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节水生产现状与对策
2016-01-31陆若辉裘一冰
陆若辉,张 寒,周 斌,裘一冰
(1.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 310020;2.浙江省农药管理检定所,浙江杭州 310020;3.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杭州 310020;4.浙江省农业生态能源办公室,浙江杭州 310020)
文献著录格式:陆若辉,张寒,周斌,等.浙江农业节水生产现状与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3):314-315,317.
浙江农业节水生产现状与对策
陆若辉1,张 寒2,周 斌3,裘一冰4
(1.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 310020;2.浙江省农药管理检定所,浙江杭州 310020;3.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杭州 310020;4.浙江省农业生态能源办公室,浙江杭州 310020)
文献著录格式:陆若辉,张寒,周斌,等.浙江农业节水生产现状与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3):314-315,317.
摘 要:随着浙江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深入推进节水农业发展已迫在眉睫。通过对浙江省种植业、畜牧业用水现状的深入调研,提出农业用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坚持科学规划、强化科技推广、增加养殖设施投入、强化节水宣传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农业节水;科技;利用率;浙江
水是生产之基,生态之要,生命之源。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的浙江,地处湿润气候带,雨水充沛,但由于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区域性缺水和季节性干旱问题突出,加之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水环境的污染和水资源需求量增大等,导致水资源短缺仍是浙江省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浙江省大力开展“五水共治”,“治污水”刚取得可喜进展,“抓节水”又迫在眉睫。为深入推进节水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全面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建设,特对浙江省种植业、畜牧业用水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农业节水的措施与建议。
1 农业用水现状
浙江农业用水主要包括种植业灌溉用水和畜牧业养殖用水。种植业耗水以水生植物和蔬菜为主,包括水稻100万hm2、茭白3万hm2、莲藕1.3万hm2、蔬菜41.3万hm2。养殖业耗水主要用于畜禽饮用水和栏舍冲洗用水,2014年全省生猪年存栏量964.6万头、年出栏量1 724.5万头,存栏牛5.75万头,家禽年末存栏为8 410.19万只、全年出栏为17 378.97万只。
1.1种植业灌溉用水利用率极低
水稻是浙江省主要的农作物和重要粮食作物[1],是浙江省城乡居民主要口粮来源,全省居民口粮消费80%为稻米,发展水稻生产对浙江省实现口粮基本自给、保障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水稻栽培过程中,用水量占农业用水总量的40%以上;由于灌溉技术落后,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4%左右[2]。
1.2畜禽养殖节水空间巨大
浙江省生猪家禽规模养殖比例已居全国首位,然而用水效率仍然偏低,耗水量居高不下,主要为饮用水、栏舍冲洗用水量较大,双重叠加直接加剧了资源性、结构性缺水的矛盾,同时也增加了污水产生量,加大了治污水的难度。2015年初,浙江省畜牧局对34家规模养殖场的调研发现,每头存栏生猪平均日用水量最高达26 kg,最低为4 kg,相差22 kg,差异达6倍多,节水空间十分巨大。
2 存在问题
2.1改变传统习惯难
随着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转移就业,务农劳动力的素质结构性下降,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种养思维模式固化,农业新技术、新模式很难推广普及,农业部门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示范、试点收效颇微,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很难到位。
2.2农膜污染
进入21世纪以来,浙江省设施栽培面积从2001年的4.65万hm2增长至2015年的近14万hm2,地膜覆盖面积更是快速增长,农膜的大规模连续使用,使得残留农膜对土壤的污染随之剧增。目前,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农膜多为分子量数万到数十万的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很难分解。不少研究表明[3-4],土壤中农膜残留量的增加,使原有土壤结构受到破坏,土壤水分入渗及持水性能改变,土壤水分和溶质运移受到阻碍,土壤团粒体含量、抗蚀指数、土壤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量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同时也会导致化肥利用率的下降。
2.3耕作制度不合理
片面追求土地产出与经济效益、不尊重土壤休养规律的耕作模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用水利用率。据浙江省水利厅测算,浙江农业用水的灌溉系数目前为0.57,到2020年的目标为0.60,与发达国家相比要低0.2~0.4。据孙宏勇等[5]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土壤蒸发存在明显差异:免耕加秸秆覆盖处理的蒸发最小,而深耕的最大;不同灌溉制度、种植方式和冠层结构均会对农田耗水产生影响。
2.4养殖设施现代化水平较低
近几年,浙江省养殖业在数量上迅猛增加的同时,养殖设施却未能及时跟上,多数养殖场仅安装乳头式饮水器,配备防溅饮水器、碗式饮水器的占少数,冲洗栏舍效果较为理想的高压水枪配备率也不高。调研的34个规模养殖场中,采用乳头式饮水器、防溅饮水器、水槽饮水、碗式饮水器的分别为28家、4家、1家、1家,每头存栏生猪的平均日用水量分别为10,4.6,10和8 kg;采用高压水枪冲洗栏舍的10家,每头存栏生猪的平均日用水量为8 kg,24家没有采用高压水枪冲洗栏舍的养殖场,每头存栏生猪的平均日用水量则为10.3 kg。由此可见,防溅饮水器、高压水枪在生猪养殖中对节水具有十分显著的成效。
2.5节水观念缺乏
