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部位衍变因素探讨*
2016-01-31陈家旭邹小娟寇美静刘玥芸姜瑞雪王鑫杏姜幼明
刘 燕,陈家旭,△,邹小娟,寇美静,刘玥芸,姜瑞雪,王鑫杏,姜幼明
(1.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武汉 430065;2.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 3.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郑州 450008)
脉诊部位衍变因素探讨*
刘 燕1,陈家旭1,2△,邹小娟1,寇美静1,刘玥芸2,姜瑞雪1,王鑫杏3,姜幼明2
(1.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武汉 430065;2.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 3.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郑州 450008)
脉诊是中医学的特色诊断方法之一,是数千年来中医学实践积累的成果。中医脉诊部位由“遍身诊”、“三部诊”衍变为“独取寸口”,其发展轨迹由繁入简,究其原因主要与元气论、寸口与五脏的关系、全息思想、道德观等影响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回溯脉诊古籍,对脉学轨迹发展和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历史的发展脉诊部位由繁入简的发展轨迹是历史的必然,符合一切科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律。
脉诊部位;衍变因素;独取寸口;中医理论探讨
脉诊是中医学特色诊断方法之一,是数千年中医学实践积累的成果,甚至已经衍变为“中医的标识”[1]。今天我们在临床所见到的“独取寸口”是自晋以来被广泛接纳并一直沿用至今的脉诊部位,然而其逐渐发展成为中医脉诊的主流,主要切脉部位却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创新的历程。中医古籍所载脉诊部位主要有遍身诊、三部诊与独取寸口,那么为何惟独“独取寸口”被沿用至今?脉诊部位发展轨迹由繁入简的原因有哪些?因此回溯脉诊古籍以了解脉学轨迹发展和变化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门技术。
1 脉诊的“源”与“流”
脉诊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进步与中医学的发展具有同步性,是一个经历了从探索到完善的过程。关于脉学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今天下之言脉者,由扁鹊也。”然而从现有的《脉经》所载内容来看,扁鹊脉法主要是对全身经络的检查[1],并非后来的但诊脉动。而真正的脉诊方法首见于《素问·三部九候论》:“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可见三部九候法是一种最古老的诊脉方法。但其诊脉部位仍以十二经脉为主,从而又称为十二经遍诊法,其脉法可谓与扁鹊、仓公一脉相接,说明当时脉诊仍然没有从经络诊法中彻底脱离出来。张仲景的三部诊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伤寒杂病论》中常用的以寸口脉候脏腑病变,趺阳脉候胃气、太谿脉候肾气的三部诊法显示出脱胎于遍身诊法的痕迹。而“独取寸口”的脉法理论虽源于《黄帝内经》,确立于《难经》,但直至西晋·王叔和的《脉经》问世才得到最大程度的完善、普及和推广,并流传至今。从脉诊的源流可以看出脉学发展由繁入简的轨迹,究其脉诊部位由“遍身诊”到“独取寸口”过渡的原因是多方面,现简要分析如下。
2 脉诊部位衍变因素
2.1 “元气论”的影响
研究者认为,“元气论”是“遍身诊”过渡到“独取寸口”的内在动力[2]。中国古代人们普遍认为气是万物的本源。《庄子》云:“通天下一气耳。”孟子认为“气,体之充也。”万物均由气生成,人体及其经脉亦应如此。《内经》中,不仅广泛出现“经气”“脉气”等词,而且还出现“气口”的概念。古人认为万物均由气构成,人体经脉任何一点处,均完全可以了解周身任何疾病[3]。又因为《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其详细描述了“气”在人体各个环节中的产生和流布的过程,但最终归于手太阴肺经,故独取手太阴寸口可诊察全身疾病。因此繁琐的“三部九候”被“独取寸口”而代之,既简单又方便。
2.2 “寸口”与五脏关系密切
脉诊为何独取寸口?其根本原因是医者认识到寸口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可反映五脏六腑的病变。寸口位于手太阴肺经原穴部位,是脉之大会,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所以寸口可以察胃气强弱。另外脏腑之气血皆通过百脉朝于肺,所以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能反映于寸口。故《素问·五脏别论》说:“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可见,寸口诊法在诊察疾病中占有许多有利条件,其临床价值可贵。这些认识与医者长期的经验总结是分不开的,说明“独取寸口”是“遍身诊”与“三部诊”的高度概括与提炼。脉诊的部位由“遍身”到“独取寸口”的过渡是事物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2.3 “全息”思想的影响
