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2016-01-31査文武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3期
关键词:羊场羊舍琼脂

査文武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畜牧兽医局祁山动物检疫所,安徽 黄山 242700)

羊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査文武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畜牧兽医局祁山动物检疫所,安徽 黄山 242700)

羊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羔羊及幼龄羊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常发生于冬、春季节,多见于数日龄至6周龄的羊,临床上,败血性多发于2~6周龄的羊,两种类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短期内可引起羊大批量死亡,本病目前在全国呈现散发性地方流行,是危害羊的主要疫病之一,给我国养羊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2015年11月,祁门县某羊场羊发生一起腹泻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临床诊断、细菌分离培养、细菌形态学观察等,最终确诊为羊大肠杆菌病,并且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头孢噻呋等敏感药物,为羊场迅速采取治疗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现就这一起羊大肠杆菌病的诊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及症状

2015年11月,祁门县某羊场的羊开始发病死亡,该养殖户共饲养238头湖羊,发病羊多为羔羊,病羊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拉稀,食欲差,精神沉郁,发病1~2d后死亡,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特征。发病期间,养殖户曾用青霉素、链霉素进行注射治疗,但无任何效果。

2 剖检病变

病死羊腹腔、胸腔、心包腔均有大量积液,内有纤维素样物;心外膜有少量出血点;肝脏充血,质脆;肺脏充血,有少量出血点。肠道及肠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肠道内容物呈脓液状,肠壁薄呈透明状。

3 实验室诊断

3.1 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

无菌采集病死羊的具有明显病理变化的肝脏组织,接种于鲜血琼脂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内,37℃培养24h,观察细菌生长情况。结果在鲜血琼脂平板上生长出中等大小的边缘整齐、圆形、表面光滑湿润的灰白色菌落,无溶血现象。挑取可疑单菌落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上,37℃培养24h后,结果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生长出粉红色菌落。对分离培养的可疑菌落进一步进行革兰氏染色后镜检观察,结果分离的可疑菌落为革兰氏阴性菌,两端钝圆的短杆菌。

根据羊场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解剖病变和细菌分离培养及镜检结果,综合分析本次疾病确定为羊大肠杆菌病。

3.2 药敏试验

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对分离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选取头孢噻肟、氨苄西林、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复方新诺明等9种常规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大肠杆菌对多数常规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不敏感,耐药性高;对头孢噻呋、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等药物高度敏感。

4 讨论

羊大肠杆菌病是羊养殖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在大多数国家均普遍流行,给养羊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羊场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解剖病变和细菌分离培养及镜检结果,综合分析本次疾病确定为羊大肠杆菌病。本次疾病的发生可能与近期气候变化有关,由于近期连续降雨降温,羊场的饲养管理差,羊舍潮湿、污秽,而且饲料饲喂不足导致营养不良,致使羊群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大肠杆菌病在羊群中流行。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加强孕羊的饲养管理,确保新生羔羊吃到足够的初乳,做好羔羊的保暖工作,改善羊舍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对羊舍每周彻底消毒1~2次。病羊全部进行隔离治疗,通过药敏试验筛选的头孢噻肟药物进行肌肉注射,另外辅助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补充体液和能量,最终控制了羊大肠杆菌病。此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因此建议养殖户在冬春季节来临前,加强羊舍的饲养管理,保障羊舍的环境卫生,同时加强相应疫苗的免疫接种,从而避免该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羊场羊舍琼脂
高寒牧区装配式钢结构羊舍冬季环境参数测定与分析
规模化舍饲肉羊场饲养安全体系的建设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阿尔梅勒羊舍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欧盟食品安全局重新评估琼脂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建构数学模型领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羊舍建设关键技术
春秋季疫病在规模化羊场养殖中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