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证治心传》的埋没看温病学派发展*
2016-01-31段润章张福利宋颖星马伯艳
段润章,张福利,宋颖星,马伯艳△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温病教研室,哈尔滨 150040; 2.大理白族自治州中医医院,云南大理 671000)
由《证治心传》的埋没看温病学派发展*
段润章2,张福利1,宋颖星1,马伯艳1△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温病教研室,哈尔滨 150040; 2.大理白族自治州中医医院,云南大理 671000)
《证治心传》是明末医家袁班的临证随笔。其中的相关篇目清晰勾勒出温病诊疗纲要,对温病学的发展本应起到开创性作用,却由于战火未得刊行,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历史贡献。但独立于袁班著作发展的温病学派主体理论却与之不谋而合,如病因上皆重视季节因素的作用,病机上都有营卫、气血的分层,传变上皆认为有顺传、逆传的规律,深刻体现了中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必然性。
《证治心传》;温病理论;温病学派
在温病学派发展史上,一个“历史的偶然”性事件使《证治心传》[1]长期埋没,令古今学者均为之扼腕[2-4]。《证治心传》为袁班于1643年著成,同时期医家尚未厘清“温病”概念,袁班却已经较清晰地勾勒出温病诊疗之纲要,可惜这一划时代的著作竟埋没近300年。清·赵观澜言“如袁、吴(吴又可)同处一堂,互相讨论,吴氏必不致混淆立论,温热原理毋待叶氏发明之”;当代学者刘景源称袁班为“直至今日仍默默无闻,但却有惊人之论的学者”[2]。
1 《证治心传》简评
袁班为明末爱国将领史可法的幕僚,本书是其读书、临证中随手所记的心得体会。史可法本立意待“锋焰稍息”即将本书刊行,但第二年(1644)便于守扬州城的战役中殉国,本书随之淹没200余年。赵观澜于1858年将本书进行抢救性的重抄并加注按语,却仍未能刊行,直至1923年裘庆元方在《三三医书》中将之刊行。本书篇幅短小,且论及温病的医论仅寥寥数篇,但就其内容来说堪称划时代的巨著[3-4]。
1.1 由温病理论发展看《证治心传》学术成就
要明确袁班《证治心传》温病理论的成就,应将其放回到中医温病理论的发展中去看。《黄帝内经》《伤寒论》时代可视为中医学温病理论的起源,但《黄帝内经》有法无方,《伤寒论》则详于寒而略于温,此后隋唐时期中医温病理论仍是附属于伤寒体系的。宋金元时期许多医家开始注意到中医温热类疾病相关理论的重要性,并进行了积极、广泛、深刻的探索,这一时期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极大地拓展和深化了中医温病学理论。亦是由于宋金元时期对中医温病学理论的积累,元末以王履等医家为代表,明确了中医温病理论必须从伤寒体系中独立出来方能取得进一步发展,喊出了“区别寒温”的时代口号。最终在清中后期,以卫气营血辨证体系和三焦辨证体系为主体的温病学派学术理论的发展成熟,代表着中医温病理论体系的成熟。
《证治心传》约于1644年著成,正值温病学派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多数医家认为不可混淆寒温,必须将温病理论从伤寒体系中独立出来,但均未找到较妥帖的施行方法。今天为后人所公认的对温病理论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医家,与袁班基本处于同一时期的有张凤逵、吴又可、喻昌三位。其中张凤逵1622年著成的《伤暑全书》是一本暑病专论,比之袁班所论较为局限,未涉及温热类疾病诊疗的整体规律。喻昌在《尚论篇》(1648年)和《医门法律》(1658年)之中,仅仅是批驳“四时伤寒”之说,较详细论述了温疫的诊疗;在《尚论后篇》中列出了论治温病诸方,但较为粗疏。较之袁班,喻昌所论浅且散。而今日最为人所推崇,著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本温病学与疫病学专著”的吴又可,一则所论更偏向于温疫而非温病,二则其治法方药仍多遵伤寒体系,吴鞠通评价其“立论不精,立法不纯”。总之,与袁班同时期的医家都未找到温病诊疗体系的正确发展方向,而袁班则从理法方药各层次均明确给出了温病理论的轮廓。正如赵观澜评价“世人仅知‘温邪上受’一言,叶氏创解,而不知叶氏前已有言之哉!或者叶氏本此书而阐明其旨,由叶氏传播,亦未可知。谚云:后来居上,其斯之谓欤”。
1.2 《证治心传》的温病诊疗思想
从医理层次,袁班明确区分温病与伤寒病因之不同,并将温病主要分为三种:“长夏暑湿夹杂”导致的暑病;“(冬令)阳气潜藏于内,天时晴燥,雨雪稀少”引起的冬温;“(春季)严寒将退,风木司权,其气善升而近燥”引起的春温。这种病因学上的明确区分,为将温病的诊断、治疗从伤寒体系中独立出来打下了基础。后世温病学派对具体病种的区分虽与袁班有所出入,但按照季节区分温病、总结其特点的做法,是一直沿用的。
