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猪热乳症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

2016-02-01赵伦飞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2期
关键词:诊断母猪

赵伦飞

(四川省剑阁县农业局,四川剑阁 628317)



母猪热乳症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

赵伦飞

(四川省剑阁县农业局,四川剑阁 628317)

[摘 要]母猪热乳症,即产后瘫痪,为生猪养殖期常见多发病。热乳症,为母猪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病,典型症状表现为:轻度不安,后期乏力,最后跛行,继而出现瘫痪。虽瘫痪,但四肢无肿胀,绝大多数有变形。分析致病因,与日粮中钙磷比例失衡、环境不良应激的刺激、母猪及胎儿因素的影响等均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介绍典型症状,就预防和治疗就综合防治此病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热乳症 母猪 诊断

1 前言

随生猪养殖产业迅猛发展,养殖规模化趋向日趋明显。而在规模化养殖中,热乳症频发带来的母猪繁殖障碍,导致越来越多的母猪失去饲养价值,很大程度上影响仔猪的茁壮成长,严重的甚至加重病死率,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 病因分析

2.1 日粮中钙磷比例失衡

日粮中粗粮含量过低;精料组合搭配不当,尤其豆类、谷类作物含量过高;母猪生产力过高等等,一定程度上都可导致母猪日粮中钙磷比例失衡。而在母猪生产过程中,需动用骨骼内钙磷,时间长了,可导致钙磷缺失。此外,母猪生产后,将消耗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此时营养物质得不到补充,同样可导致产后瘫。而且,此病与泌乳高峰期,随钙磷流失的加重,可加重病情诱发感染。

2.2 环境不良应激的刺激

舍内养殖环境差,比如:湿度过大、气候严寒等等,此病属易发期。而且,母猪产后运动量少,长期卧俯阴冷潮湿的圈舍,受光照时间不足,体内钙质合成减少,自身抗病能力降低,如遇贼风侵蚀等不良因素,将诱发风湿性后躯瘫痪。

2.3 母猪及胎儿因素的影响

母猪因素体现在:配种时间过早,母猪骨骼尚处于发育阶段,骨骼内钙储备有限。而随产后泌乳的增加,体内钙质流失严重,而流失的钙又难以通过日粮得到补充,可导致体内钙质负增长,诱发产后瘫;经产的老年母猪,常年怀孕钙质流失严重。尤其产仔数量多时,随泌乳量的增加,钙质得不到及时补充,将加重产后瘫的发病概率;母猪怀玉期间,随胎儿的生长,压迫腹腔器官严重。

3 临床症状

母猪产后瘫,典型症状轻度不安,后期乏力,最后跛行,继而出现瘫痪。虽瘫痪,但四肢无肿胀,绝大多数有变形。排便初期较少,后期干硬,食欲废绝,伴有吃土、舔墙等怪癖。尤其在产仔后20d,母猪泌乳进入高峰期,将严重加重病情,出现上述瘫痪症状,多属于缺钙型瘫痪。而在产后2~5d,发生母猪产后瘫,多数因血钙降低、血糖降低、血压降低等所致。同时,在分娩过程中,有隐性感染病例,强行驱赶后肢难以站立,四肢无变形、肿胀。此种情况可诊断为物理性导致骨盆腔神经受损。母猪分娩后3~7d,四肢趋向发凉,肢体步态蹒跚,后躯摇摆不定,关节不见肿胀,不出现炎症,大小便正常等等,可确诊为环境因素而诱发的寒湿型瘫痪。

4 预防措施

母猪产后加强护理,防控各种不良应激。临床证实:产仔数多、泌乳性好的母猪,发生产后瘫的概率更高一些。由此,针对此,建议仔猪早补饲,尽早断奶,延长母猪使用寿命。母猪哺乳期,用干草、粗布等,缓慢擦拭母猪皮肤,达到刺激血液循环,恢复母猪的神经机能。母猪出现产后瘫,康复治疗期间,应经常扶起母猪,同时改用柔软垫草。温棚内饲养的母猪,建议及时安排下产床。同时,注意改善猪舍环境,定期清扫圈舍,改善通风,确保舍内清洁卫生干燥。对于散养的母猪,建议在产仔后多加垫草,同时注意保暖保温,做好防贼风准备,例行好一切可防控措施。

5 治疗措施

病情较轻的,产后加强护理,改善饲喂条件,饲料加足量的钙磷,增喂钙制剂。而其哺乳的仔猪,尽快断奶,或早早实行寄养,基本可缓解症状,提升母猪的使用年限。

严重感染病例,葡萄糖酸钙液,10%注射剂量100~200ml/次;维生素C注射液,20ml/次;复方水杨酸钠注射液,30ml/次,静脉注射,1次/d,连续注射3d,康复效果理想。

病程较长,体力衰竭的病猪,葡萄糖注射液,5%剂量500~1500ml,1次性灌肠。配合静脉注射,选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浓度10%,剂量50~100ml;葡萄糖注射液,浓度50%,剂量200ml,静脉注射。

病猪便秘严重的病例,用肥皂水进行灌服洗肠;或选择硫酸镁,1次行内服,康复效果均要好很多。

母猪产后瘫,如果同时出现体温骤升,可能由细菌感染的可能。临床施治期间,建议配合使用抗生素治疗,防控继发病效果理想。

中药治疗:取炒苍术30g、煅牡蛎50g、杜仲30g、淮牛膝30g、川断30g、秦艽30g、木瓜30g、焦艾叶30g、炮姜30g、制附子15g、独活30g,研细末拌料饲喂,连用3剂。奶量不足者,加王不留行50g、通草30g、漏芦30g。食欲不佳者,加焦三仙各50g、木香50g、制军30g。粪球干结难出者,加枳实30g、芒硝100g、石蜡油500ml,一次胃管投服。

对于瘫痪后发生褥疮的病母猪,要及时对患处进行消毒清创,用青链霉素等抗菌消炎药物进行静脉输液配合治疗。

6 结论

母猪产后瘫痪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首先要改善饲养管理,合理搭配营养物质和补充矿物质饲料,每天以易消化的营养丰富的饲料为主,有条件的可喂以适量的青绿饲料;其次要加强母猪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护理,保持圈舍干燥、通风及保暖,防止伤风、伤寒、伤湿,以免因风、寒、湿的侵袭造成瘫痪。最后要注意的是本病多发生于产仔多、泌乳性能好的经产母猪,所以要提早给仔猪补料及提早断奶。对于本病的治疗采取中西结合的方法效果好,疗效可靠。

参考文献

[1] 谭智,吴艳,严飞.母猪产后瘫痪的诊断与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2):114-115.

[2] 幸奠权.中西医结合防治母猪产后瘫痪[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1,(23):36-37.

[3] 霍金林,陈璐.一例母猪产后瘫痪的诊治[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3,(4):60-61.

猜你喜欢

诊断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群养母猪的人工授精技术
分阶段减少母猪限位栏的使用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