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排斥的结果:对象与影响因素
2016-02-01张登浩
李 森 张登浩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北京 100872)
社会排斥的结果:对象与影响因素
李森张登浩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北京 100872)
社会排斥损害个体对归属需要的满足。研究发现,社会排斥不仅会对被排斥者带来影响,而且对排斥者和无关他人也会产生影响。而影响社会排斥结果的因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未来的研究应该从排斥者、被排斥者和无关他人等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同时既考虑个体因素也要更加强调环境因素的作用,另外还要注意社会排斥的不同阶段、社会排斥产生的原因以及社会排斥的研究范式等在影响社会排斥结果中所发挥的作用。
社会排斥;被排斥者;排斥者;排斥敏感性
社会排斥是现实生活中一种普遍的现象,表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学校中的欺负行为,工作中对女性的歧视,家长要求孩子面壁思过以及伴侣之间的冷战等等。由于社会排斥现象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目前还没有对它形成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心理学界主要将社会排斥分为排斥、拒绝和放逐三类,但是在具体研究中,这些术语存在交叉混用的现象[1]。国内研究者杜建政、夏冰丽对社会排斥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并将社会排斥定义为个体被某一社会团体或他人排斥或拒绝,一个人的归属需求和关系需求受到阻碍的现象[2]。虽然,许多研究表明社会排斥会给排斥者与被排斥者带来多方面的影响,甚至会影响无关他人的心理与行为,但大量研究所发现的有关社会排斥的结果并不一致。理解这些不一致产生的各种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有效地对社会排斥的消极结果进行干预。
1 社会排斥对不同对象的影响
1.1社会排斥对被排斥者的影响
社会排斥对被排斥者的影响最显著也最直接。相关研究发现,社会排斥可能给被排斥者带来不同效价的影响。首先,社会排斥不利于被排斥者心理与行为的健康发展。Williams指出,社会排斥会损害人们的四种基本需要的满足:归属需要、控制需要、自尊需要和存在意义感[3]。大量研究也发现了社会排斥对被排斥者的行为、认知、情绪等方面所产生的负性影响[2]。
其次,社会排斥可以增加被排斥者的适应性行为。社会排斥可能会导致被排斥者的友好行为增加[3]。遭遇排斥后,个体会更喜欢热的食物与饮料[4],同时被排斥者会更多地进行自动积极情绪调节[5]。Knowles等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发现,社会排斥会导致被排斥者歪曲人际距离判断,被排斥者将接纳自己的人以及社会目标(他人)判断为距离自己更近[6]。Pitts等的研究也证实,排斥组的被试将自己与他人的距离判断为更近,从而使自己获得一种心理安慰[7]。Bernstein等人在实验中利用回忆范式,将被试随机分为排斥组、接受组与控制组,并分别让其判断20张面部微笑表情图片,其中有10张图片是真实的微笑,10张图片是虚假微笑。结果发现,排斥组被试比另两组被试更准确地对真假微笑进行了判别[8]。
1.2社会排斥对排斥者的影响
对他人的排斥也会影响排斥者自身归属需要以及情感需要的满足。Poulsen等人在实验中,将被试随机分配到排斥组与控制组,每组四人,并一起进行问题讨论。研究者要求排斥组被试中的三人去排斥另一个人,而对控制组的被试没有要求。最后对被试进行一系列心理测量。结果发现,社会排斥对排斥双方均有不利影响,对于排斥者来说,其排斥行为越严重,对自身的影响越消极[9]。因此,排斥他人也会使排斥者自身付出心理代价。一些学者研究了社会排斥对排斥者情绪以及四种基本需要满足的影响。他们首先测量了被试的情绪与四种需要的基线水平,接下来利用网络投球范式,要求实验组被试去排斥“投球者B”,随后对被试的情绪与基本需要进行了后测。结果发现,社会排斥会通过阻碍排斥者心理需要的满足而导致消极情绪。根据自我决定理论,由于人们具有自主感、关联性等需要,排斥他人的同时,排斥者自身也付出了极大的心理代价[10]。
另一方面,社会排斥对排斥者也有积极影响。社会排斥可以增加排斥者的权力感与控制感[11]。Bastian等研究发现,虽然社会排斥会导致排斥者不道德感增加,从而使自我去人性化 (self-dehumanization),但是,这种去人性化的自我感知会增加排斥者的亲社会行为与自我牺牲,他们更愿意帮助实验者无偿做接下来的实验[12]。Feinberg等也发现,社会排斥有助于增加群体合作行为。当个体可以通过流言传播一些名誉信息时,信息接收者会利用这些信息线索去排斥自私的个体,从而促使被排斥者增加合作行为[13]。因此,排斥者通过社会排斥而得以维护群体的利益,进而有助于维护排斥者自身的利益。