袁班对温病的病机认识十分深刻,治法方药亦水到渠成,这集中体现在其春温相关论述中。首先春温之邪以“其气善升而近燥”,多侵犯人体上焦,初起病位在肺,此阶段治疗“取清轻之味清肃肺卫”,治以薄荷、连翘、桑叶、菊花、蝉蜕、牛蒡子等辛凉之药,并包括后世桑菊饮、银翘散的主要组成药物。若病在肺卫不解,进一步发展“渐入荣分,有逆传,顺传之候”,入营分则“多致衄血、咯血”。袁班提到“顺传胃腑”,谓邪入营分之后顺传则入胃,当用“急下”之法。这种病机认识与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相似但仍有差距。如袁班亦重视“营分”且观察到营分证多有出血,但没有明确认识到“气分”、“血分”的病程规律。但这种肺卫-营分-胃腑的病机认识,仍极大地超出了同时代医家对于温病的认识。从温病学派的发展史来看,叶天士代表的是温病学派的形成时期,而与袁班同时代的医家们代表的则是温病学派的探索、发展时期。今天我们进行比对性研究时发现,袁班这位生活在“温病学派主体理论探索、发展时期”的医家,其理论体系已经包含了许多本当出现在叶天士、吴鞠通这类属于温病学派的“下一发展阶段”医家方才揭示出的温病诊疗规律[3-4]。
袁班亦深刻认识到温疫与温病之不同,治疫之法与吴又可极其相似,强调“必须除恶务尽,以大承气为主方,随证加减”。袁班论述暑病“轻则六一散,重则白虎汤”为中暑正治,乘凉贪冷所得暑病则治以香薷饮、冷香饮子之类,元气素虚者则治以清暑益气汤等皆深得其要。
1.3 其他方面成就
《证治心传》在其他方面亦有较高的学术成就,主要表现在袁班以思辨入微、纲领明晰的提纲统领了大量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临床经验。作为一名古代中医学者,树立这种清晰而简单、纲节突出的中医理论框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如其《证治总纲》篇“每治病证,莫不以望、闻、问、切细加讨论,然后辨标本、别表里虚实之异,参四时寒暑之候,随症定方”,道出了中医诊疗的核心之所在,且强调诊病“惟看舌苔为准”。《治病须明阴阳虚实论》则从人生理之常、病理之变两方面详细批讲阴阳二字,进而指出“执简以御繁,扼要尤易”,若“执病名以求治,则望洋而兴叹,散而难稽”。《辨证订方必先审四诊记》则首先以虚实、阴阳、标本为纲领列举了一些常见证候的诊断,其次则言大剂用药“稍有疑似,只可渐次加足”等一些实用的用药经验。《用药精审勿疏忽记》围绕“治病之要,首辨药性”,从攻补两端阐发了袁氏一些用药经验。补药若不对症则“用四君子汤……即为大害”,攻法则“至于虚羸、年老、孕妇、产后,若患实证,攻邪宜早”,堪称有勇有谋之良医。
2 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证治心传》1923年刊行之时,温病学派诸医家已完善了中医温病理论体系,《证治心传》对于医学发展已经起不了任何实质性的推动作用。本书的埋没主因应是明末清初的战乱,历史塑造了一位天才却又残酷地将其埋没在灰尘之中,但这使我们获得了一个不可多得的、独立于医学史发展的“参照物”,从这个“历史的偶然”性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背景存在的、更加坚实的“历史的必然”。
这一“历史的必然”趋势首先指中医温病理论的深化与细化。从医学理论的发展来说,它上承宋金元时期中医温病理论的大发展;从医学发展的历史背景来说,温病学派的诞生则是明朝开始集中表现出来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变导致了疾病谱改变的反映。这种外部和内部条件的成熟,催生了吴又可、袁班、叶天士、吴鞠通,催生了整个温病学派,袁班可以“偶然”的被埋没,但温病学派绝不会被埋没。
这个“历史的必然”亦体现在温病学派对温热类疾病的病因病机、证治认识与袁班的不谋而合。温病学派应是独立于《证治心传》而发展的,但二者病因上皆重视季节因素,病机上皆有营卫、气血的分层,传变上皆认为温邪首在肺卫继而有顺传、逆传的规律。这种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高度契合,体现了中医学的发展、创新有其内在的规律,某个发展断面上的“下一步”受这些规律的限制,绝非是随意的。具体的说,袁班与温病学派主体理论皆上承中医温病理论千余年的发展,从医学内部来看他们有着同样的理论根基。而从外部发展条件上来看,他们同处一个历史时期,也就面对着相似的疾病谱,拥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这内部和外部条件的两个“相同”,也就决定了他们理论核心的高度契合。
3 总结
温病学派作为距今最近的中医学发展高峰期,有着史料完整易得、发展脉络明晰的天然优势,其相关研究可以为今日中医之发展提供许多镜鉴。《证治心传》的埋没是令人惋惜的,但对比温病学派的发展历程来看,深刻体现了偶然性事件无法决定医学发展的走向,医学发展具有必然性、规律性和因果制约性。中医的继承与创新亦当基于这种历史必然性选择方向,做临床实际需要的研究,做时代发展需要的研究,方能真正促进中医学的传承。
