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实践探索

2016-02-01杨雪峰陈来荣

中国林业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基层

杨雪峰 黄 薇 陈来荣

(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北京 100083)



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实践探索

杨雪峰黄薇陈来荣

(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高校研究生党支部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其专业性、应用性强,另一方面普遍存在组织生活难于开展、吸引力不够等问题。如何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丰富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内容,提升研究生党支部工作水平,是当前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总结了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研工14级科硕党支部构建亲密型、学习型、分享型、自省型、服务型“五型”研究生党支部的具体做法,对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研究生党支部;基层;实践探索

一、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大力提升内涵式发展水平的关键时期,研究型大学建设步伐加快,研究生总量持续上升,研究生党员比例不断提高。目前,我校47%的研究生是党员,研究生党员人数占学生党员总数的63%以上。而研究生党支部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的引领作用、示范作用、先锋作用不突出,一些研究生党支部甚至出现了长期不过组织生活、以课题汇报研讨代替组织生活会等现象,使研究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不强。对照新形势、新任务、新常态的要求,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增强研究生党支部自身建设,使其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成为高校党建工作在新形势下要解决的重要课题[1]。

关于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文献资料很多,如李励恒的“浅谈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创新思路”、韩婷的“加强党支部建设,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展”等文章[2-5],但从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的视角出发,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中的作用,将“育人-实践-团队建设”与党支部凝聚力提升相融合,这方面的文献总结不多。因此,本文对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好的做法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分层次、分步骤地开展亲密型、学习型、分享型、自省型、服务型“五型”党支部建设的思路。

二、研究生党支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党支部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这与研究生所研究的领域、研究内容等密切相关,但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

(一)党支部基础性工作的开展不规范

当前,研究生普遍存在思维缜密,逻辑性、计划性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特点,但存在常用公文写作等方面的训练缺乏,没有从事党务工作的经验,研究生党支部工作中已经成型的规定、记录、档案等资料严重缺乏,党支部工作传承性较差,自身的建设规范性不够等问题。另外,由于研究生党支部基础性工作不扎实,使得党支部工作常常处于被动状态,缺乏计划性和节奏感,致使党支部活动的系列化和品牌化建设工作难以完成。例如,一些研究生党支部每年都会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徒步行走、红色电影展播、暑期“红色1+1”社会实践等活动,但活动总结凝练不够,没有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工作经验和方法,致使活动质量不高、效果不好,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二)党支部的理论学习缺乏指导

研究生党支部对党员的政治引导和政治素质提升,缺乏科学系统的设计和行之有效的办法。一些研究生党支部会根据校、院2级党组织的部署安排,开展理论学习活动,但大多数研究生党支部还停留在以会议落实文件、以全文传达代替精神领会的阶段,使得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政治性不强、理论性不够、学习效果不佳。甚至有的研究生党支部,长期不组织党员进行理论知识学习、过组织生活、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得党员的党性意识越来越差,出现了正式党员表现不如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表现不如积极分子的现象。另外,还有一些研究生党支部虽然进行了理论知识学习,但主要是在党员之间进行互相交流,缺乏教师的引导和思想的碰撞,致使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在研究生党支部中的作用缺失,致使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党支部的文化缺乏传承和凝练

研究生党支部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研究生党支部的文化主要体现在“严”字上。当前,在研究生党支部中,关于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等的要求缺乏操作层面的实施办法,从严从实的具体举措不多,组织生活止步于口号式、运动式、娱乐化、福利化的活动中。研究生党支部的工作开展和活动设计不能够主动与学科特色、研究专长、成员特点等建立起有效的链接,难以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积极正向的风气。

(四)党支部的作用边缘化

在本科生阶段,党支部成员大多数有相似的时间安排、关注领域和知识储备,因此可以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开展交流活动。但到了研究生阶段,由于实施导师负责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使得共同的时间少、活动的难度大,党支部的作用就大打折扣,其定位也逐渐被边缘化,成为可有可无的工作,成为研究生党员的“负担”。

三、建设“五型”研究生党支部的举措

针对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优势和不足,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研工14级科硕党支部开展了亲密型、学习型、分享型、自省型、服务型“五型“党支部的构建工作,实现了党支部发展与党员成长的双丰收[9]。

(一)亲密型党支部的建设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研工14级科硕党支部建设之初,将重点放在使党支部成员之间迅速建立起关系,并取得党员的信任上。为此,研究生党支部通过开展破冰游戏等活动,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增进了共识,凝练了共同的愿景,提升了党支部成员的归属感、存在感、亲密感。比如,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研工14级科硕党支部在开学初,组织党员和积极分子在校园银杏大道拍摄合影,让校园的独特风景成为了党支部成员对学校的共同记忆;利用节假日组织户外拓展训练,让党员彼此之间加速了解;新年伊始,研究生党支部还为每位党员精心准备了小礼物,并写上新年的祝福和希望,让党员有“家”的感觉;研究生党支部还建立了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平台,便于党支部成员之间的日常交流。

