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治疗种公牛消化型酮病一例

2016-01-31李景柱于德湧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3期
关键词:酮体精量公牛

李景柱 于德湧

(天津市奶牛发展中心,天津 300384)

临床治疗种公牛消化型酮病一例

李景柱 于德湧

(天津市奶牛发展中心,天津 300384)

酮病是反刍动物体内物质代谢和能量生成障碍而发生的以酮血,酮尿,酮乳和低血糖为特征的碳水化合物与脂肪代谢障碍性疾病。主要见于牛和羊,特别是奶牛酮病发病率较高。但种公牛酮病发病率较低,由于种公牛是个体饲养可是也有发生。

1 临床症状

2015年10月,我单位所饲养的种公牛12283号,主见食欲废绝。病初,产精量下降。开始拒食精料,尚能采食少量干草,继而食欲废绝。异食,该号种公牛喜喝污水,尿汤;舔食泥土。反刍无力;口数不定;有时少于20次,有时少于60次;瘤胃弛缓,蠕动微弱;粪便干而硬,量少;体重开始减轻,消瘦,皮下脂肪逐渐消失,皮肤弹性减退;精神沉郁,对外反应迟钝,不愿走动。但是,体温,脉搏,呼吸正常;心跳增速;心音不清,第一,第二心音模糊,脉细微弱,该畜全身大量出汗,似水洒身,呈淡黄色水样,易形成泡沫,有特异的丙酮气味。

该畜产精量减少呈持续性;突然骤减或无精,完全丧失生产能力。一旦产精量下降后,虽经治愈,完全恢复到病前水平也得需要6个月的时间。

2 临床诊断

鉴于该畜临床症状,根据病史和日粮组成,可初步做出诊断。还可以测定血液葡萄糖,酮体,尿液和乳汁酮体含量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也可用快速简易定性法检测血清,血浆,尿液和乳汁中是否有酮体存在来做出诊断。但是,在临床上十分注意患畜患了皱胃变位,消化不良及创伤性网胃心包炎时,常继发酮病,特别是皱胃变位,尿酮阳性率很高,临床上应与上述疾病进行鉴别。

3 临床上的治疗

治疗本病,首先(处方1)50%葡萄糖注射液500~1000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30~40mg,5%碳酸氢钠注射液500ml,辅酶A500IU,混合加入后静脉注射,每天一次,7d一疗程。随时监测含血糖量,初发病时可重复少量多次注射,以维持血糖的稳定。(处方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200~1000IU,肌肉注射,隔7d一次。(处方3)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00~1000ml,静脉注射,每天一次,5d一疗程。对消化型酮病可以缓解消化型症状。(处方4)丙二醇或甘油500~700克,加入温水灌服,每天2次,连用5d,然后250g用2d。单纯用这些药物疗效可能会慢一些,与其他对症药物配合应用会更快一些。还可以用胃管投入采得其他健康种公牛的瘤胃液每天一次服约1L瘤胃液加温水1000ml,隔7d再用一次。通过对该畜近3个月多疗程治疗,恢复了体质到后来采得的原精呈乳白色、无味,一般在7.2ml左右,其有效精子数在13.5亿/ml。而且精子冲力强,直线运动的多。

4 总结与讨论

我们认为对于种公牛患酮病治疗时,通过适当有针对性治疗都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痊愈;但是,已痊愈的种公牛,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也有复发的可能;有极少数病牛,对药物治疗无反应,最后被迫淘汰或死亡;对于继发性酮病,应尽早做出确诊并对原发病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首先应精心护理病畜,改变饲喂状况,日粮中增加块根青绿饲料和优质干草的喂量。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提高血糖浓度,减少脂肪动员,促进酮体的利用,增进瘤胃的消化机能,提高采食量,确保种公牛身体的健康。

李景柱简历:1977年至今一直从事奶公母牛临床疾病防治,曾经饲养管理高产奶牛繁育及生产经营和研究种公牛使用年限延长,引进胚胎移植生产种公牛等工作。

杨志勇简历:2008一直从事种公牛临床治疗和饲养管理工作至今。

于德涌简历:1997年从事奶牛繁殖临床诊治与新技术推广工作,之后调往天津市奶牛发展中心蓟县种公牛站工作至今

猜你喜欢

酮体精量公牛
贵州省种公牛站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酮体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尿酮体“±”或“+”代表啥
公牛赞
公牛历险记
公牛变形记
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电驱式侧深穴施肥系统设计与试验
精量滴灌灌水器研制与应用技术研究
对尿常规检查中酮体的观察
妊娠期妇女尿酮体检测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