“全息”是一个物理学概念,能同时反映三维空间的物体波振幅、频率和相位3种信息,即所谓“全息”。而生物全息是指生物个体的整体信息,等于组成该个体的任何一部分所含信息,部分结构模式上与整体相同,是整体的比例缩小。全息现象普遍存在,在中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把寸口作为一个有相对独立边界的信息单元,当代全息生物学认为其与脏腑之间有着全息相关基础上的对应关系[4]。《脉经》曰:“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每手三部,每部分属脏腑不同。左手寸部候心,关部候肝,尺部候肾;右手寸部候肺,关部候脾,尺部候命门,说明寸口是一个大全息元特区,而寸、关、尺就是全息元特区中的小全息元特区。若把人体作为一个大全息,脏腑、经络、气血等是一个个小全息元,而这些小全息元的信息改变就能反映到作为全息元特区的寸口上,故独取寸口可以候全身病理生理改变。这也是脉诊部位由“遍身”简化至“寸口”的一个重要原因。
2.4 “道德观”的影响
脉诊部位发展由繁入简与中国传统道德也有着密切关系。道德观是脉诊部位由“遍身”到“寸口”过渡的外部条件。由于人们受封建礼教思想束缚,使遍身诊法和三部诊法难以实施,特别是诊察女性患者更显其难。明代医家李梴说:“如诊妇女须托其至亲先问证色与舌,及所饮食,然后随其所便。”“贫家不便,医者自袖薄纱。寡妇室女,愈加敬谨,此非小节”。诊察手腕寸口尚如此,而遍身三部九候诊法就更难实施了。另外寸口有利的解剖位置也是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其脉位浅表医者便于诊摸,患者易于接受,因此较遍身诊法,独取寸口越来越显示其优越性而必然成为重要的诊断手段,并代相流传。
3 小结
从以上几个原因可以看出,随着历史的发展,脉诊部位由繁入简的发展轨迹是历史的必然,符合一切科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律。脉诊部位由遍身诊衍变为独取寸口,这是脉学史上的一大进步,脉学研究者也一直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不断在实践着脉学史的突破。当然“独取寸口”也有其局限性,临证时医者凭脉处方是不完善的,还应四诊合参,并结合其他的诊察手段来诊断和预测病情。
[1]赵恩俭.中医脉诊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43-150.
[2]关晓光,侣雪平.“元气论”、“道德论”与“独取寸口”脉法的形成[J].医学与哲学,1997,18(3):131-133.
[3]关晓光.略析中医“独取寸口”脉法形成的原因[J].中医药学报,2002,30(3):66.
[4]张颖清.生物全息律、全息胚学与穴位的实质[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78,11(1):5.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ulse Position Factors
LIU Yan1,CHEN Jia-xu1,2△,ZOU Xiao-juan1,KOU Mei-jing1,LIU Yue-yun2,JIANG Rui-xue1,WANG Xin-xing3,JIANG You-ming2
(1.School of Basic Medicine,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Wuhan 430065,China; 2.School of Basic Medicine,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3.School of Basic Medicine,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08,China)
Pulse taking was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diagnostic methods and the practical accomplishments of TCM.The pulse taking position evolved into‘taking Cunkou alone’from‘three parts with nine palpations’and‘three part pulse’.The development track of pulse taking position evolved from complex to simple,which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influence factors as theory of vitality Qi,relationship between Cunkou and five internal organs,holographic theory,morality and so on.So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ancient books of pulse taking,and analyzed the cause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sphygmolog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anging track of pulse raking position was the necessity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which complied with all the basic rule of scientific theory development.
Pulse diagnosis position;Evolution factors;Taking Cunkou alone;Discuss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R241.1
A
1006-3250(2016)06-0736-02
2015-08-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73597)-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海马-杏仁核神经活性甾体变化及逍遥散的作用机理
刘 燕(1984-),女,湖南岳阳人,医学博士,从事中医诊断学研究。
△通讯作者:陈家旭,教授,Tel:010-64286656,E-mail: chenjiaxu@hotmail.com。