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民族文化探源與經典傳播
——“子學精神”傳承與傳播研討會綜述
2016-02-01毛冬冬
毛冬冬 劉 凱
新媒體時代民族文化探源與經典傳播
——“子學精神”傳承與傳播研討會綜述
毛冬冬 劉 凱
隨着各類新媒體的不斷湧現,人類信息、知識、文化的傳播方式與媒介使用習慣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重大變遷。身處這樣的時代變局之中,如何有效地實現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已經成為中國知識界、文化界無法回避的問題。如何在傳統文化式微的背景下探尋中華民族文化之淵源,並對傳統文化中的經典作品與思想精髓進行有效傳播和大力弘揚,也已成為當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重要課題。
2014年11月9日,由上海大學影視學院教授郝雨籌劃並發起的,以“‘新子學’與現代文化: 融入與對接——新媒體時代‘子學精神’傳承與傳播”為主題的研討會在上海大學樂乎樓隆重舉行。此次研討會為期一天,先後以主題演講和討論的形式開展了四場專題研討活動,來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同濟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專家學者從自身的研究領域出發,發表了各具特色的主題演講,並就共同關注的問題展開了深入討論。
一、 探諸子思想精髓 促民族文化傳承——助力文化探源與理論建構
上海大學影視學院院長鄭涵教授首先代表會議的主辦方之一簡要闡述了對此次會議意涵及要旨的認知與期待。在其看來,“新子學”的提出在學術界已經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越來越大的反響,而本次會議更是具備了跨學科的視野,把文史哲與新聞傳播學的學者彙聚在一起,以“新子學”為切入點,深入討論新媒體時代民族文化傳承與傳播的問題,這對於當今中國的學術研究工作是具有重大意義的。不同學科就這一問題相互啓發、相互碰撞,對於這一問題能向更高層次推進,向更大範圍推廣,都會大有裨益,對於解決當今時代我國文化建設、文化傳播過程中面臨的諸多問題與挑戰也將具有借鑒意義。隨後,鄭涵教授對出席會議的各位專家、學者以及參會的同學表示感謝,並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主任方勇教授首先對“新子學”概念醖釀與正式發表的艱難歷程進行了回顧,而對於“新子學”能够突破古代文學先秦諸子研究的範疇,獲得其他學科、其他領域的廣泛關注,方勇教授在表達欣喜與感激之餘,對更多專家學者能够參與到這一研究進程中也表示殷切期待。同時,他期望這一概念能够在各個學科不同的研究視角下得到拓展、豐富,從而為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傳播發揮更大的作用。
子學産生於文明勃興的“軸心時代”,是以老子、孔子等為代表的諸子百家汲取王官之學精華,結合時代新因素創造出來的新學術。自誕生以來,子學便如同鮮活的生命體,在與社會現實的不斷交互中自我發展。當下,它正再一次與社會現實强力交融,呈現出全新的生命形態——“新子學”。2012年4月,在上海召開的由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舉辦的“先秦諸子暨《子藏》學術研討會”上,方勇教授率先提出“全面復興諸子學”的口號,“新子學”的概念應運而生。在方勇教授看來,“新子學”追求的不僅僅是在傳統子學研究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其深層理念更在於破除思想上的禁錮。傳統經學的思維方式至今仍然滲透在國人的思想觀念當中,儒家思想一家獨大的經學理念仍遠未破除,整個中國文化在走向真正多元化的道路上需要一次深刻的轉向,而對於“新子學”的研究便將致力於此。
作為會議主辦方之一,《探索與争鳴》雜誌社的代表葉祝第先生對方勇教授的觀點深表贊同。他認為,中國正處於一個面臨重大轉折的時代,而這往往意味着新的文化類型和新的時代精神誕生的可能。近30年來《探索與争鳴》雜誌發表了很多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文章,他們所做的就是迎接這樣一種新的文化的誕生,提供一個“探索與争鳴”的平臺,彙聚專家學者的前沿思考,發出文化界最真實的聲音,為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傳播貢獻一份力量。葉祝第先生認為,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雖“泥沙俱下”,卻也生機勃勃。互聯網的開放平臺、協作分享讓自由表達成為可能,與方勇教授所説的“直面現實意義、深究學理,不尚一統而貴多元共商”的子學精神不謀而合。我們有理由相信,前現代和後現代的結合一定會綻放出最美麗的花朵。
