体

为了揭示艺术活动所蕴含的人类本体性价值的生命基础,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艺术活动所引发的大脑心理变化特征。具体而言,艺术审美活动具有下列心脑效应或标识性特征:(1)有助于提升兴奋性与抑制性神经元系统的递质化学分泌水平及电生理学传导水平;(2)有助于重塑与完善大脑多个脑区的“镜像神经元系统”之结构与功能;(3)有助于扩展大脑的神经网络之层级与框架规模;(4)有助于主体形成泛脑化的40Hz高频同步振荡波及心身同一的高峰体验能力;(5)有助于主体建构与完善指向主客观世界的心理表征体,深刻实现对自我的内在创新及价值体验理想。换言之,上述的五大结构乃是人的心脑系统用以表征审美价值的信息载体。

总之,本书作者基于自己长期深入的学术研究积累和思想理论建构,提出了人类审美认知的思想表征形态及心智操作范式,对于国内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理论启示。本书揭示了审美价值得以创生的主客体认知科学原理,提出了“审美间体”的认知加工模型,论述了审美认知重塑心脑结构—功能—信息系统的客观效应,精微辨析了审美认知过程中的主客体工作记忆之特殊功能、建构机制及操作原理,因而有助于充实和深化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和审美心理学的思想模型及理论框架。

二是概念—范畴探索。本书建立了审美认知的“主体—客体—间体”、“感性—知性—理性—体性”价值观、“历时空—共时空—超时空”系统、“具身-离身”认知范式等系列新颖的概念—范畴内容,有助于扩充和完善当代心理学、心理哲学、认知科学和美学等相关学科的思想范畴。

三是前沿知识应用。本书基于最近十年以来国外重要的最新英文文献研究及相关的原始图表及统计数据分析,深入浅出地概括了人类审美认知的诸多最新思想学说和理论观点,精粹介绍了相关的认知神经科学的实证数据与图谱,为国内心理学界读者了解国外最新的交叉学科与前沿地带的审美认知科学新知识提供了独特的样本。

当然,本书因着出版资助额度及字数的限制及作为交叉性前沿知识普及性著作,在凸现其独特价值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譬如缺少相关的原始图表及统计数据,对审美认知的民族性和个体性样本的比较研究不够。希望作者在今后有条件修订再版本书时,针对上述弱项内容予以充实完善,以期更好地发挥造益学界和造福社会的效用。

刘昌,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cglew@163.com

猜你喜欢

主客体工作记忆本体
《甲·宣》——文明记忆的主客体交互表达
眼睛是“本体”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工作记忆怎样在大脑中存储
工作记忆与多种因素相关
浅析“物我本相因”
基于本体的机械产品工艺知识表示
情绪影响工作记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管见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