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迷信心理研究的新进展:因果错觉及无意识迷信

2016-02-01孙煦扬

心理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错觉消极研究者

孙煦扬 田 浩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083)

迷信心理研究的新进展:因果错觉及无意识迷信

孙煦扬田浩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083)

迷信一直是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领域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界早期对迷信的关注主要集中于迷信的定义、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以思辨性、描述性研究为主。近年来,随着运动心理学、投资心理学,尤其是消费心理学等研究领域的繁荣,迷信心理研究与这些具体的应用领域研究相结合,得到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实证研究结果。这其中,对因果错觉和迷信的无意识成分的研究成为迷信心理研究的前沿领域,为迷信心理的形成原因和干预措施提供了更加深入的视角。

迷信心理;因果错觉;无意识迷信

1 引言

迷信(superstition)几乎存在于各种文化背景之下[1]。早期对迷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领域,迷信现象被看作是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超自然的。

心理学领域的迷信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当时的心理学家认为“迷信就是将原本没有联系的现象或事物看成具有因果关系”[2];将迷信定义为“将某种现象归于某种神秘、不可测的力量”[3]。其后,中西方的心理学家一直致力于探讨什么是迷信,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迷信概念。例如,Jahoda认为,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迷信仅仅表明其使用者希望用它指出某种信仰或观点是错误的[1];Vyse将迷信定义为偏离了科学视角的无根据信念和行为[4];雒焕国认为迷信是从迷信者的迷信行为中反映出来的通过学习所获得的一种对涉及自身利害关系的客观事物的认识和体验,是其在所谓的凶吉问题上的知、情、行的有机统一体[5];郑国则认为迷信是观念上的“非智信,不知而知”以及行为上的“不知而行,盲从、执迷”的结合[6]。

心理学领域内的各主要流派也从各自的角度阐释了迷信现象产生的心理机制,形成了多种迷信心理的理论解释。其中,精神分析学派认为迷信是投射的结果[7],强调无意识和心理暗示的作用;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迷信行为的出现很可能是偶然强化的结果[8];持观察学习观点的研究者认为许多迷信观念和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他人而得到的[5];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迷信信念是歪曲认知的一个方面[9],归因偏差[10]、选择性偏差[11]、感知觉和记忆谬误[12]等都是迷信产生的原因;持动机观的研究者认为迷信能够缓解认知失调[13],增加个体控制感[14],带给人们心理安慰。

此外,研究者们也关注了影响迷信形成与发展的诸多因素。其中较为稳定的个体自身因素包括人口学变量[15,16],人格控制点[10,17]、场依存和受暗示性[18,19]等人格特征,自尊和自我效能[20,21],认知能力[22,23],思维类型[24],心理健康[25,26]等;环境因素则包括教育[27,28],不确定性情境[29],压力情境[30,31]等。

可以看出,早期对迷信心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定义、理论解释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的阐述上,思辨性、描述性研究占有很大比例,实证研究相对不足,基本局限于迷信心理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32]。近年来迷信心理研究呈现出了新的面貌,得到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研究结果[33-35]。这其中,对因果错觉和迷信的无意识成分的研究成为迷信心理研究的新进展,这两方面的研究不仅对了解迷信心理形成机制提供了支持,更重要的是,通过因果错觉和无意识迷信机制的发现,为干预迷信心理及行为提供了新的重要的思路。下面将重点探讨因果错觉和无意识迷信这两项重要研究的最新进展。

2 因果错觉

2.1什么是因果错觉

因果错觉(causal illusion)也称控制错觉(illusion of control),是指相信某个原因能够影响偶然事件的结果,相信人们的行为会导致某种结果,而实际上该事件并不受该行为左右。因果错觉往往是迷信信念的核心。持归因观点的研究者认为,迷信观念的建立往往是由于人们在复杂事物之间建立起荒谬的联系或错误的因果关系,归因的错误往往是导致迷信的一个重要前提。此外,在影响迷信的环境因素的研究中发现,不确定性情境和压力情境会极大地威胁个体的控制感,个体通常会使用迷信的方法来重新获得控制感,降低因无法解决问题而产生的无助感,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迷信多为控制错觉。持动机观的研究者也认为,迷信可以增加个体控制感,控制错觉的产生可以防止习得性无助的出现。

