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缺损行血管化游离皮瓣修复的围手术期护理探析
2016-01-31解放军202医院辽宁沈阳110812
吴 昊(解放军202医院,辽宁 沈阳 110812)
口腔颌面部缺损行血管化游离皮瓣修复的围手术期护理探析
吴 昊
(解放军202医院,辽宁 沈阳 110812)
目的 分析口腔颌面部缺损行血管化游离皮瓣修复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56例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给予血管化游离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皮瓣修复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护理在口腔颌面部缺损行血管化游离皮瓣修复围手术期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口腔颌面部缺损;血管化游离皮瓣修复;围手术期;护理
现阶段,微创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血管化游离皮瓣修复是目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可有效修复患者缺损部位,恢复患者缺损部位的外形及功能。本文主要分析口腔颌面部缺损行血管化游离皮瓣修复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60~78岁,平均(65.1±3.5)岁。其中牙龈癌5例,颊癌3例,舌癌12例,口底癌5例,外伤后下颌缺损3例;前臂皮瓣修复术20例,腓骨瓣修复术8例;对照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61~80岁,平均(65.2±3.9)岁。牙龈癌6例,颊癌3例,舌癌13例,口底癌4例,外伤后下颌缺损2例;前臂皮瓣修复术19例,腓骨瓣修复术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缺损原因及手术类型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术前建立静脉通路、麻醉准备等;术后给予常规观察、抗感染、用药指导、导管护理等。观察组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术前准备:①心理护理。由于手术是巨大的应激源,可导致患者发生巨大的生理应激反应及心理应激反应。应激事件具有极强的不可预见性及不可控制性,心理应激反应越大,其生理紊乱现象也就越严重。因此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详细向患者介绍手术具体内容、注意事项及预后等,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患者在应激事件发生前若对该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可显著缓解其应激反应程度。②术前积极保护供区皮肤及血管,避免经该侧手臂实施静脉穿刺及输液,避免发生血管栓塞及血管壁炎性内膜增生现象。
1.2.2术后护理:①体位护理。术后帮助患者取平卧位,限制头部活动72 h,可在头部两侧放置沙袋,避免头部移动。患者因头部长时间限制活动,因此易出现枕部血肿,护理人员可将棉垫放置其枕部。②密切观察其皮瓣状况。术后护理人员需每半小时观察一次皮瓣血运情况,待其病情稳定后,可每小时观察一次,观察患者皮瓣温度、颜色及肿胀程度。正常皮瓣可见淡粉色,稍有肿胀,但皮纹较为清晰;若皮瓣出现暗红色或紫红色,则表示出现静脉回流受阻现象,发生了静脉危象;若皮瓣颜色呈苍白色,可表示出现动脉危象,可将左上第3尖牙拔除,并适当给予皮瓣按摩。使用止血钳夹夹住占有生理盐水的棉球,沿着患者淤痕边缘逐渐向心方向按摩,每半小时按摩一次。按摩后,皮瓣颜色变浅,淤血面积缩小,12 h后恢复正常,可视为皮瓣成活。③导管护理。患者根据病情需要,需给予气管插管、负压引流、留置导管及胃管等干预,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导管情况,避免导管出现曲折、脱落、堵塞现象,并观察管内液体颜色、量及性状等,一旦发现异常现象,需及时给予对症处理。④口腔护理。由于口腔内术后患者口内有渗血及痰液,因此护理人员需及时帮助患者口内污物清除,避免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现象;且术中因牵拉操作,导致口角破裂,可使用金霉素眼膏涂抹,并使用占有生理盐水的湿纱布覆盖。
1.3观察指标[1]:患者治疗后,皮瓣颜色呈淡粉色,皮纹清晰,且无严重肿胀、渗血现象,皮瓣成活,可视为治疗成功。护理后,采用SAS焦虑量表及SDS抑郁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价。SAS焦虑量表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为重度焦虑;SDS抑郁量表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
1.4统计学分析:数据选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100%,其中出现1例静脉危象及1例动脉危象患者,其中动脉危象患者在术后23 h返回手术时进行探查术干预,随后血运恢复;静脉危象患者经皮瓣按摩后血运恢复,皮瓣成活;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96.4%(27/28例),其中出现静脉危象5例,动脉危象3例,经对症干预后,有1例静脉危象患者皮瓣全部坏死,手术失败,其余皮瓣存活。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为(41.1±3.5)分、(44.8±3.7)分,对照组分别为(51.7±3.1)分、(55.6±4.1)分,观察组患者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口腔颌面部缺损为临床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让患者产生严重的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2]。因此采用口腔颌面部缺损行血管化游离皮瓣修复术可有效促进患者缺损部位功能及外形恢复,提高患者生活信心[3]。但血管化游离皮瓣修复术术后具有高并发症发生率的缺陷,因此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为(41.1±3.5)分,SDS评分为(44.8±3.7)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综合护理干预在该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根据相关研究调查发现,惊恐、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可导致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刺激儿茶酚胺分泌,导致末梢血管收缩、血运不畅,加大血管危象发生率,因此术后需积极给予心理干预[4]。术后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前需详细向患者讲解护理内容及目的,提高患者护理配合性;在护理中实施放松疗法,然后向患者传递治疗信息。术后患者由于过度担心手术效果及预后,再加上巨大的经济压力,心理负担较重,易出现严重的焦虑、抑郁、不安等心理问题[5-6],护理人员需积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问题。综上所述,口腔颌面部缺损采用血管化游离皮瓣修复,在其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手术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 姚志伟.下睑肿物切除后超长肌皮瓣联合唇黏膜移植修复1例[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1,9(4):74.
[2] 苏云剑.试论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J].健康必读,2013,12(8):535-536.
[3] 倪旭英.腓骨肌皮瓣修复重建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2):232-233.
[4] 洪美娜,赵德安.75例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围术期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6):178.
[5] 龚朝建,王铠,张胜,等.旋股外侧血管嵌合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在口腔颌面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4,37(5):436-439.
[6] 刘堃,彭歆,毛驰.应用游离颏下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5,38(1):8-11.
R473.78
B
1671-8194(2016)23-02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