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用植物绞股蓝的研究进展

2016-02-01伍国怡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2期
关键词:绞股蓝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伍国怡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 北海 536000



药用植物绞股蓝的研究进展

伍国怡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北海536000

【摘要】绞股蓝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绞股蓝的干燥全草,为我国常用传统中药,其含有皂苷、黄酮类、糖类、萜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降血脂、抗肿瘤、保护肝脏、预防衰老、提高免疫力等药理作用。笔者对近几年来绞股蓝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并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质量控制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绞股蓝提供参考。

【关键词】绞股蓝;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控制

绞股蓝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Thunb.) Makino 的干燥全草,多年生攀缘草本,为我国常用中药,又名天堂草、福音草、七胆草、小苦药、遍地生根、五叶参和七叶参等。味苦、微甘,性凉,无毒,归肺、脾、肾经。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补气生津、健脾安神之功效。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等国,始载于明代的《救荒本草》作野菜使用,《本草纲目》中开始将其以“乌蔹莓”之名入药。生长在南方的绞股蓝民间称其为神奇的“不老长寿药草”。1972年,《中草药通讯》发表了云南曲靖地区中西药结合小组等撰写的《草药七叶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537例临床观察》[1]发现它对老年慢性气管炎治愈率达79%,此文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极大关注。从此绞股蓝又开始再次受医学家的重视[2]。1986年,国家科委在“星火计划”中,把绞股蓝列为待开发的“名贵中药材”之首位,2002年3月5日国家卫生部将其列入保健品名单。

1化学成分研究

1.1皂苷类绞股蓝皂苷,分布于植物营养器官包括同化组织及韧皮部薄壁细胞,目前从绞股蓝中共分离得到140多种绞股蓝皂苷,其中分离出83种与人参皂甙有类似骨架的达玛烷型绞股蓝皂甙(GPS),均为四环三萜达玛烷型,主要是20(S)-原人参醇(Ia)和2α-羟基20(S)-原人参二醇(Va),79种命名为GPSⅠ-LXXⅨ,其中绞股蓝皂甙Ⅲ、Ⅳ、Ⅷ、Ⅻ分别与人参皂甙Rbl、Rb3、Rd和F2完全相同,为同物异名,同一结构[1]。不同绞股蓝皂苷的水解产物也不同,如绞股蓝皂苷1和绞股蓝皂苷3水解产物分别为人参皂苷K、人参皂苷Rg3[2]。绞股蓝皂甙其含量因植物的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情况下绞股蓝叶中含量最高[3]。不同产地的绞股蓝皂苷含量差别也很大,这种情况可能与其生长环境等有关。

1.2黄酮类绞股蓝中黄酮成分含量为2%~5%,黄酮作为植物体内次生代谢产物之一,其主要功能为调节植物生长素的运输。曾报道从绞股蓝中获得一些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槲皮素(quercetin),芸香苷(rutin),商陆苷(ombuoside)及商陆黄素(ombuin)[4]等。目前关于绞股蓝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报道较少,主要是针对其含量测定和制备工艺的研究。王临润等[5]对我国东南4部种绞股蓝中黄酮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小果绞股蓝中总黄酮量最高,以喙果绞股蓝中总黄酮含量最低。绞股蓝中黄酮成分可能随产地、气候等差异含量亦各有不同,且对其药效影响显著。

1.3多糖类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是绞股蓝中含量比较多的成分,并且近年来受到人们日益的关注。王峰等[6]对绞股蓝多糖进行分离和分析,绞股蓝多糖组分由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种单糖组成;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检测结果表明绞股蓝多糖存在呋喃结构。宋淑亮等[7]从绞股蓝中精制得到种绞股蓝多糖GPS-2、GPS-3和GPS-4,初步推测GPS-2的分子量为10700Dal,单糖组成与摩尔比为鼠李糖∶木糖=1∶12.25;GPS-3的分子量为9100Dal,单糖组成与摩尔比为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果糖葡萄糖=1.75∶1∶8.70∶3.07∶5.90。王绍晶等[8]对碱提绞股蓝水溶性多糖进行了研究,得到一种粗多糖AGM,并检测其糖分布情况可能由两种多糖组成,其中一种含有结合蛋白。经HPLC法确定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木糖∕岩藻糖(至少含有木糖或岩藻糖中的一种)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2.43∶100∶3.02∶2.59∶3.46。