1.3社会排斥对无关他人的影响
社会排斥不仅会影响排斥者与被排斥者的心理活动,也会给无关他人带来影响。大量研究已经发现,被排斥者的攻击行为会涉及无关他人。与接受组被试相比,受到社会排斥的个体给他人(并不是排斥者)提供了更多的辛辣食物,以及施加强度更大、时间更长的噪音刺激[14]。
除此之外,社会排斥也会影响无关他人对排斥者与被排斥者的态度与行为。Wesselmann等人研究发现,在网络投球范式中,当被试觉察到其他两名游戏者均排斥另一名游戏者,并且没有任何理由时,会自发地更多投球给被排斥者,即呈现一种补偿行为;但是,当被试发现,是由于被排斥者本身投球速度太慢而导致其他两人产生排斥行为时,被试给被排斥者的投球数量也有所减少,即加入到排斥者的同盟中来[15]。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根据公平原则采取相应的行为。当无关他人知觉到被排斥者是无辜受害者时,倾向于对其进行补偿;但当无关他人知觉到是被排斥者的行为影响了团体的运作,进而受到他人排斥时,不仅不会出现补偿行为,反而会加入到排斥过程中来,一同去惩罚被排斥者。因此,无关他人既有可能被动地受到社会排斥的影响,甚至是成为无辜的受害者,也可能主动地采取策略与行为去干预社会排斥的过程。
2 影响社会排斥结果的个体因素
2.1性别
被排斥者的性别不同,对排斥事件的反应也有所差异。Romero-Canyas等研究了在什么情况下,社会排斥会导致被排斥者出现讨好行为。实验发现,当社会排斥引起被试的地位威胁时,高排斥敏感性的男性更容易产生讨好行为;当社会排斥引起亲密关系威胁时,高排斥敏感性的女性更容易出现讨好行为[16]。Benenson等的研究也发现,女性被试更担心自己受到社会排斥,在面对排斥威胁时,会比男性更积极地选择与他人结盟,以避免自己被孤立与排斥[17]。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男性更看重自己的社会地位,更愿意为了保持一个较高的社会地位而做出努力;而女性更在意情感需要的满足,会尽全力去保证亲密关系的存在与良好运行。
Wittenbaum等证实了群体的性别构成对社会排斥的结果具有调节作用,当目标被试被由一个与自己同性别和一个与自己不同性别的人所组成的混合群体排斥时,会比被均与自己不同性别的两人所组成的外群体排斥产生更多的受伤感[18]。这是因为我们将与自己同性别的人知觉为内群体成员,与自己不同性别的人知觉为外群体成员。而当内群体成员选择与外群体成员共同排斥自己时,会更大程度地损害我们的归属感。
2.2预期
预期不仅可以缓冲社会事件对个体产生的影响,也可以激发人们的行为动机。Moor等研究了无预期的社会排斥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在实验中,实验者在正式实验前几周要求被试上交一张自己的照片,并告知被试他人会根据这张照片对其做出评价。在正式实验中,给被试呈现他人的图片,要求实验组的被试猜测图片中的人会喜欢自己还是排斥自己,被试可以回答“是”或“否”,主试随机给予其猜测正确与否的答案,并对被试的心跳频率进行测量;要求控制组的被试判断图片中的人年龄是大于21岁还是小于21岁,被试可以回答“是”或“否”,主试随机给予其判断正确与否的答案,并对被试的心跳频率进行测量。根据被试回答与主试反馈的不同,每组实验条件均有四种情况:“是”——“正确”;“是”——“错误”;“否”——“正确”;“否”——“错误”。结果发现,当被试预期自己是被喜欢,而收到的反馈是被拒绝时,其心跳最慢,也就是说,无预期的社会排斥比意料中的排斥给个体带来的消极后果更严重[19]。除此之外,大量研究表明,被排斥者在预期自己有机会给排斥者留下好的印象,使自己被重新接纳时,会出现更多的亲社会行为[16]。DeWall等人也指出,被排斥者反社会行为与亲社会行为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他人接纳的预期,即是否认为有被重新接纳的可能性[20]。Sommer等人在实验中也发现,在被排斥者对他人的友好性评价中,社会期望与对人际关系的担心起到重要作用[21]。
2.3自尊
自尊作为一种比较稳定的人格特质,对个体的心理与行为有较大的影响。DeWall等人对个体在受到急性社会排斥后的自动情绪调节以及这一积极情绪调节存在的边界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实验7与实验8中,分别要求被试想象一个苛责的人或者进行单词分类任务的阈下启动 (快速呈现与排斥有关的单词)进行排斥操作,然后通过评价决策任务(判断呈现词汇的正负效价)进行自动情绪调节的测量。结果表明,个体受到急性的社会排斥后,会增加无意识的积极情绪调节,并且,这种积极情绪调节在心理健康的被试身上更容易出现,而高自尊就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说,相比于低自尊的人来说,高自尊被试更多地出现了自动积极情绪调节[5]。
但是,也有研究并未发现自尊的调节作用。Twenge等在研究社会排斥与攻击性之间的关系时,并未发现自尊水平与受排斥后所表现的攻击行为有关[22]。这可能是由于实验测量的指标与方法存在差异:DeWall测量的是被试的无意识情绪调节,而Twenge测量的是被试的有意识攻击行为。
