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临床治疗分析

2016-10-24刘金龙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根治术胃癌淋巴结

刘金龙

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临床治疗分析

刘金龙

目的 探讨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6年2月在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胃癌病人78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接受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手术各方面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手术质量较高,病人康复快,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胃癌;根治术;保留迷走神经;临床效果

胃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对病人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均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临床上对该疾病多以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但传统胃癌根治术在治疗过程中会对病人消化器官功能产生影响,并且并发症较多,很多病人无法接受。而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对病人消化器官功能影响较小,并且并发症较少,在现代临床上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选择2012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病人78例,分别以常规胃癌根治术与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并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病人78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46~68岁,平均(58.6±2.6)岁。观察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44~66岁,平均(56.8±2.8)岁。两组病人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胃癌根治术,即以D2根治术或者D3根治术对病人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彻底清扫淋巴结。观察组接受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所有病人均选择气管插管及复合麻醉方式。在手术过程中仔细辨认病人迷走神经肝支,其位置在左肝下方,且在小网膜内走行,将最下端分支找到。之后在其尾侧切断小网膜,注意保留肝支。然后游离病人食管及尾部的结合部位,应当保留迷走神经前干支所发出的胃支,清扫贲门右侧淋巴结。上提肝总动脉,沿着肝总动脉上缘清扫淋巴结,清扫范围包括脾动脉周围淋巴结。在胃左动脉尾侧打开其结缔组织,在贲门后方向右侧牵引迷走神经,并且沿着后干仔细寻找迷走神经腹腔支并进行游离。以牵引线向右侧进行牵引,保留后支及其分支,清除淋巴结及周围结缔组织。术毕逐层关腹。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1-3]。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病人手术情况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出现吻合口出血2例、胆汁反流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7%;对照组出现吻合口出血4例、十二指肠残端瘘5例、胆汁反流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6,P<0.05)。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首次排气时间(h)首次排便时间(h)对照组39218.6±23.6298.5±26.5 72.4±12.4 88.6±11.8观察组39242.8±22.5265.8±28.8102.5±15.8133.5±14.6 t 1.2141.2261.2381.258 P<0.05<0.05<0.05<0.05

3 讨论

胃癌是现代临床上有着较高发病率的一种恶性肿瘤,对病人身体健康有着严重影响。当前该疾病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同时联合放化疗及生物免疫疗法。手术治疗目的是将原发肿瘤以及受累器官切除,从而有效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然而传统胃癌根治术在对贲门右侧淋巴结进行清扫时,会将迷走神经前后干切除,从而导致病人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并发症发生率较高[4-6]。在自主神经系统中,迷走神经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对胰液分泌具有促进作用,可对肠道功能进行调节。因此,如果在手术过程中能够保留迷走神,将能够减少手术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并且减少并发症[7-9]。综上所述,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手术质量较高,病人康复快,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胡斌,邓剑,赵叶平.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治疗42例胃癌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3(22):151-152.

[2] 马志明,朱甲明,刘晶晶,等.保留迷走神经近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J].消化肿瘤杂志,2012,2(28):77-81.

[3] 谭贵永.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2013,15(26):52-53.

[4] 李新民.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5(30):11-12.

[5] 邹文革.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5,1(44):72-73.

[6] 李希伍,秦永艳.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患者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6,3(48):62-63.

[7] 范恩学,孙海侠,房学东,等.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临床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12(20):1182-1183.

[8] 绳继健,孙国瑞,何庆泗,等.胃癌根治术保留迷走神经对术后急性炎症反应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2,9(33):703-706.

[9] 房学东,王旭东,刘卓.保留迷走神经的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J].消化肿瘤杂志,2009,1(28):24-28.

R735

A

1672-7185(2016)09-0064-02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09.027

2016-01-09)

114300 辽宁 鞍山,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中医院外科

猜你喜欢

根治术胃癌淋巴结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