1.4氨基酸不同产地的绞股蓝中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量也不完全相同,最多的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包括8种含量较高的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等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邓世林等[9]研究发现绞服蓝中赖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的含量都远高于多种果蔬,故而绞股蓝可作为食疗药源。

1.5微量元素绞股蓝含有23 种以上微量元素,其中Fe、Zn、Cu、Mn、Cr、Mo、Co、Se、Ni、V、Si、B 等13 种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Ca、P、K、Na、Mg 等5 种为人体必需的宏量元素。其中所含的B、Mg、Mn、Mo、Se、Zn、Cu 等元素具有明显抗癌活性,各元素在绞股蓝中的含量因产地不同而有所区别[10]。

1.6维生素维生素包括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绞股蓝中含有的水溶性维生素有B1、B2、B6、C,脂溶性维生素有D3、E,其中脂溶性维生素E的含量最高[11]。H.L.Liu[12]等测定了6种栽培品种绞股蓝中的类胡萝卜素,共检测到25种类胡萝卜素,其中反式叶黄素含量最高。

1.7其他牛俊峰等[13]从5个不同地区的绞股蓝中分离测试出多种挥发性成分。研究表明,不同地区之间的绞股蓝含有的挥发性成分,在组成和含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周宝珍[14]研究表明不同叶片数绞股蓝的挥发性成分差异也较大。此外还有报道曾分离得到丙二酸、甜味成分--甜味素(phyllodulein) 、和苯甲醇葡萄糖甙[15]等。

2药理作用研究

2.1抗肿瘤绞股蓝的主要成分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Gyp)有明显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其直接的细胞毒作用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繁殖。Gyp Ⅲ、Ⅹ以及其他一些在C20、C21 上有游离羟基的多种皂苷,对体外培养的黑色素肿瘤细胞(B16)、子宫颈癌细胞(HeLaS3)、肺癌细胞(3LL)以及肝癌细胞(MH1C1)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对正常细胞增殖无不良影响。此外Gyp 还能直接杀伤S180 肉瘤细胞[16];抑制小鼠白血病L1210 细胞以及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的增殖[17-18],促进肝癌细胞Bel-7402、人肝细胞瘤细胞(Huj-7)[19]凋亡。此外绞股蓝提取物可抑制人食道癌、白血病等多种疾病的癌细胞以及腹水癌细胞、对人胃癌、宫颈癌、舌癌等培养癌细胞也有明显的杀灭作用[20-22]。

2.2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绞股蓝总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心脏收缩功能具有保护作用[23],绞股蓝总黄酮(TFG)改善心肌的收缩功能,对损伤的心肌有保护作用[24]。Gyp对缺血性脑损伤可呈现较好的防治作用[25],还可明显抑制谷氨酸引起的Wistar 大鼠胚胎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内NO 和H2O2 水平的升高,减少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损伤[26]。此外Gyp还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黏附功能,抗血栓形成作用[27]。

2.3降血糖林臻桢等[28]给予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绞股蓝皂苷治疗,小鼠血糖含量降低。Xu等[29]从绞股蓝中分离得到皂苷及其衍生物,发现绞股蓝可通过降低蛋白酪氨酸磷脂酶活性,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也有研究发现绞股蓝的乙醇提取液可改变葡萄糖代谢酶活性,降低血糖浓度[30]。由此可以看出,绞股蓝不同成分降糖的机理各有不同。

2.4增强免疫力绞股蓝对免疫系统的活性主要体现在:增强非特异性免疫[31]、特异性免疫[32]、体液免疫、细胞免疫[33];影响淋巴细胞转化和白细胞介素2分泌;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的功能。Yu等[34]对绞股蓝脂质体(GPSL)体外免疫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GPSL可显著提高淋巴细胞增殖,增加抗体浓度,并促进细胞因子在体内外的分泌;与单独脂质体相比,GPSL可进一步增强对ND疫苗的免疫应答。