部分农民缺乏节水观念,没有意识到水资源缺乏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水资源危机,使得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和运用变得非常困难。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缺乏农业节水观念,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分工不明,思想上存在重工程轻农艺、重灌溉轻技术的认识偏差,使农业节水成了没人管的地带。
3 发展对策
3.1坚持科学规划
在浙江全省范围内,初步建立农业生产布局与水土资源条件相匹配、农业用水规模与用水效率相协调的农业节水体系,编制区域性的农业节水规划,以供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合理确定农业节水目标。
3.2强化科技推广
农业节水对技术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做强科技支撑,扩大农业、水利等相关技术的培训辐射范围十分必要。此外,应注重项目资源整合,建设一批农田节水灌溉示范样板,重点建设高标准的蔬菜、瓜果、水果、茶叶等不同类型的高效节水微滴灌技术示范点,在技术上进行分类指导,引导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主体先行引进、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以扩大面上应用率。
3.2.1推广水稻薄露灌溉
相关研究表明[6],水稻除返青期遇低温或高温需灌深水外,每次灌水深度无须超过2 cm,只要土壤水分饱和即可;遇雨水而造成淹灌的时间应少于5 d,超过5 d要排水落干露田:这一科学灌水方法即为水稻薄露灌溉法,与常规浅层灌溉相比,至少可节水约12%,每年每666.7 m2耕地平均可节水120 m3,同时可减少氮肥渗漏损失达12%。
3.2.2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高效节水灌溉包括微喷灌、喷灌、滴灌等。据调查[7],中国节水灌溉面积还不到有效灌溉面积的一半,喷灌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仅占灌溉总面积的2.6%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浙江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节水灌溉技术,到2014年,已在蔬菜、茶叶、水果、花卉等高效经济作物上推广应用超过53.3万hm2·a-1,比传统畦灌节水70%以上,有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和灌溉质量,改变了山区遇旱易灾的被动局面,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2.3推进沼液肥用
沼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同时含有一定量的氮、磷、钾、有机质等作物生长必需的养分。合理施用沼液,既能提升改良土壤质地,还能减少等量的灌溉用水。至2014年底,浙江省共建有各类沼气工程1.8万处,总厌氧池容积达183万m3,2015年沼液肥用量达1 000万t,相对于年产生沼液超过5 000万t的总量来说,仍有不小潜力可挖[8]。
3.2.4改进养殖清粪工艺
改水冲粪和水泡粪工艺为干清粪工艺,及时、有效地清除畜舍内的粪便、尿液,既可保持畜舍环境卫生,又能减少粪污清理过程中的用水,同时还能减少粪便中养分的损耗,提高有机肥肥效。
3.2.5培育耐旱抗逆品种
培育耐旱品种,调整优化种养殖结构,充分利用自然降雨,使作物生长需水期与雨季同步,变被动抗旱为主动避旱。培育、推广高产耐旱品种,改进耕作栽培制度,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实现节水增产和节水增效目标。
3.3增加养殖设施投入
一是将传统饮水器改为碗式饮水器或其他限位饮水盘,减少猪玩水和饮水时嘴角漏水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二是在喷雾降温时采用自动控制仪表,根据气温设置喷淋时间和间隔时间,改变以往不间断、连续喷淋的做法;三是改造栏舍,安装粪尿自动分离清粪系统,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劳动力,提高工效;四是配备使用压力大、需水量少的高压水枪用于冲洗栏舍和猪群的转栏消毒,在提高冲洗效果的同时,将用水量降到最低。
3.4强化节水宣传
加强节水宣传,努力营造节水氛围,利用科技赶集、培训、下乡等发放节水建议卡,积极推进农艺节水措施落地,节水科普标语上墙,方便农民了解掌握高效灌溉技术。
总之,通过强化科技支撑,改善耕作制度,改良养殖技术,改变传统的种养殖习惯,根据各地水土资源条件、农业生产布局等实际情况,综合水、土、作物、畜禽等资源,抓住影响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的关键环节,采取适宜的农业节水措施,必将最大程度地发挥节水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力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助推浙江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叶波,陈叶平.浙江省水稻高产创建的成效及经验启示[J].中国稻米,2013,19(5):22-25.
[2]隋鹏举,侯立刚,赵国臣,等.吉林省水稻节水栽培技术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05,30(6):11-12,33.
[3]王志超,李仙岳,史海滨,等.农膜残留对土壤水动力参数及土壤结构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15,46(5):101-106.
[4]尉海东,伦志磊,郭峰.残留农膜对土壤性状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8,17(5):1853-1856.
[5]孙宏勇,张喜英,陈素英,等.农田耗水构成、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19(5):1032-1038.
[6]陈义,王胜佳,王宗道.薄露灌溉对稻田节水和氮素渗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02(3):124-126.
[7]陈雷.节水灌溉是一项革命性的措施[J].节水灌溉,1999(1):1-6.
[8]杨治斌,吕旭东.浙江省沼液利用现状与推进机制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4(11):1665-1668,1673.
(责任编辑:高 峻)
作者简介:陆若辉(1973—),男,浙江慈溪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土肥技术推广工作,E-mai1:h67918@tom.com。
收稿日期:2015-11-10
中图分类号:S7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28-9017(2016)03-0314-02
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