如此说来,因果错觉等迷信是否对人们的心理行为发展有所助益呢?研究者Damisch,Stoberock和Mussweiler在一篇名为Keep Your Fingers Crossed!How Superstition Improves Performance的文章中认为,因果错觉等迷信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现实表现[36]。那么,迷信真的是好的吗?换句话说,是否要将迷信看作是一种无伤大雅,甚至能带来益处的个人活动,从而放弃对其进行干预和引导呢?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如果具体去看Damisch等人的研究会发现,该研究之所以能够得到这些“惊人的”“令人满意的”结论,前提是研究者们有意识地选取了有较高迷信水平的被试,这些被试本身就相信“祈祷好运,好运就会来”[36]。这有点类似于中国古话中所说的“信则灵”,那么,是否“不信则不灵”呢?研究者们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此外,多项调查研究发现,迷信并非仅仅是个人行为,经济、医疗、政治等等诸多领域的决策都很可能受到了迷信信念的影响:以现代科学为主导的社会中,替代性医疗却大肆盛行;基于经济原则的选择在一些情境下会被基于迷信的选择替代;被选举人的面孔会成为其能力的象征……。由此看来,因果错觉等迷信虽然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本质上并不能摆脱缺乏事实依据的虚幻色彩。

2.2如何减少因果错觉

那么,如何对因果错觉进行干预和引导呢?Blanco、Barberia和Matute等人重点关注迷信信念的核心因果错觉,在他们的一系列研究中,具体提出了减少不同种类因果错觉的多项干预措施[37-39]。

2.2.1减少积极错觉的干预措施

积极错觉也称积极迷信,即那些能够带来期望的结果或消除厌恶刺激的迷信 (例如得到奖励或从某种疾病中康复)。Wiseman和Watt的大规模网络调查发现,除了经典的超自然信念量表[40,41](Paranormal Belief Scale,PBS)所关注的消极迷信,另外有许多积极迷信存在[42]。

那么,如何减少积极错觉呢?由于积极迷信在替代性医疗等实际应用领域的影响较大,研究者们首先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一领域。

Barberia等研究者认为,减少积极错觉最直接的一个方法就是直接告诉人们,他们的信念和行为是迷信的[43]。实验室研究发现,如果在实验第一阶段结束后告诉被试其产生了因果错觉并解释错觉产生的原因,那么在随后的第二阶段的相似实验中被试将极大地减少迷信的可能性。此外,多项研究发现,影响积极错觉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所期望的结果出现的概率,另一个是潜在的引发原因出现的概率。一般来讲,积极错觉会在所期望的结果出现的概率较高时发生,而当个体使潜在的引发原因出现的概率也较高时,积极错觉则会加强。由于事件的结果出现的概率实际上是不可控的,而且通常较高,所以,若想要减少积极错觉,则需要降低潜在引发原因出现的可能性或告知人们存在其他引发该结果的原因。实验室研究证明,最好的方法是将两者结合,即首先告知被试还有其他的潜在原因会促使出现现有的结果;其次,为了检验究竟是被试的行为还是其他的潜在原因促成了结果的出现,最好将被试做出行为的概率控制在50%左右[37,44,45](即在全部实验中的一半左右做出该行为)。在实际应用领域,Blanco等人发现,如果能够明确说明替代性疗法的副作用,则能够减少患者使用这种疗法的概率,若同时告知患者其康复的原因也很有可能是自发缓解,那么患者对替代性疗法的信任将大大降低[38]。

2.2.2减少消极错觉的干预措施

消极错觉也称消极迷信,即那些会产生厌恶刺激或使期待的结果消失的迷信 (例如不幸或坏运气)。早期研究发现高受暗示性、低自尊、低自我效能感等都和迷信有较高的正相关,这里提到的迷信即为PBS量表所测量的消极迷信。此外,也有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消极迷信占有极大的比例。虽然消极迷信一直占据迷信心理研究的重要位置,但由于在实验室研究中要引入适当厌恶刺激的难度较大,相关实证研究并不多见。

Matute等人有关减少消极错觉的研究在该领域内属于一种新的尝试。研究发现,与减小积极错觉的方法正相反,如果要减少消极错觉,不能告诉被试还有其他的潜在可能性会导致出现现有结果,反而要鼓励被试在所有的实验中都做出行为[39]。研究者们认为,如果积极错觉的产生和加强相当于强化理论中提到的正/负强化(间隔式强化),那么消极错觉则能够被惩罚解释。在产生消极错觉的情况下,不期望的结果出现的概率通常较高,即个体的大多数行为都会伴随着惩罚。若使用减少积极错觉的方法,让被试降低做出行为的概率,那么被试会发现他们在没有做出行为时也经常受到惩罚,在这种情况下被试反而会关注那些他们做出行为却没有受到惩罚的情况。此时被试容易进行反事实推理,即在没有做出行为的多数时候都受到了惩罚,做出行为的一些时候没有受到惩罚,那么如果更多地做出行为会不会受到的惩罚更少呢?如此一来,消极错觉反而被加强。所以,如果要减少消极错觉反而要鼓励被试在所有的实验中都做出行为,从而让其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受到惩罚,最终降低消极错觉出现的概率。

