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性便秘

2016-02-01刘兴安宋效清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糟粕肠胃大肠

刘兴安 宋效清

(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K1科,沈阳 110032;2.中国医科大学99期临床一系)

功能性便秘

刘兴安1宋效清2

(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K1科,沈阳 110032;2.中国医科大学99期临床一系)

文章介绍功能性便秘的中医治疗及预防方法。

便秘;功能性;治疗;预防;中医

功能性便秘亦称习惯性便秘,是指原发性持续性便秘,以排便时间延长、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不尽感以及排便次数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综合征。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日趋增高,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病症之一。老年人因全身肌肉张力减退、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下降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等易引起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属中医“便秘”范畴。本病在《内经》称“后不利”“大便难”。《伤寒论》中有“阳结”“阴结”“脾约”等名称,其后有“风秘”“气秘”“热秘”“寒秘”“湿秘”“风燥”之说。《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即大肠具有吸收精微排除糟粕的功能。便秘主要是由于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所致。饮食入口,经过脾胃消化吸收其精华之后,所剩糟粕由大肠传送而出。老年人五脏皆虚,加之饮食精细,活动减少,消化功能减退,促使肠内物质通过结肠时间延长,水分重吸收增加,粪质变硬,便秘的部位虽在大肠,但与肺、脾、肾均有密切的关系。肺气不降,脾失健运,则大肠传导无力,大便艰涩不畅;肾阴不足,血燥津亏,大肠无以濡润,无水行舟,大便干结,排出艰难,故气虚、津亏、血燥是造成老年便秘的主要病因。

便秘虽非严重疾患,但同样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常见的症状有左下腹不适与隐痛,腹胀,肛门部有下垂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头晕乏力,口干舌燥,焦虑不安等。便秘往往还会诱发许多疾病,如痔疮、肛裂、大肠癌、大肠息肉、胆囊炎、 胰腺炎等,因此,便秘绝非小事,必须积极治疗及预防。不少病人经常使用通泻剂等药物治疗,这些方法偶尔使用行之有效,若长期依赖,则容易损伤直肠肌丛,从而导致便秘更加严重。祖国医学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

1 病因病机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便秘的形成主要在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其病因病机归纳起来有下述四个方面:

1.1肠胃积热 《医学正传·秘结论》云:“或态饮酒浆,过食辛热,饮食之火起于脾胃。”现代社会物质丰富,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或因素体阳盛,或饮酒过多,或过食辛辣厚味,损伤脾胃,运化不利,助湿生热,湿热奎滞肠道,或肠胃积热,耗伤津液,肠道干涩燥结,形成热秘。

1.2气机郁滞 《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思则气结。”现代人生活节奏变快,社会心理压力增加,精神压力增大,情志失和,容易产生忧愁思虑过度或抑郁恼怒;或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久坐伤肉,久卧伤气。”生活过度安逸,喜坐懒动,均可导致肝郁脾滞,气机不利,大肠传导郁滞,通降失常,糟粕内停而形成气秘。

1.3气血阴津亏虚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肝血渐衰”“心气始衰”“脾气衰”“肺气衰”“肾气焦,四肢经脉空虚”等症,年老体弱之人,脾胃亏虚,气血生化乏源;或治疗疾病过程中过度应用汗法、利法、燥热之剂,损伤阴津;或劳役过度,出汗过多或房室劳倦,损伤气血阴精,或素患消渴,阴血津液亏虚。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阴血亏虚则肠道干涩,都可造成虚秘。

1.4阴寒凝滞 饮食过于寒凉生冷,或过用苦寒药物,伐伤脾肾阳气;或年老体弱,真阳不足,命门火衰。脾肾阳气虚弱,温煦无权,不能蒸化津液,温润肠道,于是阴寒内结,糟粕不行,凝积肠道而成冷秘。