2.4排斥敏感性(Rejection Sensitivity)
排斥敏感性代表了个体对社会排斥的不同感知阈限,个体之间感知阈限的差异会影响对社会排斥的感知以及受排斥后心理与行为反应的强烈程度。Romero-Canyas等人研究了处于浪漫关系中的个体在受到社会排斥后的反应,并对他们愿意为接下来的约会花钱的数目或者所选礼物的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高排斥敏感性的人比低排斥敏感性的个体倾向于付出更多的金钱,更容易表现出逢迎与讨好的行为[16]。Maner等在研究社会排斥对个体生理指标黄体酮的影响时,也发现排斥敏感性具有调节作用。在有机会获得接纳的情况下,高排斥敏感性个体的黄体酮含量呈现一个上升的变化,代表其亲和动机增加[23]。这些结果充分说明,排斥敏感性是影响社会排斥结果的一个重要调节变量。
Bernstein等专门研究了排斥敏感性对社会排斥产生的影响。结果发现,之所以社会排斥可能导致受伤感或者情感麻木的矛盾结果,是因为在不同的排斥研究中,研究者采用了不同的范式进行排斥操作。孤独终老范式引起的排斥感更严重,会降低疼痛敏感性而导致情感麻木;网络投球范式引起的排斥感相对较弱,因而会导致被试的排斥敏感性提高而增加受伤感[24]。我们认为,这一排斥敏感性的变化具有适应意义。个体在受到较低程度的社会排斥时,排斥敏感性增加可以使自己提高警惕,以防被进一步排斥;在受到严重排斥的情况下处于一种麻木状态,有利于个体的痛苦暂时降低,从而有能力来应对排斥事件[1]。
2.5归因
归因差异反映了个体对事件的不同理解,而这种认知方式的差异会进一步影响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当被试将排斥事件归因于他人的无意操作时,个体的攻击行为显著降低。Jones等研究了归因对受信息排斥个体的影响。结果证实,虽然信息排斥阻碍个体基本需要的满足,信任感与对群体成员的喜欢程度等,但是,相对于无意的信息排斥,有意信息排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更大;进一步实验发现,虽然归因为有意的信息排斥带来的消极影响更明显,但是,当个体知觉到排斥者是出于建设性的动机(如:为了增加趣味性而故意提供较少的线索)时,可以缓解社会排斥带来的消极影响;与此相反,虽然无意的信息排斥给个体带来的消极影响较小,但是,当个体将这一排斥现象知觉为本可以避免(如:由于搭档在相互了解阶段对自己了解不足而使自己获得较少线索)的时候,排斥的消极影响会增大[25]。还有研究发现,虽然社会排斥会增加个体的不诚实行为,但是,当被试认为排斥会给自己带来有益影响时 (被试阅读一篇关于描述排斥对个体有利性的文章),能够有效减少不诚实行为的发生[26]。另外,在社会排斥损害自我控制的研究中,Burson等也发现,相比于无意排斥组,被有意排斥的被试吃了更多不利于身体健康的饼干,说明其自我控制能力更差[27]。
3 影响社会排斥结果的环境因素
3.1金钱
金钱有助于保障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加人们的掌控感。因而,对受排斥个体进行一定的金钱补偿有助于缓解社会排斥的不利影响。Lelieveld等发现,金钱对社会排斥所引起的社会疼痛具有补偿作用。在实验中,研究者利用网络投球范式,比较了个体在受到社会排斥后,分别在收到金钱补偿与没有收到金钱补偿情况下的情绪状态以及神经活动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无金钱补偿的被试,被排斥者在有金钱补偿的情况下,自我报告的抑郁水平较低,且前额叶扣带回的脑电活动减弱,从而证明了金钱可以缓解社会排斥导致的社会疼痛[28]。Zhou等对金钱与社会疼痛及生理疼痛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得出了以下的结果:(1)个体在受到社会排斥后,对金钱的渴望增加(将硬币画得更大);(2)生理疼痛导致对金钱的渴望增加;(3)金钱能够减少社会排斥带来的不利影响;(4)金钱能减少生理疼痛;(5)金钱的支出会增加被排斥者的抑郁水平;(6)金钱支出会增加生理疼痛[29]。
但是,也有一些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果,即金钱并不具有对社会排斥的补偿作用。Van Beest和Williams研究了个体受到社会排斥后的即时反应是否会因为金钱的给予而有所不同。结果表明,即使在排斥导致个体有金钱的收益,而接受会导致金钱的损失时,排斥仍然会使个体产生受伤感[30]。这也证明了在社会排斥的反射阶段,是不受任何其他因素影响的。因而,我们认为,金钱对社会排斥确实存在影响,只是这种影响不会在反射阶段呈现。
3.2药物
大量研究已经发现,社会疼痛与生理疼痛具有相同的生理机制,两种疼痛都会引起前扣带回皮层(dACC)和前脑岛(anterior insula)等脑区的变化[31]。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些可以缓解生理疼痛的药物也可以减轻社会排斥所带来的社会疼痛。