復旦大學教授郜元寶將其對方勇教授提出的“新子學”三個層面意義的理解進行了深入闡釋。在他看來,第一層面的所謂“新的子學”是無可非議的,然而這一層面很容易演變成一種學術的操作,成為學者之間討論的事情,很難波及整個社會,無法對大衆及社會文化造成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難以促成更大文化目標的實現。而作為第二層面的“新子之學”似乎還無從談起。事實上,對於當代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傳播最具現實意義的是“新子學”的第三個層面,也即“新的子學時代的精神”,而這恰恰是最值得思考與珍視的。
上海大學教授葛紅兵認為中國現代文化與“子學源頭”的對接還有漫長的路要走。總的來説,利用中國傳統文化内生性的現代性資源去做民族文化新的現代性改造,在國内還没有成功的經驗,在整個東亞範圍内也没有完整的、國家性的、民族性的經驗可供借鑒。迄今為止,學術界對此還缺乏理論上的梳理,而這也將成為下一階段工作的重點。而在談及傳統文化經典如何在現代社會廣泛傳播的問題時,葛紅兵教授强調,對經典文獻的整理和解讀仍然是一項工程量十分浩大的基礎性工作,而對傳統文化經典作品中思想“原點”的闡釋無疑將成為重中之重。也只有先做好這些基礎性的工作,才能扎實地推進傳統文化中思想精髓的現代化進程,從而使得民族文化傳承與傳播的工作能够順利、高效地開展。
逄增玉教授談到其所任職的中國傳媒大學正在開展的國際漢學傳播項目。在他看來,“新子學”所提倡的對諸子百家思想的繼承、發揚以及結合時代特點促成其與現代文化對接的諸多舉措,對傳統文化傳承與傳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重建諸子時代的多元並包的文化心理結構,並使之促進大衆的精神生活、思想價值的建設應該是重點關注的問題。此外,逄教授對“‘五·四’(新文化運動)斷裂了傳統文化”的觀點並不認可。他以魯迅的歷史小説中對子學精神的肯定與繼承為例,提出新文化運動中真正“斷裂”的是儒學,而子學在這個時期是有所傳承的,這一段歷史值得當代學者進行更為深入的發掘。
同濟大學教授張生從在當代學者中較為普遍的文化自卑感入手,强調現如今的中國社會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全盤西化”了,而中國文化在新文化運動100年來所經歷的各種“折騰”和碰撞,非常鮮明地表現在幾代國人,特别是知識分子身上。在張生教授看來,很多知識分子就像追求時尚的女性一樣,“一會兒流行魯迅了,我們就都‘魯迅’了,一會兒流行耶穌了,我們就都‘耶穌’了,一會兒流行儒家了,我們就都‘儒家’了”。他進而反對知識分子中時常出現的將自身所研究的學術内容意識形態化的取向,並認為當今知識分子最應該擺脱的是傳統的學以致用、經世報國的思想。他認為,現代知識分子應該盡可能少一點家國思想,少一點經世致用的思想,把該作為學術内容的還給學術,把該在生活中解決掉的問題還給生活,没必要把自身研究的内容提到國學的地位。他坦言,因為現代社會的日常生活本來就是一種“隨波逐流”的狀態,可能這樣的學術態度更符合當代生活的處境。
《文學報》主編陳歆耕從媒體人與普通寫作者的角度提出了兩點思考。第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在從學術層面展開的同時,也要立足於解決當代中國人的精神困境,更要注重其社會意義的建構。只有獲得廣泛的社會認同,才能獲得更加豐富的精神活力,否則影響的範圍很難拓展到社會公衆之中。挖掘先秦諸子以來的民族文化精神之源務必要着眼於現實社會,這樣才有可能彙聚成一種新的學術思潮,對社會價值觀的重建做出相應的貢獻。第二,子學産生於學術多元、百家争鳴的土壤,而“新子學”的建構也應承襲這一傳統和精神氣質,應該是開放的、多元的,不應該拒絶其他學派,當然也包括西方思想文化中的優秀成果。在吸收中外優秀成果中要力求讓自己更豐富、更包容、更有生命力。陳歆耕主編坦言,他不希望“新子學”成為一種豐碑式的顯學,像尊崇儒學那樣形成自我封閉的傳統。
《名作欣賞》副主編張勇耀則强調了女性視角在先秦諸子思想的精神萃取與價值傳承方面的重要性。她認為,雖然相對於男性而言,女性的理性思維較弱,但憑藉其獨有的女性視角,艱澀古奥的諸子言論更易被内化為更温暖、通俗的大衆話語,這無疑將助力於諸子思想的大衆化傳播。基於此,張勇耀女士對“新子學”研究百家争鳴局面中的女性角色參與表示了期待。