3 无意识迷信

3.1什么是无意识迷信

简单来说,无意识迷信即在一些情况下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迷信的,却表现出迷信的行为。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在迷信产生过程中无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迷信信念和行为根植于人们的无意识心理过程中,带有一定的情感因素,在某些条件下很容易自动自发地表现出来。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虽然否认自己有迷信的想法,认为自己是“完全不迷信的”,却会在某些情境下做出迷信的行为;有些迷信者即使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荒谬的、违背常理的,却仍然坚持这种行为。持动机观的研究者认为,这很可能是因为迷信能够提升人们的控制感,所以,个体倾向于尝试着做一些无意识的迷信行为,以此来获得某种心理安慰。

3.2意识启动对迷信的影响

在早期的研究中,Devine发现迷信信念中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成分,无意识的迷信可以通过社会化学习无意识地习得[46]。而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并不相同,所以形成的迷信信念也是各异的。换句话说,虽然迷信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均可见,但大体上来说,它是具有文化特异性的(例如,中国人认为数字8很吉利,美国人觉得13号星期五容易发生不幸的事)。这些在社会化中形成的具有文化特异性的无意识的迷信信念,在一些环境线索启动下会自动地影响人们做出某些迷信行为。比如,多项调查发现,很多成功的中国企业家愿意花费大量金钱购买多包含数字8的车牌和电话号码,13号星期五通常会迎来美国大规模投资额度的下滑等等。人们在做出这些决策和行为时往往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迷信的,但是却“下意识地”“不自觉地”做出了“文化引导的”迷信行为。那么,如果把这些无意识的迷信意识化(即意识启动),人们是否还会做出相同的迷信行为呢?

3.2.1意识启动能够减少迷信

Kramer和Block认为,在社会化中形成的无意识的迷信信念在一些迷信线索下会自动地影响人们做出一些违背常理的行为,但意识的介入可以调整这些信念和行为,即意识的启动能够减少迷信信念和行为[47]。他们在实证研究中发现,带有积极/消极迷信意义的商品(相较于无迷信意义的商品)出现问题时消费者的不满情绪会更高/更低,而当让被试阅读关于迷信的材料并进行评价时 (这被认为是对行为中的迷信成分进行意识启动),受迷信影响的产品满意度差异会消失。另外,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告知被试他/她正在迷信 (这可以被看作启动了迷信意识)能够有效地减少其在后续类似实验中继续产生因果错觉的可能性。

3.2.2意识启动也可能增加迷信

在上述研究中,研究者们都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即意识启动能够减少迷信信念和行为。然而,国内学者危悦、刘颖娴和赵云龙却有了新的发现。他们通过实验室研究证明,在一些条件下,意识启动反而会增加迷信信念和行为[48]。在他们的实验中,被试被要求敲击红色或黑色的罐子,敲击罐子后会得到金币或遇到炸弹(概率随机,与颜色无关),一旦遇到炸弹金币就会清零。如果根据先前研究的发现,被试敲击红色罐子的概率要大于黑色罐子 (中国人认为红色代表幸运),而当启动迷信意识后,这种倾向将消失。然而,实际的研究却发现,当被试的迷信意识被启动后,他们反而更多地敲击红色的罐子,表现出来更多的迷信行为。