Eisenberger研究了生理疼痛与社会疼痛的相似性。发现对生理疼痛更敏感的人对社会疼痛的敏感性也较高;社会支持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社会疼痛,还可以减少生理疼痛及相应脑区的活动,而社会排斥会导致前额叶扣带回与前脑岛的活动增加;更为重要的是,研究发现,阿片类药物不仅可以减轻生理疼痛,还可以减轻个体的抑郁症状[32]。DeWall等直接研究了药物对社会疼痛的缓解作用。在实验一中,分别要求实验组与控制组的被试早晚各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与安慰剂三周,并且在每天晚上测量受伤感以及积极情绪。结果发现,相对于服用安慰剂的被试,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被试虽然没有提高积极情绪,但是其日常生活中的受伤感却显著下降。在实验二中,在被试服药三周后,实验者采取了网络投球范式进行了社会排斥的操作,并同时对被试进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测量。结果发现,对乙酰氨基酚可以有效降低社会排斥引起的对应脑区(前额叶扣带回、前脑岛)的神经活动[33]。从而验证了对乙酰氨基酚不仅可以减少生理疼痛,还可以减少由社会排斥引起的社会疼痛。
3.3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满足人们归属需要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因而能够缓冲社会排斥带来的不利影响。DeWall等通过实验证明了他人接纳可以有效减少社会排斥引起的攻击行为。在实验中,分别被1人、2人……接纳的被试,提供给他人辛辣食品的数量以及对他人施加噪音的强度与时间均显著低于完全受排斥的被试。也就是说,他人的接受可以减少被排斥者的攻击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只有一个人接受了被试,被试的攻击行为也有显著下降[14]。除此之外,大量研究表明,受到社会排斥后,在有机会获得接纳的情况下,被试会更多地表现出亲社会行为[6,20]。Chen等研究了温度对归属感的影响,实验发现,喝冷水可以降低归属感,但是这一结果只出现在具有较低社会支持的群体中,证明了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34]。
在受到社会排斥后,除他人之外的一些事物同样具有社会支持的作用。有研究发现,社会排斥会增加人们的宗教信仰,而且具有宗教信仰者攻击水平更低[35]。宗教作为一种精神的寄托,可以对被排斥者起到一定的社会支持作用。Aydin等研究了宠物狗对被排斥者的作用,并证明一只宠物的陪伴能够有效缓解社会排斥对被排斥者心理产生的不利影响。在社会排斥后的各心理指标测量中,有宠物狗陪伴的被试的情绪显著高于无陪伴组,并且社会接受感起到中介作用[36]。还有研究发现,仅仅是非生命的拟人化物体,如毛绒玩具,也可以有效缓解社会排斥带来的心理受伤感,提高被试的亲社会行为[37]。
3.4文化
文化对人们行为以及反应的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不同,导致个体对事件的看法不同,因此对社会排斥的反应会有所差异。Pfundmair等人的研究表明,个人主义倾向的被试在受到社会排斥后会出现更多的反社会行为以及回避行为倾向;而集体主义倾向的被试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没有显著差异[38]。Garris等对社会排斥进行了跨文化研究,选取了集体主义文化下的日本被试与个体主义文化下的美国被试进行实验。结果发现,社会排斥对不同文化下的被试有不同影响。具体来说,在排斥组中,日本被试比美国被试报告了更多的消极情绪,更少的积极情绪;受到排斥后,美国被试的存在意义感显著高于日本被试,而日本被试的归属感显著高于美国被试;另外,日本被试具有更高的排斥敏感性以及更多的被排斥经历,而且更容易受到无关他人排斥的影响 (无论排斥者地位的高低),而美国被试则更容易受到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的排斥影响[39]。
4 小结与展望
总之,社会排斥不仅会对被排斥者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排斥者自己以及无关他人。而众多的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对社会排斥的结果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总体来看,个体因素受到的关注较多,环境因素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社会排斥作为人际互动过程中的重要现象,无论是引起排斥行为还是在减少排斥的消极影响方面,环境因素都应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发现,一系列的组织因素可以增加工作中有意与无意社会排斥的发生,如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不同工作群体之间的排斥、较低的任务依存性等等[40]。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影响社会排斥结果的环境因素研究。
