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
——让世界变平,也让我们变远

2016-02-01陈垣卉

社会心理科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隔阂亲密关系人际

陈垣卉

(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南京,210023)

互联网
——让世界变平,也让我们变远

陈垣卉

(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南京,210023)

自互联网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已经对我们的生活社交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尤为严重,本文从亲密关系的实质、互联网人际关系的特征以及互联网对我们社交能力的影响等方面论证互联网让世界变平,但同时也让我们变远,即造成人际隔阂。

互联网 人际关系 人际隔阂 亲密关系

1.引言

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开始关注其社会影响并越来越重视互联网在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层面的作用,在线关系(online relationship)是重要主题之一。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们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为零接触、知晓、表面接触、共同关心,而在共同关系中彼此依恋程度较深则被称为亲密关系(焦姗姗,郭晓蓓,2016)。

网络人际关系的性质是网络人际关系问题探索的核心(陈秋珠,2006),目前基本形成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在线关系是浅薄的,非个体的(impersonal),甚至是敌对(hostile)的;一是认为在网络上可以形成新的,真实的,亲密的关系(屈勇, 2008),由此也就对应互联网的功能到底是创造了亲密关系还是增加了人际隔阂。

不可否认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共享资源、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便利之处,正如Thomas L.Friedman在MIT的演讲中阐述的那样,“世界是平的”,21世纪世界被互联网开拓成一片广阔而平坦的舞台,网络让人们享受到更多开放的资源、人与人之间的联络更方便。但互联网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副作用,Albert Einstein曾说过:“我担心总有一天技术将超越我们的人际互动,那么,这个世界将出现一个充满傻瓜的世界。”也许现今的状况正在验证他的担心——互联网正在一步步增加人际隔阂。

2.论点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人心之间的距离,而不仅仅是彼此之间的物理距离,互联网可以跨越千山万水的物理距离建起桥梁,但却无法把同样的桥梁建立在人们心里,因此我认为互联网不是创造亲密关系,而是更多的增加了人际隔阂。

3.论据

3.1 互联网对亲密关系并无促进之处

有人说“互联网把原本熟悉的人的距离拉远了,把原本不熟悉的人的距离拉近了”,首先表达我对于这句话前半部分的认同,因为互联网对于已有亲密关系的维持并无促进作用,相反可能会削弱原本的亲密关系。研究显示互联网一定程度上会挤占其他沟通渠道,当我们沉迷于互联网,面对面沟通的时间就会被占据,当你刷手机、玩电脑玩的不亦乐乎时会想起要跟身边的父母、同学交流吗?不会。即时通讯工具的出现异化了我们,不仅仅是挤占面对面沟通的时间,更会愈发减少我们面对面交流的意愿,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人也不再有促膝而谈的欲望,彼此之间心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楼上楼下都需要通过微信来交流,这样的亲密关系能维持多久?

其二,是关于新亲密关系的建立。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可以让我们交到更多的朋友、拥有更广阔的圈子,但我对于“把原本不熟悉的人距离拉近了”持否定态度。人际交往中“距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的距离,而互联网在拉近人们之间的物理距离方面确实有效,让天南海北的人可以聚在一起,然而这些因网络而聚在一起的人心能不能也聚在一起、形成一种稳定而亲密的关系就不得而知了。在人类的感情认知里,文字<语言<面对面<肢体接触,身体属性(physical appearance)和身体接近性(physical proximity)在人际沟通中具有重要意义,个体的社会在场(social presence)会影响到人们的认知和态度,而在网络交流中这两者都是缺乏的,由此交往双方处于一种视觉匿名(visual anonymity)的状态,此时交往的顺利进行取决于双方的自我揭露的程度(屈勇,2008),心理学家I. Altman和D.A.Taylor(1973)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人们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问题在于你在没有全面了解对方的情况下,会对一个陌生人做完全的自我表露吗?大多数人的答案应该都是否定的。人与人交往时非语义信息大概占70%到80%,使用互联网这类信息几乎全部丢失(社会心理学),根据线索过滤原则和社会呈现理论,在不足的社会线索和较少的社会呈现的情况下,亲密人际关系往往不太可能实现(陈秋珠,2006)。显然,互联网目前在人际关系的构建中尚未能够达到“共同关系”,仅仅止步于“表面接触”(焦姗姗,郭晓蓓,2016),更不用说在共同关系中彼此依恋程度较深而形成的亲密关系了。当然也不排除那些能够放下心中的戒备、对互联网中未知个体自我表露的可能,但表露之后呢?人际之间的亲密关系还需要通过一定方式去维持,例如平等、归因、沟通等,在沟通中我们常常需要用面对面的交流来表达我们的情绪,甚至需要身体接触,只有文字而缺乏肢体语言、表情、环境的沟通,其效果是明显低于面对面的沟通的,互联网很难发挥面对面交流所具有的直观作用,因而很难对亲密关系有促进作用,因此互联网是不能创造亲密关系的。