2.5保肝作用绞股蓝治疗肝脏疾病效果良好,应用广泛。绞股蓝总皂苷可保护大鼠肝功能,抑制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冯琴等[35]以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为模型,发现绞股蓝总皂苷能显著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同时可改善各项肝功能指标。绞股蓝总皂苷还可显著减少白蛋白攻击所致的胶原纤维生成,并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病理损伤。陶建武等[36]观察了绞股蓝对CCl4 所致Wistar 大鼠肝脏过氧化的干预作用,结果显示绞股蓝对CCl4引起的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程大伟[37]研究发现绞股蓝总苷对酒精所致的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NF-KB、TNF-ct的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2.6抗氧化、抗衰老作用绞股蓝总皂苷能通过提高SOD 活性增强老龄大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38];同时,绞股蓝多糖同样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39]。张猛猛等[40]对绞股蓝皂苷进行了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等功能检测,结果表明绞股蓝皂苷A的抗氧化能力最强。绞股蓝皂苷也可提高衰老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且增殖效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延缓细胞衰老[41]。苏秋香等[42]研究发现绞股蓝皂苷可减轻衰老小鼠皮肤的氧化损伤,具有延缓小鼠皮肤衰老的作用。此项研究为绞股蓝在美容界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3绞股蓝质量控制研究

3.1鉴别研究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各种分子标记技术和DNA 序列分析技术等在植物种源鉴定、药材真伪鉴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蒋玲艳[43]等采用PCR克隆测序技术, 测定了13 个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绞股蓝的ITS 序列, 并对序列进行了分析,为我国不同地区绞股蓝的鉴别提供分子依据。庞敏等[44]以不同类型的绞股蓝DNA为模板, 进行了RAPD反应条件的优化及RAPD结果分析。从66个随机引物种筛选出了5条多态性好的引物作为绞股蓝RAPD分子标记,为构建绞股蓝DNA指纹图谱提供了数据。在绞股蓝复方制剂中,关于绞股蓝的鉴别方法的研究并不多见,熊野娟[45]建立了复方绞股蓝胶囊中绞股蓝皂苷的鉴别方法。实验采用了薄层色谱鉴别法,样品经适当处理后,同适当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0∶10)10℃以下放置分层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置斑点显色清晰。

3.2含量测定研究李浩飞[46]采用RP-HPLC-ELSD法同时测定绞股蓝中人参皂苷Rb1、绞股蓝皂苷A、绞股蓝皂苷XLIX、七叶胆苷XVII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250mm×4.6mm,5μm) 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5%醋酸(B),梯度洗脱(0~5min,10%A;5~27min,10%~40% A,27.1min,10% A; 27.1~30min, 10% A)柱温30℃,流速1.0ml/min,载气为N2,体积流量2.0 L/min,雾化温度42℃,漂移管温度65℃,增益5。史美荣等[47]建立了同时测定绞股蓝中人参皂苷Rb1、Rb3、Rd、绞股蓝皂苷XLIX、XVII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柱温:25℃;流速:0.8ml/min;流动相:A为水,B为乙腈;洗脱条件:0min,35%B;0~20min,35%~40%B;检测波长:203nm;进样量:20μl。按照上述色谱条件进行HPLC测定,作峰面积对浓度的标准曲线,求出直线回归方程。乐圆[48]建立了HPLC-ELSD法测定绞股蓝中绞股蓝皂苷A的含量,此方法用HibarC18(250mm×4.6mm,5μm) 色谱柱,流动相为乙睛(A)-水(B);采用梯度洗脱: 0min30%A, 30min50%A;流速0.5ml/min;柱温20℃;进样量20μl;ELSD雾化温度:40℃;氮气气压0.35MPa。用外标法计算出供试品中绞股蓝皂昔A的含量。林森等[49]用HPLC法测定野生及人工种植绞股蓝中槲皮素的含量。该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mm×4.6mm,5m) 色谱柱,以甲醇:0.3%醋酸=6∶4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365am,柱温为35℃.王峰等[5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了绞股蓝多糖中单糖组成的质量比此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提取绞股蓝多糖,用Sephadex G-200凝胶柱分离纯化,采用Agilent TCC18(4.6mm×250 mm,d=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02mol/L的乙酸铵溶液(v∶v=20∶80);检测波长:250nm;温度:室温。根据面积的比较可以确定单糖组分的比例,以此计算各单糖的质量比。牛俊峰[51],周宝珍等[52]用SPME-GC-MS法分别分析了不同产地不同叶片数绞股蓝中的挥发性成分。该方法的气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RTX-5MS 型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 0.25mm×0.25μm);升温程序: 从60℃开始保持3min,以7.5℃/min 升温至140℃,保持3min,再以4℃/min升温至180℃,保持2min,最后以10℃/min升温至220℃;柱温60℃,进样口温度230℃,柱内载气流量1.30ml/min,载气为高纯度氦气(99.999%);进样量分流比为20∶1。质谱条件为:电子轰击离子源为EI;离子源温度230℃;接口温度280℃;电子能量70eV;倍增器电压0.9kV;溶剂延时5min;扫描范围35~600m/z。彭亮等[53]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绞股蓝中总皂苷、总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用来比较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绞股蓝中总皂苷、总多糖含量差异,此方法以人身皂苷Re为对照品,于550nm波长处对绞股蓝总皂苷吸光度进行测定;以D-无水葡萄糖为对照品,于490nm波长处对绞股蓝总多糖吸光度进行测定。梁晓庆[54]采用不同方法对绞股蓝中的总蛋白和水溶性蛋白进行测定,这两种测量方法均需先将绞股蓝粉与正己烷料液比1∶5(质量体积比)放入水浴锅中,室温浸提12h,进行脱脂,同法脱脂三次后室温下自然干燥,备用。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绞股蓝总蛋白的含量。总蛋白含量=测定的含氮值×6.25/1000(g/g)。采用考马斯亮蓝法对绞股蓝水溶性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水溶性蛋白含量百分比(%)=绞股蓝水溶性蛋白的含量∕绞股蓝总蛋白含量×100。梁晓庆[54]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绞股蓝中总氨基酸和水溶性蛋白氨基酸的含量,在测量总氨基酸和水溶性氨基酸过程中,对供试品的处理方法是不同的。测量总氨基酸时,供试品为绞股蓝粉。经适当处理后,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各氨基酸的含量。测量水溶性蛋白氨基酸时,供试品为脱脂后的绞股蓝粉。适当处理后,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各氨基酸的含量。因此实验采用酸解法,所以测得样品中17种氨基酸,未测色氨酸。陈剑平等[55]以ICP-MS/ICP-AES法联合测定绞股蓝中的19个无机元素,该实验中ICP-AES的入射功率为1150W;辅助气3.4475kPa;雾化器流量179.27kPa;样品提升1.2ml∕min。ICP-MS的检测条件入射功率1140W;冷却气流量13L/min;雾化器流量0.85L∕min。阎博[56]等建立以HPLC-ELSD法测定葛兰心宁软胶囊中绞股蓝皂苷XLIX含量的方法。该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5∶65),检测器为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流速2.8 L/min,漂移管温度105℃,以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综上所述,近年来对于含量测定的研究不仅集中在人参皂苷Rb1、Rb3、Rd、绞股蓝皂苷A、绞股蓝皂苷XLIX、XVII、七叶胆苷XVII、绞股蓝皂苷A、槲皮素等药用成分的检测上,还对其挥发性成分,氨基酸以及总蛋白和总氨基酸等成分对绞股蓝进行测量和分析。这对绞股蓝作为药物以及保健食品的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每种检测方法检测的组分数量有限,能用同种方法检测出更多的组分是学者们努力的目标。