(二)学习型党支部的建设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追求卓越。研究生党支部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党支部建设的突出位置,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习活动,引导研究生党员爱思考、重调研、勤读书、爱分享,并主动对接国家、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明确个人努力奋斗的方向。比如,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研工14级科硕党支部根据学校年度组织生活安排,开展了“党课”和“微党课”活动,并邀请其他学院的党支部书记参与“当代研究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交流活动。另外,为了把讲台更多地留给党员,研工14级科硕党支部先后组织了“生态文明建设、依法治国、反腐倡廉、中国梦、四个全面、一带一路”等6个微党课主题分享会活动。各党小组分别选派党员,以“PPT展示+讲述”的形式进行20分钟专题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党员通过观点交锋、专题研讨,达到了相互交流和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分享型党支部的建设

在个人成长的基础上,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研工14级科硕党支部倡导成员间交流、分享、共同成长,聘请有工作经验的研究生党员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提醒大家绘图等专业技能和汽车相关理论知识在工作中的重要价值。另外,还邀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分享学习、科研工作、求职的经验,并与其他研究生党支部合作开展“学党史、铭党恩、强党性”共建活动,一起唱红歌、猜红词、观看红色影片,在愉快的氛围中让广大党员对党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四)自省型党支部的建设

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在自省中找差距、问题和出路。因此,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研工14级科硕党支部按照校党委组织部、院党委的部署,在每学期末开展党员、积极分子的述职测评活动。每位党员都要在全体党员面前进行个人学习、生活、党性等情况的个人述职,个人述职结束后要随机回答学生问答环节有关党性的问题。研究生党支部要根据党员述职内容和表现,及学生对现场提问的打分情况,对党员个人提出建议,并公开测评意见。同时,研究生党支部鼓励党员开诚布公、相互褒奖,因此在测评会上学生可以一针见血地指出党员个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的意见和建议。党员述职学生评议的目的是,让广大党员和积极分子能够取长补短,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

(五)服务型党支部的建设

研究生党支部要充分发挥专业、学科优势,组织党员深入开展“先锋工程”活动和“红色1+1”主题实践活动。因此,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研工14级科硕党支部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校内现有党员志愿服务的同时,还积极开拓校外志愿服务,为学生党员开展实践活动提供支撑。

1.校内服务

要继续推进党员宿舍建设,明确党员在“和谐宿舍”建设中的职责,努力把学生公寓建设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制定党员学雷锋行动计划,推动学生党支部在校内开展学雷锋义务劳动活动,为美化校园环境做出贡献;每年选拔40名左右思想政治素质好、学习成绩优异、工作作风踏实的优秀研究生党员担任本科新生学业辅导员,对本科低年级学生进行学业辅导。

2.校外服务

以研究生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乡村、街道、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党员志愿服务队结对帮扶工作,实现党员志愿帮扶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继续开展“红色1+1”活动,搭建研究生党支部与服务单位之间的对接平台。服务型党支部的建设,不仅服务于学生、学校和社会,也为党员个人成长锻炼提供好的机会和平台。

总之,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研工14级科硕党支部积极开拓思路,逐渐完善了有特色、有传承的“五型”党支部建设,为工科院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模式[10-11]。

参考文献

[1]黄文光,黄锋,盛育冬.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11-12,32.

[2]韩婷.加强党支部建设 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展[J].人力资源管理,2011(5):227-228.

[3]林璐.高校理工科研究生党支部建设要点探析[J].学理论,2011(33):58-59.

[4]任强.积极发挥导师在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林业教育,2014,32(4):45-47.

[5]李励恒.浅谈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创新思路[J].思想教育研究,2009(增2):41-43.

[6]林伟连,许为民.按研究所建立研究生党支部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增1):44-47.

[7]石红梅.加强和改进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几点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1):178-179.

[8]韩静,冯婧,薛美儒.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现状调查与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3(2):93-95.

[9]傅修楠,梅景良.略论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的构建[J].中国林业教育,2007,25(5):43-46.

[10]张富良.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新探索——谈谈研究生纵向党支部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0):24-25.

[11]武晓峰,于涵,王磊.基于研究生特点的党建工作体系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2):44-49.

(责任编辑孙艳玲)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减负年”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基层减负并非无度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集中抄表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实践探析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