同时,现有的大多数研究都是从排斥者、被排斥者或无关他人的单一角度对社会排斥进行研究,很少考察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带来的影响。被外群体成员排斥与被内群体成员排斥对被排斥者的影响程度不同[18]。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在陌生人之间的社会排斥与发生在亲密关系双方之间的排斥相比,无论是对排斥者还是被排斥者以及无关他人,都会带来不同的影响。可以说,社会排斥的结果既是多维度的,又是多水平的。多维度是指社会排斥不仅影响排斥者与被排斥者,还影响无关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多水平是指社会排斥不仅对排斥所涉及的不同对象有不同影响,对同一类对象的影响水平也存在差异。这是因为,存在各种可以影响社会排斥结果的调节因素。这启示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更全方位的对社会排斥进行分析,即同时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的作用,这不仅有利于对社会排斥的深入理解,而且也更接近现实中的社会排斥现象,生态效度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按照Williams提出的社会排斥的需要—威胁模型,在反射阶段,被排斥者的反应不受个体差异和情境因素的影响,类似本能反应。而在反省阶段,个体会对所遭遇到的排斥的原因和重要性进行评估,究竟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取决于个体哪方面的需要受阻[3]。按照这一模型,在即时反应阶段并不存在调节变量。因此,未来研究中,需要我们能够对社会排斥的各个阶段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探索不同变量或者同一变量在社会排斥的不同阶段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另外,社会排斥经历了反射阶段、反省阶段以及退避阶段等多个阶段,每一阶段所持续的时间究竟多长,社会排斥的影响究竟会持续多长时间,这需要更多纵向的研究对此进行探讨。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研究更多的是关注社会排斥对被排斥者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影响因素,而对于排斥者和无关他人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关注很少。已有的研究已经证实,社会排斥所带来的伤害不仅仅是对于被排斥者,也会伤及无辜[14],同时也会对排斥者自身带来伤害[10],这应该引起研究者更多的思考和关注。同时,本文所回顾的研究主要是从减少或消除社会排斥的角度进行的,这些因素虽然可以为发展相关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但主要针对的是对结果的应对而不是对结果的预防。探索社会排斥产生的原因并由此而发展相关的干预措施,可能更能发挥到“治本”的作用。
有趣而且特色鲜明的研究范式是心理学领域中社会排斥研究的重要特点。这些范式在推动社会排斥研究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在很多研究中实验范式本身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自变量[24],这一方面固然是反映了社会排斥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使得我们在分析和讨论社会排斥的某种结果或某个影响因素的时候,必须高度重视研究者所使用的实验范式,而不能一概而论。社会排斥领域的研究者应该采用不同的实验范式对同一假设进行验证从而确保结论的可靠性。
1程苏,刘璐,郑涌.社会排斥的研究范式与理论模型.心理科学进展,2011,19(6):905-915.
2杜建政,夏冰丽.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心理科学进展,2008,16(6):981-986.
3Williams K D.Ostracism.Psychology,2007,58(1):425.
4Zhong CB,Leonardelli G J.Cold and lonely does social exclusion literally feel cold?Psychological Science,2008,19(9):838-842.
5DeWall C N,Twenge J M,Koole S L,et al.Automatic emotion regulation after social exclusion:Tuning to positivity.Emotion,2011,11(3):623.