从脏腑病机的角度来说,便秘主要与脾、肺、肾、肝等诸脏腑有关,其中与中焦脾胃关系最为密切。肺为华盖,主气,为水之上源,大肠主津,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下降于大肠,大肠传导正常,糟粕能出。若肺气闭塞,失于肃降,或肺热肺燥伤津,燥热移于大肠,导致大肠传导失职而成便秘,正如《血证论·便闭》云:“肺移热于大肠则便结,肺津不润则便结,肺气不降则便结。”脾胃居于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脾胃运化受纳正常,脾能升清胃能降浊,则饮食水谷腐熟有度,排便有时。脾胃亏虚,气血生化乏源,肠道失于濡养,或脾胃运化受纳失常,升降出入失调,积滞糟粕内停,可形成便秘。肾藏精,主五液,司二便,《养生四要·却疾》曰:“肾虚则津液不足,津液不足则大便干涩不通。”肾精亏耗,开合失司,则肠道干涩;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阴盛于下则阴寒凝结:肾阴不足,精血枯涸,肠道失濡润,无水舟停,传导失常而形成便秘,如《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云:“大便秘结,肾病也。”肝藏血,主疏泄,调畅气机,气机通畅,便出有度。若忧思多虑或抑郁恼怒,易致“思则气结”“怒则气上”,多导致肝郁脾滞,气机不调,肠腑传导失司,通降失常,糟粕内滞而成便秘,正应《金匾翼·便秘》所言:“气秘者,气内滞,而物不行也。”

综上所述,脾气正常与否是便秘发生的关键,脾气亏虚,推动不利,肠道积滞易停;或脾失健运,传导失职,肠道积滞易阻。脾之运化受纳失常,水谷腐熟不利,以致肠胃积热;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不足,则气血阴津亏虚;中焦不利易致气机失常,出入受阻;苦寒药物克伐脾肾,脾肾阳虚,阴寒凝滞于肠道,随而产生热、虚、郁、寒结于肠道,大肠传导失职,便秘发生,临床以脾气不足,肠道积滞型便秘最常见。便秘之病位在大肠,涉及肺、脾、肾、肝等诸脏,多为本虚标实之证。

2 治疗措施

2.1 辨证论治

2.1.1热秘 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麦滑数。治宜泻热导滞,润肠通便。以麻子仁丸(大黄、厚朴、枳实、杏仁、白芍、麻子仁、白蜜)加减。

2.1.2气秘 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愈便不得出,或便儿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胁痞满,舌苔薄腻,脉弦。治宜顺气导滞。以六磨汤(木香、乌药、沉香、大黄、槟榔、枳实)加减。

2.1.3冷秘 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舌苔白腻,脉弦紧。治宜温里散寒,通便止痛。以温脾汤(附子大黄芒硝当归干姜人参甘草)合半硫丸(半夏、硫黄)加减。

2.1.4气虚秘 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治宜益气润肠。以黄芪汤(黄芪、麻仁、白蜜、陈皮)加减。

2.1.5血虚秘 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脉细。治宜养血润燥。以润肠丸(当归、生地、麻仁、桃仁、枳壳)加减。

2.1.6阴虚秘 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少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通便。以增液汤(玄参、生地、麦冬)加减。

2.1.7阳虚秘 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晄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或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迟。治宜温阳通便。以济川煎(肉苁蓉、牛膝、附子、火麻仁、当归、升麻、泽泻、枳壳)加减。

2.2推拿治疗 选穴:主穴选取双侧足三里、天枢、中脘。大便秘结4~5 d者,加曲池、腹结;用力排便仍排不出或排出不畅者,加气海、关元。

操作方法:以手指按压或按揉穴位或二者结合使用。按压时用拇指指腹或中指罗纹面按压穴位,逐渐用力,按而留之。按揉时用手指罗纹面或手掌固定在穴位上,做轻柔缓和的回旋揉动。一般每穴按揉5 min,早、晚各l次。