为什么会呈现出这种完全相反的结果呢?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例如在先前提到的Kramer等人的研究中,被试对不合格的红色电饭煲、8个装网球(相较于绿色电饭煲、10个装网球)表现出更多的不满,而对不合格的6,444.44台币的数码相机 (相较于6,555.55台币的数码相机)表现出较少的不满[47]。这种信念本身是毫无根据的、不合理的,所以迷信意识的启动让被试意识到了自己这种满意度差异是由于荒谬的迷信意识造成的,被试之后则倾向于修正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看起来似乎更“理性化”、更“不迷信”。因而,当迷信意识被启动后,被试反而对不合格的8个装网球表现出了更高的满意度,而对不合格的6,444.44台币的数码相机表现出了更低的满意度。然而,危悦等人的研究却是另一种情况,无论敲击红色或黑色的罐子,被试都可能会碰到炸弹,从而使金币清零[48]。对于被试而言这是一种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下,被试的控制感较低,这时进行迷信意识启动反而让被试得到了可以获得补偿性控制感的信息来源,即意识到可以通过迷信行为(更多地敲击红色的罐子)获得控制感。此外,很可能在被试看来,选择敲击红色的罐子仅仅是一种投机行为,并不违背常识,也不需要修正。

4 结语

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说过:“迷信是人类心灵的弱点,它深植于人们的内心之中,自古就一直在那儿,未来也将一直在。”但值得庆幸的是,像对自然的探索一样,人类一直也没有放弃对这些“超自然”的研究。从哲学、社会学、民俗学的思考到心理学的探索,从对定义、理论及影响因素的思辨到对具体问题的实证研究,从实验室的发现到实际应用领域的成果等。在迷信心理研究领域,研究者们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这并不代表目前的研究已经十分完善。仅以文中提到的两项迷信心理研究的新进展为例,对减少因果错觉的干预措施的研究仍然不够全面,缺少对积极错觉和消极错觉具体包含哪些情况的阐述,相应的也缺少对应具体情况的干预措施和系统的理论解释;意识启动对迷信信念和行为的影响也不明确,不同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还需要系统的整合。此外,即使是早期已有大量研究的迷信定义、理论及影响因素,也存在很多不明确和不完善的地方,这些都需要后来的研究者们做出努力。也许只要人类无法对自身、社会、世界乃至宇宙做到全知全能,迷信就会一直存在,但值得期待的是,迷信心理的研究也会一直进行下去,并不断地将未知变为已知,进而去探索更多的未知。

1JahodaG.Thepsychologyofsuperstition.Harmondswotth:Penguin,1969.

2Maller J B,&Lundeen G E.Sources of superstitious beliefs.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33,26:321-343.

3WarrenCW.Dictionaryofpsychology.Boston:Houghton Mifflin,1934.

4Vyse S A.Believing in magic:The psychology of supersti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5雒焕国.迷信的学习机制探析.甘肃高师学报,2001,6(4):85-89.

6郑国.民国前期迷信问题研究1912~1928.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7马·阿·波波娃.(张雅平 译).精神分析学派的宗教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8蹇璐亦.迷信行为的心理学分析.社会心理科学,2006,21(2):120-122.

9Joukhador J,Blaszczynski A,&Maccallum F.Superstitious beliefs in gambling among problem and nonproblem gamblers:P reliminary data.Journal of Gambling Studies,2004,20(2):171-180.

10Watt C,Watson S,&Wilson L.Cognitive and psychological mediators of anxiety:Evidence from a study of paranormal belief and perceived childhood control. Personalityand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7,42:335-343.

11Blackmore S J.Probability misjudgment and belief in the paranormal:A newspaper survey.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7,88:683-689.

12JahodaG.Thepsychologyof superstition.London:Allen Lane,The Penguin Press,1968.

13Festinger L.When p rophecy f ail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56.

14MacDonald D A,&Holland D.Spirituality and boredom pronenes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2,32:1113-1119.

15Clarke D.Belief in the paranormal:A New Zealand survey.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Psychical Research,1991,57(823):412-425.

16Irwin H J.Belief in the p aranormal:A r eview of the e mpirical l iterature.Journal of the AmericanSociety for Psychical Research,1993,87(1):1-14.

17Darke P R,&Freedman J L.The belief in good luck scale.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1997,31:486-511.

18Saucer P R,Cahoon D D,&Edmonds E M.The paranormal belief scale and the atheistic ideation referencescaleas predictors of hypnoticsuggestibility. Psychology:A Journal of Human Behavior,1992,29,44-46.

19Hergovich A.Field dependence,suggestibility and belief in paranormal phenomena.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2003,34:195-209.

20Fitzpatrick O D,&Shook S L.Belief in the paranormal:Does identitydevelopment duringthecollege yearsmakeadifference?Aniniti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Parapsychology,1994,58:315-329.

21Wolfradt U,Oubaid V,Straube E R,et al.Thinking styles,schizotypal traits andanomalous experienc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9,27(5):821-830.

22Musch J,&Ehrenberg K.Probability misjudgment,cognitive ability,and belief in the paranormal.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2,93(2):169-177.