6Knowles M L,Green A,Weidel A.Social rejection biases estimates of interpersonal distance.Social PsychologicalandPersonalityScience,2013:1948550613491972.
7Pitts S,Wilson J P,Hugenberg K.When o ne i s o stracized,o thers l oom s ocial r ejection m akes o ther p eople a ppear c loser.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2013:1948550613511502.
8Bernstein MJ,Young SG,BrownCM,et al. Adaptive responses to social exclusion social rejection improves detection of real and fake smiles.Psychological Science,2008,19(10):981-983.
9Poulsen J R,Kashy D A.Two sides of the ostracism coin:How sources and targets of social exclusion perceive themselves and one another.Group Processes& Intergroup Relations,2012,15(4):457-470.
10Legate N,DeHaan C R,Weinstein N,et al.Hurting y ou h urts m e t oo t he p sychological c osts of c omplying w ith o stracism.Psychological Science,2013,24(4):583-588.
11Zadro L,Gonsalkorale K.Sources of o stracism t he n ature and c onsequences of e xcluding and i gnoring o thers.CurrentDirectionsinPsychologicalScience,2014,23(2):93-97.
12Bastian B,Jetten J,Chen H,et al.Losing our humanity the sel f-dehumanizing consequences of social ostracism.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13,39(2):156-169.
13Feinberg M,Willer R,Schultz M.Gossip and ostracismpromote cooperationingroups.Psychological Science,2014,25(3):656-664.
14DeWall C N,Twenge J M,Bushman B,et al.A little acceptance goes a long way applying social impact theory to the rejection-aggression link.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2010,1(2):168-174.
15Wesselmann ED,Wirth J H,Pryor J B,et al. When do we ostracize?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2013,4(1):108-115.
16Romero-Canyas R,Downey G,Reddy K S,et al. Paying to belong:When does rejection trigger ingrati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0,99(5):802.
17Benenson J F,Markovits H,Thompson M E,et al. Under threat of social exclusion,females exclude more thanmales.Psychological S cience,2011,22(4):538-544.
18Wittenbaum G M,Shulman H C,Braz M E.Social ostracism in task groups:The effects of group composition.Small Group Research,2010,41(3):330-353.
19Moor B G,Crone E A,van der Molen M W.The heartbrake of social rejection:Heart rate deceleration in response to unexpected peer rejection.Psychological Science,2010,21(9):1326-1333.