上海金譽阿拉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孫興武致力於在上海建設開發一座中華民族的復興主題公園,他認為理論上的探討固然重要,但提升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力終歸是一個實踐操作的問題。如何贏得社會資源、政府資源的支持,也是值得在接下來的研究中重點關注的問題。他從自身的經驗出發,認為傳統文化需要發揮更加實際的效用,這樣才能引起社會各界更為廣泛的關注。
二、 回歸原點 專注現實——聚焦新媒體時代傳統文化傳播之道
當今新媒體時代的知識形態表現出許多新的特點。吉林師範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夏維波認為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知識愈來愈信息化,人與知識的關係變成了簡單的刺激反應關係;其二,媒體擬態知識體系的影響力的日益增長促成兩套知識體系並存的局面;其三,知識分子不但對於知識壟斷權消失,“知行合一”式的知識傳承者的神聖地位也在消失;其四,新媒體時代,未必是百家争鳴的時代,傳媒技術為自由提供平臺,也為控制創造前提。最後,夏維波教授將新媒體時代子學精神的傳承問題表述為“三個民間”的見解。“第一民間”强調“子學下鄉”,這一過程伴隨着崇高化與世俗化兩種看似對立的傾向;“第二民間”强調中國知識分子所具有的“中間型”空間性的特徵,即知識分子既是王官之學的維護者,又是民間之學的傳播者,認為“新子學”應有明確的自我定位;“第三民間”則强調民間之學的異質性和多元性應得到保障,以維持民族的文化反省能力。文化反省需要思維工具,一種文化是否先進,應看其有無文化反省的工具,而中國的知識譜系有這樣的工具,儒釋道一體文化譜系具有一種發展的自洽性。夏維波教授認為,以上三點都是符合新媒體時代媒介發展特徵的。
河北大學宣傳部部長劉焱認為,學術研究很多時候是在自説自話的氛圍中做的,這樣很不好,文化自信的建構首先是在深層次地解決人們魂歸何處的問題,在這個層面展開文化建設工程是很重要的。前年到德國考察時,發現他們的中小學開設有人文精神教育課,倫理道德推理課,其課程體系也是很完整的,在他們看來,不管信奉什麽教,最重要的是敬畏生命。所以他提倡在“新子學”的研究中應該注重人們精神出路的尋找,要着眼於解決人們精神匱乏的問題,使人們在心態上變得陽光、積極,使“新子學”的研究在人際關係建構上發揮正面作用。而回到大學中來,培養具有鮮活生命力的大學生也是很重要的,使他們更明白生命是怎麽回事,文化究竟應該走向何處。
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傳媒學院院長陳少志首先談及中央電視臺關於尋找最美鄉村教師、最美村官、最美少年的“三尋找”節目,進而提出將“新子學”的理論基點與現代傳媒中的典型人物報導相關聯,捋順“新子學”中着力弘揚的子學精神與現代傳媒典型人物報導的關係,探索二者得以順利“對接”的“接點”。這樣才能在增加主流媒體社會公信力的同時,同步提升人們對傳統文化中最具價值的觀念的認同。
天津師範大學王豔玲教授從新媒體時代信息碎片化的問題談起,認為文化經典作品應該放下身段,借助新媒體的多元路徑,在内容和形式上適應現代文化的旨趣,在一定程度上順應當前公衆獲取信息與知識的習慣。王豔玲教授引述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喻國明的觀點,認為碎片化會導致兩個結果: 一個是話語權威和傳播效能不斷降低,另一個就是海量信息的堆積和表達意見的多元。由此,她提出碎片化閲讀是當今社會飛速發展的必然結果。大衆閲讀的碎片化形勢是不可逆轉的,甚至可能成為一種主流。碎片化閲讀可能會成為經典導讀的一種有效途徑。王教授列舉了“國學堂”網站上的“一張圖讓你看懂什麽是國學”、“老子道德經的白話全解”、百科全書網站的“48張圖讓你瞭解48種主義”、古典新風尚網站的“一篇短文瞭解諸子百家”。這些都對傳統文化經典起到了導讀作用。雖然我們不可能通過一張圖瞭解國學,通過一篇文章瞭解諸子百家,但是其在朋友圈的分享鏈接使得摘要的精華知識部分起到刺激人們閲讀經典的作用,這對經典作品的普及、影響力的提升是一種不可忽略甚至是不可估量的貢獻。
集美大學教授景國勁認為,在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與傳播的過程中,價值選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對其進行的研究也將波及很多領域。他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一個文化訴求與價值訴求的問題。我們可以借助生態哲學和美學的一個概念——“有機整體性”——把整個中國文化作為有機整體,强調包涵、多元與平等。他認為三種精神是在新媒體時代的傳統文化傳播最需要具備的: 一是創新精神;二是參與精神;三是對話、平等、多元的思想。