4小结

绞股蓝作为五加科以外的,含有与人参皂苷相似皂苷结构的植物,在我国有着丰富的资源。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绞股蓝具有化学成分丰富、药理活性广、药效良好、作用温和、毒副作用小等特点。民间充分肯定了它的药用价值。2015年版《中国药典》在2010年版的基础上再次增加了多个中药品种,但是,绞股蓝仍未被录入。这可能是由于绞股蓝化学成分还不能十分明确的同药理作用相对应。所以,化学成分以及相对应的药理作用的研究,仍然是学者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对于绞股蓝药用品种的鉴别、区分以及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学者们在近年来研究较多。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绞股蓝种质资源圃和GAP绞股蓝示范园,但仍未能建立起完整的药典标准来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因此,要使绞股蓝作为单种制剂的药物,用于人类重大疾病的治疗,还有待医药科技工作者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谭华炳,赵世印,赵斌.绞股蓝的基础研究与组方应用研究概况[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18(5): 532-535.

[2] 沈宏伟,肖彦春,车仁国,等.绞股蓝中总皂苷的提取及含量研究[J].食品科技,2008,33(4):158-160.

[3]张涛,袁弟顺.中国绞股蓝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24(3):459-465.

[4] 魏均娴,陈业高,徐兴伦,等.绞股蓝的化学成分研究I.一种新的达玛烷--绞股蓝皂苷元II的结构[J].化学学报,1991,49(9):932-936.

[5] 王临润.黄明珠.中国东南部4种绞股蓝中黄酮成分的分析[J].中草药.2007,38(4):618-619.

[6]王峰,严东,侯杰,等.绞股蓝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科技,2013,38(3):183-187.

[7] 宋淑亮,吉爱国,梁浩,等.绞股蓝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初步结构分析[J].中药材,2008,31(3):454-456.