推拿治疗老年病人便秘是因为点按穴位手法柔和,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起到疏经通络、平衡阴阳、调整肠胃功能之功效。按揉大肠募天枢、胃之募穴中脘及合穴足三里可疏通肠胃之腑气,配以曲池、腹结可清大肠经之热,生津润肠。气海穴、关元穴补气壮阳,阳气生而阴结解。 诸穴并用共同达到调理肠胃气机、润肠通便的目的。

按揉穴位亦可用于预防老年病人便秘。按揉穴位从疏通肠胃腑气、调理肠胃功能入手不仅对治疗便秘有良好的作用,而且还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如对长期卧床或经治疗大便可解的 老年病人予以按揉天枢、中脘、关元、足三里,每穴按揉5 min,隔日l次,10 d为1疗程,以后视情况可逐渐减少按揉次数,一般按揉期间或按揉2~3个疗程之后,病人可保持l次d的正常排便。

2.3针灸治疗 实证用强刺激泻法,虚证用平补平泻法,也可用灸法,1次/d,6~12次为1疗程。

2.4穴位贴敷疗法 采用芫花、大戟、甘遂各等分,大枣适量,研末用蜂蜜调成膏,贴于神阙、双侧天枢、双侧大肠俞,2~3 d后换药,3次为1疗程。亦可用王不留行耳穴压丸治疗功能性便秘。主穴:肺、大肠、三焦、肝胆。配穴:大肠积热者,配皮质下、直肠;气滞者,配脾、肝;寒凝者,配脾;气血亏虚者,配肾、脾。

3 中医对便秘的预防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扶助正气可防患于未然,因此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协助病人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养成每日定时入厕排便的良好习惯。最好的排便时间为早饭后,此时最易引起排便反射。无粪便排出也要蹲厕训练排便,建立排便反射,尽量减少不良环境因素的干扰,不听音乐,不看书报杂志等,以免延长排便时间。

按时进食,适当增加饮水量。尤其是糖尿病合并便秘者,可于清晨喝温的淡盐水,既可软化粪便,又可刺激胃结肠反射而达到促进排便的目的;多食水果和蔬菜,如苹果、梨、黄瓜、芹菜、萝卜、并适当食植物油,忌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等。

生活规律,适当运动,促进肠血供应,有利于排便。另外可于餐后顺时针按摩腹部,增加胃肠的蠕动功能。卧床不起者要多翻身或做腹部按摩,根据不同体质,睡前和晨起前行腹部按摩20~30次。病人取仰卧位,两腿屈曲,腹部放松,操作者位于病人右侧,一手或两手放于病人右下腹,以大鱼际肌和手掌跟着力,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方向反复推揉按摩,手法由轻到重, 幅度由小到大,直至产生肠蠕动,早晚各1次。对有便意而排出不畅者,可练习提肛动作;对于需要卧床休息的病人则指导平静腹式呼吸和排便动作的练习,以锻炼腹肌和肛提肌,促进排便。

穴位按摩。每日晨起排便前按摩迎香穴或足三里穴,右手食指或拇指按压病人天枢、上巨虚穴,每穴按压3~5 min,早晚各1次,排便时按压中脘穴,以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

温水足浴。指导病人每晚晚餐后1 h行温水泡足,双足相互搓揉,20 min/次,以刺激足底经脉,促进肠蠕动。

保持良好心态,豁达开朗,摆脱忧思恼怒等不良情绪。

当发现身体有任何不适的时候,应该及时治疗,祛除病邪,养护正气,调整脏腑阴阳,使其达到平衡。正确使用泻药。除非必须,一般不服泻剂,如有便秘腹痛需用者,需到医院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后,由医生治疗。

R25

A

1672-7185(2016)09-0031-03

10.3969/j.issn.1672-7185.2016.09.012

2016-08-18)

猜你喜欢

糟粕肠胃大肠
什么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The role of intestinal flora on tumorigenesis, progression,and the efficacy of PD-1/PD-L1 antibodies in colorectal cancer
史籍中的糟粕——天意
清肠胃多吃10种食物
给现代人参考的古代礼仪
调理肠胃,自灸也有效
请保护好我们的肠胃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大口喝水促排便
爱情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