23Hergovich A,&Arendasy M.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belief in the paranormal.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5,38:1805-1812.

24Aarnio K,&Lindeman M.Paranormal beliefs,education,andthinking styles.Personality and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5,39:1227-1236.

25Zebb B J,&Moore M C.Supersititousness and perceivedanxiety control as predictors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Journal of AnxietyDisorders,2003,17:115-130.

26Moulding R,&Kyrios M.Anxiety disorders and control related beliefs:T he exemplar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06,26:573-583.

27Farha B,&Steward G.Paranormal beliefs:A n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The Skeptical Inquirer,2006,30(1):37-40.

28Torgler B.Determinants of superstition.The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2007,36(5):1-21.

29Dudley R 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gative affect and paranormal belief.Personality and I ndividual D ifferences,2000,28:315-321.

30Keinan G.Effects of stress and tolerance of ambiguity on magic think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4,67:48-55.

31Keinan G.The effects of stress and desire for control on superstitious behavior.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2,28:102-108.

32陈永艳,张进辅,李建.迷信心理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9,17(1):218-226.

33Brevers D,Dan B,Noel X,et al.Sport superstition:M ediation of psychological tension on non-professional sportsmen's superstitious rituals.Journal of S port B ehavior,2011,34(1):3-24.

34Xu A J,Zwick R,&Schwarz N.Washing away your(good or bad)luck:Physical cleansing affects risktaking behavior.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2012,141(1):26.

35Hamerman E J,&Johar G V.Conditioned s uperstition:Desire for c ontrol and c onsumer b rand p references.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13,40(3):428-443.

36Damisch L,Stoberock B,&Mussweiler T.Keep your fingers crossed!Howsuperstitionimproves performance.Psychological Science,2010,21(7):1014-1020.

37Blanco F.Fighting the illusion of control:Howto make use of cue competition and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Univ.Psychol.Bogotá,colomBia,2013,12(1):261-270.

38Blanco F,Barberia I,&Matute H.The l ack of s ide e ffects of an i neffective t reatment f acilitates the d evelopment of ab elief ini ts e ffectiveness.PloSone,2014,9(1):e84084.

39Matute H,&Blanco F.Reducing the illusion of control when an action is followed by an undesired outcome.Psychonomic B ulletin&R eview,2014,21(4):1-7.

40Tobacyk J,&Milford G.Belief in paranormal phenomena:Assessment instrument development and implications for personality function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3,44:648-655.

41Tobacyk J J.A revised paranormal belief scale.Unpublishedmanuscript,LouisianaTechUniversity,Ruston,LA,1988.

42Wiseman R,&Watt C.Measuring superstitious belief:Why lucky charms matter.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4,37(8):1533-1541.

43Barberia I,Blanco F,Cubillas C P,et al.Implementation and assessment of an intervention to debias adolescents against causal illusions.PloS O ne,2013,8(8):e71303.

44Matute H,Yarritu I,&Vadillo MA.Illusions of causality at the heart of pseudoscience.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1,102(3):392-405.

45Blanco F,Matute H,&Vadillo M A.Mediating role of activity level in the depressive realism effect.PloS O ne,2012,7(9):e46203.

46Devine P G.Stereotypes and prejudice:Their automatic andcontrolledcomponents.Journal of P ersonality and S ocial P sychology,1989,56(1):5.

47Kramer T,&Block L.Conscious and nonconscious components of superstitious beliefs injudgment anddecisionmaking.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2008,34(6):783-793.

48危悦,刘颖娴,赵云龙.意识启动与迷信内隐联结水平对大学生迷信决策的影响.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89-91.

New Development in Superstition:Causal Illusion and Nonconscious Superstition

Sun Xuyang,Tian Hao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

Superstition has been the subject ofphilosophy,sociology,folklore for a long time.Early stud ies of superstition in psychology focused on the definition,the caus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uperstition and mainly based on speculative,descriptive study.In recent years,along with sports psychology,investment psychology and consuming psychology,a number of valuably empirical studies have been completed in the researches of superstition.Among these,causal illusion and nonconscious superstition become the frontier subject s which provide a more in-depth perspective in the study of superstition.

superstitious belief;causal illusion;nonconscious superstition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TD2011-15)

田浩,副教授。Email:tianhaoxx@126.com

猜你喜欢

错觉消极研究者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错觉极限
有趣的错觉逗图
有趣的错觉逗图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