[8] 王绍晶,罗巅辉.碱提绞股蓝水溶性多糖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6,27(5):92-94.

[9] 邓世林, 周晓娟. 绞股蓝中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化学元素的分析.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4,19(6)? 487-490.

[10]朴香兰,吴倩.绞股蓝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7) :1758-1760.

[11] 李群峰.绞股蓝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09,24(12):2396-2398.

[12]H.L.Liu,T.H.Kao,B.H.Chen.Determination of Carotenoids in the Chinese Medical Herb Jiao-Gu-Lan (GynostemmaPentaphyllumMAKINO)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J]. Vieweg&Sohn/GWV Fachverlage GmbH,2004.

[13] 牛俊峰,肖娅萍,姜东亮,等. 5 个不同地区绞股蓝中挥发性成分的SPME-GC-MS 分析[J].药物分析杂志 Chin J Pharm Anal,2012,32( 4):578-582.

[14] 周宝珍.不同叶片数绞股蓝中挥发性成分的SPME-GC-MS 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2015,61( 09) : 23-28.

[15] 陈业高,张燕.绞股蓝中苯甲醇葡萄糖甙的分离和鉴定[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1,21(2):58-59.

[16] 徐长福, 王冰, 任淑婷, 等. 绞股蓝总皂甙对小鼠S180 肉瘤及K562 细胞的抑制作用[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2002,23(6): 217-219.

[17] 杨靓, 王攀, 成晓霞. 绞股蓝总皂苷对小鼠白血病L1210 细胞生抑制作用初探 [J]. 中药材, 2010, 33(10):1588-1592.

[18] 刘丽,罗佐杰,卢杰.绞股蓝总皂苷对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增殖及凋亡蛋白Caspase.8表达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5,37(6):801-803.

[19] 杨明辉, 郭晓兰, 袁国华, 等. 绞股蓝总皂苷对肝细胞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J]. 世界科学技术 - 中医药现代化 , 2006, 8(4):53-56.

[20] 冯国宣. 抗癌植物资源与天然产物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8(3):26-32.

[21] Lu H F, Chen Y S, Yang J S, et al. Gypenoside induced G0/G1 arrestvia in hibition of cyclin E and induction of apoptosis via activation of caspase-3 and-9 in human lungcancer A-549 cells[J]. In Vivo, 2008,22(2):215-221.

[22] Chen J C, Lu K W, Tsai M L, et al. Gypenosides induced G0/G1 arrestvia CHk2 and apoptosis th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and mitochondria-dependent pathways in human tongue cancer SCC-4 cells[J].Oral Oncol, 2009, 45(3):273-283.

[23] Han X Y, Wei H B, Zhang F C. Analysis of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gypenoside on Na+、K+-ATPase in rats′ heart andbrain and its kinetics [J]. Chin J Integr Med, 2007, 13(2):128-131.

[24] 葛 君, 朱妤捷, 吴军, 等. 绞股蓝皂苷对家兔肠缺血再灌注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4): 347-350.

[25] 史以菊, 邢国庆, 邱玉芳, 等. 绞股蓝对小鼠脑血流量及耐氧能力的影响 [J]. 现代康复, 2001, 5(5): 117-119.

[26] 王旭平, 赵玲, 冯玉新, 等. 绞股蓝总苷对谷氨酸诱导的胎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氧化性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 2006, 44(6): 564-566.

[27] 董晓晖. 绞股蓝总苷与乙酰水杨酸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 [J]. 辽宁医学院学报, 2006, 29(3): 47-48.

[28]林臻桢,陈彤.绞股蓝皂甙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研究[J].龙岩学院学报,2011,29(z1):51-53.

[29]XU JQ,SHEN Q,LI J,et al.Dammaranes from Gynostemmapentaphyllumand synthesis of their derivatives as inhibitors of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J].Bioorg Med Chem,2010,18(11):3934-3939.

[30]YEO JY,KANG YJ,JEON SM,et al.Potential hypoglycemic effect of an ethanol extract of Gynostemmapentaphyllum in C57BL/KSJ-db/dbmice[J].Med Food,2008,11(4):709-712.

[31] 段炳南, 陈庆林. 绞股蓝总皂甙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酶活性及吞噬功能的影响 [J].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7, 47(3): 38-39.

[32] 周 俐, 叶开和, 任先达. 绞股蓝总苷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 26(1): 145-146.