此外,上海體育學院新聞學院院長杜友君强調了文化傳承與傳播的重要性。他認為,推動社會進步理論與知識的大衆化與普及化,使之能够為更多人所理解,是每一位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的職責。蘇州大學曾一果則認為,在新媒體時代,包括“新子學”在内的傳統文化經典的傳播既不能過分娱樂化,也不該過度崇高化,而是應該探尋一種相對中和的方式。
三、 新管道 新視角——青年視野中的經典傳播策略性建議
《申江服務導報》記者孔亮列舉了許多源自网絡論壇、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體平臺的涉及傳統文化的極具趣味性的案例,並認為許多傳統文化中的經典作品其實都是古人一種生活狀態的體現,之所以能够廣泛傳播並且世代傳承除了其本身具備的審美價值以外,更重要的還在於它們符合大衆的審美趣味,獲得了更廣泛群體的審美認同,這也是一個傳播學的問題。在新媒體時代,全民娱樂的因素很强,傳統意義上“説教式”或者説“傳教式”的傳播方式很難起到實際的作用,因此,文化經典也不能固步自封、固守成規,必須在傳播形式上做出重大調整,這樣才能在新媒體時代的文化舞臺上占據一席之地。孔亮進而認為,傳統文化的研究者和傳播者應該主動擁抱新的技術,並掌握當今時代的傳播規律,利用熱點焦點事件,並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和管道,將文化經典作品“借勢”傳播出去。他以“今日頭條”的APP為例,認為其中推薦的古詩和文章恰恰是在座的專家學者最擅長的,這些内容也並非得不到年輕受衆的認可。事實上,正是由於它做到了以上幾點,才創造了涉及數千萬受衆的廣泛影響力和估值5億美元的巨大價值。
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員王飛重點就“新子學”如何適應時代的需求和新媒體環境下“新子學”如何接地氣的問題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在他看來,任何一個學術概念乃至學科的發展,都離不開現實環境,而在新媒體環境下,“新子學”如何“接地氣”的問題值得傳統文化的研究者和傳播者思考。王飛談到圖書館中大量子學經典及各代學者所做的“集注”對於普通讀者而言太過艱深晦澀,而且人們對於這樣大部頭的作品是會産生閲讀心理障礙的。在新媒體環境下,如何把傳統文化中的經典作品以讓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大家更容易去接受,這就是一個“接地氣”的問題。從歷史上來看,越簡單的學問越容易為人們所接受。他舉了佛教在中國傳播發展的例子,認為在佛教諸多宗派中,浄土宗之所以能够廣泛流行就是因為浄土宗專修往生阿彌陀佛浄土法門,教義簡單,修行方法簡便,人人都能做到,故自中唐以後廣泛流行,而當今文化經典的傳播也應該對此有所借鑒。
寶雞文理學院的王小寧提出對以子學為代表的傳統文化的研究應該在研究方法與研究視角上尋求突破,並建議從中西比較的立場上去重新介入傳統文化的研究。她認為,在當今時代,唯有在不同民族的對話中才能激發出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價值的活力。
臺灣學者陶奕駿提出,應該從文化傳播的角度對傳統文化予以更多的思考和關注。傳統文化不能僅僅通過專家的紙筆和文字來傳播,而應該成為全民文化的一部分。特别是青年一代,需要對這方面有更多的瞭解和認識。包括推出一些講壇,或者更進一步地推出影視、動漫作品或者借助各種新媒體傳播都是更為有效的傳播途徑。此外,陶奕駿認為更加注重中小學教材的編寫和大學階段通識課程的開設,才能使傳統文化的傳播具備更加廣泛的社會根基。
清華大學博士後孫平從其自身從事紀録片創作的視角出發,認為以子學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在其傳播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BBC、美國國家地理的商業化運作模式來拍攝一部大衆化的文化紀録片。在她看來,通過這樣的模式,既講了文化,大家又喜歡看,才能真正實現文化傳承與傳播的目標。她試圖尋求拍攝這樣一部文化紀録片的可能性,並希望能為本次會議做一些後續性的貢獻。
在會議接近尾聲之際,同濟大學教授王鴻生的一番言論頗能引起所有與會者的共鳴。他認為這次會議的主題特别具有當下感。在這樣一個極度擴張的、以技術為支撐的互聯網世界中,中國傳統文化的活力如何被釋放,如何進一步和西方文化對話,將是人類另一段漫長的精神交往史。在這一段精神交往史中,西方怎麽做,中國怎麽做,對人類未來的命運意義非常重大。這也將成為今後很長一段時期内,所有關注民族文化傳承與傳播的人士需要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作者單位: 上海大學影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