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再灌注心律失常应用瓜蒌皮注射液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6-01-31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辽宁沈阳110031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0期
关键词:瓜蒌皮室性溶栓

付 强(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辽宁 沈阳 110031)



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再灌注心律失常应用瓜蒌皮注射液治疗的临床观察

付 强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辽宁 沈阳 110031)

目的 探讨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6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3.3%和86.7%,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观察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36.7%和13.3%,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再灌注心律失常采用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再灌注心律失常;瓜蒌皮注射液;疗效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一种常见心脏疾病,再灌注过程中极易引发心律失常,导致患者出现持续的室性前期收缩,影响预后。该病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都会导致患者出现室颤,严重者甚至造成猝死[1]。当前,临床上多采取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较为常见的有胺碘酮、利多卡因等。此外,临床上越来越重视采用中医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有效减少再灌注损伤,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以60例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瓜蒌皮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严重肝肾疾病、精神障碍的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56.6±3.8)岁;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57.6±3.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进行比较。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第1天,给予300 mg拜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嚼服;治疗第2天,将拜阿司匹林剂量调整为100 mg,口服。辅以适当剂量的低分子肝素和口服β受体阻滞剂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瓜蒌皮注射液(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Z20027540)治疗。将10 mL瓜蒌皮注射液融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实施静脉滴注,1次/天。

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①疗效判定[2]:以患者治疗后期前收缩全部消失为显效;以患者治疗后期前收缩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包括50%)为有效;以患者治疗后期前收缩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下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观察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均用(±s)表示,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后,对照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6.7%(11/30):室性早搏5例,阵发性室速3例,窦缓性伴房室传导滞2例,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1例。观察组则为13.3% (4/30):室性早搏2例,阵发性室速1例,窦缓性伴房室传导滞1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通常情况下,一旦患者出现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会导致大量氧进入缺血区,促使氧自由基含量增加,导致细胞内钙超负荷,且能提升环磷酸腺苷水平,引发心律失常[2]。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后需及时进行治疗,避免其对患者造成更大伤害。

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瓜蒌皮注射液治疗。瓜蒌又可称为栝楼,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效果显著。瓜蒌皮是成熟瓜蒌的干燥果皮,在治疗心胸闷痛、痰热咳嗽等症状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而且,瓜蒌皮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可用于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律失常、脑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3]。在治疗心律失常上也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减轻再灌注损伤。此外,瓜蒌可以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冠状动脉,减慢心率和心肌收缩力[4]。

瓜蒌皮的药理作用机制有多种。①调节脂代谢方面。当人体内血脂升高时,极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血管内皮NO的生成和释放会受到的抑制,血管内皮细胞会进一步受损,血管会发生收缩,引起脂质过氧化等反应。瓜蒌皮的提取物可有效降低胆固醇和脂蛋白胆固醇,能避免血脂过高造成血管粥样硬化[5]。②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有研究将瓜蒌皮提取物在大鼠身上试验,结果显示,瓜蒌皮提取物可有效降低动脉硬化大鼠血液的TC水平,氧自由基的代谢可得到改善,且能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此外,瓜蒌皮还能对患者血液高凝状态进行改善,从而抑制血栓形成。③保护血管内皮方面。人体内血脂过高会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毒害作用,给内皮细胞的功能和形态结构造成破坏,提升内皮细胞穿透性,导致其脱失、坏死。瓜蒌提取物可以通过降低血脂,促使内皮细胞生成和释放NO,保护血管内皮。此外,瓜蒌皮提取物还具有抗氧化功能,能提升SOD和NO含量,实现对血管内皮的保护[6]。④保护再灌注损伤方面。再灌注损伤会导致细胞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产生氧自由基,损伤细胞膜。而瓜蒌皮能提高抗氧化能力,对自由基进行清除。⑤钙拮抗方面。瓜蒌皮能对心脏冠状动脉进行扩张,促使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增加。此外,瓜蒌皮还具有祛痰、抗炎、抑菌、抗氧化能力等作用。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3.3%和86.7%,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瓜蒌皮注射液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应用价值高。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瓜蒌皮注射液治疗,能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治疗后再灌注心律失常有效减少,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 杨玉丽.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7):96-97.

[2] 文彬.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4(S2): 41-42.

[3] 代咏梅.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率失常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24):5180-5180.

[4] 杨天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通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2):79-80.

[5] 李军丽.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178-179.

[6] 卢鹏飞,施伟丽,王志国,等.瓜蒌皮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J].中医杂志,2013,54(16):1428-1431.

R542.2+2

B

1671-8194(2016)20-0099-02

猜你喜欢

瓜蒌皮室性溶栓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清热化痰的瓜蒌皮
活性导向分离瓜蒌皮中具有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的成分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