[33] 张海燕, 郭 强, 温伟业. 绞股蓝总皂苷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J]. 中兽医学杂志, 2006(2): 13-15.

[34]YUN YU,DEQING WANG,YI WU,et al.The immunological adjuvant activity of gypenosides liposome against-Newcastle disease Vaccine [J].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2013,60:116-121.

[35]冯琴,李雪梅,胡义杨,等.绞股蓝总皂苷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4):505-508.

[36] 陶建武, 姚彩萍, 王冀春, 等. 绞股蓝在大鼠肝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J].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01, 10(3):160-162.

[37] 程大伟.绞股蓝总苷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32(8):8-11.

[38] 张慧丽, 宋有涛, 辛 如, 等. 超声提取绞股蓝总皂苷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J]. 辽宁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6, 33(4): 346-348.

[39] Wang Z J, Luo D H.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different fractions of polysaccharide purified from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Makino [J]. Carbohydr Polym, 2007, 68(1):54-58.

[40] 张猛猛,田冰洁,洪秀云,等.纯化的绞股蓝皂苷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生物技术,2013,23(1):76-78.

[41]丛敬,丁晓慧,郭丽,等.绞股蓝皂苷对人衰老皮肤成纤维细胞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32-34.

[42] 苏秋香 ,丛敬 ,宫倩.绞股蓝皂苷在小鼠皮肤衰老中的抗氧化损伤作用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3):34-36.

[43] 蒋玲艳,郭志刚,王翀,等.中国不同地区绞股蓝ITS 序列分析[J].中草药,40(7):1123- 1127.

[44] 庞敏, 邹芳平, 肖娅萍.应用RAPD技术构建绞股蓝DNA指纹图谱[ 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6,34 (3): 89-93.

[45] 熊野娟.复方绞股蓝胶囊质量标准研究[J].药物鉴定,2011,20(15):29-30.

[46] 李浩飞.RP-HPLC-ELSD 同时测定绞股蓝中各成份含量[J].中国卫生产业,2015(5)5-8,12.

[47] 史美荣,李华,白鸽,等.HPLC法测定绞股蓝中5种皂苷成分的含量.食品工业科技分析检测[J],2015 ,36(02) :49-56.

[48] 乐圆,肖娅萍,张宁,等.HPLC-ELSD法测定绞股蓝中绞股蓝皂苷A的含量[J].光谱实验室,2010,19(5):1734-1737.

[49] 林森,黄晓芹,边清泉. HPLC法测定野生及人工种植绞股蓝中槲皮素的含量[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3(11):42-44.

[50] 王峰,严东,侯杰.绞股蓝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科技,2013(3):183-187.

[51] 牛俊峰,肖娅萍,姜东亮,等. 5个不同地区绞股蓝中挥发性成分的SPME - GC -MS 分析[J].药物分析杂志,2012(4):578-582.

[52] 周宝珍.不同叶片数绞股蓝中挥发性成分的SPME-GC-MS 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15,61(09):23-28.

[53] 彭亮,李诒光,陈杰,等.不同产地、不同品种间绞股蓝总皂苷和总多糖含量比较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22):21-24.

[54] 梁晓庆.绞股蓝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55] 陈剑平,陈福北,王力前,等.绞股蓝中19种无机元素的测定[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32(5):131-133.

[56] 阎博,吴芳,刘海静,等.HPLC-ELSD法测定葛兰心宁软胶囊中绞股蓝皂苷XL IL的含量[J].安徽医药,2015,19(2):256-258.

作者简介:伍国怡,主管药师,从事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检验。E-mail:zhousupeng@163.com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2-0060-04

(收稿日期:2016.04.15)

Research Progress in Medicinal PlantGynostemmapentaphyllum

WU Guoyi

Beihai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Beihai 536000,China

Abstract: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 Makino (Cucurbitaceae)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contains saponins,glavonoids,terpenoids,sugar and other chemical compositions. It has extensive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such as lowering blood lipid,antitumor,protecting liver, anti-aging, improving immunity.The studies on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in recent years were systemized in the paper,including 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 effects,qualitly control and so on.The results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further studies and utilization of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Key words:Gynostemma pentaphyllum; Chemical composition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Qualitly control

猜你喜欢

绞股蓝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苦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枇杷花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橘红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UFLC-QTRAP-MS/MS法同时测定绞股蓝中11种氨基酸
用绞股蓝泡茶注意甘苦之分
用绞股蓝泡茶注意甘苦之分
山荆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金线莲的研究进展
九龙藤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