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非畜牧兽医类专业开设《健康养殖与动物食品安全》公选课的重要性与课程建设

2016-02-01王利琴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2期
关键词:公选课高职院校

俞 宁 王利琴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



高职非畜牧兽医类专业开设《健康养殖与动物食品安全》公选课的重要性与课程建设

俞 宁 王利琴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

[摘 要]健康养殖与动物食品安全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职院校非畜牧兽医类专业开设《健康养殖与动物食品安全》公选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健康养殖的新观念和动物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与相关理论,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 非畜牧兽医类专业 健康养殖与动物食品安全 公选课

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养殖方式的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愈来愈突出,给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健康养殖已成为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主要话题。动物食品是指动物肉、蛋、奶等可食性组织及其加工的产品,作为基本营养物质的供应源,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近年来,疯牛病、沙门氏菌、三聚氰胺等事件此起彼伏,不仅给畜牧业、食品加工业造成重创,更重要的是直危及消费者健康,影响我国整体对外形象。因此,食品安全已成为上至国家元首,下到黎民百姓普遍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逐渐向全面素质化培养进行转变。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非畜牧兽医类专业开设与健康养殖与动物食品安全相关的选修课,不仅是时代赋予高职教育的使命,更是符合社会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现实需要。《健康养殖与动物食品安全》课程以健康养殖和动物食品安全为主线,授课内容包括健康养殖与食品安全的联系、健康养殖环境控制、安全饲料选择、健康饲养管理、畜禽疾病净化及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的认证。在高职院校非畜牧兽医类专业开设《健康养殖与动物食品安全》公选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健康养殖的新观念和动物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与相关理论,拓宽学生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也为非畜牧兽医类专业学生以后从事养殖或畜产品加工行业奠定初步基础。

1 非畜牧兽医类专业开设《健康养殖与动物食品安全》公选课的重要性

(1)促进多学科交叉发展,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21世纪是学科交叉大发展的时代,健康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动物食品安全生产直关乎人类健康、关乎农业和工业化产业链条的可持续发展。《健康养殖与动物食品安全》课程涉及畜牧学、兽医学、营养学、化学、医学、食品科学等专业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在教学内容上,涵盖动物健康饲养与管理、动物食品安全隐患因素及其检测方法、畜禽疾病净化措施、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的认证方法。高职院校非畜牧兽医类专业开设《健康养殖与动物食品安全》公选课有利于促进农学、工学、理学、医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于推动动物福利和动物食品安全生产新技术、新方法的产生。

(2)强化健康养殖理念和动物食品安全意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健康养殖就是把食品安全的理念贯穿在品种选择、饲料生产、动物养殖、环境保护及畜禽产品加工、流通、销售到餐桌的全过程,从根本上考虑养殖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使养殖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动物食品安全涉及动物饲养、疾病预防、动物食品加工和流通等环节。从目前我国屡次发生的动物食品安全事件来看,国民对健康养殖与动物食品的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而这些事件危害严重、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复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进程。高职院校作为实现高等教育的“载体”之一,在当前形势下,更应该重视学生对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知识的培养,《健康养殖与动物食品安全》课程的教学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实用性强,鉴于高职院校非畜牧兽医类专业的特点,开设该门课程作为公选课,是高职院校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重要补充,也是增强国民动物食品安全意识长远规划的现实需要。

2 《健康养殖与动物食品安全》公选课程的建设

2.1 设计思路

《健康养殖与动物食品安全》课程属于跨专业能力拓展选修课程,理论性和技术操作性都很强,在课程内容的设计理念上,突出拓展职业能力培养,树立从农场到餐桌全程控制畜产品安全的理念。实现基础设施完善、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追求产量、质量、效益和环境的统一,既注重安全和优质双重质量保证,又实现环境与经济双重效益。培养学生热爱健康养殖、掌握健康理念及技术,具备诚信公德、食品安全、环保等法制意识。

2.2 确定教学目标

结合目前国内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存在的诸多问题和高职院校非畜牧兽医类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本课程内容以畜禽动物健康养殖与食品安全为载体,根据完成学习项目的需要,确定相关知识、技能实训和考核评价等内容,完成知识、技能与素质培养,实现课程培养目标,使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①掌握健康养殖的概念,理解健康养殖与食品安全联系;②掌握畜禽饮水安全、控制饲料霉菌及毒素污染、添加剂的概念、绿色饲料添加剂应用;③能正确识别常用的饲料及原料、能初步掌握饲料及原料的安全使用技术、健康养殖新技术、疫病净化技术,了解畜产品认证等能力,最终把握从农场到餐桌控制畜产品安全;④使学生热爱健康养殖、具备诚信公德、食品安全、环保等法制意识。

2.3 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

根据课程教学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学校实训中心与实训室的实践教学作用,整合教学内容模块,科学设计学习项目,实现高效教学与生产指导。本课程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基础,适当整合了教学内容并降低了难度,课程内容以畜禽动物健康养殖与食品安全为载体,共分为7个学习项目,着重让学生了解动物健康养殖中品种、饲料、药物、环境卫生、养殖技术及产品认证的相关知识,通过实训,使学生基本掌握健康养殖环境控制与识别饲料的基本技能,为将来拓展学习和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2.4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得以进一步普及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多媒体技术借助图像、动画、声音等形式传递课程内容信息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巨大的表现力扩大直观视野把复杂的变化过程及抽象的宏观或微观世界,以生动鲜明的直观形式展现出来。目前学校已经建成了集数字化、网络化的数字化教学中心,可提供多媒体资源和大量的视听

资源供学生点播,进行知识自主学习。在本课程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图片以及食品安全案例的视频或音频等直观的形式加深非畜牧兽医类专业学生对该门课程所涉及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师生互动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

2.5 完善考核方式

与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相比,开卷考试对于公选课的成绩评价更加客观,也更能反映出学生对所学课程相关知识的搜集和掌握程度。而要从整体上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凭单一的试卷测试,还可以通过小论文、专题报告、课堂提问和课外参考书学习,以及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完成作业质量的评价等方式进行综合考核,将各项成绩加权后计入学生的总成绩,以此来全方位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全的食品是人民得以健康生活的基本保障。高职院校非畜牧兽医类专业开设《健康养殖与动物食品安全》选修课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培养,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郝凤奇,李景梅.高等院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公选课的重要性与课程设置[J].教育教学论坛,2014,5 (19):113-115.

[2] 李有文,武军元.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的建设与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12,(8):169-171.

[3] 王成龙.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田[J].畜枚与饲料科学,2010,31(4):191-192.

[4] 韦英益,罗廷荣,刘福怀,等.《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践[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8,27(B06):104-107.

猜你喜欢

公选课高职院校
高校音乐欣赏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摄影公选课与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浅谈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校公选课《行为经济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职院校公选课《环境与健康》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