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看美裔华人作者的写作中翻译现象

2016-01-31黄颖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期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文化身份

摘  要:美籍华裔的身份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大众关注,就连他们自己也对本身定位的问题有疑惑。他们生活在美国文化当中,但又无可避免的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双重身份在美籍华裔作者的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美籍华裔作者们不仅仅是作者,他们同时又身兼文化译者的身份。从后殖民主义视角看美裔华人作者的写作中翻译现象,可以从中看出他们试图在沉默中“发声”,反抗,积极融合。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文化身份;后殖民主义;文化翻译

作者简介:黄颖,女,汉族,湖南湘潭人,研究生,南华大学,研究方向为英美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2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多元文化的发展以及民族、种族意识的逐渐成熟,身份问题成为世界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在美国,身份不仅是一个学术研究课题,也是一个少数族裔们关注的现实问题。身份是个人或集体为标示自己为其自身的标志或其独有的品质,它代表了一个人的归属。而美国华裔却一直处于我是谁?我来自何方?我的身份是什么?这种对自己身份的困惑中,身份因此成为美国华裔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美裔华人作者们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时,不可避免的将中国文化翻译成英语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这种文化翻译现象不仅是为了迎合英语读者的实际需要,其实也可以看做是他们争取自己文化地位的一种体现。本文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以汤婷婷等几位美裔华人作者的作品为例,试图探究美裔华人作家的文化定位问题。

二、后殖民主义理论

一般来说,“后殖民”,作为一个术语引起欧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学》的出版为标志。“后殖民主义是指世界上那些在20世纪中叶以后,摆脱了欧洲帝国主义控制的国家所处的历史阶段,随着帝国的瓦解,亚洲、非洲和加勒比需要修复它们在被帝国统治之前的文化,估价殖民体系所遗留的文化、语言、法律和经济影响,建立新的政府和民族身份。”[1]继赛义德后,霍米·巴巴和加利亚特·斯比瓦克也成为其重要代表。

1、萨义德与“东方形象”

萨义德指出,“东方”本身就是东方学者虚设的一个地区,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原型意义的东方人形象---生理上劣等和文化上落后,奇异怪诞,一成不变。这是一个等待着西方去统治的、软弱的、具有女性气质的“东方”,是一个不开化,没有防御能力的,仅仅为西方,而存在的“东方”。所以,按照这种虚设和幻觉东方的男性常被表现得很软弱,东方的女性则是一种甘愿被奴役的形象。他将文化经验与文化政治联系起来,推行文化政治批评。

2、霍米·巴巴与“间质空间”

霍米·巴巴从支配者与被指配者之间的关系来探讨民族发展史,在对支配者与被指配者之间关系作了充分的考虑之后,霍米·巴巴提出了“间质空间”的概念。所谓“间质空间”,指的是文化之间发生的冲突、交融和相互趋同的交叉位置。霍米·巴巴从“间质空间”的角度来考察英国殖民主义,他拒绝接受殖民者关于殖民地文化的叙述,并指出,殖民者和被殖民者共同参与形成自身文化特性的过程,这是一个“第三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如果两种文化的矛盾冲突可以得到合理化解,那么便可以产生一个和谐、统一、公平的“他者”。

3、斯比瓦克与“从属阶层”

斯比瓦克非常重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她坚持进行文化的翻译实践以作为对霸权的挑战。她结合女性主义探讨了从属阶层的发声问题。对殖民统治下以及后殖民时代女性生存和地位的关注构成了斯比瓦克关于“从属阶层”论点的重要方面。她提出翻译在殖民化的过程中以及“播撒”殖民地人们的意识形态建构的想象方面起着十分大的作用。