20DeWall C N,Bushman B J.Social a cceptance and r ejection t he s weet and the b itter.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1,20(4):256-260.
21Sommer KL,Bernieri F.Minimizing the pain and probability of rejection evidence for relational distancing and proximity seeking within face-to-face interactions.Social Psychological andPersonalityScience,2014:1948550614549384.
22Twenge JM,Campbell W K.“Isn’t it fun to get the respect that we’re going to deserve?”Narcissism,social rejection,and aggression.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3,29(2):261-272.
23Maner J K,Miller S L,Schmidt N B,et al.The e ndocrinology of e xclusion:Rejection e licits m otivationally t unedc hanges inp rogesterone.Psychological Science,2010,21(4):581-588.
24Bernstein M J,Claypool H M.Social exclusion and pain sensitivity:Why exclusion sometimes hurts and sometimes numbs.Personalityand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12,38(2):185-196.
25Jones E E,Carter-Sowell A R,Kelly J R,et al.I’m out of the loop:Ostracism through information exclusion.Group Processes&Intergroup Relations,2009,12(2):157-174.
26Poon K T,Chen Z,DeWall C N.Feeling e ntitled to m ore o stracism i ncreases d ishonest b ehavior.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13,39(9):1227-1239.
27Burson A,Crocker J,Mischkowski D.Two types of value-affirmation implications for self-control following social exclusion.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2012,3(4):510-516.
28Lelieveld G J,Moor B G,Crone E A,et al.A penny for your pain?The financial compensation of social pain after exclusion.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2013,4(2):206-214.
29Zhou X,Vohs K D,Baumeister R F.The symbolic power of money reminders of money alter social distress and physical pain.Psychological Science,2009,20(6):700-706.
30Van Beest I,Williams K D.When inclusion costs and ostracismpays,ostracismstill hurts.Journal of P er-sonality and S ocial P sychology,2006,91(5):918.
31Deckman T,DeWall C N,Way B,et al.Can marijuana reduce social pain?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2013:1948550613488949.
32Eisenberger N I.Broken h earts and b roken b ones a n eural p erspective onthe s imilarities b etweens ocial and p hysical p ain.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2,21(1):42-47.
33DeWall C N,MacDonald G,Webster G D,et al.Acetaminophenreducessocial painbehavioral and neural evidence.Psychological S cience,2010,21(7):931-937.
34Chen Z,Poon K T,DeWall C N.Cold t hermal t emperature t hreatens b elonging:The m oderating r ole of p erceived s ocial s upport.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2015,6(4):439-446.
35Aydin N,Fischer P,Frey D.Turning to God in the face of ostracism:Effects of social exclusion on religiousnes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10,36(6):742-753.
36Aydin N,Krueger J I,Fischer J,et al.Man’s best friend:Howthe presence of a dog reduces mental distress after social exclus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12,48(1):446-449.
37Tai K,Zheng X,Narayanan J.Touching a teddy bear mitigates negative effects of social exclusion to increase prosocial behavior.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2011:1948550611404707.
38Pfundmair M,Graupmann V,Frey D,et al.The different behavioral intentions of collectivists and individualists in response to social exclusion.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15:0146167214566186.
39Garris C P,Ohbuchi K,Oikawa H,et al.Consequences of i nterpersonal r ejection a c ross-c ultural e xperimental s tudy.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11,42(6):1066-1083.
40RobinsonSL,O’Reilly J,Wang W.Invisible at work an integrated model of workplace ostracism.Journal of Management,2012:0149206312466141.
The Result of Social Exclusion:Objects and t he Influencing Factors
Li Sen,Zhang Denghao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
Social exclusion prevents individuals from meeting the need to belong.The related esearch has verified that social exclusion not only affects the excluded people,but also affects excluders and the irrelevant ones.The factors influencing social exclusion results can be devided into two parts:I ndividual factor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Future research should study social exclusion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including excluders,the excluded and irrelevant ones.Meanwhile,researchers should not only consider the individual factors but also emphasize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Finally,researchers nee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different stages,reasons and research paradigms about social exclusion on its results.
social exclusion;the excluded;excluders;rejection sensitivity
张登浩,男,副教授,博士。Email:zhangdengha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