[1]三三医书(第二集)[M].裘庆元辑,胡国臣主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601-613.
[2]刘景源.明清时期中医疫病学与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2):27-30.
[3]吴少俊,刘小斌.吴有性《温疫论》、袁班《证治心传》与中医温病学形成的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4]韩冰,程磐基.袁班《证治心传》外感热病学术思想探讨[J].四川中医,2012,30(4):53-55.
Discussion of Warm Diseases Development from the Bury of Zheng Zhi Xin Chuan
DUAN Run-zhang2,ZHANG Fu-li1,SONG Ying-xing1,MA Bo-yan1△
(1.Warm Disease Basic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Heilongji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Haerbin 150040,China; 2.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the Dali B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671000,China)
“Zheng Zhi Xin Chuan”is the clinical essays authored by the doctor of Yuan Ban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Related contents of this book have been clearly sketched out the outline of warm diseases'diagnosis and treatment,which should have a pioneering ro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of warm diseases.While,it was not published because of the war.So this book failed to play its proper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But independent of the Yuan's works,the main theory of warm disease school coincides with them.They all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easonal factors on the etiology,layered in Nutrient-Defense and Qi-Blood on pathogenesis.In disease transmission,they all are considered the first invasion of lung-defense by Warm evil,which in turn have a direct and reverse rule.This phenomenon profoundly reflects the historical necess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 Zhi Xin Chuan”;Warm disease theory;Warm disease school;
R254
A
1006-3250(2016)02-0157-03
2015-06-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81102545);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D20126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创新人才资助计划
段润章(1986-),男(白族),云南大理人,住院医师,医学硕士,从事温病学派辨证论治体系发展历程的研究。
△通讯作者:马伯艳,女,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Tel:18686797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