3.2 互联网形成的人际关系是脆弱的、不可信的

互联网确实能形成人际关系,但那是一种浅薄的(shallow)、虚幻的(illusory)、剥削的(exploitative)和敌对的(hostile)的关系(Stoll,1995)。Sproull等人(1991)认为,人们使用互联网是为了人际交往,但这并不意味着网上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与传统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是一样的。Kiesler等人(1999)认为,人们对互联网上交往同伴的典型感觉是不如现实建立的人际关系的同伴亲密,许多网络人际关系建立导致的是信息的支持而不是情感的支持。Comwell等人(2002)对比了聊天室发展起来的浪漫关系和现实空间发展起来的浪漫关系,得出聊天室发展起来的浪漫关系较少卷入(承诺、严肃性)和倾向于较多错误的呈现自己(年龄、生理特征)(陈秋珠,2006)。这些都论证了互联网人际关系的脆弱性和不可信。

脆弱之外,网络交往中存在的信任危机也是一大致命弱点,表面上我们可以与网络上天南地北的朋友侃侃而谈,而实际上这种“人际信任”并不是因为双方彼此了解、无法进行深入持久的深层交往,它的建立是由于网络交往的匿名信和虚拟性、感受不到对方与自己存在任何利害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最大特点是短暂性、易变性和偶然性。当个体进入网络空间以后,其所嵌入的社会脉络消失了,个体的出场缺乏固定的场所与地点,也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角色,导致个体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和较高的自由度,人们的目标不是要建立一种长期而稳定的关系,而更钟情于寻求最能满足自己需求的短暂关系(屈勇,2008),很显然这样的关系并不能促进、创造亲密关系,反而会因为脆弱不可信的网络人际关系而影响人们忽视身边的人、事,造成隔阂。

3.3 互联网让我们在交流中变得更“隔离”,也更“分裂”

Sherry Turkle在TED的演讲“Connected,but alone?”中讲述了她的经历:我问人们“为什么不面对面交谈”?他们回答说:“因为面对面的交谈是实时发生的,你没法控制你要说什么”所以这才是最重要的:发短信,写邮件,贴照片发状态,所有这些都能让我们向别人呈现出我们想变成的样子。我们可以编辑、删除、修改和润色,我们的面容、声音甚至整个形象,让它不多不少,刚刚好。

网络通过视觉匿名性和身体不共同在场拉平了所有参与者在现实社会中的差异,但在使得人们之间的互动交流具有了形式上的平等性和自由性的同时,把人们隔离在一个个私密的空间中,人们戴着面具、彼此匿名参与其中(屈勇,2008)。研究显示,化名互动是吸引人们参与网络交往的最重要的特征,而化名互动与网络的隔离功能直接相关,正是由于这种隔离,人们才具有隐匿自己真实的社会特征的可能。

我们总是致力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互联网交流使人们可以掩饰自己的真实面貌,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编辑修改信息、斟词酌句满足了人们形象管理的需要,避免了一时失言造成印象破灭的可能性,甚至人们可以随意角色定位,建构一个全新的身份和地位,创建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实生活中全新“自我”(焦姗姗,郭晓蓓,2016)。这种分裂不仅是个人信息的碎片化,更是人格的碎片化:只展示自己想展示的一面,把其他部分藏起来,所以互联网更容易满足那些想要合群的人摆脱孤独的欲望(胡芳,2010)。

互联网加剧了我们与“此时此地”的隔离,越来越多的人把生活从现实迁徙到了网络,朋友圈晒宠物、美食、自拍和旅游成瘾,不知不觉享受沿途风景的时光、与朋友家人的分享交流都被眼前的屏幕所隔离———朋友圈丰富了,然而现实生活的美丽却丝毫没有感受到。互联网还会放大个体的孤独,当一个人“晒”出东西,就像孩子想要得到大人的关注一样希望得到朋友的点赞、评论,他们需要通过别人的评论、点赞来确认“我在”、确认我是被关心关注的,而一旦没有得到回应他们就会陷入巨大的失落或焦虑中,无比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的孤独,认为没有人是关注他的,从而对人际关系产生不信任感,人际隔阂越来越大。

“隔离”更突出的表现是一种情感的隔离,不仅是隔着屏幕交流带来的隔阂感使我们无法及时即地、身临其境的融入对方、体会他的体会,更是我们通过聊天工具社交软件的沟通是脱离真实情感的。人与人之间始终维持一个安全的距离,这样的沟通不用负责任,也很难感同身受。更可怕的是,有时候亲密无间的交流,只要一方不给予回应,那关系便不复存在。

