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石山县农村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破解对策

2016-02-01张印旺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2期
关键词:积石山村级全县

张印旺

(甘肃积石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积石山 731700)



积石山县农村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破解对策

张印旺

(甘肃积石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积石山 731700)

积石山县是甘肃省唯一的多民族自治县,是省扶国列高寒阴湿贫困县之一,全县辖17个乡镇,6个社区居委会,145个行政村,1296个社,全县总面积910km2,总人口26.36万人,总耕地面积1.83万hm2,天然草场面积2.98万hm2。海拔高度1735~4303m,平均海拔高度2200m,由于畜牧业与种植业相比具有比较优势。建县35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重视畜牧业,尤其是草食畜、节粮型畜牧业列为全县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扶贫政策倾斜、资金倾斜、畜牧科技助农增收,取得了较显著的养殖效益,但由于地处甘青两省五县交汇处,是多种动物疫情的受威胁区,严重制约着全县畜牧支柱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畜牧养殖以散养为主,占全县的80%以上,千家万户饲养畜禽的现状长期难以改变,农村动物防疫是国家动物疫病防疫中最基础的环节,也是最薄弱的环节。推行村级防疫制度是国家加强基层防疫力量采取的有效举措,由乡村聘用,承担行政村动物防疫工作。其作用:是农村强制免疫、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测报等重要防疫措施实施的主体力量,在保证动物卫生安全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农村的基本情况使动物疫病方面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1 全县农村动物防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畜禽以散养为主,养殖户防疫观念淡薄,有效防疫难度大

全县牛、羊、猪、鸡年饲养量70.94万个羊单位。其中散养户占80%以上,千家万户散养占主体地位,且畜禽饲养以放养为主,动物防疫困难重重。第一防疫时间上不能保证,大部分养殖户是“早出晚归”,防疫工作只能晚上进行,不利于防疫工作的开展实施。第二是千家万户的饲养加大了村级防疫上的工作量,“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难度可想而知。第三农村散养动态性较强。农户可能随时购买畜禽回来饲养,随时出栏销售,极易产生免疫遗漏情况。导致免疫密度上不去。第四农村散养户防疫观念相对淡薄。按照《动物防疫》有关规定,对重大动物疫病应实施强制性免疫种,散养户认为饲养的畜禽是个人自家的私有财产,防不防自己说了算,与动物防疫员无关,若在强制免疫中方法不得当,易发生矛盾冲突,防疫密度上不去。

1.2 防疫员工作量大,报酬低,免疫质量不得保证

由于近几年,农村劳务经济收入大,广大农村具有初高中以上的青壮年男女劳动力外出打工,家中留守的多为初小文化年老体弱的老人,并承担着饲养畜禽的重担,全县选聘的145名村级防疫员,其年龄、文化程度、业务技能和责任感相对较低。并且各村防疫员年工资停留在3000元的低水平上,实施春秋两季集中免疫,且搞好常年补针工作,量大面广,免疫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1.3 防疫员素质低,培训工作不到位,影响免疫工作的开展

由于客观因素制约,现任村级防疫员学历低、年龄偏大,理论和业务技能低。县财政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经费,技能培训跟不上,在免疫种的实际操作中,疫苗贮存设备不足,疫苗分装不合理,未按疫苗免疫操作规程严格操作,造成疫苗失效、浪费、剂量不足现象,畜禽免疫抗体产生小,免疫效果不理想。

1.4 行政和业务部门配合力度差

乡镇政府和村级行政部门对防疫工作不重视,尽管上级政府部门强调配合,可乡村干部不作为,对防疫工作不管不问,认为这只是业务部门和村级防疫员的事,与他们无关,不按要求集中搞防疫,导致社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免疫目标难以实现。

1.5 免疫出现的过敏死亡动物赔偿机制不健全

对免疫过程中,出现疫苗过敏,导致免疫畜禽死亡现象,赔偿标准低,并且赔偿程序及落实赔偿金的时间太长,养殖户对动物免疫抵触情绪大,不愿配合。

2 破解对策

2.1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加大《动物防疫法》、《畜牧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宣传力度,动用广播、电视、宣传标语及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在全县各乡镇、村做好宣传、咨询工作,使农村各界人士对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思想深处提高认识,增强防疫的自觉性。

2.2 提高村级防疫员的报酬,使其收入与付出成正比

鉴于农村散养畜禽防疫在国家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中的基础地位和村级防疫员的重要作用,以及欠发达少数民族聚居区,县财政财力紧缺的实际,应提高村级防疫员报酬补贴标准和省、县两级所占比例,以切实提高劳动报酬,有效提高村级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

2.3 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行政、业务”双轨制的落实

“行政部门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县政府引起高度重视,签订《动物疫病防控责任书》,明确职责,协调配合,乡村社三级干部密切配合,业务人员、乡站专业人员和村级防疫员以整村推进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好辖区内动物免疫工作,使乡不漏村、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户不漏畜的“五不漏”落到实处。

2.4 规范村级防疫员队伍,制定《考核办法》

建立健全农村基层重大动物疫病的长效防控机制。村级防疫员由乡、村推荐,县畜牧兽医局考试考核聘用持证上岗,即县聘、乡管、村用,承担着行政村动物防疫职责的工作人员。选聘工作,应逐步、偏重于未就业的高校兽医专业毕业的高职院校学生,以逐步提高业务操作技能,制定《考核办法》,严格按(一)考核范围(二)考核原则(三)考核组织(四)考核程序(五)考核内容规定的要求,完善考核监督机制,从而使基础防疫防控工作更上一层楼。

作者简介:张印旺(1978-),男,兽医师,积石山县人,现从事动物防疫防控工作。

猜你喜欢

积石山村级全县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少数民族地区“移风易俗”推进工作探索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