三、美籍华裔作家作品中折射的身份定位

从美国华裔文学创作上看大多以种族歧视、身份认同、自我的寻求、中西文化的冲突、美国梦的追求等为主题。书写他们在唐人街内的艰难、彷徨以及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对自我的迷惑,例如谭恩美在《喜福会》中这样描写“我摘下昂贵的珠宝首饰,脱下颜色鲜艳的衣服,我说他们的话,花他们的钱。但是,他们仍然知道,知道我的面孔不是百分之百的中国人。”华人不仅疏离于美国社会同样对于中国他们这个群体也是“他者”般存在;在美国社会语境中所遭到的不公正的待遇,得不到认同的痛苦和对中美文化最终走向融合所寄予的美好的憧憶和无限的希望等等。其实,所有这些主题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对自我“身份”建构的探索。通过聚焦谭恩美,汤婷婷等美籍华裔作家的文学作品,可以发现美籍华人从沉默到努力发声再到杂合身份的塑造一个过程。美国主流文化对中国人形象扭曲,这群有着黄皮肤,说着英语的东方面孔一度在美国社会中处于无法发声的属下地位。谭恩美的小说《接骨师之女》主人公露丝总是在每年八月份都有一个星期的失语,而且露丝的职业也是替人捉刀代笔。甚至在感情生活中她也是一直处于失语状态。作者似乎借此表达在西方强势话语下,属下身份无法发声,处于失语状态那种悲哀的“寂静”。汤、谭试图通过“重新翻译”或者说“改写”的手段来抹去属下地位,重塑中国文化色彩。他们将翻译作为一个解殖民的手段,抵制霸权文化价值观的渗透。汤婷婷在《孙行者》作品中原意是将男性姓名音译,女性名字则做意译。但是后来她提倡将女性姓名还是音译。通过重新翻译,改写中国女性的被凌辱,受歧视的历史,对中国女性形象进行了后殖民改写。在美国华裔生活成长中,美国强大的意识形态使得他们对其主流文化产生了认同感,同时又受家庭影响,中国文化潜移默化。这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例如美籍华裔作者对于神话的改写。汤婷婷在《中国佬》中将关公指认为美籍华裔的祖先,虽然事实并非如此,但是这种对神话的大胆改写,填满了美国神话中华人形象的缺失,在帝国主义文化的压迫下维系自己的族裔特征。他们大胆发声,试图建立自己特殊的身份形象。对关公的认祖,实际上表达了作者的战斗与反抗精神,一定程度上也为美籍华裔认祖归宗、从中汲取勇气和力量起到了一定作用。汤亭亭的作品无论是《女勇士》、《中国佬 》还是《孙行者》都充斥着大量的中国文化再现与改写,对花木兰、蔡琰、关公等形象想象与再塑造,赋予了中国文化新内涵。

四、结语

华人在美国社会近半个多世纪一种是处于被排挤、歧视的状态,长时间的沉默几乎使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声音。但是随着自身种族意识的觉醒,自我身份危机的愈演愈烈和自身与社会、他人疏离感的凸显,他们开始打破沉默,以文字言说自己、探求身份发出华人的声音。在他们的发声过程中曾做着种种的尝试,走出了一条又一条的路,他们或者认同着自身的中国文化,企图在中美文化中找一个平衡点;或者另辟蹊径重构独属的华裔文化;或者把自己的身份融入多元的洪流中。无论如何华裔美国人在美国社会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他们的声音也不再是美国社会的陪衬,而逐渐地步入主流。

参考文献:

[1]Bhabha,H K. The location of culture[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4:83,112.

[2]Joseph Childers and Gary Hentzi(ed.). Columbia Dictionary of Modern Literary and Cultural Criticism. Columbia univ.press,1995.

[3]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4]任一鸣,后殖民:批评理论与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43-64.

[5]谭恩美,喜福会[M].田青译,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245.

[6]卫景宜,西方语境的中国故事[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81.

猜你喜欢

后殖民主义文化身份
特定历史时期外籍译者戴乃迭之文化身份
《山河故人》:从民俗符号的颠覆看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乡愁”
保罗·马尔登《莫伊沙砾》中的文化身份重建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
寻根与扎根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
译者文化身份及沙博理翻译行为研究现状
《智取威虎山》: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融合中的隐忧
心是从来不会旅行的
游移人群的生存空间与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