3.4 互联网削弱了我们的社会交流能力

互联网对人际隔阂的最显著的作用还在于它会削弱我们的社交能力。

互联网的优点在于让我们更容易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但是这对于我们社交技能的意义在哪里呢?在网络上找到“知己”就能减少人际隔阂、创造亲密关系了吗?不。网络上的“知己”无法对实际的现实社交造成任何改善,现实社会中大多数时候遇到、需要经常交往的都不是志同道合的人,网络知己再多,无法学会与一个没有共同话题的人交往社交能力依旧低下。而现实与网络的差异会让他们更选择沉溺于网络交流,网络群体可以使人们逃避现实社会的歧视、舒服,能提供相互支持的力量,一些人之所以加入网络群体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身体、种族、性别、兴趣等现实的逃逸(胡芳,2010),这种逃避使他们愈发不愿意在现实中进行面对面的社会交往,形成了社交能力不断被削弱的恶性循环。

更严重的是,网络依赖程度越高,越沉迷于网络,越容易导致个体从集体生活中游离出来,表现为“回避参与”的行为模式,面对现实中活生生的交往对象时,往往难以适应,影响了现实人际交往水平(牟生爱,2010)。上网代替了很多现实的人际交往,降低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交往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恋网情结还会阻碍人们理性认知和逻辑能力的良性发展(胡芳,2006),研究显示网络的“感觉轰炸”和“信息超载”会降低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感受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这些互联网交流的“危害”无一不影响、增加了人际隔阂。

4.讨论

基于以上四点,我认为互联网在人际交往中不仅无法创造亲密关系,更会增加人际隔阂。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视野逐渐拓宽,交友圈也无限外延,“朋友”的数量不断增长,但这种外延和增长与亲密并无因果关系,亲密关系的升华是需要自我表露、彼此了解、互相理解接纳等一系列因素决定的,而互联网不存在那些因素生长的土壤。

我认为用“熟悉的陌生人”一词来指代网络人际关系更为合适,陌生人有两种,一种是毫无关系的陌生人,一种是与他人发生接触,却又保留离去自由的陌生人(张娜,2015)。韦尔曼(1997)指出,网络环境扩展了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交往,使交往对象大幅涵盖了弱联系和陌生人,网络中的陌生人关系是一种似近实远、又似远实近的社会关系。在熟悉的陌生人关系中人们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纽带形成交往,但这种关系可以随时中断、回到陌生人的关系,只需要一个上线或下线的动作,或只需一方不再回应,那么关系就此中断。

不可否认互联网的存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它突破了组织、种族、国家及地域的限制,为人们充分展示自我和平等交往提供了虚拟平台,扩大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使人际交往具有了多面性。互联网造成人际隔阂不是因为它自身的原因,而是使用它的人——我们太过依赖它,我们需要明确互联网再发达也是工具性的存在,它传递的只能是信息而不是人际关系。或许互联网带来了总会有人倾听我们、我们有无限的精力分配到任何我们想关注的地方等错觉,但实际上互联网时代并不代表我们更容易维护、加深与他人的关系,人的精力、情感始终是有限的,任何一段关系都需要我们付出时间精力去维系,零成本获得的朋友在我们潜意识里会觉得不是重要的人,没有付出、没有相应提高的沟通质量、没有情感共鸣的机会,这样的关系不可能会持久而亲密。把注意力转为“通过网络社交”的话,必然会造成自己的失落,因为它最多只能帮你联系对方,而更深入的交流,一定是在线下。

帕特南说:“最重要的问题不是互联网对我们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而是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互联网。”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态度,把互联网当作一个工具而不是我们社交的全部,即使网络社交也要具备对他人的高度责任感,只有这样个体才能自觉的平衡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有效调整网络交往与现实人际交往产生的种种矛盾,让互联网在把世界变平的同时不把我们人际距离变远。

1陈秋珠.网络人际关系性质研究综述.社会科学家,.(2006),第2期,144-147

2高慧,王婷.大学生的社交网络行为及其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社会心理科学,(2014),第6期, 50-54.

3胡芳.论互联网影响下的人际关系.社会心理科学,(2010),第7期,3-5,13.

4焦姗姗,郭晓蓓.互联网对人际关系亲疏影响的研究.青春岁月,(2016),第5期,259.

5雷雳,伍亚娜.青少年的同伴依恋与其互联网使用的关系.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第2期.

6牟生爱.大学生网络依赖与人际关系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10),第4期,45-48,85.

7屈勇.网络人际交往对中国人际关系模式的影响.社会心理科学,(2008),第5期,46-50.

8张娜.熟悉的陌生人:青年群体网络人际关系的一种类型.中国青年研究,(2015),第4期, 64-68,63.

9张岩,周炎根,裴涛.大学生孤独感在人际适应性和手机互联网依赖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第10期,774-779.

猜你喜欢

隔阂亲密关系人际
亲密,别陷入相处误区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亲密关系不会真的无疾而终
聪明的人善于经营亲密关系
人际自立特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研究
搞好人际『弱』关系
暴力 亲密关系中的致命毒瘤
如何上好小学高年级的音乐课
联通世界里的孤独与失落:对《通天塔》现实意义的探讨
中国现代文学中“墙”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